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生活常識»正文

很久沒有聯系的前任突然「詐尸」,是想和我再續前緣?

前幾天, 我的前任, 突然發來了好友申請。

網上說, 一個合格的前任就應該跟「死」了一樣。

那, 很久沒有聯系的前任突然「詐尸」, 是什麼意思呢?

難道是想和我再續前緣嗎?

最怕空氣突然安靜, 最怕前任突然的關心。

今天, 來聊聊「前任」吧。

前任的突然聯系,

很多情況下并不是想「復合」

很多時候, 即使戀愛關系早已結束, 你們之間的一些「連接」卻還沒有消逝。

依戀連接短期內并不會隨著關系的結束而消散

有關大腦功能核磁共振成像(fMRI)的研究顯示, 分手后接觸到前任的信息時, 下丘腦(Hypothalamus)——負責「釋放催產素, 促使人產生深層依戀」的區域將處于激活狀態(Barbieri, 2015)。

「依戀」的一大特征是, 面對世界的危險與不確定, 只有依戀的連接能帶來安全感。 所以, 如果前任曾經是你的「安全基地」——理解你的想法, 接住你的情緒, 對你體貼關懷, 提供溫暖的依靠, 那麼在分手后的某一刻, 有「安全」的需要卻沒有得到滿足時,

就容易產生聯系前任的沖動。

這未必是想挽回或者復合, 而是克制性地表達一種——「我想到了你。 」

分手時未被妥善處理的情感需要被釋放

若在關系的結束時雙方未能充分溝通, 達成一致, 則很可能在分開后, 仍然能感受到與對方相關的指向性情感, 如內疚、嫉妒、憤怒……

一些人會希望通過聯系對方, 來處理和釋放這些情感, 這時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大腦中負責控制「得失與冒險行為」的區域會被激活, 與前任有關的抽象情感很容易被具象為實際行動。

比如, 通過各種方式讓前任注意到自己。 在這種情況下聯系前任的人, 其實是想要得到一個答案——「怎樣才能讓這段關系徹底過去, 我很痛苦。 」

分手炮(breakup sex):從親密關系到性關系

分手炮是指在一段具有承諾性的親密關系結束后, 與前任發生性關系的行為(Sbarra & Emery, 2005)。 對于部分人來說, 分手炮能一定程度緩解分手帶來的痛苦, 并帶來解脫感。

有調查顯示, 27%的年輕人在兩年內與前任發生過性關系。 這背后的動機是多元的, 它可以是一種分手儀式, 以最后一次性為關系畫上句號;也可以在得到雙方確認的前提下, 作為休閑性關系的開始。

但, 女性更傾向于因關系維持的動機和前任發生性關系, 而男性更傾向于因享樂主義的動機與前任發生性關系。 (Moran et al., 2020)。

雖然的確有人在分手后一邊維持純粹的性關系, 一邊不受影響地開始新的人生, 但大多數人還是會因為持續的性接觸而產生情感依戀(Emma, 2012)。

如果為了維持情感關系而被動選擇了性,

尤其是試圖以[性.交]往挽回對方的話, 分手后[性.行.為]只會帶來權力上的不平等, 長此以往會對自尊水平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Claire, 2020)。

愛情不合適, 轉變為友情, 也是有可能發生的

或許, 你們的戀愛關系中曾經有過激情和心動,

也有過交心的友誼——親密的互動、平等的溝通以及對彼此深度的真誠興趣。

其實, 分手后友誼非常普遍。 曾有調查顯示, 65%的人曾經有過「分手后友情(Post-dissolution friendship)」, 其中還有22%的人和不止一個前任做過朋友(Bullock et al., 2011)。

