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生活常識»正文

學會和自己的身體對話,能幫你「了解真實自我」

前幾天收到一個粉絲提問, ta說的是:

「最近經常覺得身體不舒服。 頭疼、拉肚子, 而且感覺四肢從手腳開始, 有螞蟻爬似的麻痹感。 可我去了醫院, 醫生給我做了很多檢查, 都沒有發現問題。 醫生說我這個是心理問題, 讓我看心理醫生。 可我是真的身體難受。 請問醫生說的是真的嗎?」

這個世界上的確有那麼一些人, 當ta們產生了負面情緒時, ta們無法意識到。 但ta們會開始產生身體上的不適, 頭痛、感冒、腹瀉、皮膚病等等。 Ta們以為這只是身體的問題, 卻不知道其實是潛意識中的不開心在發揮作用。

身體與精神之間究竟存在著一種怎樣的關系?我們的情緒與心理為何會通過身體「癥狀」的形式表現出來?今天的文章就來和大家探討這個話題。

身體與精神之間是否有聯系, 循證科學對此給出了諸多有力的證據。

1. 我們的心理狀況會表現在身體上。

Zhong和Leonardelli(2008)的實驗證明了這一點。

他們將參與者被隨機分成兩組。 其中, 一組人回憶過去被他人排擠的經歷, 而另一組人回憶自己被某群體接納的經歷。 之后, 研究者以實驗室需要維護為由, 請參與者估計此時室內的溫度。

結果發現, 這些人估計的室內溫度差最高竟達28攝氏度(12-40°C), 那些回想被排擠經歷的人, 所估計的平均室溫顯著低于另一組人。

研究者指出, 這說明當人們遭到排擠時, 心理上的痛苦、失望或沮喪會透過身體傳達出來,

人們因此感到寒冷——就是人們常說的「心寒」。

此外, 有研究發現, 當人遇到突發的壓力狀況時, 體內會大量釋放皮質醇(又稱「壓力荷爾蒙」)。 它一方面會加速將血液供給關鍵的身體器官, 使身體準備好隨時「應戰」, 另一方面則會刺激血管膨脹和表皮的油脂分泌,

這就可能使臉上出現「痘痘」或濕疹塊, 甚至引發牛皮蘚等慢性皮膚問題(WebMed, 2003; Dahl, 2017)。

有研究發現, 比起感染、不健康飲食、藥物反應或天氣, 情緒壓力才是這些皮膚問題的最常見誘因(Heller, 2012)。

心情對肥胖的影響更明確。 Needham等人(2010)邀請了4643名志愿者參與了一項長達20年的跟蹤研究, 并每隔5年對這些志愿者的情緒狀況(使用抑郁量表)進行測量與記錄, 同時記錄ta們在當年的身高、體重、身體質量指數(BMI)及腰圍。

結果發現, 那些在研究一開始及整個研究過程中, 在抑郁量表上得分更高的人, ta們的BMI更高, 腰圍更粗, 且在20年間它們的增速也更快。 可以說, 長期受抑郁情緒困擾, 會影響人的體重和身材。

2. 另外, 身體感受也會影響心理狀況。

身心之間的關系是雙向的, 即身體也會影響心理。

有實驗發現, 比起冰咖啡, 拿著熱咖啡的人, 更傾向于對陌生人做出善意的評價;而比起冰墊子, 手持熱墊子的人也更慷慨、利他——更愿意為朋友挑選禮物, 而不是只挑自己的禮物(Williams & Bargh, 2008)。 因為ta們身體的感受更溫暖, ta們的心理狀態也變得更友善了。

不僅如此, 一些生理疾病, 尤其是長期的慢性病, 可能引發人們的心理情緒困擾。 Ohayon與Schatzberg(2003)針對五個國家近2萬人的調查發現, 有慢性疼痛的人患上抑郁癥的機率是一般人的4倍。

一個人想要身心健康, 身心之間就需要有好的連接狀態。

可以說, 只有照顧好身體, 心理才能有健康舒適的基礎;而只有關注心理狀態, 才能不讓身體成為表達負面情緒的出口。

但生活中, 很多人都忽略了對身體的照顧, 一味認為精神的娛樂才能給自己快樂。

一些研究者用「與身體失聯」描述我們與身體的不良關系(Broccoli, 2008)。

與身體失聯的人, 可能有這些表現:

