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控制欲強的父母,養不出幸福的孩子

深夜, 接到朋友來電, 電話那頭的她哭到泣不成聲:

「我含辛茹苦養大的女兒, 一直都乖巧懂事, 沒想到, 工作后翅膀硬了, 經常電話不接, 微信不回。

國慶節好不容易接了電話, 卻只回一句‘沒事別找我’, 我這是養了只白眼狼啊......」

聽完朋友的哭訴, 我嘆息不已:早知今日, 何必當初呢?

朋友控制欲極強, 要求女兒事事聽從于她, 從小到大, 孩子從沒自己做過主。

小到吃飯穿衣, 大到大學聯考報志愿選學校, 她都以「媽都是為了你好, 聽我的準沒錯」為由, 對女兒處處干涉。

孩子迫于高壓, 從不敢反抗, 因為反抗也沒用,

偶有不滿, 媽媽便會使出殺手锏:哭, 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訴說自己的不容易。

女兒每每看到媽媽這樣, 感覺像犯了十惡不赦的錯一般, 不敢再反對, 任由媽媽抉擇。

然而, 多年的控制, 只是讓孩子表面看起來乖巧懂事。

待有朝一日, 她羽翼豐滿則會遠遠逃離, 如在窒息空間呼吸到讓人復活的空氣般, 再也不受控地奔向自由之地。

知名心理學家武志紅參加《奇葩大會》時說:「親子關系的本質, 是對話和協作, 而不是控制。 」

充滿控制欲的父母, 熱衷聽話式教育, 最終卻只能養育出毫無幸福感的孩子。

失去自我的孩子

忘記好好愛自己

知乎上曾有個提問:從小特別懂事聽話的孩子長大了, 是不是更容易不快樂?

其中一高贊回答:真心不快樂, 因為從小懂事聽話的人, 特別容易沒有自我。

失去自我的人, 猶如提線木偶般, 那根線永遠握在父母的手上, 父母讓往東, 他無法往西。

沒有自我的孩子, 會形成「假我」現象。

「假我」又稱虛假自體, 是英國兒童分析學大師溫尼科特提出的概念, 是指一個人為了滿足別人的期待、渴望得到別人的接納,

而隱藏自己的真實想法, 一味遷就別人。

父母要求孩子對自己言聽計從, 便容易導致孩子形成「假我」, 他們如履薄冰地藏起所有的不乖, 活出一個讓父母省心的好孩子, 而這樣的孩子, 特別容易變成討好型人格, 只為別人而活。

豆瓣高分電視劇《凪的新生活》中的凪(zhi), 就是典型的討好型人格。

小時候, 凪不喜歡吃玉米。

有一天, 媽媽又煮了玉米, 凪小心翼翼地說自己不想吃。

誰知媽媽聽罷, 竟然一把將玉米扔進垃圾桶, 并故意說:

「玉米好可憐, 拼了全力費盡心血種出來的, 卻被你害死了!」

為了讓媽媽開心, 凪再也不敢拒絕, 之后都裝作一副很喜歡吃的樣子。

長大后的凪, 一直想開一家洗衣店,

媽媽卻要她拿錢裝修房子。

她剛表示可以等手頭松了再給時, 媽媽便說:

「我會試著到處低頭想辦法借錢, 用自己的命一點點還的。 」

凪看到媽媽可憐的樣子, 又不忍心拒絕。

慢慢地, 凪養成了習慣性討好別人的性格。

進入職場, 她會察言觀色, 生怕得罪別人, 總幫同事做跑腿、干雜活, 討好迎合他們。

有一次, 部門負責的數據出錯, 本不是她的問題, 然而, 同事們卻都盯著她看, 默認要她承擔, 凪立刻意會, 向大家鞠躬道歉。

還有一次, 她被同事拉去網紅店打卡拍照, 相片中只有她一個人被拍得很丑。

然而, 為了不破壞氣氛, 她不敢提出抗議, 甚至還在社交網站上給大家的合照點贊。

父母的情感控制, 會讓孩子習慣性討好,

他總不敢說「不」, 時刻考慮別人的需求, 被別人的感受和情緒綁架, 迷失自我。

失去自我的人, 永遠只會為別人而活, 卻忘記好好愛自己。

毫無選擇權的孩子

喪失人生掌控感

還記得那部曾大火的網劇《隱秘的角落》嗎?