雖然愛情沒有成功, 但ta不想就此結束你們的友誼, 畢竟彼此為對方付出過的真心和善意, 可以換一種方式繼續, 而且還多了一個理解、關心和支持你的人。

前任作為最熟悉的陌生人, 也有可能成為分手人脈

很多前任的突然聯系并不是因為在感情上還有瓜葛, 相反, ta們的出現基于非常現實的原因:我想找你幫個忙。

因為曾經有過情感連接, 從強關系變為弱關系后, 某種程度上仍然保留著信任, 在雙方都處理好感情因素后, 把對方當作「分手人脈」有聯系也是一種常見情況。

有研究發現,超過一半的失婚夫妻在失婚后的第十年仍然保持著持續的聯系,其中很大程度上是現實原因影響(Schneider & Kenny, 2000)。

某個前任,或許成為了我們的「重要他人」

有一種情況是,前任突然聯系你,只是希望知道你過得很好。

在曾經相愛的日子里,你們深刻地彼此影響、相互塑造、共同成長。兩個人的自我很大程度地交織纏繞——在你和這個世界的關系里,有一部分的你是因為ta的存在才變成了這樣。

那一段同行的路在你們的人生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盡管你們選擇了結束情侶關系,但你們對彼此仍然有一種與自身無關的「祝福」感情:雖然ta的幸福不再與我有關,但我仍然真摯地希望ta獲得幸福。

「知道你都好,告訴你我都好,對我來說這就是連接,這就夠了。」

當然,前任想要「復合」

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想要復合并不是一件罕見的事情。大多數的人,都至少在某一個時刻考慮過與前任復合這件事。

調查結果顯示,超過60%的成年人經歷過一段分手并重新開始的關系,其中75%的人報告說至少有兩次與同一伴侶復合(Dailey et al., 2009),有45%的人都曾在分手后與前任復合過(Halpern-Meekin, et al., 2013),而有過復合的想法的人,更是超過了70%。

那麼,如果前任真的是想要復合,會有哪些信號呢?

信號一:目前在ta的生活中,沒有其他的浪漫關系

如果你的前任現在是有伴侶或者dating中的狀態,那麼這大機率不是一個「求復合」的積極信號。

信號二:你能夠感受到ta想要復合的充分理由和動機

如果你的前任有復合的意圖,ta一定會在和你聯系的過程中,試探復合的可能性,你可以在和ta交流的過程中感受到對方的愿望。如果你們的聊天一直兜兜繞繞,你感覺不到對方想要復合的心情,那麼很可能——感覺不到就是沒有。

信號三:Ta承諾分手的原因不會再次成為你們關系的阻礙

和前任聯系時,復盤分手的原因往往是避不開的話題。如果你的前任在讓你感受到,現在那個原因已經不復存在(eg.不再異地),或者ta已經認識并改正了錯誤(eg.懂得和異性保持距離),那麼這很可能是ta在為提出復合做鋪墊哦~

當然啦,即使你的前任真的想復合,也需要你也有同樣的想法。并且,復合后關系是否能夠穩定和長久,也取決于你們兩個人在關系中的投入和經營(Halpern-Meekin et al., 2013)。

關于「被前任聯系」的一些建議

Tip1. 在明確自己的想法前,不必急于回應

當前任突然來聯系你時,最重要的一點一定是:穩住。

對你的前任保持耐心,理解對方的反應,但是不要因為感到愧疚而縱容對方越界。首先,你要意識到如果你不想回應,你可以完全不給予回應。其實,你應該給自己足夠多的時間思考,你認為你們之間對你來說最好的狀態是什麼。

尤其是在你仍然能夠感受到與ta的「連接」的情況下,比起獨自一人做決定,可以多詢問信任的朋友家人的意見。

Tip2. 看清對方的真實需求

當對方突然聯系你時,你可以參考前文所述,判斷分析對方聯系你的真實目的。

如果你有動力去重建你們的關系,你需要保證你的前任也致力于此,否則你們可能很難復合。

因此,在投入到復合這件事之前,你們需要真誠地討論彼此的想法、感受、愿望,ta重建關系的意愿,以及重新審視這段關系對ta而言意味著什麼。

Tip3. 不要陷入「溜溜球關系(yo-yo relationship)」

許多人在和前任的聯絡中,和前任會陷入一種「溜溜球關系」——分開、復合、再分開的死循環(on-off cycling)。

這種死循環主要是人們內心的矛盾感(ambivalence)所導致的,也就是「在一起時想分開,分開了又想在一起」的感覺。并且,曾經有過分開的經歷,會讓「分開」這個選項出現得更加自然而然。

