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香港»正文

探訪福建平和九峰城隍廟 王維“南下”閩南小鎮

實地探訪此座有著近五百年歷史的城隍廟。 王東明 攝

中新網福建平和5月20日電 (張金川 葉秋雲)從福建漳州九峰鎮東門向鎮區方向, 穿過一座保存完好的明代牌坊“龍章褒寵坊”, 右側便是恢宏古樸的平和城隍廟(也稱為“平和都城隍廟”)。 廟邊上的石碑刻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字樣, 說明其重要性。

近日, 福建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與中國新聞社福建分社聯合拍攝的大型叢書《攝影家眼中的方志》拍攝小分隊實地探訪此座有著近五百年歷史的城隍廟。

中間大殿端坐的紅臉長髯者就是城隍爺——有著“詩佛”之稱的唐朝大詩人王維。

王東明 攝

在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九峰鎮的庫藏中, 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平和城隍廟”, 應該是分量很重的一顆珍寶。 信步向廟內走去, 只見大門內側兩旁立著黑白無常, 白無常瘦削高大, 尖帽上寫有“一見大吉”字樣;黑無常矮小敦實, 右手執鐵鍊, 左手持“善惡分明”。 正殿大門兩側立著眾衙役群像, 中間大殿端坐的紅臉長髯者就是城隍爺——有著“詩佛”之稱的唐朝大詩人王維。

唐代開始, 全國各地普遍建起了城隍廟, 城隍神的社會職能也逐漸擴大到驅災除患、揚善懲惡、督官懾民等。 城隍也有分等級, 至明洪武年間, 全國城隍廟簡化為京都、府和州縣三級, 規定城隍的官階規格與當地官署的正衙相同。

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平和縣置縣至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的431年間, 九峰鎮都是平和縣的縣治所在地。 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 由王陽明奏請並獲恩准, 平和城隍廟破例以府級規格建造。

據平和第二中學教師朱大良介紹, 平和城隍廟和其它大部分縣級城隍廟相比較, 它不是縣級建制而是府級建制, 其規制規模居福建省縣級城隍廟之冠。 值得一提的是, 城隍廟裡供奉的城隍爺並非當地有功有德的歷史人物, 而是對當地民俗風情一無所知的唐朝大詩人王維, 這一現象在全國範圍內應該也是獨一無二的。

廟內有“十八層地獄”壁畫。 王東明 攝

記者瞭解到, 這是一座五進建築群, 占地面積1400多平方米, 坐北朝南, 中軸線上大門、儀門(後接通道式戲臺)、涼亭、大殿、後殿依次排列,

總長73.02米。 廟內有壁畫“十八層地獄”、“二十四孝”等四十多幅, 雖有些殘缺, 然更顯珍貴, 有專家稱之“全國少有”。

平和縣方志委主任林麗紅對此頗有研究, 她表示, 很多人對平和城隍廟選擇有“詩佛”之稱的唐朝詩人王維為城隍爺覺得很有意思。 林麗紅認為, 王陽明、王維的詩賦才學在各自的時代裡都堪稱一代大家, 崇尚儒釋的思想是一致的, 而且, 都曾經歷過宦海浮沉並因此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 正是與王維的這種惺惺相惜的情結, 使王陽明最終選擇了王維。

林麗紅說, 不過, 讀了東南大學張祥浩教授的《王守仁評傳》後, 還延伸一種想法, 王陽明之所以選擇王維, 除了以上所述外,

更隱藏著他對歸隱的渴望, 隱藏著他對於“德治天下”、“無為而治”美好社會的嚮往。

林麗紅表示, 王陽明在漳南一帶停留不過兩月之久, 他只是平和的一個短暫停留的過客, 但也是極其重要的一個過客。 平和這個地方對於王陽明來說, 是他漫漫人生路中很短暫的一程, 也是極其重要的一程。

記者看到, 平和城隍廟內展覽著赴臺灣台南忠澤堂參訪時, 忠澤堂管理委員會贈予其“弘仁普濟”題詞;以及2015年, 平和城隍廟參加由臺灣嘉義城隍廟舉辦的兩岸全國大二爺舞林大會競技比賽, 財團法人嘉義市城隍廟董事長葉源助授予參賽證書。 證書上書“永續傳承兩地城隍文化藝術精神, 展現卓越精湛之實力, 特頒證書, 以資表揚”。

朱大良表示, 兩地城隍廟同根同源, 赴台交流、比賽, 可以通過相同的信俗, 增進兩岸同胞的情感交流和對民族文化的認同。 (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