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和珅去賑災,往糧食裡摻沙子,乾隆:真是忠臣!百姓:青天大老爺

一說起和珅, 大家可能馬上會聯想到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中那個狡詐、靠嘴皮子討乾隆喜歡的形象, 但史書記載, 和珅乃是相貌堂堂、知識淵博、精明能幹的大臣, 從小就勤奮好學, 精通多國語言, 深得乾隆喜愛, 在朝廷中他也是身兼數職, 所以也為後來的貪污贏來了便利。 嘉慶年間, 和珅被扳倒, 家中查處的黃金珠寶數不勝數, 民間自有這一說法, “和珅扳倒, 嘉慶吃飽”。

今天要說的是乾隆年間, 和珅前去賑災的故事。 當時正值鬧災之際, 中原大旱, 朝廷大力賑災, 全國開倉下放救災糧食, 賑濟施粥。 這其實是屬於再分配的舉措,

將國庫中儲存的糧食, 分給生存受到威脅的災民, 以保證老百姓基本生活需求和社會穩定。 過了一段時間, 各地旱情也有所緩解, 朝廷國庫裡的糧食也快發完了, 可災民不但沒有減少, 反而越來越多, 還餓死了不少災民, 多地都出現了搶奪賑災糧食的狀況, 且有愈演愈烈之勢。 這是怎麼回事?乾隆很是納悶, 就派和珅親自前往災區賑災, 調查情況。

和珅來到災區, 看到賑濟處已排起了長長的隊伍等待領粥, 還有更多人正在趕來, 其中不乏一些衣著整潔、談笑風生之人。 針對這一情況, 和珅靈機一動, 從地上抓了一把沙子放進了鍋裡裡, 並對當地負責官員說, “以後所有出庫的糧食, 在出庫前, 都要先在裡面摻一定比例的沙子,

然後再發放或下鍋熬粥。 ”當地官員不解, 表面雖沒反駁, 但心想:這不是毀了這些寶貴的糧食麼, 隨即, 便把此事上報給了乾隆。

乾隆一聽大怒, 立即將和珅召回北京斥責。 面對震怒的皇帝, 和珅不慌不忙, 在御前道出了原委。 原來, 和珅認為, 賑災不僅要發糧食, 更重要的是要發對人, 發給那些真正需要的災民, 而不是那些好逸惡勞, 混在災民裡白吃白喝的蛀蟲。 如何去判別真假災民呢?往糧食裡放沙子就是檢驗真假災民的有效辦法。

這一做法雖然看似粗暴, 但卻是最直接的解決方式。 賑災的糧食需要官員來發放, 假如賑災的糧食乾乾淨淨, 那麼它和一般的糧食就沒什麼兩樣, 不用腦袋想就會知道,

肯定會被一層一層的截留, 真正能到災民肚子裡的少之又少, 這是人性使然, 不管在什麼時候, 這種現象都不能完全禁絕。

同時, 賑災分糧施粥時, 真正饑餓到一定程度的災民, 是不會在乎粥裡一點髒東西的, 他們為了保命什麼都能吃, 而那些假冒的災民, 則會因為粥裡有沙子而放棄。 如此以來, 國家即可節省大量糧食, 真正的災民也能得到賑濟。 和珅說完之後, 乾隆恍然大悟, 連聲稱讚:“和愛卿果然聰明, 真是大清的大忠臣呀!”

後來, 各地在賑災中, 大都使用了往糧食裡摻沙子的方法, 果然收到了一定效果, 糧食的損耗率大幅降低, 災民也保持在了一個相對穩定的數量, 基本都能夠吃飽肚子, 餓死人的現象很少發生了。

百姓對朝廷的賑濟十分感激, 紛紛稱賑災官員為青天大老爺。

這個故事流傳于民間, 自然有它的道理, 有人說這其中有經濟學原理, 也有政治學原理, 實話說, 不管怎樣, 放在現代也不失為一種良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