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科學家觀測到6500年前脈衝星前所未有的細節,它也被稱為“死亡之星”

據《每日科學》網站5月25日報導:一個天文學家團隊近日觀測到:一顆距離地球6500光年的恒星周圍有兩個強烈的輻射區。 此次觀測也是天文史上解析度最高的觀測之一, 相當於在地球上用望遠鏡觀察冥王星表面的跳蚤。 這項研究於5月24日發表在《自然》雜誌上。

這一觀測中強烈的輻射區是由脈衝星發出的輻射束形成的。 這是一種中子星, 每秒鐘旋轉600多次。 脈衝星能夠週期性地發射脈衝信號, 當它高速旋轉時, 表面的兩個熱點便發射出輻射束, 即所謂脈衝。 它的週期極短, 最短時間能達到0.0014秒, 最長也不過11.765735秒。

當恒星演化到末期, 由於重力崩塌導致了超新星爆炸, 最終產生了脈衝星, 所以它又被稱作“死亡之星”。

說起脈衝星的發現, 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 1967年, 劍橋大學射電天文臺進了行一項星空無線電信號流量變化的研究。 一個叫做貝爾的女博士負責此專案的望遠鏡觀測和資料分析, 當她在記錄無線信號時, 發現狐狸星座上有一顆星星會發射規律的週期性電波。 當時貝爾的導師還認為這個信號是外星人的求救信號。 但貝爾觀測到, 這個信號是一個距地球幾萬光年遠的天體發出的。 經過重重努力, 貝爾發表了關於脈衝星的論文, 這標誌著脈衝星的發現。 脈衝星是20世紀60年代天文史上四大的發現之一, 它的發現證實了中子星的假說。

此次非凡的觀測之所以成為可能, 是因為脈衝星周圍有一個環繞其運行的褐矮星。 這顆褐矮星有著彗星狀的氣體尾跡。 “這種氣體就像脈衝星前面的放大鏡, ” 本研究的主要作者羅伯特·梅因說:“我們本質上是通過一個自然的放大鏡來觀察脈衝星”

褐矮星的直徑是太陽的三分之一, 它離脈衝星大約200萬公里, 是地球與月球距離的五倍, 圍繞脈衝星公轉一周大約9小時。 褐矮星始終以同一面對著它的伴星, 就像月球潮汐地鎖定地球一樣。 因為它離脈衝星很近, 所以受到其強烈的輻射。 褐矮星面對脈衝星的一側被加熱到6000℃, 這個溫度相當於太陽的溫度。

與如此不穩定的脈衝星相伴還是有很大的安全風險。

脈衝星的爆炸最終可能導致其同伴的死亡。 這類雙星系統中的脈衝星還有一個形象的外號—— “黑寡婦”脈衝星, 就像黑寡婦蜘蛛吃掉它的配偶一樣, 在適當的條件下, 脈衝星可以逐漸侵蝕矮星的氣體, 直到後者被耗盡。


文:蛋蛋, 校核:于新陽。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