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他北漂22年,負債60萬;而她卻在北京買了兩套房,這是為啥?

知乎上有一個問答:你為什麼選擇北漂?

有的說是為了賺錢, 北京收入高;

有的說是為了逃避壓力, 北京是一個包容的城市;

有的說為了機會, 只要你有實力, 北京就會給你機會……

不管理由如何, 反正很多人義無反顧地來到了北京漂著。

北漂一詞大概起源于90年代, 這麼多年過去了, 北漂的人一直是前赴后繼的。

那麼, 這些北漂的人生活到底過得怎麼樣呢?

從鐵礦老板變北漂族, 43歲的他等待重新創業

李俊德, 怎麼也沒想到, 有一天, 人到中年的他, 會淪為北漂族。

和一群人站在北京的一個勞務市場上, 被人挑選著給個活, 混口飯吃。

此情此景, 他常自問「我怎麼會有今天呢。 」

李俊德是山西人, 今年43歲。

十幾年前, 他是山西當地有些聲望的鐵礦老板。

山西礦產資源豐富, 又趕上好時代, 李俊德抓住機會在老家做鐵礦生意, 賺得盆滿缽滿。

然而, 在2014年前后, 鐵礦生意開始一落千丈。

2014年初, 每噸鐵礦石價值130美元左右。

而到了2015年底的時候, 已經跌至每噸40美元左右。

全球鐵礦石價格連續下跌, 導致國內很多做鐵礦石生意的人面臨著轉行或者失業。

李俊德改行進入了餐飲行業。

他投資的第一家飯店, 生意還不錯。

資金雄厚的他, 看好了飯店的前景, 接連開了幾家飯店。

光房租和裝修差不多就用去了他大部分的資金。

正如戰場上沒有常勝將軍, 商場上也沒有永遠的贏家。

他投資的幾家飯店生意全部虧損, 他本以為挺挺能過去, 然而疫情來了, 飯店不得不關門 。

在鐵礦生意上他賺的錢, 全都扔了投資的飯店上。

血本無歸的他, 被迫漂蕩到北京。

北京機會多, 但好像與他無關。

他學歷不高, 年齡又不占優勢。 而且干什麼工作, 都要各種職業技能證書, 他沒有。

有證的日結工資每天可以賺300-400元。

而他, 除了閱歷, 只有體力。

只能做一些裝卸, 搬運等等力氣活, 每天干完活能掙200-300元。

第一次在勞務市場等活的時候, 他看到過來一輛車剛停下, 等活的人如飛鳥撲食一樣圍上去,

他猶猶豫豫沒有上前。

那時, 李俊德還是一個胖子, 體重200多斤, 身上有紋身, 手上帶著手串, 挺著不彎腰看不到腳尖的大肚子, 與身邊那些等活的人格格不入。

不免有人好奇地問他:「你也是找活的?這活兒你能干得了嘛?」

除了尷尬, 他極力證明自己:「當然干得了, 給錢就干。 」

第一次拿到活, 是在一天中午。

那時勞務市場的人很少, 大多數人都被招工的領走了。

這活是進冷庫里面卸魚。 他因為太胖, 穿不進去冷庫配備的有棉褲和棉衣。

他只好穿著半袖短褲在冷庫里干了4個小時。 那天他賺了180元。

再出來找活兒, 他都會背一個包, 裝上充電器和一身備用的衣服。

干活弄臟衣服, 他就換上干凈衣服坐車回去。

進冷庫時,

他套上衣服保暖。

后來, 他在一家倉庫找到了一個長期的活, 負責裝卸貨物, 做了十個月。

每天夜班, 工作時間長, 一天要工作12個小時, 往16米長的大車上裝貨。

一晚上, 他一個人需要裝滿三車。

北漂兩年多, 他在捷運里鋪過電纜、馬路邊上栽過樹、工地上抗過水泥, 上門洗過空調、刷過廁所……

他幾乎成了全能選手。

從一個腰纏萬貫的大老板到一個北漂的打工者, 他沒有時間去想這種身份上的落差。

活下去, 是他眼前必須做的事。

余華在《活著》書中寫道:

活著的力量不是來自于叫喊, 也不是來自于進攻, 而是去忍受, 去忍受生命賦予人們的職責。

他, 曾經一頓飯一擲千金眼睛不眨一下, 如今買一個煎餅, 他都會算計算計。

下夜班的路上, 他會遇到賣煎餅的。

此時,又累又餓,他把手放進兜里摸摸錢包又縮回手。

煎餅一個七八塊錢,吃不飽,回去還得吃。不如花七八塊錢買點菜回去,自己做。

有很多次,他看見人家吃,他都扭過頭不看,「不然哈喇子都能下來,真的。」

(李俊德)

都說,四十不惑。歷經歲月的洗禮,人變得越來越成熟,什麼事都看明白看透。

李俊德還沒修煉到這種地步。

他對未來沒有方向,但他還想回去重新創業。

而且他來北京后,明白了一件事:

「你得強迫自己,你不得不強迫自己,你不起早,不出來找活兒,你連吃的都沒有。」

人生就是這麼神奇,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刻等待你的是什麼。

人最重要的是學會,無論面對何種境遇,學會接受,認清自己,妥協于當下,但不妥協于未來。

正如陳忠實在《白鹿原》說的那樣:

「活著就要記住,人生最痛苦最絕望的那一刻是最難熬的一刻,熬過去就會開始一個重要的轉折,開啟一個新的輝煌歷程。」

京漂22年 ,欠下60萬債,買不起一包零食

和李俊德生意失敗后選擇北漂不同,老趙年輕時為了夢想來到北京。

50歲的老趙,南方人,北漂22年。

在2019年創業失敗,背上近60萬的外債。

除此之外,在北京,無房無車,他一無所有。

最難的時候,給孩子買零食的錢拿不出,他想到了去賣血……

時間回到22年前,28歲的他有老婆,有孩子,在老家一家公司從事市場銷售的工作。

常年東奔西跑,收入頗豐,在他們的城市過著小康的生活。

2000年千璽夜那天,他正出差在外,看到「一不小心就30歲」的話題,正在網上激烈地討論。

他的熱情被點燃,在這個小城市,干好了頂多當個小老板。

想在專業上有發展,需要去大城市,大公司的牛人都在北京。

他是個行動派,跨年后,不顧家人的反對,辭職來到北京,開啟北漂生活。

他很幸運,如愿進入一家業內大咖極的4A公司做營銷顧問。

一出差,人家聽說我們是北京來的專家,項目直接就交給我們做,確實做得挺好。

談到過往,他一臉驕傲。

12年,只換過一家公司,他始終在廣告業,他的薪水也一路走高。

休息時,他喜歡一個人到北京的街頭走走,從自己住的小旅館走到天安門,再走回來。

走到腳趾起泡也開心。

他總認為,「大城市,有活力就是好。」

2013年,老趙辭職自己創業。

他投資100萬注冊了一家公司。但沒有招人,從接項目、做策劃、拍視訊、剪輯、后期全都由他一人操作。

這年正是自媒體開始崛起的一年,誕生了許多年入百萬的自媒體大咖,得到資本融資。

老趙想抓住這個機會推廣自己的項目。他投資了一個早教項目,卻沒有得到資本認可。

所有的錢賠進去了,還欠下五六十萬的債。

2019年,創業6年的他,以失敗告終。

47歲的他,開始投送簡歷,投送1000多份簡歷,都沒有回音。

沒想到,做財務的妻子此時也失業了,家里陷入了無米下鍋的困境。

最悲催的是,孩子要吃零食,他去超市轉悠半天,空著手出來,買不起。

老趙看到街頭一個賣血的小廣告,他差一點就去了。

三毛曾說:

心之何如,有似萬丈迷津,橫亙千里,其中并無舟子可以渡人,除了自渡,他人愛莫能助。

四面楚歌的老趙,決定去做代駕。

好多年沒開車了,老趙有些膽怯。

第一天上崗,老趙只敢接一單,是一輛奧迪A8,掙了150元。

他很感謝車主,知道他是新手,給他開著導航告訴他路線。

但是,并不是總遇到這樣的好人。

他遇到一個特斯拉雇主,喝點酒一路嘮叨老趙,嫌棄他開得慢,還說他性格有問題。

這讓老趙倒車時分了神,把車主新買的特斯拉SUV蹭掉了一小點漆。

老趙急忙說他賠錢。家里僅有的3800元都賠給車主,又勉去了車主的代駕費這事才過去。

好在這份工作總算保住了。

他每天中午出門,午夜回家。每個月有6000多元的收入,暫時緩解了經濟壓力。

曾經剛來北京時,老趙以為只要專業厲害,其他都不是問題。

現在覺得自己的想法很幼稚,他說:

我不懼專業上的挑戰,卻敗給了生活。

他在北京,沒有房子,一直租房住。

來北京的頭幾年,他付首付是沒問題的。

那時,他卻把錢投在工作上。沒想到房價越漲越離譜,最后買不起了。

如果當初買了房,也不至于像現在,一點退路都沒有。

老趙做代駕的事,他沒有告訴父母,如果知道,他們肯定接受不了。

他也斷了和以前同事、朋友的聯系,覺得無話可聊。

要是沒有孩子的話,我早就不想在這待著了。

他調侃自己是「無產階級,去哪里生活都一樣」。

生活就是這麼魔幻,它總是給人出乎意料的結果。

曾經為了追尋「月亮」,他不遠千里丟下「六便士」。

如今為了「六便士」,他放棄了自己最初追尋的「月亮」。

正如米蘭.昆德拉在《生活在別處》中曾經寫下的話一樣:

當生活在別處時,那是夢,是藝術,是詩。

而當別處一旦變為此處,崇高感隨即便變為生活的另一面:殘酷。

「奮斗11年,我在北京買了兩套房」

比起老趙,楊曉蕓算是幸運,來北京11年,她在北京買了兩套房。

一套全款買的,一套貸款買的。

楊曉蕓,今年33歲,江西南昌人。

在一家電商公司做運營,平均月薪兩萬元。

她說,或許自己這輩子不結婚了。

2010年,21歲的楊曉蕓大專畢業,開啟北漂生活。

因為學歷上不占優勢,她找到一份底薪只有1200元的房產銷售工作。

住在月租400元面積僅8平米的小平房。沒有空調,沒有暖氣。

冬天零下二三十度的北京,她窩在冰冷的被子里靠身體取暖 。

后來,她搬進五個人合租的樓房。早上需要早點起床,才能搶到廁所。

夜晚她常站在窗戶前,看對面的萬家燈火,什麼時候在北京有一個自己的家呢?

有句話說的好,一只站在樹上的鳥兒,從來不會害怕樹枝斷裂,因為它相信的不是樹枝,而是它自己的翅膀。

楊曉蕓堅信,只有靠自己奮斗才能給人最大的安全感。 ​

工作多苦多累,她從來沒有玻璃心。

她懂,獨自打拼的異鄉,玻璃心是沒有未來的。

(楊曉蕓)

努力就會有回報。

她從月薪只有1200元的底薪,賺到了月薪40000多元。

2014年,她花40萬在河北燕郊全款買一套44平米的房子。

結束了6次搬家的生活,有了她人生中的第一套房。

盡管跨省上班,但不用租房的人生太爽了。

2015年電商開始爆火起來。

她辭去做4年的銷售工作,和朋友一起做電商。

兩個人去外地進貨,掛在淘寶上賣。

她很幸運,從2015—2021年近6年時間,她和朋友的電商賺了300多萬,每人分了150多萬。

2021年,因為供應鏈的問題,她和朋友的電商公司解散。

她用這筆錢在北京通州花280萬買了一套房75平米的兩居室。

首付110萬,貸款185萬,每個月她需要還款1.1萬元。

從月租400元的小平房,到有自己的兩套房子,楊曉蕓花了11年。

看她買房感覺很輕松,事實在北京11年,她花每一分錢都精打細算。

她自己做飯,點外賣從來不點超過30元的;

沒買房之前,她租房沒超過1500元的;

買過一個最貴的包2000元,還在背著;

最貴的衣服是一件羽絨服1500元,每年冬天都在穿;