1.很少關注身體感知, 總是為了理智或情感的需要犧牲身體感受。 比如暴飲暴食、節食、過度加班等。

2.不太接納身體本來的樣子,常常站在第三方的視角審視自己的身體;如果進行身體管理,ta的目的也多是為了達到某些外部標準。比如過度追求減肥和增肌。

3.當自己的身體機能有所退化,不能幫助ta們積極地實現目標時,和身體失聯的人會對身體產生某些負面態度和情緒。比如對生病的身體感到不滿,因為它影響自己工作。

可以看出,身體對這些人來說,只是實現目標的工具,而不是需要關心、愛護的對象,屬于自己的一部分。但這種傾向,會讓身體更反叛。

而與自己的內心失聯的人,則活在自我壓抑中,拒絕聽見內心的聲音——直到內心深深埋藏的情緒,不得不以身體癥狀的方式「滲透」出來,不由得自己再看不見。

當你與自己的身體和心理失聯時,即使客觀上你在認真生活,也可能達不到理想效果。

研究發現,與身體失聯的人選擇運動時,更傾向選擇有助于自己符合外部標準的活動,而不是自己喜歡的活動(Parsons & Betz, 2001)。這個過程中,ta們感到的愉悅感會下降,因此更難堅持。

與心理失聯的人,則會因不了解自己真正的情緒,強迫自己做不喜歡的工作、選擇不該選擇的關系……從而長期感到慢性疲勞與不適,更易引發疾病。

1. 放慢生活節奏,在日常習慣的事務中主動覺察身體感受

更加主動地覺察自己的身體感受,把身體作為了解自己內心的抓手。聆聽內心想要通過身體告訴我們的事。

你會發現不同的情緒會帶來身體的不同感受,焦慮時我們感到肌肉緊張,悲傷時我們會感受身體上有輕微的疼痛感,低落時我們感到疲憊等等。

你也可以主動進行瑜伽、身體掃描(一種正念冥想練習)等有利于重新與身體聯結的練習,讓自己對身體的變化更敏感(Mahlo & Tiggemann, 2016)。也在感受到身體的變化時,停一停,主動深入地覺察自己的心理狀況。

你也可以在做選擇時,有意識地先體會身體信號,而不是只憑頭腦驅使自己。比如雖然還沒有完成既定的運動量,但不知道為什麼今天就是特別累,你可以聽從身體的感受,先停下來。當你有意識地因為身體感受做出選擇時,你會漸漸形成身心完整的感覺。

2. 選擇偏重韻律感、節奏感的運動

有研究表明,相比具有競爭性和規范性(比如籃球、跑步等)的運動,參加韻律感和流動性的運動(比如舞蹈、拳擊操等等)時,人們會產生更強的和身體聯結的感覺(Wright & Dewar, 1997)。

在這樣的運動中,我們會更加容易察覺自己身體的各種變化,更好地練習如何理解和回應身體想要告訴我們的信息,也更容易感受到身心一致的沉浸。心動而身動,強化身心的一致性。

3. 我們還需要學會在身心關系的基礎上談「健康」

盡管在我們目前的話語體系中,「身體」和「精神」總是被二元對立地看待的——肉體的歸于肉體,靈魂的歸于靈魂,但顯然,這種二元對立,和很多其他的二元對立一樣不可靠。

事實上,身體知道關于「我」的一切,它知道「我」所知道的一切,也知道「我」不知道的一切——那些被刻意遺忘與壓抑的、潛意識中的所有;而相對的,精神也在試圖講述著它所感受到的、「我」的身體所遭遇的一切。

我們很難從某種單一的視角去看待身體與心理,去看待我們的「健康」與福祉,因為從某種程度上說,身體與精神中的任何一方,都很難脫離另一方而「獨善其身」。

我們需要在發現身體出現異樣的時候,去主動關注自己的情緒心理;也要在陷入心理困擾的時候,學會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如此,我們才更有可能接近「健康」,一種真正意義上的「身心健康」。而這也是近年來,「全人醫學」——關注人的身體、心靈、精神及情緒,在醫療與健康領域得到大力推廣的原因之一。