朱朝陽的媽媽周春紅就是一個控制欲極強的人。

她規劃好孩子所有的時間,不能吃什麼,必須吃什麼,甚至孩子喝不喝牛奶,都得聽自己的。

一天晚上,她照例端著一杯牛奶走進孩子的房間,放在書桌上,并坐在床尾督促:「喝吧,喝了早點睡,我好洗杯子。」

朱朝陽心里想著事情,便表示牛奶有點燙,等一下再喝。

媽媽立馬嘗了一口,并犀利地盯著他問:「有那麼燙嗎,這不正好嗎?喝涼的對胃不好。」

朱朝陽看到媽媽脅迫的眼神,按捺住情緒說:「我自己會洗杯子。」

聽到孩子語氣中帶著細微情緒,媽媽頓時氣不打一處來,瘋狂地一把將他的耳機扯下來,怒吼道:

「你現在長大了,自己能照顧自己了是吧?

你怪媽媽沒有照顧好你是嗎?」

面對媽媽突如其來的情緒爆發,朱朝陽嚇得驚恐不已,趕緊說:

「媽,我沒有怪你。」

他將所有的情緒都隱藏在心底,不敢再繼續說一句話,無奈地端起牛奶一飲而盡,并怯怯地把杯子遞給媽媽。

孩子只是想等一會兒再喝牛奶而已,在媽媽看來,這卻是兒子不聽話的標志,是自己無法容忍的事,她需要孩子事事服從自己,將兒子緊緊抓在手中。

在媽媽的嚴密控制下,朱朝陽毫無選擇權,事事聽從,表面上乖巧聽話,內心深處卻有著對媽媽的敢怒不敢言,失去掌控感的他,逐漸變得越來越冷漠,一步步走向「黑化」。

蘇珊·福沃德在《原生家庭》中,概括了7種「有毒的父母」,其中一種便是像周春紅媽媽這類操控型的中國式家長。

這一類家長,熱衷于操控孩子的一切,將孩子視作自己的私有物,打著「為孩子好」的旗號,做什麼事情都無需顧及孩子感受。

父母的過分控制,猶如一張密不透風的網,讓孩子無法喘息。

而當孩子稍有反抗時,他們便進行親情綁架,將他置于道德的火爐上炙烤,逼迫孩子乖乖就范。

美國作家愛德華說:「家庭關系緊張,父母專制,不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講民主等因素,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與人生。」

充滿控制欲的父母,讓孩子失去選擇的權利。

自小沒有選擇權的孩子,容易喪失人生掌控感。

失去掌控感的孩子,猶如帆船航行時找不到燈塔的指引,在人生的海洋中迷失方向。

養育真正有幸福感的孩子

是讓他擁有人生自主權

育兒專家阿黛爾·法伯說:「讓孩子成為一個有血有肉的孩子、情感真實的人比繼續讓他當‘媽媽的乖孩子’更重要。」

而德國心理治療師海靈格也說:「幸福的家庭都有一個共同點:家里沒有控制欲很強的人。」

養育一個真正有幸福感的孩子,是不當控制型父母,放棄聽話式教育,將人生自主權還給孩子。

1、放棄控制孩子

《叛逆不是孩子的錯》一書中說:「放棄對孩子的控制,才能獲得更多的掌控權。不要強迫孩子聽話,孩子才會開始聽你的話。」

如果我們總習慣性控制孩子,孩子的乖巧聽話,也只是迫于自己的無力反抗,而不是真心協作,內心深處只會想要逃離。

心理學上有個「超限效應」,說的是一個人如果面對的刺激過多、過強或時間過久,則會極不耐煩或出現逆反心理。

適度的管教當然需要,但同時也要避免過度控制。

為了讓自己的教育發揮最大效應,父母可以嘗試減少控制欲,從生活中的小事開始做起。

比如,看到孩子把衣服弄到臟兮兮,忍住不絮叨;

孩子因為貪玩拖延作業,讓他自己承擔后果;

