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老實干活的人要辭職,為什麼領導卻不挽留?過來人給你道破玄機

最近朋友小麗辭職了, 讓步入職場數年的幾個老同學說來唏噓不已。

入職五年, 業務能力不在話下, 工作勤懇, 兢兢業業。

卻眼見身邊新來的同事薪資超過了自己, 自己工資是比剛入行的時候高了些, 但每次漲工資都跟裹了小腳的婦人踏著小碎步一般, 漲幅實在不值一提。

于是便想著以辭職逼老板一把, 告訴老板有其他有更好的待遇公司想聘用她, 暗示老板該漲漲工資了。

沒曾想老板爽快得很, 當場就同意了她的辭職申請, 絲毫沒有想要挽留的意思。 小麗跟我們說的時候也是心寒不已。

待了五年的公司,

老實干活的人要辭職, 為什麼領導卻不挽留?過來人給你道破玄機。

你以為公司非你不可, 但老板覺得:你走了, 這份工作誰都可以

其實像小麗這種情況的, 放眼望去, 社會上比比皆是, 在崗數年, 熟悉公司業務, 團隊也在多年的磨合下早已有了默契。

這時候我們難免也會覺得這是一個頗為穩定的狀態, 料想公司也會為了維持這種局面妥協, 給我們升職加薪, 讓我們繼續留下。

但情況恰恰相反, 公司明白你辭職無非是為了待遇, 即個人利益, 但公司往往更看重整體利益。

為挽留一個老員工給他加薪, 無異于抬高同時期入職員工的「身價」, 全員漲工資。 所以公司往往會直接放走老員工, 另招他人。

記得我上大學的時候, 聽學校老師說, 那會學校師資流失嚴重, 不少老師辭職跳槽到其他待遇更好的學校。

于是學校高價聘請新老師, 甚至分配市區一套房為福利。 要知道, 我們學校原先的教職工宿舍, 矮小逼仄, 但留下來的老師薪酬也沒什麼變化。

公司把賬算得很明白:漲工資留住老員工,

還不如花同等價錢招一個同樣有能力的新人, 雖然會有短暫的業務交接上的麻煩, 但新人年輕有潛力, 還能避免統一提高工資。

勤勤懇懇完成工作, 更要學會「表達」, 學會讓老板看見, 你完成了什麼工作

匯報工作的時候,

邏輯性差, 講不清重點, 做了十分卻被自己講出成五分。 講了一堆, 老板壓根不知道, 你的能力在哪, 能給公司解決什麼問題, 帶來什麼收益。

性格內斂, 不懂表達, 項目匯報時, 明明自己熬夜做的團隊工作總結PPT, 卻被團隊里剛來的新人演講得繪聲繪色, 出盡了風頭。 你卻只能暗自苦惱, 自己的努力與付出成了別人升職加薪的墊腳石。

所以, 表達與做事一樣重要。 從現在起, 學著表達, 在工作匯報中, 讓老板看見, 項目的難點重點在何處, 以及項目的完成能給公司帶來的收益。 通過適當的表達, 讓公司看見你做了什麼工作, 也就看見你的價值。

與其等待加薪, 不如自己主動謀劃加薪, 讓自己有隨時跳槽的能力

我們總是以為做好自己的分內事, 得到上司、領導的認可, 就會給我們升職加薪。

實則大錯特錯, 你需要看清的是, 你所做之事, 不僅僅只是這家公司的一份工作, 而是社會生產中的一個環節。 你只需要發揮你的專業技能, 做好這個環節。

這時候, 你就應該擁有一個新的加薪思路:主動提升自己, 謀劃加薪,即意味著讓自己有隨時跳槽的能力,隨時能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

而不是去強迫自己,被老板或者領導所認可,你只需要一份市場認可的能力即可。領導只聽好話,而不注重能力、團隊風格格格不入,那便離開,總有與你不謀而合的企業文化。

作為一個普通員工的我們,只需要專注自己的專業能力,提升自己。才有底氣去面對離職的風險。當你有了足夠的業務能力,這時候,是市場需要你,而不只是你需要工作。

提升自己,讓自己有更多選擇的余地。這時候,一份更好的,待遇更高的工作,便成了我們可以主動選擇,觸手可及的選項之一。

遇到「發育不良」的公司,離開才能獲得更多機會

——「劣幣驅逐良幣」,從經濟學看職場潛規則。

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可見:排隊上車的沒座位,不排隊的有座位;阿諛奉承的升職了,安分老實的失業了;誠實守信經商的破產了,投機取巧的財富翻倍了。

安分做事的競爭不過歪門邪道的,這個現象,跟經濟學的「劣幣驅逐良幣」現象十分相似。

這就是因為,在公司制度中,沒有形成良好的獎懲機制,對好的員工給予激勵,更沒有對不好的員工給予懲罰。

只要這樣的環境不能得到有效的改善,良幣便一直被劣幣驅逐、淘汰,更為可怕的是同化。勢必導致這家公司環境愈加污濁,難以發展。

查理·芒格說:「釣魚的第一條規則是,在有魚的地方釣魚。釣魚的第二條規則是,記住第一條規則。」

有些公司認真干活的人注定沒有出路,那即便是累死了,也毫無意義,還不如乘早離開,去「有魚的地方釣魚」,反而能獲得更多機會。

筆名:愛學習的胖虎

謀劃加薪,即意味著讓自己有隨時跳槽的能力,隨時能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

而不是去強迫自己,被老板或者領導所認可,你只需要一份市場認可的能力即可。領導只聽好話,而不注重能力、團隊風格格格不入,那便離開,總有與你不謀而合的企業文化。

作為一個普通員工的我們,只需要專注自己的專業能力,提升自己。才有底氣去面對離職的風險。當你有了足夠的業務能力,這時候,是市場需要你,而不只是你需要工作。

提升自己,讓自己有更多選擇的余地。這時候,一份更好的,待遇更高的工作,便成了我們可以主動選擇,觸手可及的選項之一。

遇到「發育不良」的公司,離開才能獲得更多機會

——「劣幣驅逐良幣」,從經濟學看職場潛規則。

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可見:排隊上車的沒座位,不排隊的有座位;阿諛奉承的升職了,安分老實的失業了;誠實守信經商的破產了,投機取巧的財富翻倍了。

安分做事的競爭不過歪門邪道的,這個現象,跟經濟學的「劣幣驅逐良幣」現象十分相似。

這就是因為,在公司制度中,沒有形成良好的獎懲機制,對好的員工給予激勵,更沒有對不好的員工給予懲罰。

只要這樣的環境不能得到有效的改善,良幣便一直被劣幣驅逐、淘汰,更為可怕的是同化。勢必導致這家公司環境愈加污濁,難以發展。

查理·芒格說:「釣魚的第一條規則是,在有魚的地方釣魚。釣魚的第二條規則是,記住第一條規則。」

有些公司認真干活的人注定沒有出路,那即便是累死了,也毫無意義,還不如乘早離開,去「有魚的地方釣魚」,反而能獲得更多機會。

筆名:愛學習的胖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