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當朝宰相為自證清白畫了一幅畫,沒想到「證明材料」成了傳世名畫

在古代繪畫界有個說法:牛和馬是最難畫的。 因為這兩種動物屬于日常常見之物, 而且還是擁有自我意識的動物。 如果沒有深厚的功底, 是很難把握其神韻, 并能夠讓觀眾產生共鳴的。

因此《八駿圖》就顯得非常珍貴, 同樣可以與之匹敵的還有專業畫牛的《五牛圖》。 作者是個職業公務員, 用他的話說畫畫只是業余愛好而已。

但《五牛圖》與作者韓滉之間, 卻有一段無奈的歷史故事。

韓滉

一、身出名門

韓滉的伯祖父名叫韓大敏, 是武則天時期的鳳閣舍人。 鳳閣舍人也就是常見的中書舍人, 至于為什麼非要換名字也很好理解, 畢竟武則天是女皇帝。

有一天, 韓大敏領到了一項任務, 就是挾武皇帝詔命賜死梁州都督李行褒, 理由是謀逆。 其真實原因是李行褒屬于李唐皇室, 武則天是為了清除隱患。

韓大敏覺得李都督是無辜的, 拒絕執行命令。 最后的結局是,

武則天換了一個人照樣賜死了李行褒, 但不聽話的韓大敏同樣被賜死于家中。

再說說韓滉的老爹韓休。 韓休是唐玄宗時期的宰相, 堪稱玄宗朝的魏征。

唐玄宗對他有多麼「懼怕」呢?距史料記載, 玄宗稍有過失, 便馬上問左右:「這事韓宰相知道嗎?」話音剛落, 韓休規勸皇帝行為的諫書便送到了, 弄得皇帝總是悶悶不樂。

手下人為了逢迎皇帝, 說:韓休太煩人了, 您被他折磨得都消瘦了, 為何不找個借口貶他出京呢?

韓休劇照

玄宗說:「我雖然瘦了, 但國家富裕了。 有了韓休, 我睡覺才安穩。 」這便是「君瘦國肥」成語的來源。

有了兩位正直的前輩打樣兒, 韓滉的品行自是不用多猜的, 也是正人君子。 因此筆者也相信, 他說自己「畫畫是業余愛好, 因為和工作相比一點都不重要, 也沒想過將技能傳授」, 這類的話是出自真心的, 而不是謙虛客套。

二、一代能臣

韓滉從玄宗到德宗, 歷經四朝。 從小小的地方官起步, 最后成為藩鎮節度使、宰相, 一生兢兢業業, 律己甚嚴。

他的高光時刻起自公元771年,

那一年他改任戶部侍郎, 開始接觸天下財政。 在他之前, 由于安史之亂等客觀原因, 各地征收稅賦都是各自為政, 倉庫出入貨物也是各自為政, 沒有全國性統一法度, 致使國家財政空虛。

韓滉掌權后, 由于本人清廉勤勉, 大家找不到把柄。 因此在他嚴厲的措施下, 國家形成統一的征收和倉儲管理制度, 國家的積蓄才逐漸恢復過來。

在立規矩的過程中, 韓滉用法嚴苛, 部下對此頗有怨言。 這樣的做事風格引發的非議也伴隨其一生。

唐德宗注意到了這位雷厲風行的「財神爺」, 在登基不久便將韓滉從中央調到鎮江任職。 大家千萬不要以為這是貶黜, 這是重用!

因為鎮江當時是藩鎮鎮海軍的首府, 這里坐擁15州, 均為江淮富庶之地, 是唐朝的稅賦主要來源之一。 皇帝派韓滉當鎮海軍節度使, 就是看中了其出色的財政能力。

到了鎮江的韓節度使也不負眾望, 很快便展露出色的行政能力。 首先, 他到之后, 鎮江地區的匪患徹底根除了。 其次, 該地高挺的GDP指數再上一層樓。

不過也是有代價的。 首先,韓滉針對匪患省去了牢獄之災。只要是與匪患沾邊便全部處決,沒有關押之說。那麼剛入行1個月的小伙計和占山為王的匪首是一個待遇。這并不符合法律要求。

其次,當時的經濟指標主要來源于農業發展。為了保護農耕,韓滉驅逐了轄區內所有的屠牛戶。宰牛的屠戶下場比土匪還慘,因為一旦被發現宰牛,其結果就是被斬首示眾,還要「暴尸數日」。由此在當時社會引發了非常大的議論。

看似粗暴的方法,卻間接維護了唐朝的走勢。公元783年,關中突然爆發涇原兵變,叛軍一度攻陷了長安。德宗倉皇出逃,跑到了陜西乾縣。

在中原地區反叛的藩鎮節度使李希烈竟然公然稱帝,當時叛軍已經攻陷了開封,正在兵圍寧陵。李希烈還干過一件歷史聞名的事,就是囚禁并殺害了顏真卿。

韓滉指揮數萬大軍進駐河南,解了寧陵之圍。同時聯系其他幾鎮的節度使共同平定了叛亂,可以說本次平叛中,韓滉居功甚偉。

通過分析,他認為長安已不可久居,洛陽也是中原四戰之地。因此他希望朝廷將南方作為陪都,一旦有事可以南遷避禍。

為此,他在石頭城中新修建了數十處宅第屋舍,并挖十丈深井達百余處。

巨額的營造費用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是韓滉向當地百姓強行攤派的結果。

這樣的做法就是好心干壞事。首先,老百姓不會說韓節度使好,只剩下敢怒不敢言。「搜刮民脂民膏」的風言風語很快傳到了皇帝耳朵里。在賦稅重地干這種事,皇帝自然十分不高興。