孩子喝不下一整瓶牛奶,告訴自己不要強迫。

放棄控制孩子,給孩子適當自由的空間,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愛。

2、把選擇權還給孩子

蔡康永說:「爸爸媽媽對小孩來講最珍貴的是什麼?是給他們一個理想的環境,讓他變成他自己,而不是變成我們要他變成的人。」

每個孩子,終其一生,都想擺脫父母的期待,成為真正的自己。

成為真正的自己,擁有選擇的權力,而不是受制于父母,活在父母設定的程序中。

當孩子說想學畫畫而不是鋼琴時,尊重他的選擇;

當孩子說想報動畫學院而不是985時,尊重他的選擇;

當孩子說想去大城市而不想留在小地方時,尊重他的選擇。

《成功、動機與目標》的作者格蘭特·霍爾沃森曾說:「孩子渴望在歸屬感中獲得幸福,在新事物中獲得成長,在自由選擇中獲得內在動力。」

嘗試把選擇權還給孩子,他的人生,讓他自己作主,你將發現,孩子會更加有內驅力,他的未來會更加肆意舒展。

3、體面退出孩子的生活

英國心理學家西爾維亞曾說:

「父母真正成功的愛,就是讓孩子盡早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這種分離越早,你就越成功。」

父母的愛,是孩子心靈最好的滋養。

然而,如果父母一直愛而不離,只會成為孩子人生路上的羈絆。

對孩子最好的愛,就是將他一步步引向通往獨立自主的人生道路,讓他從我們的生命中分離出去。

該孩子剝的雞蛋,我們不幫;

該孩子干的家務,我們不替;

該孩子擔的責任,我們不扛。

父母懂得分離,是對孩子最好的成長。

體面退出孩子的生活,孩子才有空間獨立,他才有能力在屬于自己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相信大家對紀伯倫的《致孩子》耳熟能詳: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渴望自身的兒女。

他們通過你出生,并非出自于你,他們和你在一起,卻不屬于你。

給他們你的愛而不是你的思想,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給他們的身體提供住房,但不是禁錮他們的心靈。

因為他們的心靈居住在明天的房屋里......」

真正愛孩子,不是控制孩子,而是成全孩子。

孩子有多自由,他的人生就有多暢快。

給予孩子自主權,懂得適時放手, 是為人父母最大的智慧。

愿你能成為智慧父母,幫助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

她規劃好孩子所有的時間,不能吃什麼,必須吃什麼,甚至孩子喝不喝牛奶,都得聽自己的。

一天晚上,她照例端著一杯牛奶走進孩子的房間,放在書桌上,并坐在床尾督促:「喝吧,喝了早點睡,我好洗杯子。」

朱朝陽心里想著事情,便表示牛奶有點燙,等一下再喝。

媽媽立馬嘗了一口,并犀利地盯著他問:「有那麼燙嗎,這不正好嗎?喝涼的對胃不好。」

朱朝陽看到媽媽脅迫的眼神,按捺住情緒說:「我自己會洗杯子。」

聽到孩子語氣中帶著細微情緒,媽媽頓時氣不打一處來,瘋狂地一把將他的耳機扯下來,怒吼道:

「你現在長大了,自己能照顧自己了是吧?

你怪媽媽沒有照顧好你是嗎?」

面對媽媽突如其來的情緒爆發,朱朝陽嚇得驚恐不已,趕緊說:

「媽,我沒有怪你。」

他將所有的情緒都隱藏在心底,不敢再繼續說一句話,無奈地端起牛奶一飲而盡,并怯怯地把杯子遞給媽媽。

孩子只是想等一會兒再喝牛奶而已,在媽媽看來,這卻是兒子不聽話的標志,是自己無法容忍的事,她需要孩子事事服從自己,將兒子緊緊抓在手中。

在媽媽的嚴密控制下,朱朝陽毫無選擇權,事事聽從,表面上乖巧聽話,內心深處卻有著對媽媽的敢怒不敢言,失去掌控感的他,逐漸變得越來越冷漠,一步步走向「黑化」。

蘇珊·福沃德在《原生家庭》中,概括了7種「有毒的父母」,其中一種便是像周春紅媽媽這類操控型的中國式家長。

這一類家長,熱衷于操控孩子的一切,將孩子視作自己的私有物,打著「為孩子好」的旗號,做什麼事情都無需顧及孩子感受。

父母的過分控制,猶如一張密不透風的網,讓孩子無法喘息。

而當孩子稍有反抗時,他們便進行親情綁架,將他置于道德的火爐上炙烤,逼迫孩子乖乖就范。

美國作家愛德華說:「家庭關系緊張,父母專制,不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講民主等因素,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與人生。」

