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生活常識»正文

關于「抑郁癥」:你還在只把它當壞心情嗎?

今天上午, #抑郁癥不是簡單的壞心情#登上了熱搜。

隨著近些年, 國內心理科普的發展, 大家對「抑郁」這個詞都不再陌生。 但「抑郁癥」作為一種疾病,

遠遠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和體諒, 甚至對很多人來說還是難以理解和接受, 網絡上還出現了許多嘲諷、濫用的情況。

近些年, 我國抑郁癥就診率仍然偏低, 正是許多人對抑郁癥的偏見和不正視所造成的。

今天是10月10日世界精神衛生日, 我們想要在這里向大家呼吁, 一起關注了解「抑郁癥」:「抑郁癥」究竟是什麼?會給人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哪些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應對「抑郁」?

一起來看看吧。

抑郁癥不是簡單的壞心情,

而是一種疾病

空虛, 感受不到任何情緒。 「什麼也沒有, 什麼都感受不到。 每天、一整日、什麼感覺也沒有(Knightsmith, 2015)「, 甚至時間久了后, 會想不起自己本來對一些事物應該有怎樣的反應和感覺, 活得好像自己生活的「局外人」。

《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中, 抑郁癥的診斷標準包括心境低落, 對身邊的事物和活動失去興趣和愉悅感, 活動明顯減少, 幾乎每天都感到疲勞或精力不足、失眠或睡眠過多, 很難集中注意力, 不斷自責、內疚, 覺得自己毫無價值, 可能會有自盡傾向等等。

甚至部分長期抑郁的人與長期對自盡的渴望感相處。 剛開始, 自盡的念頭可能會嚇到ta們, 但是隨著時間過去ta們已對此習以為常, 并且學會了在每次很想自盡的時候, 試圖找到繼續活下去的理由(Borchard, 2014)。

但是這不代表長期抑郁的人不會快樂。

在某些瞬間、或者一段時間里, ta們會突然感覺一切又「真實」了起來, 好像回到了沒有抑郁的時候。 可一想到短暫的快樂會消失,

ta們會更加低落。 也有人誤以為當自己抑郁時不應該感到開心, 于是當ta們覺得心情很好時, 反而會愧疚, 或者覺得自己的抑郁果然是假裝的(Knightsmith, 2015)。

有些時候, 患有抑郁癥的人們, 并不是像大多數人所想象的那樣看起來就很悲觀、萎靡不振, 對所有事物都缺乏興趣, ta們會以「樂觀」的這層面具來掩蓋著自己, 這種現象在一些心理學學術討論中, 被稱為「微笑抑郁(smiling depression)」。

雖然「微笑抑郁」并不是一種精神疾病的診斷類別, 它是一類抑郁癥患者對自己病情的反應模式, 臨床心理學家Rita Labeaune將其形容為「在他人面前表現得很開心, 內在卻承受著抑郁的癥狀」。

「微笑抑郁」的風險在于, ta們的抑郁不但很難被身邊的人所感知到, 有時候就連本人也難以發覺自己得了抑郁癥。

當ta們感知到那些「不對的」情緒時, 有時會想, 「我好像活得不像自己, 感到非常空虛, 但也沒什麼不對勁的」, ta們只是把自己的情緒放到一邊, 不去處理, 繼續前行。

有時候, 抑郁癥的人為了不讓身邊人過分擔心, 會假裝自己好了起來。 而由于身邊人也總是盼望抑郁的人情況會變好, 于是讓人們相信這個假象會很容易。 但對抑郁的人們而言, 在人前一直保持「正常」的樣貌就像活在一場謊言中, 感到苦澀而疲倦(Knightsmith, 2015)。

還有一些抑郁的人逐漸感到「抑郁」成了自己身份的一部分——「我不是患有抑郁, 我就是個抑郁的人(I didn‘t just get depressed. I was a depressed person)。 」抑郁已經影響到了ta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成為ta們生活和行動的中心(Folk-Williams, n.d.)。

