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地球大陸正在分裂,一片新海洋正孕育而生,或將形成第八大洲

自地球形成以來, 它就沒「老實過」, 板塊運動時常發生, 大洋大洲也在互相遠離, 如今有的大陸正在分裂, 一片新海洋正孕育而生, 第八大洲或將形成。

, 目前已有的七大洲

阿爾法洼地

「新大陸」的最北端在阿爾法洼地, 位于埃塞俄比亞的北部, 是三大板塊的交界處。

此前, 地理學家對阿爾法洼地進行了追蹤觀察, 發現它對面的阿拉伯板塊正在以每年1英尺的距離移動。

與此同時, 非洲板塊也有遷移的跡象, 但是在東非大裂谷的右側卻呈現出了不同的趨勢。

這一地區正在朝西南部進發, 連帶著阿爾法洼地進入印度洋。

阿爾法洼地的位置

即使這一過程是緩慢的, 但是科學家們仍舊從其中看到了某種趨勢, 那就是一片新的大陸可能在百萬年后形成。

科學家們認為, 如今東非大裂谷的右側雖然名義上還屬于非洲板塊, 但實際上它更像是一個無名板塊。

早在東非大裂谷形成之初, 就已經有所體現。

當時的印度洋板塊和非洲板塊的張裂拉伸作用, 創造了東非大裂谷的奇觀。

得東非大裂谷位置如圖所示

在地理環境的抬升作用下, 裂縫不斷加深, 東非大裂谷受到非洲板塊的控制也就越來越少。

而馬達加斯加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3000萬年前, 馬達加斯加還是非洲右側的一塊陸地, 在裂谷的拉伸作用下才逐漸遠離非洲。

讓人疑惑的是, 這和阿爾法洼地又有什麼關系呢?

阿爾法洼地是地球上最熱的地方之一

阿爾法洼地與新大陸

科學家猜測, 如果形成新大陸, 阿爾法洼地將是它的頂端斷裂點。

也就是說, 新大陸從非洲板塊分離出去以后, 北側則會與阿拉伯板塊和亞歐板塊脫離。

屆時, 北部旁邊的紅海、印度洋和阿爾法洼地相連, 形成新的海洋。

波濤洶涌的海洋

科學家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推斷, 原因在于阿爾法洼地的特殊地質構造和地理活動。

阿爾法洼地是世界地質活動最為頻繁的區域之一, 這不僅是因為它處于板塊的交界處, 而且還因為它有著不穩定的海底山脊。

即使是微量的板塊運動, 都能在阿爾法洼地當中引起軒然大波。

此外,阿爾法洼地的平均高度比海平面低500英尺(大約152.4米),海水經常倒灌進入洼地,在高溫作用下形成豐富的鹽礦資源。

海水倒灌示意圖

如此矮的洼地并且兩面環水,為何依舊沒有被淹沒?

其原因在于,阿爾法洼地有著高聳的大陸架,將周圍的海水隔絕在外。

但是,如果未來大裂谷東側的板塊脫落,阿爾法洼地大陸架會陷入海洋,海水將會把阿爾法洼地全部淹沒。

從阿爾法洼地的地下巖層來看,除了板塊的脫離,北側的亞歐板塊也在拉伸著地下的地幔柱。

而阿爾法洼地似乎已經預感到自己將要變成海洋,地下的巖層也在高溫高壓的作用下,轉變為玄武巖,初步具備了海洋地殼的基本結構。

海洋地殼

因此,「新大陸」的觀點是科學界普遍認同的。

這個過程究竟需要多少時間,還是要根據板塊運動的活動來定。

科學家猜測的是500萬年,期間可能會引發一次劇烈的板塊運動,東非大裂谷的東側會隆起得更高。

地質演變的過程距離我們可能非常遙遠,但是對于埃塞俄比亞的居民來說,卻有著深刻感受。

2005年,阿爾法洼地的地下火山爆發,火山灰將周圍的整片天空遮住,大量的巖漿從地下噴涌而出。

火山爆發巖漿噴射原理

位于埃塞俄比亞的居民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當時見到一條很大的裂縫,把地面的動物都吞噬了進去,然后冒出滾滾巖漿。