最奢侈的是買一個蘋果電腦10000多,這是工作必須要買的。

每個月發工資先還房貸,加上兩套房子的物業費和水、電、煤氣、電話費、交通費等,一個月最低要15900元,這還不算人情往來和換季的衣服鞋。

一天24個小時,她睡眠的時間最多5個小時。

她早上5點半起床,6點半上班,9點到公司。

如果遇到疫情,進京會很麻煩。

晚上6點下班,一般到家9點半。加班的話,到家11點多。

每天上下班通勤時間需要5個多小時。

工作也不順心,有天老板急著要一份兩年的電商數據。

這個數據是上個離職人員的工作,她剛接手,還沒來得及整理。

老板卻遷怒于她。她連加了兩天班,忙到夜里兩點才完成。

她很想反駁,卻選擇了沉默,換個工作也未必如意。

33歲的她,已經過了任性的年紀。

何況任性需要資本,而她沒有。

為了收入多一點,她還要弄自己的副業,自營網店和自媒體賬號,常常睡覺時已經是午夜。

有很多網友看她的視訊留言說:

你這過得哪是生活啊!根本沒有自己的時間!太累了,干嘛還要留在北京呢?

她自己沒覺得苦。但也坦言,曾經有過放棄的想法。

(楊曉蕓)

但是,她發現,故鄉她已經回不去了。

第一,收入上的差距。

朋友圈經常看見老家的同學、親戚朋友聚會。而她在北京沒有朋友。

假期,她回南昌待幾天。

她以為那里生活節奏慢,安逸,物價低。

回去后,她發現消費水平并不比北京低。

在北京她平均月入20000萬多,在老家一個月只有四五千塊錢的收入,這樣的落差,她無法接受。

第二,躲不開世俗的偏見。

老家同學朋友都結婚生小孩了。單身的她,在長輩就是一個另類。

他們不認為一個女性獨立是一件好事,而是相夫教子才是女人的歸宿。

在她看來,生活不會因為你結了婚,就對你好一點。也不會因為你不結婚,就會變差。

她只想過好當下,做好自己。

第三,好友成為熟悉的陌生人。

曾經一起長大的好友如今無話可說,她們聊的話題是家長里短,而她說的是工作上的高壓和快節奏的生活。

彼此變成熟悉的陌生人。

那次后,她放棄了回老家的念頭,將爸媽接到北京新房里。

爸媽來京,徹底斷了她回家的路。

今年大環境不好,她上半年的工資每個月只開了一萬出頭,根本不夠還房貸的,她只好動用積蓄填補。

她說,如果持續入不敷出,不排除賣掉一套房子。

如果問她為何非要買房,她說為了在北京的歸屬感。

她的生活沒有多精彩,但她很知足。

(楊曉蕓)

「等我攢夠六便士,就去找月亮」

相比于楊曉蕓只圍著工作轉的生活,北漂的史雯婷,生活可是多姿多彩。

這個95后女孩,2018年從西南大學畢業后開始闖蕩北京。

她開通抖音短視訊賬號史別別,記錄自己北漂的生活。

2019年1月6日,她第五次搬家,她把找新房子的過程細無巨細地全程錄了下來:

早起化妝,約中介,打車出門,看房源,4點半去看房。

第一套是國貿1988年建的紅磚房,很破卻要月租3800;

第二套不錯,月租4000,她心動,卻晚了一步,10分鐘前剛被人預定了;

5點到了東四環,月租2700面積小,月租3000裝修不行。

這一天,看了8套房,有3間相中的都沒搶到。

直到晚上九點,遇到月租3200元,有陽臺,有獨衛,就是這了。」

沒想到,就這樣一連串的數字,有些碎碎念的47秒視訊,突然爆火。

引發了很多在異鄉年輕人的共鳴:

國貿3200不貴了,亞運村要4000。

每次搬家都讓人崩潰!

同是北漂的人,加油!

粉絲蹭蹭上漲,讓她快速成為100萬粉絲的網紅。

(史雯婷)

