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藏在犄角旮旯的蘿蔔餅,找到他們,不會再有人叫你路癡!

九江, 一座生長在長江與鄱陽湖之濱的江南水城。

它沒有北上廣的喧囂, 也沒有成都重慶的那股火辣與愜意, 有的只是小城市中的市井和雅俗。

1

情不知所起, 卻一往情深。

九江, 是“山頭水色薄籠煙”, 也是“飛流直下三千尺”;是“楓葉荻花秋瑟瑟”, 也是“采菊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

在《羅曼蒂克消亡史》裡有這樣一段話:不喜歡重慶, 所以不喜歡吃重慶菜;喜歡上海, 所以想吃上海菜。 大概是不喜歡這個地方, 所以不想吃;大概是喜歡哪個地方, 就會喜歡哪裡的菜!

城市的迷人有賴於歷史文化的沉澱, 我在九江讀了四年大學,

爬廬山、逛煙水亭、長江邊上走走、八裡湖沙灘溜達……這些似乎都成了我課後消遣時光的地方, 隱藏在周邊小巷的蘿蔔餅也一一被我發現了。

2

九江的過早是從蘿蔔餅開始的。

清晨的微光剛剛喚醒這座沉睡的城市, 街邊小巷便可以看到各個店家推著小推車出攤了, 他們賣著共同的早餐——蘿蔔餅, 大部分店家都是至少做了十年以上的。 尋香而去, 定能找到一個即使沒有買家, 也會忙得不亦樂乎的蘿蔔餅攤子。

他們熟練地用模子舀上一勺已經混入白蘿蔔絲的麵糊, 在鍋邊輕輕一敲, 麵糊瞬間灑在抹了一層菜籽油的熱鍋裡, 慢慢向周邊散開, 滋啦滋啦的聲音一響起, 口水就按耐不住了。

不一會兒, 麵糊呈金黃色在油鍋中浮起,

一塊蘿蔔餅就煎好了。 用鏟子把蘿蔔餅鏟起放在架子上控油, 待片刻後裝在袋子裡就可以吃了。

每次我拿到手裡就不顧形象的吃起來, 這種東西一定要趁熱吃, 外焦裡嫩, 濃濃的蘿蔔味在口中肆意蔓延, 回味無窮。 蘿蔔能夠消食解膩, 入鄉隨俗再放上一點辣, 簡單的美食開啟了新的一天。

3

許婆婆蘿蔔餅是老字型大小了, 只是這位置是真的不好找, 就算你開啟了導航模式, 附近兜兜轉轉十來分鐘也不見得找到。

許婆婆這裡的餅有蘿蔔、粉絲、鹹菜三種口味, 餅很薄, 大概5毫米的厚度, 三兩口就能解決掉一個餅。

蘿蔔餅人氣最旺, 其次是粉絲餅, 可能我對蘿蔔餅情結沒有那麼重, 更偏向粉絲餅。 九江人愛辣, 這裡的餅也全部都辣辣的,

很合我的口味。

許婆婆帶著兒子兒媳做餅, 祖傳的手藝沒有丟, 真好。

另一家有名的蘿蔔餅是四姐妹煎餅, 名字的由來很簡單, 字面意思, 四個姐妹開的。 對於這樣的小店, 我總是毫不猶豫的給五星好評, 雖然環境沒有那麼優越, 吃小吃不就是接地氣這種感覺嗎?

四姐妹各忙各的, 有的洗蘿蔔, 有的切蘿蔔, 有的做餅, 有的招呼客人, 各司其職。 初次到店吃蘿蔔餅, 其中一位姐妹還會熱情的告訴我怎樣比較好吃, 辣味適中的餅蘸上一點醋, 香!辣!酸!鮮!

這家蘿蔔餅相對許婆婆家的要厚點, 餅稍微偏軟, 但一樣多汁。

再小的手藝也有自身的價值, 可能你在很多個城市都吃過蘿蔔餅, 食材不同、火候不同, 口感也會千差萬別。

能夠讓眾多遊客尋味趕來, 能夠讓九江人吃不膩的兒時美味, 我為九江的蘿蔔餅喝彩。

4

每到一個城市碰到蘿蔔餅, 我都會買來吃, 吃完後的評價還是不如九江的。 這座印在我心裡的城市, 我還會再回去的。

九江的忙碌繁華隨著悠悠江水已經2200多年了, 一代代九江人用勤勞的雙手守護這片土地, 傳承著關於這裡的美食記憶。

文 | 孟玲玲 編 | 阿南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

這是食記君為您分享的第699期匠心內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