居民雖然沒有受到波及,但是對于那樣的場景,仍舊心有余悸。

巨型裂縫

當地居民看來,阿爾法洼地從非洲板塊脫離出去并不是一件什麼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因為他們每天都在見證「分離」的證據。

這一次火山噴發是工業文明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縱觀整個阿爾法洼地的歷史,這樣的大型火山噴發次數也屈指可數。

幾個月后,地質學家到阿爾法洼地進行探測,發現了一道寬8米,長達56公里的裂縫。

裂縫整體由西向東延伸,并且還有拉伸的趨勢。

或許,這道裂縫會在未來與東非大裂谷相連,成為大陸分離的契機。

東非大裂谷

這讓科學家更加確信,新大陸形成是一種必然的趨勢。

那麼,除了阿爾法洼地處可能形成新大陸,其他大洲有沒有類似的趨勢呢?

形成趨勢

慶幸的是,其他板塊都處于一個比較穩定的狀態,因此,新的板塊形成的可能性不大,但是隨著板塊運動,某些大洋板塊可能會隆起,形成新的群島。

比如,位于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擠壓處的日本,在幾十萬年后可能隆起得更高,陸地面積也會增加。

但對于日本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因為日本境內的火山很多,板塊運動很容易引發火山噴發。

如今,日本最擔心的就是富士山會在板塊運動下噴發。

富士山其實是私人所有物

距離上次富士山大噴發已經過去了幾百年,火山積蓄的能量越久,爆發的威力也就越大。

這一次的富士山大爆發危機到整個日本國土的幾率很高,在大陸板塊的擠壓下,威力加倍,就連我國沿海地區可能也會受到一些影響。

科學家預測,地球板塊運動未來的走向并不是分離,而是聚合。

這個時候,大家可能會有疑問,明明新的大陸都要形成了,為什麼說大陸板塊的走向是聚合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板塊運動得再激烈,其內部都是一個相連的整體。

在幾百萬年內或許會分化出新大陸,但是在幾億年后,大陸又會匯聚成一整個板塊。

地球板塊一直在移動中

著名地質學家斯科特表示,2億年后的超級大陸當中可能還會夾雜著一個印度洋,就像是2億年前的盤古大陸那樣,各個大洲之間緊密相連。

盤古大陸

這個時候小伙伴會很好奇,什麼是盤古大陸?它與如今的大陸有什麼關系?

其實,盤古大陸與大陸漂移說有著密切聯系。

盤古大陸概念圖

大陸漂移說由氣象學家阿爾弗雷德·魏格納所提出的,他在研究的時候發現,板塊之間存在貼合的可能,由此推出在很多年前大陸是一個整體,并將其命名為盤古大陸。

距今1.6億年前,盤古大陸開始解體,陸地上地殼活動頻繁的區域出現裂縫,有的甚至超過東非大裂谷。

白堊紀早期,非洲和南美洲從整體中脫落,在海洋中漂流了幾十萬年后,形成獨立的大洲。

大約5000萬年前,格陵蘭島和北美洲也漂移了出去,這才有了如今大陸的雛形。

版塊漂移假說

時日至今,分化的大洲導致了不同人種出現,盡管我們生活在不同地區,但所在的土地都曾是同一片區域。

此外,阿爾法洼地的平均高度比海平面低500英尺(大約152.4米),海水經常倒灌進入洼地,在高溫作用下形成豐富的鹽礦資源。

海水倒灌示意圖

如此矮的洼地并且兩面環水,為何依舊沒有被淹沒?

