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大臣被賜死,斷頭飯吃2塊肉、喝3杯酒、說一番話,乾隆:放了他吧

俗話說得好:「木秀于林, 風必摧之, 行高于人, 眾必非之」, 這句傳承千年的古話告訴我們, 即使滿腹經綸也要學會低調, 在沒有絕對的把握保證自己的安全之前, 也不要過分的高調。

以免引來不必要的麻煩, 甚至是威脅到自己的生命。 我國五千年的發展歷史中, 「恃才放曠」從來都是身為人臣的大忌, 一旦引起了「高層」的不滿, 隨時可能給自己招來殺身之禍。

三國時期, 楊修心思縝密、最能洞察人心, 但就是仗著自己才華橫溢而始終不得約束, 最終引起了當時丞曹操的高度不滿, 將其斬首示。

值得一提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如此, 清朝有個人因為恃才傲物得罪皇上, 但最終卻保全了性命, 這個人名叫尹嘉銓。 那麼, 他有著怎樣的故事呢?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

尹嘉銓的迷惑操作

尹嘉銓的出身相對較好、是官宦世家, 其父親在朝中官位不小, 算是一個有地位的富二代。

尹嘉銓從小就開始就接觸古代先賢的經典書籍和作品, 自身也有這方面的愛好, 少年時才能就體現了出來。

靠著自己的努力, 以及父親早年的影響力, 尹嘉銓的仕途也算是很順利, 以舉人的身份進入朝堂, 先后擔任過甘肅、山東的一些地方官, 巔峰時期做到了大理寺卿。

人生晚年的時候, 尹嘉銓便告老還鄉, 過上了幸福的退休生活。 平日里他擴編古人的作品, 自己也時常吟詩作賦, 甚至還創作出了不少佳作, 得到了很多名人的高度肯定

得到社會的肯定后, 尹嘉銓閑來無事就會搞一搞創作, 水平都還不低, 很快在當地就有一定的影響力。 若是按照這樣的情況走下去, 尹嘉銓定然會善終。

俗話說得好:「人的欲望是無限的」, 誰都不會嫌棄自己的名聲大, 尹嘉銓便是這樣一個人, 他的一次「作死」行為讓自己身陷囫圇, 家人也跟著受到了禍患。

伴隨著較高的知名度, 尹嘉銓以名儒自居, 各種各樣的缺點也暴露了出來, 恃才放曠、迷之自信最為突出。 公元1781年,

乾隆西巡五臺山、回旋保定。

已經退休的尹嘉銓便想要「火一把」, 他以為自己的舉世無雙, 乾隆會邀請他參加盛典。 可是, 等來等去一直沒等到召他入覲的圣旨, 很顯然乾隆沒在意他。

這個時候尹嘉銓靈機一動, 做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 他主動出擊、去面見皇帝,

不得不說這種行為算得上是古代的迷惑操作。 封建君主專制時期, 皇帝是至高無上的存在, 絕對不是隨隨便便想見就見的。

沒得到宣召之前, 連京城都沒辦法進去。 即使是皇帝召見, 也是跪在殿上, 甚至抬頭都要得到允許, 很顯然尹嘉銓這種不切實際的做法難以實現。

然而, 這「哥們」仍然非常自我, 既然你不召見我, 那我就用別的方式表現我自己, 以引起皇帝的注意。 他寫信上書乾隆皇帝, 但是讓他沒想到的是, 這一次的弄巧成給他帶來了嚴重的后果。

乾隆一怒,人頭落地

據記載,尹嘉銓的父親名叫尹會一,是雍正時期深得其中的臣子,乾隆皇帝登基后表現也不錯,一度成為百官楷模。尹會一也比較孝順自己的母親,社會上的影響力很高,算是民間的道德楷模。

