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三國六位戰術大師:魏有曹仁郝昭,吳有周瑜呂蒙,劉備集團有誰?

三國是哪三國?這個問題的答案脫口就來:曹操的魏國、孫權的吳國、劉備的蜀國。

聽到這個答案, 曹操肯定會十分委屈, 劉備也會拔劍而起:曹操代天子征伐, 打的一直是漢軍旗號, 他的官爵是大漢丞相、大漢魏王;劉備自稱大漢漢中王, 然后又「繼承」劉協之位, 延續的是大漢江山社稷, 絕不會在旗幟上寫那個不倫不類的「蜀」字——后世給他的廟號和謚號是「漢烈祖昭烈皇帝」, 大漢三祖五宗有他一個座位。

劉備建立的基業應該被稱為「季漢」, 稱其為「蜀」, 那是先降魏后降晉的季漢衛將軍主簿、東觀秘書郎、觀閣令史、散騎黃門侍郎陳壽有意為之——為了討好新主子,

是一定要貶低一下舊主公的。

不管陳壽是三朝元老還是三姓降臣, 他留下的《三國志》都有不少偏頗之處, 有人考證出他的父親就是曾被諸葛亮剪了頭髮的陳式, 所以陳壽對諸葛亮頗有微詞而對曹操大加贊揚,

甚至直接在《三國志》中稱司馬懿為「宣王」, 也就不足為奇了。

陳壽對季漢將領的低估、對東吳將領的無視、對曹魏將領的抬高, 讓人會在一時間產生誤區, 以為曹魏諸將打遍天下無敵手, 關羽在曹營也僅僅是張遼的助手而已。

陳壽寫在白馬之戰的時候, 把張遼排在關羽前面, 這肯定是不合規矩的, 因為當時刺顏良的是關羽而非張遼。

張遼是一員悍將, 但要說他是曹營頂級名將, 那也是不真實的——五子良將名聲赫赫, 在曹魏的地位卻不如諸夏侯曹, 四方將軍就是他們軍銜的天花板, 別說大司馬、大將軍, 就是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 也不是外姓人可以染指的。

五子良將并非曹魏頂級大將, 于是咱們今天的問題就出來了:三國名將如云, 如果在數以百計的三國名將中評選出六位戰術大師, 曹魏五子良將、季漢五虎大將、江表十二虎臣, 有幾人能入選?

咱們今天評選的戰術大師, 依據并不是他們打仗的時候有多勇猛, 而是能夠利用天時地利人和, 在面對強敵的時候,

能夠精妙運用戰術取得最后的勝利。

五子良將基本都在諸夏侯曹麾下效力, 戰略戰術的事情顯不著他們, 于禁好不容易有了統領七軍馳援襄樊的機會, 結果卻當了一回運輸大隊長:送上了自己的膝蓋、龐德的人頭, 三萬人馬被關羽像捉羊一樣圈起來送到江陵去了。

在筆者看來, 曹魏陣營稱得上戰術大師的, 應該是曹仁和郝昭——這兩人都是三國時期頂級的防守大師, 他們以弱勢兵力扛住了最頂級將帥的進攻, 并以釘子精神扭轉了戰局。

曹仁和關羽在樊城掰手腕, 形勢已經兇險到極點:關羽至少有三萬大軍, 曹仁只有數千人馬, 而且大水即將漫過城墻(城不沒者數板, 羽乘船臨城, 圍數重, 外內斷絕, 糧食欲盡, 救兵不至), 這才叫內無糧草外無救兵, 有的只是天災人禍。

就在這種困難情況下, 曹仁頂住了關羽的猛攻, 并因此扭轉了襄樊戰局——要不是曹仁把關羽熬成了強弩之末, 徐晃帶來的那些新兵, 下場不會比于禁的七軍更好。

如果關羽拿下樊城當戰略支撐點, 即使丟了南郡和公安,也不會一敗涂地,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說:襄樊之戰的關鍵點在樊城,戰局的轉折點也在樊城。

曹操說保全樊城襄陽的功勞全在將軍徐晃,那就是客氣一下而已,此戰過后,徐晃沒有得到任何封賞,曹丕接任魏王后「奏請」大漢天子劉協封曹仁為車騎將軍,都督荊、揚、益州諸軍事,進封陳侯,增邑二千,并前三千五百戶。

曹丕篡漢,夏侯惇升任大將軍,曹仁升任大司馬——當年大司馬好像還比大將軍高那麼一點點,劉備自稱漢中王的時候,也給自己加了大司馬頭銜,大司馬還在漢中王之前:他上表時自稱「左將軍領司隸校尉豫、荊、益三州牧宜城亭侯備」,「請求」晉升為「大司馬漢中王」。

曹仁在樊城頂住了關羽,在十年前,他還在南郡射傷了周瑜,并救出了部將牛金。據說東晉從司馬睿開始,皇帝其實都是牛金的私生子孫,所以后人遂戲稱司馬睿為牛睿,明朝思想家李贄更是直接稱東晉為「南朝晉牛氏」——也有人說歷史上有兩個牛金,曹仁救出來的那個牛金沒當明星經紀人。

曹魏陣營人才濟濟,防守大師除了曹仁還有一個郝昭。

隨著讀三國史料的人越來越多,郝昭的名頭也越來越響,這是一件很值得高興的事情,大家品評三國名將的時候,不再僅以《三國演義》為依據。

諸葛亮遇到郝昭,就像公輸班遇到了墨子:「起云梯沖車以臨城,昭以火箭逆射其云梯,梯燃,梯上人皆燒死。昭又以繩連石磨壓其沖車,沖車折。亮乃更為井闌百尺以射城中,以土丸填塹,欲直攀城,昭又于內筑重墻。亮又為地突,欲踴出于城里,昭又于城內穿地橫截之。」