23歲的史雯婷,從月薪一萬的互聯網公司辭職,開始全職拍抖音。

史文婷是遼寧撫順人,讀書時,她成績并不突出,大學聯考時卻有如神助考上了西南大學,雖然遺憾地被調劑到水產養殖專業。

而她對水產養殖不感興趣。

大學班主任給她們講自己和丈夫一路從本科讀到博士并學校安家的故事,來鼓勵她們。

但對她無用,她覺得畢業后一定要到北上廣闖闖。

她大一開始逃課在宿舍里看書,大二去校外打工。

大三開始投遞簡歷,為畢業做準備。七八十份簡歷全投在北京的大公司。

她接到了北京一家公司的實習offer,第一次來北京實習。

最初蹭學姐昌平區每月600塊的小房間,后來到海淀區1000塊錢10天的短租房,也擠過閨蜜放完兩張床只有2平米的出租屋。

2018年8月,她大學畢業正式來北京闖蕩。

畢業半年,她進入一家知名的視訊類MCN公司工作,月薪10000元,工作是和廣告商做商務對接。

公司人不知道她自己做視訊賬號,剪視訊都是下班后,有時候熬夜到兩三點,白天就喝兩三罐紅牛,讓自己撐住。

她的短視訊中,「北漂生存圖鑒」「北漂日記」等視訊,關注量最高。

她的視訊充滿生活氣息又正能量,吸引年輕網友的關注,很多人喜歡她的奮斗精神并被她感染,紛紛留言:

真的喜歡你,讓我知道夢想不是空想,還可以腳踏實地。

北漂青年真實的寫照啊!

我的目標就是去北京,期待去北京,和你共同努力。」

很快,公司的內容負責人知道了。

負責人告訴她,「你30%靠內容,其他70%靠的是運氣。能火是因為抖音剛好在扶持你這種類型。」

那時,抖音上最火的是唱歌跳舞的視訊,同質化極高,這種接地氣的生活類視訊很少。

2月18日,她拍了一條「拍抖音2個月,那些背后的故事和花絮」,講自己剛拍視訊時的經歷,60秒的視訊成了大爆款。

點贊數超過200萬,粉絲漲到167萬。

她從公司辭職,決定全職做視訊自媒體。

這期間,她一度成為公司旗下達人,當她意識到簽約不劃算,又解約。

公司負責人雖生氣,看在她曾是公司的員工,沒要違約金,給她解約。

而實際上,達人簽MCN公司解約非常難,她非常幸運。

23歲的她,成為自由職業者。

解約后她接了旅游廣告,去西藏林芝拍桃花節。她打算多接一些旅游的項目。

有人提供吃住,能玩還能賺錢多好的事。

但視訊發出來后,播放量和點贊量極低,粉絲直留言,說她變了。

我們要看你在北京好好奮斗,你跑西藏干嘛去了?

這是她始料未及的。

隨后她陷入了瓶頸期,她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樣的視訊。

停更三個月,她的賬號掉了10萬粉,就連視訊點贊量也掉。

本來為了固粉,她拒掉了七八個廣告,沒想到又掉粉又沒收入,事業經濟雙危機。

2019年8月14日,她發布了90后存款圖鑒:90后出生的人,都存了多少錢?

她介紹自己第一份工作月薪10000元,房租3000元、吃飯3000元,外賣自由基本實現;

第二份工作,工資8000元,電腦4700……

詳細講了她工作以來的存款和生活大額支出。

視訊又爆了,三個月的瓶頸就這樣因這條爆火的視訊平穩度過。

她又找回了拍視訊的感覺。

走出瓶頸期后,她的視訊內容做了改變,用口述的形式講述別人北漂的故事。

視訊內容有低收入的小人物比如保潔阿姨、閃送員、開滴滴的人等故事,也有北京年薪百萬(千萬)的人生活展現。

很多視訊點擊量暴漲,她的粉絲很快突破了300萬。

她接到了很多廣告,每條廣告都收入不菲。

但這些視訊也引發一些爭議,粉絲還是想看她的北漂勵志故事。

(史雯婷)