只有經常聆聽自己身體和內心深處的聲音,我們才能真正做到關照自我,及時滿足自己的需要,及時安撫自己的情緒,和自己做朋友,達成與自己良好的合作關系。

只有在和自己良好的關系中,我們才能讓更好地發掘自身的潛能,更好地實現自己的目標,激發出更多的人生可能性,而不會在這個過程中消磨自己、損耗自我。

比如暴飲暴食、節食、過度加班等。

2.不太接納身體本來的樣子,常常站在第三方的視角審視自己的身體;如果進行身體管理,ta的目的也多是為了達到某些外部標準。比如過度追求減肥和增肌。

3.當自己的身體機能有所退化,不能幫助ta們積極地實現目標時,和身體失聯的人會對身體產生某些負面態度和情緒。比如對生病的身體感到不滿,因為它影響自己工作。

可以看出,身體對這些人來說,只是實現目標的工具,而不是需要關心、愛護的對象,屬于自己的一部分。但這種傾向,會讓身體更反叛。

而與自己的內心失聯的人,則活在自我壓抑中,拒絕聽見內心的聲音——直到內心深深埋藏的情緒,不得不以身體癥狀的方式「滲透」出來,不由得自己再看不見。

當你與自己的身體和心理失聯時,即使客觀上你在認真生活,也可能達不到理想效果。

研究發現,與身體失聯的人選擇運動時,更傾向選擇有助于自己符合外部標準的活動,而不是自己喜歡的活動(Parsons & Betz, 2001)。這個過程中,ta們感到的愉悅感會下降,因此更難堅持。

與心理失聯的人,則會因不了解自己真正的情緒,強迫自己做不喜歡的工作、選擇不該選擇的關系……從而長期感到慢性疲勞與不適,更易引發疾病。

1. 放慢生活節奏,在日常習慣的事務中主動覺察身體感受

更加主動地覺察自己的身體感受,把身體作為了解自己內心的抓手。聆聽內心想要通過身體告訴我們的事。

你會發現不同的情緒會帶來身體的不同感受,焦慮時我們感到肌肉緊張,悲傷時我們會感受身體上有輕微的疼痛感,低落時我們感到疲憊等等。

你也可以主動進行瑜伽、身體掃描(一種正念冥想練習)等有利于重新與身體聯結的練習,讓自己對身體的變化更敏感(Mahlo & Tiggemann, 2016)。也在感受到身體的變化時,停一停,主動深入地覺察自己的心理狀況。

你也可以在做選擇時,有意識地先體會身體信號,而不是只憑頭腦驅使自己。比如雖然還沒有完成既定的運動量,但不知道為什麼今天就是特別累,你可以聽從身體的感受,先停下來。當你有意識地因為身體感受做出選擇時,你會漸漸形成身心完整的感覺。

2. 選擇偏重韻律感、節奏感的運動

有研究表明,相比具有競爭性和規范性(比如籃球、跑步等)的運動,參加韻律感和流動性的運動(比如舞蹈、拳擊操等等)時,人們會產生更強的和身體聯結的感覺(Wright & Dewar, 1997)。

在這樣的運動中,我們會更加容易察覺自己身體的各種變化,更好地練習如何理解和回應身體想要告訴我們的信息,也更容易感受到身心一致的沉浸。心動而身動,強化身心的一致性。

3. 我們還需要學會在身心關系的基礎上談「健康」

盡管在我們目前的話語體系中,「身體」和「精神」總是被二元對立地看待的——肉體的歸于肉體,靈魂的歸于靈魂,但顯然,這種二元對立,和很多其他的二元對立一樣不可靠。

事實上,身體知道關于「我」的一切,它知道「我」所知道的一切,也知道「我」不知道的一切——那些被刻意遺忘與壓抑的、潛意識中的所有;而相對的,精神也在試圖講述著它所感受到的、「我」的身體所遭遇的一切。

我們很難從某種單一的視角去看待身體與心理,去看待我們的「健康」與福祉,因為從某種程度上說,身體與精神中的任何一方,都很難脫離另一方而「獨善其身」。

我們需要在發現身體出現異樣的時候,去主動關注自己的情緒心理;也要在陷入心理困擾的時候,學會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如此,我們才更有可能接近「健康」,一種真正意義上的「身心健康」。而這也是近年來,「全人醫學」——關注人的身體、心靈、精神及情緒,在醫療與健康領域得到大力推廣的原因之一。

只有經常聆聽自己身體和內心深處的聲音,我們才能真正做到關照自我,及時滿足自己的需要,及時安撫自己的情緒,和自己做朋友,達成與自己良好的合作關系。

只有在和自己良好的關系中,我們才能讓更好地發掘自身的潛能,更好地實現自己的目標,激發出更多的人生可能性,而不會在這個過程中消磨自己、損耗自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