長期的抑郁,

還會留下「人格傷疤」

抑郁會改變一個人的人格嗎?曾有網友寫道, 當他翻閱過去的日記, 看著還沒有患上抑郁時自己的所思所想時, 他感到那時的自己仿佛是「徹徹底底的另一個人」(Fauxypants, 2015)。

有研究支持了這個說法, 認為抑郁發作會改變一個人的人格, 并且這部分改變成為了抑郁再發作的誘因, 這種改變被稱為「人格傷疤(personality scar)」(Rosenström, 2015)。

傷疤理論的提出是由于人們注意到,比起從沒有患過抑郁的人,曾經抑郁發作過的人在將來也更容易再次發作抑郁(Wichers, 2010),就像受過傷留著傷疤的地方,下次也會更容易受傷一樣。

比如,抑郁癥的首次發作會源于一些比較嚴重的負面事件(e.g. 失去摯愛);而在這次發作緩解后,患者會因為更溫和的事件(e.g. 失去寵物)、甚至在沒有社會及心理壓力的情況下復發抑郁。

研究發現,抑郁發作后人們「回避傷害(harm avoidance)」的程度會增加(Rosenström, 2015)。

傷害回避程度較高的人會更神經質、對讓人不舒服的刺激反應更激烈。并且即使在安全的、支持性的環境中,ta們依然會感到害怕,這種下意識的「感到世界很危險」的感覺不受自己控制。同時,ta們應對外界刺激時也會表現得更消極,更容易感到疲勞,也相對更不愿意嘗試新的事物。

研究者認為,之所以傷害回避的程度會上升,是人們患病后的適應性調整(Rosenström, 2015)。

當我們在抑郁的時候,生理和心理狀態不佳、應對危險的能力有所下降,于是會自發采取更謹慎的態度來應對外部環境,也會對負面的刺激更加敏感,這些原本是為了更好地自保。但事實上,這種變化反而使得人們更容易抑郁。

以社交為例,抑郁癥患者會過分擔憂社交時被拒絕帶來的痛苦,一方面,痛苦給ta帶來的感受會更強烈;另一方面,對痛苦的擔心會讓心情更糟。于是,ta自發地將自己和他人隔離開。而這種自我隔離帶來的孤獨感反而加重了抑郁(Steger & Kashdan, 2009)。

那麼,長期感到抑郁該怎麼辦?

1)有時候,藥物治療是必須的。

很多人會擔心吃抗抑郁藥會導致成癮,因此抗拒用藥。實際上,抗抑郁藥并不會讓人成癮。但每個人對于每種精神科藥物的反應都可能不一樣,你需要花一些時間去嘗試和調整,從而找到合適自己的藥物。

Q1:什麼情況下,需要選擇藥物治療?

如果你持續的存在植物性癥狀(vegetative symptoms),應該考慮尋求藥物治療,因為它的出現意味著患者在生物化學層面上出現了紊亂。

和抑郁障礙有關的植物性癥狀有:睡眠改變、食欲改變、疲勞感、[性.欲]減退、注意力嚴重無法集中、記憶顯著減退、白天感覺很不好(特別剛醒來的時候)、完全無法產生愉悅感等等。

Q2:用藥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首先,雖然藥物可以幫助消除或減緩植物性癥狀,但抗抑郁藥不是快樂藥。它無法讓你的空虛與不快樂消失不見。

其次,藥物的生效需要時間,一般2~4周起效。很多人沒有立刻看到效果,以為藥物無效而私自斷藥。而隨意停用藥物會增加復發幾率。切忌在和醫生討論前就擅自停藥,不然可能會造成難以預料的不良反應。但如果過了6-8周,你依然沒有感受到抗抑郁藥帶來的效果,應該和醫生討論,醫生可能會更換藥物劑量或種類。

而服藥開始后,個體需要的服藥時間不同,通常服藥6-8周會度過抑郁急性發作期,但這時不能停止繼續服藥,通常需要繼續服藥6個月,之后在醫生的指導下逐步減少用藥劑量。如果過程中復發,則恢復用藥。