充滿控制欲的父母,讓孩子失去選擇的權利。

自小沒有選擇權的孩子,容易喪失人生掌控感。

失去掌控感的孩子,猶如帆船航行時找不到燈塔的指引,在人生的海洋中迷失方向。

養育真正有幸福感的孩子

是讓他擁有人生自主權

育兒專家阿黛爾·法伯說:「讓孩子成為一個有血有肉的孩子、情感真實的人比繼續讓他當‘媽媽的乖孩子’更重要。」

而德國心理治療師海靈格也說:「幸福的家庭都有一個共同點:家里沒有控制欲很強的人。」

養育一個真正有幸福感的孩子,是不當控制型父母,放棄聽話式教育,將人生自主權還給孩子。

1、放棄控制孩子

《叛逆不是孩子的錯》一書中說:「放棄對孩子的控制,才能獲得更多的掌控權。不要強迫孩子聽話,孩子才會開始聽你的話。」

如果我們總習慣性控制孩子,孩子的乖巧聽話,也只是迫于自己的無力反抗,而不是真心協作,內心深處只會想要逃離。

心理學上有個「超限效應」,說的是一個人如果面對的刺激過多、過強或時間過久,則會極不耐煩或出現逆反心理。

適度的管教當然需要,但同時也要避免過度控制。

為了讓自己的教育發揮最大效應,父母可以嘗試減少控制欲,從生活中的小事開始做起。

比如,看到孩子把衣服弄到臟兮兮,忍住不絮叨;

孩子因為貪玩拖延作業,讓他自己承擔后果;

孩子喝不下一整瓶牛奶,告訴自己不要強迫。

放棄控制孩子,給孩子適當自由的空間,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愛。

2、把選擇權還給孩子

蔡康永說:「爸爸媽媽對小孩來講最珍貴的是什麼?是給他們一個理想的環境,讓他變成他自己,而不是變成我們要他變成的人。」

每個孩子,終其一生,都想擺脫父母的期待,成為真正的自己。

成為真正的自己,擁有選擇的權力,而不是受制于父母,活在父母設定的程序中。

當孩子說想學畫畫而不是鋼琴時,尊重他的選擇;

當孩子說想報動畫學院而不是985時,尊重他的選擇;

當孩子說想去大城市而不想留在小地方時,尊重他的選擇。

《成功、動機與目標》的作者格蘭特·霍爾沃森曾說:「孩子渴望在歸屬感中獲得幸福,在新事物中獲得成長,在自由選擇中獲得內在動力。」

嘗試把選擇權還給孩子,他的人生,讓他自己作主,你將發現,孩子會更加有內驅力,他的未來會更加肆意舒展。

3、體面退出孩子的生活

英國心理學家西爾維亞曾說:

「父母真正成功的愛,就是讓孩子盡早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這種分離越早,你就越成功。」

父母的愛,是孩子心靈最好的滋養。

然而,如果父母一直愛而不離,只會成為孩子人生路上的羈絆。

對孩子最好的愛,就是將他一步步引向通往獨立自主的人生道路,讓他從我們的生命中分離出去。

該孩子剝的雞蛋,我們不幫;

該孩子干的家務,我們不替;

該孩子擔的責任,我們不扛。

父母懂得分離,是對孩子最好的成長。

體面退出孩子的生活,孩子才有空間獨立,他才有能力在屬于自己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相信大家對紀伯倫的《致孩子》耳熟能詳: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渴望自身的兒女。

他們通過你出生,并非出自于你,他們和你在一起,卻不屬于你。

給他們你的愛而不是你的思想,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給他們的身體提供住房,但不是禁錮他們的心靈。

因為他們的心靈居住在明天的房屋里......」

真正愛孩子,不是控制孩子,而是成全孩子。

孩子有多自由,他的人生就有多暢快。

給予孩子自主權,懂得適時放手, 是為人父母最大的智慧。

愿你能成為智慧父母,幫助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