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中國人的一天:遭遇禽流感、豬瘟導致血本無歸 夫妻用四年時間將荒山變茶山

地處貴州省的永樂鎮和平村是一個純苗族村寨, 位於雷公山的半山腰上, 全村173戶人家, 貧困戶占71戶。 苗族漢子李慶與妻子常國英一起用了四年的時間, 將一座596畝的荒山變成了青青茶山, 他們希望能夠帶領村裡的貧困戶們, 走上脫貧之路。 (攝影/甯堅 編輯/趙宇 《中國人的一天》第3076期)

雷山縣是國家級貧困縣, 42歲的李慶就住在雷山縣永樂鎮。 2014年初, 他和妻子常國英承包了鄰村和平村的596畝荒山。 這座荒山海拔1350米, 位於雷公山山脈之中, 常年雲霧繚繞, 雨量充沛, 非常適合茶葉的生長, 但交通十分不便, 從永樂鎮到茶山只有15公里,

汽車卻要在山裡盤旋50分鐘才能到達, 步行則需要至少四個小時。

李慶16歲讀完初中後, 由於家境貧窮, 只得前往江浙地區務工。 29歲時回到家鄉發展養殖業, 但先後遭遇禽流感、豬瘟, 導致他血本無歸。 2012年初的一次意外車禍, 他的左臂和左腿有三處粉碎性骨折, 在病床上他幾乎失去了生活下去的信心, 但妻子常國英不斷給予李慶鼓勵, 使得李慶再次振作起來。 後來他在縣城一家茶園幫助管理茶場。 2013年底, 他萌發了自己創辦茶園的想法。

2014年1月, 夫妻倆開始了艱苦的創業, 李慶用微薄的存款加上東拼西湊的59萬元, 以及56萬的貸款, 全部投到了茶山上。 他們把家直接搬到了山上, 支起了帳篷。 因為沒有水電, 不通公路,

基礎條件太差, 沒有任何人願意過來幫忙。

在596畝的荒山上, 他們一步一步地開墾, 四年間兩人風餐露宿, 與星月為伴, 可謂是嘗盡了各種酸甜苦辣。 當地政府對他們的創業也給予了大力支持, 2017年5月, 投資300多萬元將上山的小道鋪上了水泥, 無償提供了173噸的有機肥料, 還蓋起了10個180平米的蔬菜大棚。

入春後的茶山上長滿了綠油油的小茶樹, 冒出了嫩嫩的茶尖, 雷公山上的茶葉含硒量是一般茶葉平均含硒量的15倍, 而且市場對明前茶的需求量非常大。

李慶意識到, 找幫手採茶是迫切之急, 但是留在村裡的年輕人不是太多, 李慶想物色幾個年輕的幫手還是比較困難。 李慶想雇請和平村貧困戶, 這樣還能帶動她們一起致富。

於是, 他在每天早上5點起床, 雇傭三輪車將和平村的23名貧困戶婦女, 在7點之前帶到山上採茶。

春茶是第一道出茶, 而且是明前茶, 色澤綠翠, 葉質柔軟的茶青對採摘要求很高, 圖為李慶教授如何採摘的方法。

李慶說, 這些清明茶青是上年秋季形成的越冬芽, 在今年清明前發育而成。 越冬芽的物質積累得豐富後, 茶葉品質就會優異, 葉肉肥碩柔軟, 爽口回甘, 耐於沖泡。

雷公山上的茶青因為產量有限, 主要供應給雷山縣城的幾家茶葉加工廠。 李慶的茶青通常會被加工成銀球茶或者銀尖茶, 雷公山銀球茶是貴州的十大名茶之一。 據悉, 這是屬於特種綠茶的加工工藝, 主要工序為殺青、兩次揉撚、四次烘炒、選料、篩末、稱量、成形。

經過炒制加工後, 精製為小球狀, 每顆直徑18-20毫米, 重2.5克。

妻子常國英負責給雇請的村民們做中飯, 為了提高採茶的效率, 午飯是直接送到茶園裡的。

將收購的茶青進行初步篩選、攤青後, 李慶要連夜開車翻越雷公山將茶青送到79公里外的雷山縣城, 李慶的茶青通常會被加工成銀球茶或者銀尖茶, 而等他返回到家裡基本已經是半夜了。

在茶山裡, 夫妻倆還以山上天然的草資源發展起了畜牧養殖。 目前, 李慶養了四頭牛, 用山上的青草喂牛, 再用牛糞給茶樹施肥。 他說, 下一步他想餵養四十頭牛, 這樣整個茶山就不缺肥料了。

夫妻倆在蔬菜大棚裡還種植了番茄、土豆、南瓜和辣椒, 還養了8只鴨子12只雞, 打理茶山的間隙, 他們就忙著打理蔬菜大棚,

這樣基本上能夠做到自給自足。

到了下午六點, 李慶按照每斤15元的價格收購她們采下的茶青, 之後將她們安全送回村裡。 和平村裡的23戶貧困戶主婦來回茶山的交通和吃飯都是免費, 因此都願意在李慶的茶山上採茶。 清明節前後的一個月, 這些貧困戶最多的收入達到了4200元, 最少的也有3500元。

談到未來, 李慶非常自信也充滿了信心。 他說:“再過兩年, 雷山至榕江的高速公路就要路過永樂鎮, 到時我要把茶山打造成一個集採茶、休閒、娛樂為一體的綠色有機生態茶園。 我會聘請周邊更多的鄉親過來幫忙, 那時候我們的日子一定會更加美好。 ”(微信搜索“中國人的一天”或“chinaoneday”公眾號, 投稿或分享你的故事至[email protected], 你將有機會成為中國人的一天主人公。)

你將有機會成為中國人的一天主人公。)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