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東德M56 軍事史上樣式最古怪的鋼盔之一 到底怎樣成為制式裝備的?

作為社會主義陣營在歐洲的橋頭堡,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人民軍的武器裝備在非常大的程度上都受到了蘇聯的影響, 但是二戰期間,

第三帝國本身發達的軍事工業同樣也留給了東德人豐厚的遺產, 以至于在東德人民軍的戰鬥序列中總能看到一些風格迥異的裝備, 其標誌性的M56型鋼盔就是其中之一。

這種具有獨特東德風格的M56型鋼盔最早來源于納粹時期的帝國研究院,

其下屬的鋼鐵特別研究分院就曾經對當時世界各國裝備的各類鋼盔都進行了大量的實驗分析, 力圖研製出一種防禦性超強的全新鋼盔來, 雖然這個研究部最終試製出幾種全新的鋼盔的樣品, 並且在1942年的末期, 將樣品都送到了德國陸軍兵器部, 不過希特勒對于這幾種新式鋼盔都是不感興趣, 甚至計畫取消這一研究課題。

不過德國的陸軍兵器部最後還是保留了這一項研究工作, 對研究院調教的幾種樣品都進行了嚴格的測試和實驗。 按照型號的不同, 新型鋼盔共分為A、B、BⅡ以及C型四種不同的型號。 這四種型號各自擁有不同的特點, 但是最終只有B和BⅡ型兩種鋼盔堅持了下來, 重新命名為塞爾(Thale)型和哈茨(Harz)型, 並且得到了小批量的生產資格, 據說, 這兩種頭盔無論在舒適度還是防護性上都高于之前的大部分軍用鋼盔。 到了1944年的秋季, 塞爾型和哈茨型中性能最佳的一款, 被正式命名為M45型, 開始小規模列裝部隊。

二戰之後, 隨著柏林牆的建立東德西德開始了長達數十年的對峙, 而在蘇聯方面的授意下, 東德人民軍後勤管理委員企圖找到一種新型的鋼盔以消除二戰德軍留下的影響, 于是總共也見不到幾頂的M45型鋼盔被重新提上了列裝日程。 參與過M45型鋼盔設計工作的埃裡希.凱森在這種鋼盔原有的基礎上又進行了改進設計。

根據記載, 這種鋼盔可以在15米的距離內硬抗9毫米手槍彈的直接打擊, 而對于破片或者流彈的防禦性都強于當時西方常見的軍用鋼盔。

截止1956年1月, 這種改進型鋼盔被正式命名為M-1956型鋼盔, 進行排量生產並且裝備部隊。 1956年勞動節慶祝儀式上, 東德人民軍儀仗已經開始正式佩戴M56型鋼盔, 而人民軍維利.史多芬將軍更是在整個東德軍隊中推動了這種鋼盔的全部列裝,也就是說自1956年之後,東德士兵在整個世界人民中的形象都成了戴著這種怪模怪樣鋼盔樣子,著名的東德叛逃士兵漢斯·康拉德·舒曼跳過鐵絲網的時候,戴的就是這種軍用鋼盔。

東德人民軍儀仗已經開始正式佩戴M56型鋼盔, 而人民軍維利.史多芬將軍更是在整個東德軍隊中推動了這種鋼盔的全部列裝,也就是說自1956年之後,東德士兵在整個世界人民中的形象都成了戴著這種怪模怪樣鋼盔樣子,著名的東德叛逃士兵漢斯·康拉德·舒曼跳過鐵絲網的時候,戴的就是這種軍用鋼盔。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