其原因在于,阿爾法洼地有著高聳的大陸架,將周圍的海水隔絕在外。

但是,如果未來大裂谷東側的板塊脫落,阿爾法洼地大陸架會陷入海洋,海水將會把阿爾法洼地全部淹沒。

從阿爾法洼地的地下巖層來看,除了板塊的脫離,北側的亞歐板塊也在拉伸著地下的地幔柱。

而阿爾法洼地似乎已經預感到自己將要變成海洋,地下的巖層也在高溫高壓的作用下,轉變為玄武巖,初步具備了海洋地殼的基本結構。

海洋地殼

因此,「新大陸」的觀點是科學界普遍認同的。

這個過程究竟需要多少時間,還是要根據板塊運動的活動來定。

科學家猜測的是500萬年,期間可能會引發一次劇烈的板塊運動,東非大裂谷的東側會隆起得更高。

地質演變的過程距離我們可能非常遙遠,但是對于埃塞俄比亞的居民來說,卻有著深刻感受。

2005年,阿爾法洼地的地下火山爆發,火山灰將周圍的整片天空遮住,大量的巖漿從地下噴涌而出。

火山爆發巖漿噴射原理

位于埃塞俄比亞的居民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當時見到一條很大的裂縫,把地面的動物都吞噬了進去,然后冒出滾滾巖漿。

居民雖然沒有受到波及,但是對于那樣的場景,仍舊心有余悸。

巨型裂縫

當地居民看來,阿爾法洼地從非洲板塊脫離出去并不是一件什麼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因為他們每天都在見證「分離」的證據。

這一次火山噴發是工業文明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縱觀整個阿爾法洼地的歷史,這樣的大型火山噴發次數也屈指可數。

幾個月后,地質學家到阿爾法洼地進行探測,發現了一道寬8米,長達56公里的裂縫。

裂縫整體由西向東延伸,并且還有拉伸的趨勢。

或許,這道裂縫會在未來與東非大裂谷相連,成為大陸分離的契機。

東非大裂谷

這讓科學家更加確信,新大陸形成是一種必然的趨勢。

那麼,除了阿爾法洼地處可能形成新大陸,其他大洲有沒有類似的趨勢呢?

形成趨勢

慶幸的是,其他板塊都處于一個比較穩定的狀態,因此,新的板塊形成的可能性不大,但是隨著板塊運動,某些大洋板塊可能會隆起,形成新的群島。

比如,位于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擠壓處的日本,在幾十萬年后可能隆起得更高,陸地面積也會增加。

但對于日本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因為日本境內的火山很多,板塊運動很容易引發火山噴發。

如今,日本最擔心的就是富士山會在板塊運動下噴發。

富士山其實是私人所有物

距離上次富士山大噴發已經過去了幾百年,火山積蓄的能量越久,爆發的威力也就越大。

這一次的富士山大爆發危機到整個日本國土的幾率很高,在大陸板塊的擠壓下,威力加倍,就連我國沿海地區可能也會受到一些影響。

科學家預測,地球板塊運動未來的走向并不是分離,而是聚合。

這個時候,大家可能會有疑問,明明新的大陸都要形成了,為什麼說大陸板塊的走向是聚合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板塊運動得再激烈,其內部都是一個相連的整體。

在幾百萬年內或許會分化出新大陸,但是在幾億年后,大陸又會匯聚成一整個板塊。

地球板塊一直在移動中

著名地質學家斯科特表示,2億年后的超級大陸當中可能還會夾雜著一個印度洋,就像是2億年前的盤古大陸那樣,各個大洲之間緊密相連。

盤古大陸

這個時候小伙伴會很好奇,什麼是盤古大陸?它與如今的大陸有什麼關系?

其實,盤古大陸與大陸漂移說有著密切聯系。

盤古大陸概念圖

大陸漂移說由氣象學家阿爾弗雷德·魏格納所提出的,他在研究的時候發現,板塊之間存在貼合的可能,由此推出在很多年前大陸是一個整體,并將其命名為盤古大陸。

距今1.6億年前,盤古大陸開始解體,陸地上地殼活動頻繁的區域出現裂縫,有的甚至超過東非大裂谷。

白堊紀早期,非洲和南美洲從整體中脫落,在海洋中漂流了幾十萬年后,形成獨立的大洲。

大約5000萬年前,格陵蘭島和北美洲也漂移了出去,這才有了如今大陸的雛形。

版塊漂移假說

時日至今,分化的大洲導致了不同人種出現,盡管我們生活在不同地區,但所在的土地都曾是同一片區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