另外,抗抑郁藥可能會有副作用,比如剛開始用SSRI時,可能會感到嘴干、惡心、頭痛甚至失眠。有些藥物的副作用會隨著時間過去而逐漸好轉。如果沒有好轉,可以告知醫生,醫生能通過更換藥物或改變原有藥物劑量等方式降低副作用。

最后要說的是,抑郁癥患者因為受到抑郁影響,容易對治療感到絕望和消極。特別對周期性抑郁癥患者來說,反復經歷發作會讓人沮喪而疲憊(Van Rhoads & Gelenberg, 2005)。但保持對治療的期待是重要的,研究發現,如果人們越傾向于認為自己能在治療中獲益,那麼治療的效果也會更好(Rutherford, et al., 2010)。

2)除了向專業人士求助外,也有些日常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面對抑郁。

你可以寫日記。不止記錄發生的事件,而是要記錄圍繞這個事件的感受和想法。處于抑郁狀態的人時常會描述自己的思想象是「被困住了(stuck)」,好像頭腦結成了一塊,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麼。寫日記正可以幫助我們同自己的心智(psyche)對話。

在寫作的過程中,你可能會察覺自己過去沒有意識到的、一閃而過的念頭。而當個人主觀的想法變成客觀的文字呈現在紙上,你就可以去觀察它、去改變它、甚至去摧毀它,你可能會發現面對同樣的事情,你可以用一種與當時不同的方式去描述,用不一樣的感受去應對(Grayson-Mathis, 2002)。

記住自己感受良好的時刻。即使接受了治療,我們也會有感覺非常糟糕、甚至生不如死的時候。但是,記住自己曾經感受良好的時刻,這樣我們會知道抑郁帶來的痛苦不會是永恒的,而自己有能力感到快樂。

最后,要對抑郁有合理的期望。和抑郁為伴可能會是個漫長的過程,可能會經歷一次甚至多次反復;而即使經過治療,我們在將來可能依然會因為一些事感到低落或痛苦。雖然治療無法徹底消除問題,但是我們可以學著更好地和抑郁共存,到那時,可能你會發現抑郁也并非那麼可怕。

抑郁確有其事。它是一個是實實在在存在的東西,并不是一種臆想。如果你感覺到你的癥狀已經到了相當嚴重的程度,可以尋求專業機構和心理治療師的幫助,來緩解內心的痛苦;

如果你身邊有人表現出抑郁,即使你難以理解,至少可以學習尊重。看到這里的你,也可以把本文轉發給有需要的人。

以上,晚安。

ps.其實ky創始人小姐姐也是一個抑郁癥康復者。可以在微博、小紅書、b站搜索「錢莊錢笑笑」關注她的個人賬號。

References:

Borchard, T.(2014). What suicidal depression feels like. Everyday Health.

Cheung, R. Y., & Park, I. J. (2010). Anger suppression, interdependent self-construal, and depression among Asian American and European American college students. Cultural diversity and ethnic minority psychology, 16(4), 517.

Fauxypants,2015. Anyone else feeling like the depression has changed their personality?. Reddit.

Folk-Williams,J. (n.d.). Has depression become part of your identity? Storied Mind.

Grayson-Mathis,C.E. (2002). Writing your way out of depression. WebMD.

Gross, J. J., & John, O. P. (2003).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wo emotion regulation processes: implications for affect, relationships, and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5(2), 348.

Knightsmith,P. (2015). This Is what depression feels like -- In thewords of sufferers. Lifehack.

Rosenström, T., Jylhä, P., Pulkki-Råback, L., Holma, M., Raitakari, O. T., Isometsä, E., & Keltikangas-Järvinen, L. (2015). Long-term personality changes and predictive adaptive responses after depressive episodes.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36(5), 337-344.

Rutherford, B. R., Wager, T. D., & Roose, S. P. (2010). Expectancy and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a review of experimental methodology and effects on patient outcome. Current psychiatry reviews, 6(1), 1-10.

Steger, M. F., & Kashdan, T. B. (2009). Depression and everyday social activity, belonging, and well-being.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6(2), 289.