尹嘉銓便拿自己的父親做文章,他信中所寫的內容既不是闡述國家大事,也不是提出治國方略,而是單純地為自己的父親申請謚號。當時,也恰逢尹嘉銓父親尹會一三十年忌辰。

若是乾隆皇帝能夠答應,他不僅能博個孝子名聲,還能乘機出風頭。什麼樣的人才能有謚號,需要對國家做出貢獻,而且地位很高的人才可以,顯然尹嘉銓的父親的父親達不到。

乾隆在看到這個奏折的時候,就已經非常生氣了,雖說尹會一當官時表現還不錯,百姓對他的評價也是非常好,但論資格遠遠達不到擁有謚號的標準。

現如今,兒子上書直接找皇帝要封號的做法,不僅是在看輕謚號的重量,甚至還存在藐視皇帝的嫌疑,著實太過分了。因此,乾隆怒罵到:「再不安分家居,當罪不可枉矣......」

第一時間乾隆并沒有處理尹嘉銓,畢竟他當時正在出巡、游玩,事情就先放一邊了。但尹嘉銓卻絲毫不知道情,他還天真地以為乾隆見到自己的奏折,會覺得自己非常有孝心。

但見這麼長時間沒有回信(中間有時間差),以為是皇上覺得自己不夠誠懇,所以很快又寫了一篇奏折,甚至還帶上了其他幾個大臣的名字,而這次的請求便是「從祀」。

何為「從祀」,意思就是說能夠像孔子一樣設置廟堂,讓后人進行祭拜。張廷玉算是清朝三朝元老了,他都沒有「從祀」的資格,更何況尹會一呢?

就這樣,乾隆認為尹嘉銓是沽名釣譽之輩,更是在藐視皇帝,他怒罵道:「竟大肆狂吠,不可恕矣。」隨后,皇帝下旨讓大學士英廉查抄其家產。

禍不單行與柳暗花明

古語有云:「三年清知府,十年雪花銀」,清朝時期很多官員都經不起查,尹嘉銓也是如此。乾隆皇帝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他在尹嘉銓的家里發現了一百三十多處悖逆文字,還發現他強娶50歲的節婦為妾,簡直不可饒恕。

我們都知道,清朝時期有「文字獄」的存在,它可以視為大清朝思想的統治工具,其殘酷程度一度造成了社會的白色恐怖,隨便的尋章摘句和斷章取義都可以讓一個人失去生命。

尹嘉銓著書立作的內容其實并沒有多大問題,但官員為了追捧乾隆,刻意將其罪名放大了,而乾隆也很快根據尹嘉銓的文章內容,給他安了一個「謀反」的罪名。

按照《大清律》,謀反的罪名是需要凌遲的,甚至家族之人也會被連坐,打入監牢、等候斬首。只不過在后來考慮到他父親的功勞,便對尹嘉銓網開一面,而后改成了斬首示眾,家人才逃脫一馬。

我們都知道,古代在斬首示眾前都會有一頓「盛宴」,一方面是做一個飽死鬼,另一方面也是律法仁慈的一面,尹嘉銓處斬的前夕乾隆就請他吃了一頓飯,也是所謂的斷頭飯。

作為此生的最后一頓飯,可以說是非常的豐盛,有酒有肉、有菜有果,尹嘉銓雖說已經是七十歲的高齡,但是提到死亡依然是比較恐懼的,也不希望死后當一個餓死鬼。

不過,與別人不同的是,吃飯的時候尹嘉銓表現的卻是非常的淡定,吃了兩口菜、喝了三杯酒,然后開始自顧自地說起話來。不知道是酒過三巡之后有點上頭,還是可以表演,尹嘉銓嘴里說的都是給皇帝道歉的話。

說什麼自己是非常對不起皇帝,說圣上這麼看得起自己、對自己那麼好,但自己卻不知道珍惜,三番兩次的激怒圣上,結果造成了如此嚴重的后果。

說著說著,尹嘉銓感覺就快流淚了,這件事情很快就傳到了乾隆皇帝的耳朵里。或許乾隆本就是一時盛怒才做出「斬首」的決定,見尹嘉銓已經改過自新,便在一陣沉默后收回了圣旨,免去了尹嘉銓的死罪。

