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教育»正文

暑假快到了,如何解救那些愛看電視、愛玩手機的孩子?

教育性的電視節目並不能讓孩子變聰明

有一些父母雖然也知道讓孩子看電視不好, 但是他們覺得自己給孩子看到的育兒類的節目, 會對孩子的智力開發有幫助。

華盛頓大學的齊默爾曼博士、克裡斯塔基斯博士和梅爾哲夫博士在一項研究中發現, 8-16個月年齡段的寶寶, 看過《小小愛因斯坦》、《芝麻街》的孩子反而比沒有看過這類節目的孩子, 在語言發展標準測試中分數要顯著地低。

但是17-24個月的寶寶, 不管看沒看這類節目, 他們的語言發展差別都不是特別明顯。

也就是說, 看號稱能夠促進寶寶智力發展的節目並沒有顯著的效果,

而且還可能有損害。

所以建議, 2歲以下的寶寶, 不要看電視。

同樣, 即便是益智類的遊戲, 也不要過早地給孩子玩。

因為有些家長髮會現, 孩子玩遊戲的時候全神貫注, 在課堂上卻無法集中注意力。

康乃狄克大學的薩拉曼教育說, 這和多巴胺有關, 他認為多巴胺不僅僅是讓人快樂的化學物質, 它還和“動機”有關。

當大腦釋放的多巴胺少的時候, 人甚至動物去做一些事情則更多是因為動力, 或者是權衡 利弊的結果 , 而不單單是被快樂所驅使。

如果孩子經常被遊戲的頻繁獎勵所刺激, 那麼 在課堂這種相對平淡的環境裡, 他們就很難集中注意力。 其實這也損害 了兒童做事內在動機。

寧可無聊,

也不要讓電子產品當孩子的保姆

美國兒科學會把孩子玩IPAD、手機等歸類為互動型的螢幕時間。

有很多研究機構提醒父母, 電子產品不能代替一對一的交流和遊戲。 他們建議父母不管寶寶會不會說話, 都要經常和他說話, 和他玩簡單的遊戲。 不要忘記, 和真人的互動是寶寶學習和促進其他方面發展的最佳方式。

這些與真人的對話、遊戲, 能夠説明嬰幼兒更有效地建立神經細胞的連接, 也就是我們說的培養大腦裡的複雜高效的“交通網”。

有父母會在等車, 就餐的間隙給孩子玩IPAD, 因為怕他們無聊或者煩躁不安。

無聊並不是一件壞事。 麻省理工學院社會科學教育特克爾指出一個現象, 現在的父母對電子產品期待過多,

依賴電子產品過多, 而不把重點放在自己和孩子的互動上面。 父母也應該主讓孩子學會獨自, 獨自的過程促使孩子主動探索, 主動思考 。

孩子愛看電視, 愛玩手機, 父母應該怎麼辦?

1、控制看電視和玩手機的時間。

兩歲以下的孩子, 儘量不要看電視, 實在要看, 儘量控制在每天15分鐘以內。 2-3歲的孩子, 也以每天看30分鐘以內為好。

3歲以上, 和寶寶商量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時間。

對稍微大一點兒的孩子, 如果父母允許他們玩IPAD, 限制一下時間是必要的。

2013年5月, 美國精神病學會發佈的《精神病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裡增加了一條“使用互聯網失調症”。

這聽起來似乎很嚴重, 有研究表明, 使用這些電子 產品很可能不僅會改變人的生活習慣 ,

而且會改變大腦。

電子遊戲就像其他 讓人上癮的東西一樣, 會讓人腦釋放多巴胺。 這種化學物質使人快樂, 從而讓人不知不覺地沉溺其中。 如果在細看時期經常被電子 遊戲刺激釋放多巴胺, 大腦就會形成這樣的獎勵機制, 這對以後會造成很多問題。

儘管有些遊戲是教育性的, 也許本身沒有什麼壞處, 但是父母最好還是給孩子設立一定的時限, 早一點兒建立明時限, 孩子以後會更自由。

2、選擇合適的電視節目和遊戲

對於3歲及以下的孩子, 我們最好選擇畫面轉換比較慢, 情節性不強的節目, 比如《湯瑪斯和他的夥伴們》, 畫面上人都是靜止的, 只有火車是動態的, 而且每一個故意 非常短。 變化 緩慢的畫面, 簡短的故事,

對嬰幼兒來說是比較適合的。

另外對於大孩子, 有研究表明, 讓3-6歲的孩子適當 看一些教育類的節目, 有助於他們在小學階段的學業進步 。

但是如果因為觀看娛樂性節目, 使得兒童的學習時間減少, 和他人交往的時間減少, 就不利於提升他們的學業表現了。

所以讓孩子看什麼, 玩什麼也很重要。

3、和孩子一起看節目。

孩子通常喜歡一遍一遍重複看一個節目, 當孩子對一個節目熟悉了以後, 我們可以用暫停鍵把節目停止下來, 然後手指著螢幕上的東西和孩子一起講一講。

比如小狗小貓是怎麼叫的, 這樣一起看電視, 可以改變孩子一個人看節目的消極性, 而促使孩子積極思考 , 和媽媽互動。

4、把節目和閱讀、生活聯繫起來

現在的節目都有相應的圖書,比如《米奇妙妙屋》等,可以把電視 節目和相應 的圖書聯繫起來。在孩子看了節目,熟悉了這些人物和畫面後,再給他們看對應的圖書,會讓孩子感到很親切,從而感興趣,這是培養孩子閱讀興趣的一個途徑。