有一些人特別容易陷入「溜溜球關系」。比如,那種總是把「分手」當作解決問題的方式的人,「一言不合就分手」往往只是一種對關系中問題和矛盾的逃避。

研究表明,溜溜球關系對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均有負面影響。如果你發現自己與前任一直處于這種拉鋸戰中,你或許沒有意識到,你們雙方其實都沒有得到親密關系中應有的愛和珍惜。

分手-復合-分手,這真的是你想要的生活方式嗎?試著暫時把你的情緒放下,客觀觀察你們之間真實的關系。試著把你的目標從「我希望這段關系可以成功」轉變為「我希望擁有一段好的愛情」。

Tip4. 你們是否可以建立新的、可以被雙方接受的關系?

分手之后,你們停止了做伴侶會做的事情,甚至一度成為了「陌生人」。現在,你們重新恢復聯系后,需要重新定義和適應彼此的邊界。

比如,如果你希望能和對方做朋友,你可以提出,但是也要理解對方可能會拒絕;而如果對方提出希望能和你繼續做朋友,但如果你并不希望這樣,你也不要為了安慰對方而選擇接受,這同樣也不利于你們雙方的心理健康。

或許以下這幾個問題可以幫助你們思考:

你們希望對方仍然參與自己未來的人生嗎? 你們希望對方以怎樣的方式留在自己的生活中? 你們對關系的期待能夠達成一致嗎? 你們都認為這是對雙方來說最健康的關系嗎?

如果理智告訴你,已經是時候不再與ta聯系了,你卻還是很難放手,沒關系,不必對自己太苛刻——你會在真正該結束的時候選擇結束的,到那時你才會真正地釋懷。

每一個我們曾經愛過的人,都會以不同的程度和方式,在我們身上留下痕跡(Andersen & Chen, 2002)。有時候那個痕跡會是,「和你相愛過,人生已經很值得。」

References:

Andersen, S. M., & Chen, S. (2002). The relational self: an interpersonal social-cognitive theory. Psychological review, 109(4), 619.

Barbieri, A. (2015). What if I never get over him? The Guardian.

Bullock, M., Hackathorn, J., Clark, E. M.,& Mattingly, B. A. (2011). Can we be (and stay) friends? Remaining friendsafter dissolution of a romantic relationship.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51(5),662-666.

Claire, J. (2020). Is Break Up Sex Ever a Good Idea?. Psychology Today.

Dailey,R. M., Pfiester, A., Jin, B., Beck, G., & Clark, G. (2009).On-again/off-again dating relationships: How are they different from otherdating relationships?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6, 23-47.

Dailey, R.M., Jin, B., Pfiester, A., &Beck, G. (2011). On-again/off-again dating relationships: What keeps partnerscoming back.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51(4), 417-440.

Emma, G. (2012). From Sex To Love: Emotional Attachment And Sexual Desire Originate In Overlapping Parts Of The Brain (STUDY). Huff Post.

Halpern-Meekin, S., Manning, W.D.,Giordano, P.C., & Longmore, M.A. (2013). Relationship churning in emergingadulthood: On/off relationships and sex with an ex. J Adolesc Res., 28(2),166-188.

Moran, J. B., Wade, T. J., & Murray, D. R. (2020). The psychology of breakup sex: Exploring the motivational factors and affective consequences of post-breakup sexual activity.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18(3), 1474704920936916.

Sbarra, D. A., & Emery, R. E. (2005). The emotional sequelae of nonmarital relationship dissolution: Analysis of change and intraindividual variability over time. Personal Relationships,12(2), 213-232.