Wichers, M., Geschwind, N., Van Os, J., & Peeters, F. (2010). Scars in depression: is a conceptual shift necessary to solve the puzzle?. Psychological medicine, 40(3), 359-365.

這種改變被稱為「人格傷疤(personality scar)」(Rosenström, 2015)。

傷疤理論的提出是由于人們注意到,比起從沒有患過抑郁的人,曾經抑郁發作過的人在將來也更容易再次發作抑郁(Wichers, 2010),就像受過傷留著傷疤的地方,下次也會更容易受傷一樣。

比如,抑郁癥的首次發作會源于一些比較嚴重的負面事件(e.g. 失去摯愛);而在這次發作緩解后,患者會因為更溫和的事件(e.g. 失去寵物)、甚至在沒有社會及心理壓力的情況下復發抑郁。

研究發現,抑郁發作后人們「回避傷害(harm avoidance)」的程度會增加(Rosenström, 2015)。

傷害回避程度較高的人會更神經質、對讓人不舒服的刺激反應更激烈。并且即使在安全的、支持性的環境中,ta們依然會感到害怕,這種下意識的「感到世界很危險」的感覺不受自己控制。同時,ta們應對外界刺激時也會表現得更消極,更容易感到疲勞,也相對更不愿意嘗試新的事物。

研究者認為,之所以傷害回避的程度會上升,是人們患病后的適應性調整(Rosenström, 2015)。

當我們在抑郁的時候,生理和心理狀態不佳、應對危險的能力有所下降,于是會自發采取更謹慎的態度來應對外部環境,也會對負面的刺激更加敏感,這些原本是為了更好地自保。但事實上,這種變化反而使得人們更容易抑郁。

以社交為例,抑郁癥患者會過分擔憂社交時被拒絕帶來的痛苦,一方面,痛苦給ta帶來的感受會更強烈;另一方面,對痛苦的擔心會讓心情更糟。于是,ta自發地將自己和他人隔離開。而這種自我隔離帶來的孤獨感反而加重了抑郁(Steger & Kashdan, 2009)。

那麼,長期感到抑郁該怎麼辦?

1)有時候,藥物治療是必須的。

很多人會擔心吃抗抑郁藥會導致成癮,因此抗拒用藥。實際上,抗抑郁藥并不會讓人成癮。但每個人對于每種精神科藥物的反應都可能不一樣,你需要花一些時間去嘗試和調整,從而找到合適自己的藥物。

Q1:什麼情況下,需要選擇藥物治療?

如果你持續的存在植物性癥狀(vegetative symptoms),應該考慮尋求藥物治療,因為它的出現意味著患者在生物化學層面上出現了紊亂。

和抑郁障礙有關的植物性癥狀有:睡眠改變、食欲改變、疲勞感、[性.欲]減退、注意力嚴重無法集中、記憶顯著減退、白天感覺很不好(特別剛醒來的時候)、完全無法產生愉悅感等等。

Q2:用藥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首先,雖然藥物可以幫助消除或減緩植物性癥狀,但抗抑郁藥不是快樂藥。它無法讓你的空虛與不快樂消失不見。

其次,藥物的生效需要時間,一般2~4周起效。很多人沒有立刻看到效果,以為藥物無效而私自斷藥。而隨意停用藥物會增加復發幾率。切忌在和醫生討論前就擅自停藥,不然可能會造成難以預料的不良反應。但如果過了6-8周,你依然沒有感受到抗抑郁藥帶來的效果,應該和醫生討論,醫生可能會更換藥物劑量或種類。

而服藥開始后,個體需要的服藥時間不同,通常服藥6-8周會度過抑郁急性發作期,但這時不能停止繼續服藥,通常需要繼續服藥6個月,之后在醫生的指導下逐步減少用藥劑量。如果過程中復發,則恢復用藥。

另外,抗抑郁藥可能會有副作用,比如剛開始用SSRI時,可能會感到嘴干、惡心、頭痛甚至失眠。有些藥物的副作用會隨著時間過去而逐漸好轉。如果沒有好轉,可以告知醫生,醫生能通過更換藥物或改變原有藥物劑量等方式降低副作用。

