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科技»正文

印度是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來養育13億的印度人口的?

印度是如何用有限的土地資源, 來養育13億的印度人口的?

在此前, 我們為大家分析了印度人口的增長原因。 很多人回饋道:印度國土面積不到我國1/3, 如何養活13億人口?

今天就為大家講述, 印度是如何通過有限的土地來養育印度人的。

事實上, 我們都知道:印度國土面積為297.47萬平方公里, 位居亞洲第二位。 而且印度所處的地理位置也占盡了農作物生長的優勢, 印度屬熱帶季風氣候, 幾乎全年都是無霜期。 這就為農作物的大面積耕種和收穫起到了巨大作用。

受益於印度的地理位置和氣候, 印度全年均可生長農作物,

熱量資源相當豐富。 而除此之外, 印度的農業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 水系發達土地肥沃。 令人驚訝的是, 印度全國一半的面積都是可耕種的土地。 其耕地面積1.7億公頃, 僅次於美國, 而且這裡光熱條件充足, 糧食作物一年3熟, 雖然可耕地面積遠大於中國, 且中國農作物一年兩熟。 但印度的糧食產量確僅有中國的1/2, 單位畝產量僅為中國的1/5~1/4, 有分析認為:印度封建的土地關係限制了印度農 業的進一步發展。

雖然印度有著世界最肥沃的土地, 但是生產結構的差異與較低的工業化水準, 使印度的糧食產量難以有所提升。 在此前的節目裡提到了印度的種姓制度, 不知是否引起注意。 印度有著非常嚴格的等級制度,

在農村尤甚。 在這裡, 人與人之間極度不平等, 更可怕的是這種等級是繼承的, 不論一個賤民如何努力, 他的子孫永遠都是賤民, 他們的姓氏便決定了一切。 而地主等高級種姓的人, 擁有大多數可耕土地, 賤種姓氏則只能租賃貴族的土地耕種。 其封建的土地關係與生產結構, 便也是農業不發達的原因之一。

事實上, 印度在1957年以前, 農產品貿易是順差, 但規模不大, 而且具有“饑餓出口”的奇特性質。 進入70年代以後, 特別是1975年實現糧食基本自給以後, 農產品進出口逐漸平衡並略有出超。 從1991年起, 印度政府實施了新的經濟計畫, 到1996年農產品出口預計增加1倍多, 達到50億—60億美元。

如今的印度已經成為一個糧食出口大國, 但熟悉情況的人用一句話總結了這些

其曰:昨日入城市, 歸來淚滿巾。 遍身羅綺者, 不是養蠶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