Schneider, C. S., & Kenny,D. A. (2000). Cross-sex friends who wereonce romantic partners: Are they platonic friends now?. Journal of Social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7(3), 451-466.

有研究發現,超過一半的失婚夫妻在失婚后的第十年仍然保持著持續的聯系,其中很大程度上是現實原因影響(Schneider & Kenny, 2000)。

某個前任,或許成為了我們的「重要他人」

有一種情況是,前任突然聯系你,只是希望知道你過得很好。

在曾經相愛的日子里,你們深刻地彼此影響、相互塑造、共同成長。兩個人的自我很大程度地交織纏繞——在你和這個世界的關系里,有一部分的你是因為ta的存在才變成了這樣。

那一段同行的路在你們的人生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盡管你們選擇了結束情侶關系,但你們對彼此仍然有一種與自身無關的「祝福」感情:雖然ta的幸福不再與我有關,但我仍然真摯地希望ta獲得幸福。

「知道你都好,告訴你我都好,對我來說這就是連接,這就夠了。」

當然,前任想要「復合」

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想要復合并不是一件罕見的事情。大多數的人,都至少在某一個時刻考慮過與前任復合這件事。

調查結果顯示,超過60%的成年人經歷過一段分手并重新開始的關系,其中75%的人報告說至少有兩次與同一伴侶復合(Dailey et al., 2009),有45%的人都曾在分手后與前任復合過(Halpern-Meekin, et al., 2013),而有過復合的想法的人,更是超過了70%。

那麼,如果前任真的是想要復合,會有哪些信號呢?

信號一:目前在ta的生活中,沒有其他的浪漫關系

如果你的前任現在是有伴侶或者dating中的狀態,那麼這大機率不是一個「求復合」的積極信號。

信號二:你能夠感受到ta想要復合的充分理由和動機

如果你的前任有復合的意圖,ta一定會在和你聯系的過程中,試探復合的可能性,你可以在和ta交流的過程中感受到對方的愿望。如果你們的聊天一直兜兜繞繞,你感覺不到對方想要復合的心情,那麼很可能——感覺不到就是沒有。

信號三:Ta承諾分手的原因不會再次成為你們關系的阻礙

和前任聯系時,復盤分手的原因往往是避不開的話題。如果你的前任在讓你感受到,現在那個原因已經不復存在(eg.不再異地),或者ta已經認識并改正了錯誤(eg.懂得和異性保持距離),那麼這很可能是ta在為提出復合做鋪墊哦~

當然啦,即使你的前任真的想復合,也需要你也有同樣的想法。并且,復合后關系是否能夠穩定和長久,也取決于你們兩個人在關系中的投入和經營(Halpern-Meekin et al., 2013)。

關于「被前任聯系」的一些建議

Tip1. 在明確自己的想法前,不必急于回應

當前任突然來聯系你時,最重要的一點一定是:穩住。

對你的前任保持耐心,理解對方的反應,但是不要因為感到愧疚而縱容對方越界。首先,你要意識到如果你不想回應,你可以完全不給予回應。其實,你應該給自己足夠多的時間思考,你認為你們之間對你來說最好的狀態是什麼。

尤其是在你仍然能夠感受到與ta的「連接」的情況下,比起獨自一人做決定,可以多詢問信任的朋友家人的意見。

Tip2. 看清對方的真實需求

當對方突然聯系你時,你可以參考前文所述,判斷分析對方聯系你的真實目的。

如果你有動力去重建你們的關系,你需要保證你的前任也致力于此,否則你們可能很難復合。

因此,在投入到復合這件事之前,你們需要真誠地討論彼此的想法、感受、愿望,ta重建關系的意愿,以及重新審視這段關系對ta而言意味著什麼。

Tip3. 不要陷入「溜溜球關系(yo-yo relationship)」

許多人在和前任的聯絡中,和前任會陷入一種「溜溜球關系」——分開、復合、再分開的死循環(on-off cycling)。

這種死循環主要是人們內心的矛盾感(ambivalence)所導致的,也就是「在一起時想分開,分開了又想在一起」的感覺。并且,曾經有過分開的經歷,會讓「分開」這個選項出現得更加自然而然。