最后要說的是,抑郁癥患者因為受到抑郁影響,容易對治療感到絕望和消極。特別對周期性抑郁癥患者來說,反復經歷發作會讓人沮喪而疲憊(Van Rhoads & Gelenberg, 2005)。但保持對治療的期待是重要的,研究發現,如果人們越傾向于認為自己能在治療中獲益,那麼治療的效果也會更好(Rutherford, et al., 2010)。

2)除了向專業人士求助外,也有些日常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面對抑郁。

你可以寫日記。不止記錄發生的事件,而是要記錄圍繞這個事件的感受和想法。處于抑郁狀態的人時常會描述自己的思想象是「被困住了(stuck)」,好像頭腦結成了一塊,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麼。寫日記正可以幫助我們同自己的心智(psyche)對話。

在寫作的過程中,你可能會察覺自己過去沒有意識到的、一閃而過的念頭。而當個人主觀的想法變成客觀的文字呈現在紙上,你就可以去觀察它、去改變它、甚至去摧毀它,你可能會發現面對同樣的事情,你可以用一種與當時不同的方式去描述,用不一樣的感受去應對(Grayson-Mathis, 2002)。

記住自己感受良好的時刻。即使接受了治療,我們也會有感覺非常糟糕、甚至生不如死的時候。但是,記住自己曾經感受良好的時刻,這樣我們會知道抑郁帶來的痛苦不會是永恒的,而自己有能力感到快樂。

最后,要對抑郁有合理的期望。和抑郁為伴可能會是個漫長的過程,可能會經歷一次甚至多次反復;而即使經過治療,我們在將來可能依然會因為一些事感到低落或痛苦。雖然治療無法徹底消除問題,但是我們可以學著更好地和抑郁共存,到那時,可能你會發現抑郁也并非那麼可怕。

抑郁確有其事。它是一個是實實在在存在的東西,并不是一種臆想。如果你感覺到你的癥狀已經到了相當嚴重的程度,可以尋求專業機構和心理治療師的幫助,來緩解內心的痛苦;

如果你身邊有人表現出抑郁,即使你難以理解,至少可以學習尊重。看到這里的你,也可以把本文轉發給有需要的人。

以上,晚安。

ps.其實ky創始人小姐姐也是一個抑郁癥康復者。可以在微博、小紅書、b站搜索「錢莊錢笑笑」關注她的個人賬號。

References:

Borchard, T.(2014). What suicidal depression feels like. Everyday Health.

Cheung, R. Y., & Park, I. J. (2010). Anger suppression, interdependent self-construal, and depression among Asian American and European American college students. Cultural diversity and ethnic minority psychology, 16(4), 517.

Fauxypants,2015. Anyone else feeling like the depression has changed their personality?. Reddit.

Folk-Williams,J. (n.d.). Has depression become part of your identity? Storied Mind.

Grayson-Mathis,C.E. (2002). Writing your way out of depression. WebMD.

Gross, J. J., & John, O. P. (2003).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wo emotion regulation processes: implications for affect, relationships, and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5(2), 348.

Knightsmith,P. (2015). This Is what depression feels like -- In thewords of sufferers. Lifehack.

Rosenström, T., Jylhä, P., Pulkki-Råback, L., Holma, M., Raitakari, O. T., Isometsä, E., & Keltikangas-Järvinen, L. (2015). Long-term personality changes and predictive adaptive responses after depressive episodes.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36(5), 337-344.

Rutherford, B. R., Wager, T. D., & Roose, S. P. (2010). Expectancy and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a review of experimental methodology and effects on patient outcome. Current psychiatry reviews, 6(1), 1-10.

Steger, M. F., & Kashdan, T. B. (2009). Depression and everyday social activity, belonging, and well-being.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6(2), 289.

Wichers, M., Geschwind, N., Van Os, J., & Peeters, F. (2010). Scars in depression: is a conceptual shift necessary to solve the puzzle?. Psychological medicine, 40(3), 359-365.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