諸葛亮有眾數萬,而郝昭兵才千余人,雙方晝夜相攻拒二十余日,諸葛亮攻城之法用盡,郝昭也等來了援兵,諸葛亮只好依依不舍地離開了陳倉。

為了公平起見,曹魏有兩位擅長守城的戰術大師,咱們也得從東吳選兩個,很遺憾的是,所謂的「江表十二虎臣」,還是一個都不能入選,他們比周瑜和呂蒙還是差遠了:周瑜火燒赤壁,呂蒙白衣渡江,一個借助天時地利,一個擅長特種作戰,戰術水平遠超程普黃蓋韓當諸將。

周瑜和呂蒙的戰績,史書和小說的記載和描述基本一致,筆者不再贅述,這里只引用《孫子兵法》中的一段話來概括他們戰術運用的神奇:「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周瑜火燒赤壁,呂蒙白衣渡江,都堪稱戰術大師級的操作,這樣的名將,在季漢當然也不是沒有,但是黃忠和馬超就算了吧:馬超幾乎是打一仗輸一仗,黃忠可以當先鋒,卻很難當主將。

在季漢,或者說劉備集團,諸葛亮屬于戰略家,戰術運用不是他的主要關注點,而關羽、張飛、趙云等人,則是要靠戰術的巧妙運用來克敵制勝。

這就麻煩了:在五虎上將中評選戰術大師,關羽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戰術大師的頭銜不給他,張飛趙云也不好意思要,那麼在季漢軍中,除了關羽之外,還有哪位名將堪稱戰術大師?他們大師級的戰術操作,表現在哪一次戰役之中?

即使丟了南郡和公安,也不會一敗涂地,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說:襄樊之戰的關鍵點在樊城,戰局的轉折點也在樊城。

曹操說保全樊城襄陽的功勞全在將軍徐晃,那就是客氣一下而已,此戰過后,徐晃沒有得到任何封賞,曹丕接任魏王后「奏請」大漢天子劉協封曹仁為車騎將軍,都督荊、揚、益州諸軍事,進封陳侯,增邑二千,并前三千五百戶。

曹丕篡漢,夏侯惇升任大將軍,曹仁升任大司馬——當年大司馬好像還比大將軍高那麼一點點,劉備自稱漢中王的時候,也給自己加了大司馬頭銜,大司馬還在漢中王之前:他上表時自稱「左將軍領司隸校尉豫、荊、益三州牧宜城亭侯備」,「請求」晉升為「大司馬漢中王」。

曹仁在樊城頂住了關羽,在十年前,他還在南郡射傷了周瑜,并救出了部將牛金。據說東晉從司馬睿開始,皇帝其實都是牛金的私生子孫,所以后人遂戲稱司馬睿為牛睿,明朝思想家李贄更是直接稱東晉為「南朝晉牛氏」——也有人說歷史上有兩個牛金,曹仁救出來的那個牛金沒當明星經紀人。

曹魏陣營人才濟濟,防守大師除了曹仁還有一個郝昭。

隨著讀三國史料的人越來越多,郝昭的名頭也越來越響,這是一件很值得高興的事情,大家品評三國名將的時候,不再僅以《三國演義》為依據。

諸葛亮遇到郝昭,就像公輸班遇到了墨子:「起云梯沖車以臨城,昭以火箭逆射其云梯,梯燃,梯上人皆燒死。昭又以繩連石磨壓其沖車,沖車折。亮乃更為井闌百尺以射城中,以土丸填塹,欲直攀城,昭又于內筑重墻。亮又為地突,欲踴出于城里,昭又于城內穿地橫截之。」

諸葛亮有眾數萬,而郝昭兵才千余人,雙方晝夜相攻拒二十余日,諸葛亮攻城之法用盡,郝昭也等來了援兵,諸葛亮只好依依不舍地離開了陳倉。

為了公平起見,曹魏有兩位擅長守城的戰術大師,咱們也得從東吳選兩個,很遺憾的是,所謂的「江表十二虎臣」,還是一個都不能入選,他們比周瑜和呂蒙還是差遠了:周瑜火燒赤壁,呂蒙白衣渡江,一個借助天時地利,一個擅長特種作戰,戰術水平遠超程普黃蓋韓當諸將。

周瑜和呂蒙的戰績,史書和小說的記載和描述基本一致,筆者不再贅述,這里只引用《孫子兵法》中的一段話來概括他們戰術運用的神奇:「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周瑜火燒赤壁,呂蒙白衣渡江,都堪稱戰術大師級的操作,這樣的名將,在季漢當然也不是沒有,但是黃忠和馬超就算了吧:馬超幾乎是打一仗輸一仗,黃忠可以當先鋒,卻很難當主將。

在季漢,或者說劉備集團,諸葛亮屬于戰略家,戰術運用不是他的主要關注點,而關羽、張飛、趙云等人,則是要靠戰術的巧妙運用來克敵制勝。

這就麻煩了:在五虎上將中評選戰術大師,關羽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戰術大師的頭銜不給他,張飛趙云也不好意思要,那麼在季漢軍中,除了關羽之外,還有哪位名將堪稱戰術大師?他們大師級的戰術操作,表現在哪一次戰役之中?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