死罪可免、活罪難饒,尹嘉銓家中的田地幾乎全部被收走,另外前期搜出的幾十箱書籍都需要被焚毀,可以說尹嘉銓一步走錯,導致自己的家族滿盤皆輸,不幸中的萬幸則是他撿回了一條命。

其實,深挖此事深層次的原因,或許并不是乾隆被尹嘉銓的表現所感動,而是有自己的小心思在里面,主要就是為了震懾一下尹嘉銓及其同樣的人,讓他們不要仗著自己有才華誰都不服,皇帝一怒流血千里。

畢竟身為人臣,如果對皇帝的處理不服氣的話,對皇權也是一種威脅。后期,因為乾隆的目的已經達到了,通過吃飯的一幕也可見尹嘉銓已經服軟了,所以也就沒有必要殺他。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乾隆如果真的將尹嘉銓斬首,也是非常不劃算了。畢竟尹嘉銓的父親是一位重臣,他給父親要謚號、修建廟府,也是一種孝道的表現。

乾隆若是殺了尹嘉銓定會給自己留下不好的名聲,可若是法外開恩,也會讓人感受到皇恩浩蕩、臣忠君義,這才是帝王應該有的手段。退一步而言,尹嘉銓也的確有才華,若是殺了他也是朝廷的損失,

總的來說,權衡利弊之后,乾隆還是決定放過尹嘉銓。就這樣通過兩塊肉、三杯酒的功夫,尹嘉銓完成了華麗的逆轉,在必死的局面之中巧妙逃生。

其實,在這之中起主要作用的,并沒是尹嘉銓的話,而是乾隆皇帝的「一念之間、帝王之心」,一言定生死。

對此,你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呢?

乾隆一怒,人頭落地

據記載,尹嘉銓的父親名叫尹會一,是雍正時期深得其中的臣子,乾隆皇帝登基后表現也不錯,一度成為百官楷模。尹會一也比較孝順自己的母親,社會上的影響力很高,算是民間的道德楷模。

尹嘉銓便拿自己的父親做文章,他信中所寫的內容既不是闡述國家大事,也不是提出治國方略,而是單純地為自己的父親申請謚號。當時,也恰逢尹嘉銓父親尹會一三十年忌辰。

若是乾隆皇帝能夠答應,他不僅能博個孝子名聲,還能乘機出風頭。什麼樣的人才能有謚號,需要對國家做出貢獻,而且地位很高的人才可以,顯然尹嘉銓的父親的父親達不到。

乾隆在看到這個奏折的時候,就已經非常生氣了,雖說尹會一當官時表現還不錯,百姓對他的評價也是非常好,但論資格遠遠達不到擁有謚號的標準。

現如今,兒子上書直接找皇帝要封號的做法,不僅是在看輕謚號的重量,甚至還存在藐視皇帝的嫌疑,著實太過分了。因此,乾隆怒罵到:「再不安分家居,當罪不可枉矣......」

第一時間乾隆并沒有處理尹嘉銓,畢竟他當時正在出巡、游玩,事情就先放一邊了。但尹嘉銓卻絲毫不知道情,他還天真地以為乾隆見到自己的奏折,會覺得自己非常有孝心。

但見這麼長時間沒有回信(中間有時間差),以為是皇上覺得自己不夠誠懇,所以很快又寫了一篇奏折,甚至還帶上了其他幾個大臣的名字,而這次的請求便是「從祀」。

何為「從祀」,意思就是說能夠像孔子一樣設置廟堂,讓后人進行祭拜。張廷玉算是清朝三朝元老了,他都沒有「從祀」的資格,更何況尹會一呢?