其次,在平叛中韓滉展現了自己強大的統籌能力和協調能力。無論是政、軍、財,各方面工作都有條不紊,在當時混亂的藩鎮割據時代,這對于皇帝來說非常不放心。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石頭城的建設。韓滉說這是為朝廷建造陪都,但別人說這是韓節度使準備自己稱帝。畢竟前有李希烈稱帝的例子擺在那里,皇帝也不能完全相信韓滉的為人,畢竟人是會變的。

最終在宰相李泌的百口維護下,德宗皇帝才放下了自己的殺心,將韓滉調回長安任宰相。

三、傳世名畫

韓滉成為宰相后,還身兼鹽鐵專賣和財政主官。看似手握大權,實則明升暗降剝奪了手中的兵權。對于韓滉來說無所謂,都是為朝廷效力。對于皇帝來說則心有芥蒂,畢竟有不安穩因素。

而且重用韓滉也是迫于無人可用,當時除了他,沒有更優秀的理財專家了。

韓滉也深知皇帝的憂慮,由此創造了《五牛圖》。這幅畫的歷史地位自不用詳細介紹了,韓滉想用這幅畫來代表韓家五兄弟勤勞、順從的品行。主要是為了向皇帝表明心跡。

尤其是其中頭籠金絡,裝了鼻環的牛,神情無奈。其實是作者表達對權位不留戀,有隱退之意。

《五牛圖》雖然傳世,但對于作者韓滉來說,生活得并不痛快。這就是混亂時代下能臣的悲哀。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侃大山

參考資料:《韓滉·五牛圖》、《唐德宗皇帝傳》

首先,韓滉針對匪患省去了牢獄之災。只要是與匪患沾邊便全部處決,沒有關押之說。那麼剛入行1個月的小伙計和占山為王的匪首是一個待遇。這并不符合法律要求。

其次,當時的經濟指標主要來源于農業發展。為了保護農耕,韓滉驅逐了轄區內所有的屠牛戶。宰牛的屠戶下場比土匪還慘,因為一旦被發現宰牛,其結果就是被斬首示眾,還要「暴尸數日」。由此在當時社會引發了非常大的議論。

看似粗暴的方法,卻間接維護了唐朝的走勢。公元783年,關中突然爆發涇原兵變,叛軍一度攻陷了長安。德宗倉皇出逃,跑到了陜西乾縣。

在中原地區反叛的藩鎮節度使李希烈竟然公然稱帝,當時叛軍已經攻陷了開封,正在兵圍寧陵。李希烈還干過一件歷史聞名的事,就是囚禁并殺害了顏真卿。

韓滉指揮數萬大軍進駐河南,解了寧陵之圍。同時聯系其他幾鎮的節度使共同平定了叛亂,可以說本次平叛中,韓滉居功甚偉。

通過分析,他認為長安已不可久居,洛陽也是中原四戰之地。因此他希望朝廷將南方作為陪都,一旦有事可以南遷避禍。

為此,他在石頭城中新修建了數十處宅第屋舍,并挖十丈深井達百余處。

巨額的營造費用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是韓滉向當地百姓強行攤派的結果。

這樣的做法就是好心干壞事。首先,老百姓不會說韓節度使好,只剩下敢怒不敢言。「搜刮民脂民膏」的風言風語很快傳到了皇帝耳朵里。在賦稅重地干這種事,皇帝自然十分不高興。

其次,在平叛中韓滉展現了自己強大的統籌能力和協調能力。無論是政、軍、財,各方面工作都有條不紊,在當時混亂的藩鎮割據時代,這對于皇帝來說非常不放心。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石頭城的建設。韓滉說這是為朝廷建造陪都,但別人說這是韓節度使準備自己稱帝。畢竟前有李希烈稱帝的例子擺在那里,皇帝也不能完全相信韓滉的為人,畢竟人是會變的。

最終在宰相李泌的百口維護下,德宗皇帝才放下了自己的殺心,將韓滉調回長安任宰相。

三、傳世名畫

韓滉成為宰相后,還身兼鹽鐵專賣和財政主官。看似手握大權,實則明升暗降剝奪了手中的兵權。對于韓滉來說無所謂,都是為朝廷效力。對于皇帝來說則心有芥蒂,畢竟有不安穩因素。

而且重用韓滉也是迫于無人可用,當時除了他,沒有更優秀的理財專家了。

韓滉也深知皇帝的憂慮,由此創造了《五牛圖》。這幅畫的歷史地位自不用詳細介紹了,韓滉想用這幅畫來代表韓家五兄弟勤勞、順從的品行。主要是為了向皇帝表明心跡。

尤其是其中頭籠金絡,裝了鼻環的牛,神情無奈。其實是作者表達對權位不留戀,有隱退之意。

《五牛圖》雖然傳世,但對于作者韓滉來說,生活得并不痛快。這就是混亂時代下能臣的悲哀。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侃大山

參考資料:《韓滉·五牛圖》、《唐德宗皇帝傳》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