還可以把節目中學習到的知識和真實的生活聯繫起來,比如在看到介紹水的節目後,可以讓孩子真實地感受一下水,看看下雨,玩玩水,有條件帶孩子去海邊等。

5、為孩子多提供真人互動的時間和機會

對於嬰幼兒來說,與真人互動的學習比從電視上學習效果好。

華盛頓大學學習和腦科學研究所的庫爾博士做了一個實驗——給9個月的嬰兒讀書。

實驗物件是給英語家庭的孩子,讀中文書,這樣就排除了環境的影響。

一組嬰兒是一個超人人他們讀書,另一組嬰兒是看同一個人讀書的錄影帶。

結果,聽真人讀書的那組嬰兒學會部分中文的發音,而看錄影帶的那一組卻沒有。

這個研究讓人們意識到,原來互動在嬰幼兒學習當中,是多麼重要。

如果想教孩子學字母或者學數位,自己教應該是最好的途徑。

再好的教育節目,它也是平面的。比不上真正的物體。

嬰兒可以通過看、聞、摸等多途中途徑來認識花。這些以多種感知覺得到的體驗是最真實的、最直接的、最有利於孩子學習的。

一方面父母要給孩子選擇合適的電視節目,規定看電視的時間。

另一方面,要多給孩子提供 看電視、玩IPAD以外的其他活動機會。比如玩親子遊戲,親子閱讀,戶外活動,約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等。

孩子在和父母、其他小朋友的互動中能夠投入地遊戲,從玩中學。

家有愛看電視愛玩手機的孩子,最好這樣做:

把給孩子看的節目全看一遍,根據孩子的發展階段,把對孩子而言難以理解的內容,先用繪本作鋪墊。

等有了理解之後,再一起看電視,並隨時解釋。看後再結合繪本、實驗進行複習、討論,還進行實地考察,增強切身體驗。

在孩子看電視的時候不缺席,並結合具體體驗,有良好 的互動、內在的學習動機以及有趣的方式,這樣看節目才真正是利大於弊。

對於玩手機的孩子,也是一樣的道理。

在這個時代想要完全杜絕電子產品是不現實的,但教壞孩子的罪魁禍首卻並不是它們。

作為父母,我們既不能放任不管也不能嚴防死守,只能一手規則一手自由,努力給孩子適當的愛和引導。

參考資料:陳忻.養育的選擇[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

現在的節目都有相應的圖書,比如《米奇妙妙屋》等,可以把電視 節目和相應 的圖書聯繫起來。在孩子看了節目,熟悉了這些人物和畫面後,再給他們看對應的圖書,會讓孩子感到很親切,從而感興趣,這是培養孩子閱讀興趣的一個途徑。

還可以把節目中學習到的知識和真實的生活聯繫起來,比如在看到介紹水的節目後,可以讓孩子真實地感受一下水,看看下雨,玩玩水,有條件帶孩子去海邊等。

5、為孩子多提供真人互動的時間和機會

對於嬰幼兒來說,與真人互動的學習比從電視上學習效果好。

華盛頓大學學習和腦科學研究所的庫爾博士做了一個實驗——給9個月的嬰兒讀書。

實驗物件是給英語家庭的孩子,讀中文書,這樣就排除了環境的影響。

一組嬰兒是一個超人人他們讀書,另一組嬰兒是看同一個人讀書的錄影帶。

結果,聽真人讀書的那組嬰兒學會部分中文的發音,而看錄影帶的那一組卻沒有。

這個研究讓人們意識到,原來互動在嬰幼兒學習當中,是多麼重要。

如果想教孩子學字母或者學數位,自己教應該是最好的途徑。

再好的教育節目,它也是平面的。比不上真正的物體。

嬰兒可以通過看、聞、摸等多途中途徑來認識花。這些以多種感知覺得到的體驗是最真實的、最直接的、最有利於孩子學習的。

一方面父母要給孩子選擇合適的電視節目,規定看電視的時間。

另一方面,要多給孩子提供 看電視、玩IPAD以外的其他活動機會。比如玩親子遊戲,親子閱讀,戶外活動,約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等。

孩子在和父母、其他小朋友的互動中能夠投入地遊戲,從玩中學。

家有愛看電視愛玩手機的孩子,最好這樣做:

把給孩子看的節目全看一遍,根據孩子的發展階段,把對孩子而言難以理解的內容,先用繪本作鋪墊。

等有了理解之後,再一起看電視,並隨時解釋。看後再結合繪本、實驗進行複習、討論,還進行實地考察,增強切身體驗。

在孩子看電視的時候不缺席,並結合具體體驗,有良好 的互動、內在的學習動機以及有趣的方式,這樣看節目才真正是利大於弊。

對於玩手機的孩子,也是一樣的道理。

在這個時代想要完全杜絕電子產品是不現實的,但教壞孩子的罪魁禍首卻並不是它們。

作為父母,我們既不能放任不管也不能嚴防死守,只能一手規則一手自由,努力給孩子適當的愛和引導。

參考資料:陳忻.養育的選擇[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