有一些人特別容易陷入「溜溜球關系」。比如,那種總是把「分手」當作解決問題的方式的人,「一言不合就分手」往往只是一種對關系中問題和矛盾的逃避。

研究表明,溜溜球關系對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均有負面影響。如果你發現自己與前任一直處于這種拉鋸戰中,你或許沒有意識到,你們雙方其實都沒有得到親密關系中應有的愛和珍惜。

分手-復合-分手,這真的是你想要的生活方式嗎?試著暫時把你的情緒放下,客觀觀察你們之間真實的關系。試著把你的目標從「我希望這段關系可以成功」轉變為「我希望擁有一段好的愛情」。

Tip4. 你們是否可以建立新的、可以被雙方接受的關系?

分手之后,你們停止了做伴侶會做的事情,甚至一度成為了「陌生人」。現在,你們重新恢復聯系后,需要重新定義和適應彼此的邊界。

比如,如果你希望能和對方做朋友,你可以提出,但是也要理解對方可能會拒絕;而如果對方提出希望能和你繼續做朋友,但如果你并不希望這樣,你也不要為了安慰對方而選擇接受,這同樣也不利于你們雙方的心理健康。

或許以下這幾個問題可以幫助你們思考:

你們希望對方仍然參與自己未來的人生嗎? 你們希望對方以怎樣的方式留在自己的生活中? 你們對關系的期待能夠達成一致嗎? 你們都認為這是對雙方來說最健康的關系嗎?

如果理智告訴你,已經是時候不再與ta聯系了,你卻還是很難放手,沒關系,不必對自己太苛刻——你會在真正該結束的時候選擇結束的,到那時你才會真正地釋懷。

每一個我們曾經愛過的人,都會以不同的程度和方式,在我們身上留下痕跡(Andersen & Chen, 2002)。有時候那個痕跡會是,「和你相愛過,人生已經很值得。」

References:

Andersen, S. M., & Chen, S. (2002). The relational self: an interpersonal social-cognitive theory. Psychological review, 109(4), 619.

Barbieri, A. (2015). What if I never get over him? The Guardian.

Bullock, M., Hackathorn, J., Clark, E. M.,& Mattingly, B. A. (2011). Can we be (and stay) friends? Remaining friendsafter dissolution of a romantic relationship.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51(5),662-666.

Claire, J. (2020). Is Break Up Sex Ever a Good Idea?. Psychology Today.

Dailey,R. M., Pfiester, A., Jin, B., Beck, G., & Clark, G. (2009).On-again/off-again dating relationships: How are they different from otherdating relationships?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6, 23-47.

Dailey, R.M., Jin, B., Pfiester, A., &Beck, G. (2011). On-again/off-again dating relationships: What keeps partnerscoming back.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51(4), 417-440.

Emma, G. (2012). From Sex To Love: Emotional Attachment And Sexual Desire Originate In Overlapping Parts Of The Brain (STUDY). Huff Post.

Halpern-Meekin, S., Manning, W.D.,Giordano, P.C., & Longmore, M.A. (2013). Relationship churning in emergingadulthood: On/off relationships and sex with an ex. J Adolesc Res., 28(2),166-188.

Moran, J. B., Wade, T. J., & Murray, D. R. (2020). The psychology of breakup sex: Exploring the motivational factors and affective consequences of post-breakup sexual activity.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18(3), 1474704920936916.

Sbarra, D. A., & Emery, R. E. (2005). The emotional sequelae of nonmarital relationship dissolution: Analysis of change and intraindividual variability over time. Personal Relationships,12(2), 213-232.

Schneider, C. S., & Kenny,D. A. (2000). Cross-sex friends who wereonce romantic partners: Are they platonic friends now?. Journal of Social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7(3), 451-466.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