就這樣,乾隆認為尹嘉銓是沽名釣譽之輩,更是在藐視皇帝,他怒罵道:「竟大肆狂吠,不可恕矣。」隨后,皇帝下旨讓大學士英廉查抄其家產。

禍不單行與柳暗花明

古語有云:「三年清知府,十年雪花銀」,清朝時期很多官員都經不起查,尹嘉銓也是如此。乾隆皇帝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他在尹嘉銓的家里發現了一百三十多處悖逆文字,還發現他強娶50歲的節婦為妾,簡直不可饒恕。

我們都知道,清朝時期有「文字獄」的存在,它可以視為大清朝思想的統治工具,其殘酷程度一度造成了社會的白色恐怖,隨便的尋章摘句和斷章取義都可以讓一個人失去生命。

尹嘉銓著書立作的內容其實并沒有多大問題,但官員為了追捧乾隆,刻意將其罪名放大了,而乾隆也很快根據尹嘉銓的文章內容,給他安了一個「謀反」的罪名。

按照《大清律》,謀反的罪名是需要凌遲的,甚至家族之人也會被連坐,打入監牢、等候斬首。只不過在后來考慮到他父親的功勞,便對尹嘉銓網開一面,而后改成了斬首示眾,家人才逃脫一馬。

我們都知道,古代在斬首示眾前都會有一頓「盛宴」,一方面是做一個飽死鬼,另一方面也是律法仁慈的一面,尹嘉銓處斬的前夕乾隆就請他吃了一頓飯,也是所謂的斷頭飯。

作為此生的最后一頓飯,可以說是非常的豐盛,有酒有肉、有菜有果,尹嘉銓雖說已經是七十歲的高齡,但是提到死亡依然是比較恐懼的,也不希望死后當一個餓死鬼。

不過,與別人不同的是,吃飯的時候尹嘉銓表現的卻是非常的淡定,吃了兩口菜、喝了三杯酒,然后開始自顧自地說起話來。不知道是酒過三巡之后有點上頭,還是可以表演,尹嘉銓嘴里說的都是給皇帝道歉的話。

說什麼自己是非常對不起皇帝,說圣上這麼看得起自己、對自己那麼好,但自己卻不知道珍惜,三番兩次的激怒圣上,結果造成了如此嚴重的后果。

說著說著,尹嘉銓感覺就快流淚了,這件事情很快就傳到了乾隆皇帝的耳朵里。或許乾隆本就是一時盛怒才做出「斬首」的決定,見尹嘉銓已經改過自新,便在一陣沉默后收回了圣旨,免去了尹嘉銓的死罪。

死罪可免、活罪難饒,尹嘉銓家中的田地幾乎全部被收走,另外前期搜出的幾十箱書籍都需要被焚毀,可以說尹嘉銓一步走錯,導致自己的家族滿盤皆輸,不幸中的萬幸則是他撿回了一條命。

其實,深挖此事深層次的原因,或許并不是乾隆被尹嘉銓的表現所感動,而是有自己的小心思在里面,主要就是為了震懾一下尹嘉銓及其同樣的人,讓他們不要仗著自己有才華誰都不服,皇帝一怒流血千里。

畢竟身為人臣,如果對皇帝的處理不服氣的話,對皇權也是一種威脅。后期,因為乾隆的目的已經達到了,通過吃飯的一幕也可見尹嘉銓已經服軟了,所以也就沒有必要殺他。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乾隆如果真的將尹嘉銓斬首,也是非常不劃算了。畢竟尹嘉銓的父親是一位重臣,他給父親要謚號、修建廟府,也是一種孝道的表現。

乾隆若是殺了尹嘉銓定會給自己留下不好的名聲,可若是法外開恩,也會讓人感受到皇恩浩蕩、臣忠君義,這才是帝王應該有的手段。退一步而言,尹嘉銓也的確有才華,若是殺了他也是朝廷的損失,

總的來說,權衡利弊之后,乾隆還是決定放過尹嘉銓。就這樣通過兩塊肉、三杯酒的功夫,尹嘉銓完成了華麗的逆轉,在必死的局面之中巧妙逃生。

其實,在這之中起主要作用的,并沒是尹嘉銓的話,而是乾隆皇帝的「一念之間、帝王之心」,一言定生死。

對此,你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