雖然她講的是她的生活,但背后代表的是北漂的一類群體。

他們希望,從她的視訊里看到有天自己也成為其中的一種可能。

2020年,她擴大了團隊,她的北漂男友從大公司辭職,也開始幫她做視訊。

同年,24歲的她和男友結婚了。

21年初,她和男友開始在杭州、上海看學區房。尤其是上海看的房價都在1300萬以上。

此時,她在北京已經交了三年社保,距離可以買房的資格還有兩年。

有人說,她這三年賺了300萬,有人說賺600萬。

她的視訊更新不快,但是更新的視訊基本都是植入廣告的。

2020年,她曾說,即使有天,她的視訊賬號停了,一分錢不賺,她的積蓄足夠她在北京生活四五年的。

25歲的她,開始學鋼琴。

25歲生日禮物是她老公送給她一架價值6萬元的鋼琴,而教她的老師是北京有名的鋼琴老師。

她最大的愿望是寫小說。

等我賺夠六便士,就去找月亮。

她希望未來她采訪過的人物,會成為她創作的素材。

寫在最后

北京,是一個令人神往的地方。它能給人希望,也能讓人絕望。

每年都有人奔赴,也有人離開。

很多時候,佩服北漂的人。

背井離鄉,一個人在異鄉拼搏奮斗,孤單寂寞,居無定所,沒有強大的內心,是真的無法立足。

不管是留下來的,還是最后離開的,北漂的人都是勇敢的人。

所以,不能用去留衡量一個人的成功與失敗。

生活原本就是一場選擇,離開或留下,都是當下最好的選擇而已。

人生這一條路,無論怎麼選擇,都會有遺憾。

張小嫻曾說:「人生總是要我們在遺憾中領略圓滿。」

何況,一個人的未來,不在任何地方,它在你自己說手里。

只要心中有目標,眼里有方向,腳下有路,無論身在哪里,都有出路!

無論生活在哪個城市,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他會遇到賣煎餅的。

此時,又累又餓,他把手放進兜里摸摸錢包又縮回手。

煎餅一個七八塊錢,吃不飽,回去還得吃。不如花七八塊錢買點菜回去,自己做。

有很多次,他看見人家吃,他都扭過頭不看,「不然哈喇子都能下來,真的。」

(李俊德)

都說,四十不惑。歷經歲月的洗禮,人變得越來越成熟,什麼事都看明白看透。

李俊德還沒修煉到這種地步。

他對未來沒有方向,但他還想回去重新創業。

而且他來北京后,明白了一件事:

「你得強迫自己,你不得不強迫自己,你不起早,不出來找活兒,你連吃的都沒有。」

人生就是這麼神奇,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刻等待你的是什麼。

人最重要的是學會,無論面對何種境遇,學會接受,認清自己,妥協于當下,但不妥協于未來。

正如陳忠實在《白鹿原》說的那樣:

「活著就要記住,人生最痛苦最絕望的那一刻是最難熬的一刻,熬過去就會開始一個重要的轉折,開啟一個新的輝煌歷程。」

京漂22年 ,欠下60萬債,買不起一包零食

和李俊德生意失敗后選擇北漂不同,老趙年輕時為了夢想來到北京。

50歲的老趙,南方人,北漂22年。

在2019年創業失敗,背上近60萬的外債。

除此之外,在北京,無房無車,他一無所有。

最難的時候,給孩子買零食的錢拿不出,他想到了去賣血……

時間回到22年前,28歲的他有老婆,有孩子,在老家一家公司從事市場銷售的工作。

常年東奔西跑,收入頗豐,在他們的城市過著小康的生活。

2000年千璽夜那天,他正出差在外,看到「一不小心就30歲」的話題,正在網上激烈地討論。

他的熱情被點燃,在這個小城市,干好了頂多當個小老板。

想在專業上有發展,需要去大城市,大公司的牛人都在北京。

他是個行動派,跨年后,不顧家人的反對,辭職來到北京,開啟北漂生活。

他很幸運,如愿進入一家業內大咖極的4A公司做營銷顧問。

一出差,人家聽說我們是北京來的專家,項目直接就交給我們做,確實做得挺好。

談到過往,他一臉驕傲。

12年,只換過一家公司,他始終在廣告業,他的薪水也一路走高。

休息時,他喜歡一個人到北京的街頭走走,從自己住的小旅館走到天安門,再走回來。

走到腳趾起泡也開心。

他總認為,「大城市,有活力就是好。」

2013年,老趙辭職自己創業。

他投資100萬注冊了一家公司。但沒有招人,從接項目、做策劃、拍視訊、剪輯、后期全都由他一人操作。

這年正是自媒體開始崛起的一年,誕生了許多年入百萬的自媒體大咖,得到資本融資。

老趙想抓住這個機會推廣自己的項目。他投資了一個早教項目,卻沒有得到資本認可。

所有的錢賠進去了,還欠下五六十萬的債。

2019年,創業6年的他,以失敗告終。

47歲的他,開始投送簡歷,投送1000多份簡歷,都沒有回音。

沒想到,做財務的妻子此時也失業了,家里陷入了無米下鍋的困境。

最悲催的是,孩子要吃零食,他去超市轉悠半天,空著手出來,買不起。

老趙看到街頭一個賣血的小廣告,他差一點就去了。

三毛曾說:

心之何如,有似萬丈迷津,橫亙千里,其中并無舟子可以渡人,除了自渡,他人愛莫能助。

四面楚歌的老趙,決定去做代駕。

好多年沒開車了,老趙有些膽怯。

第一天上崗,老趙只敢接一單,是一輛奧迪A8,掙了150元。

他很感謝車主,知道他是新手,給他開著導航告訴他路線。

但是,并不是總遇到這樣的好人。

他遇到一個特斯拉雇主,喝點酒一路嘮叨老趙,嫌棄他開得慢,還說他性格有問題。

這讓老趙倒車時分了神,把車主新買的特斯拉SUV蹭掉了一小點漆。

老趙急忙說他賠錢。家里僅有的3800元都賠給車主,又勉去了車主的代駕費這事才過去。

好在這份工作總算保住了。

他每天中午出門,午夜回家。每個月有6000多元的收入,暫時緩解了經濟壓力。

曾經剛來北京時,老趙以為只要專業厲害,其他都不是問題。

現在覺得自己的想法很幼稚,他說:

我不懼專業上的挑戰,卻敗給了生活。

他在北京,沒有房子,一直租房住。

來北京的頭幾年,他付首付是沒問題的。

那時,他卻把錢投在工作上。沒想到房價越漲越離譜,最后買不起了。

如果當初買了房,也不至于像現在,一點退路都沒有。

老趙做代駕的事,他沒有告訴父母,如果知道,他們肯定接受不了。

他也斷了和以前同事、朋友的聯系,覺得無話可聊。

要是沒有孩子的話,我早就不想在這待著了。

他調侃自己是「無產階級,去哪里生活都一樣」。

生活就是這麼魔幻,它總是給人出乎意料的結果。

曾經為了追尋「月亮」,他不遠千里丟下「六便士」。

如今為了「六便士」,他放棄了自己最初追尋的「月亮」。

正如米蘭.昆德拉在《生活在別處》中曾經寫下的話一樣:

當生活在別處時,那是夢,是藝術,是詩。

而當別處一旦變為此處,崇高感隨即便變為生活的另一面:殘酷。

「奮斗11年,我在北京買了兩套房」

比起老趙,楊曉蕓算是幸運,來北京11年,她在北京買了兩套房。

一套全款買的,一套貸款買的。

楊曉蕓,今年33歲,江西南昌人。

在一家電商公司做運營,平均月薪兩萬元。

她說,或許自己這輩子不結婚了。

2010年,21歲的楊曉蕓大專畢業,開啟北漂生活。

因為學歷上不占優勢,她找到一份底薪只有1200元的房產銷售工作。

住在月租400元面積僅8平米的小平房。沒有空調,沒有暖氣。

冬天零下二三十度的北京,她窩在冰冷的被子里靠身體取暖 。

后來,她搬進五個人合租的樓房。早上需要早點起床,才能搶到廁所。

夜晚她常站在窗戶前,看對面的萬家燈火,什麼時候在北京有一個自己的家呢?

有句話說的好,一只站在樹上的鳥兒,從來不會害怕樹枝斷裂,因為它相信的不是樹枝,而是它自己的翅膀。

楊曉蕓堅信,只有靠自己奮斗才能給人最大的安全感。 ​

工作多苦多累,她從來沒有玻璃心。

她懂,獨自打拼的異鄉,玻璃心是沒有未來的。

(楊曉蕓)

努力就會有回報。

她從月薪只有1200元的底薪,賺到了月薪40000多元。

2014年,她花40萬在河北燕郊全款買一套44平米的房子。

結束了6次搬家的生活,有了她人生中的第一套房。

盡管跨省上班,但不用租房的人生太爽了。

2015年電商開始爆火起來。

她辭去做4年的銷售工作,和朋友一起做電商。

兩個人去外地進貨,掛在淘寶上賣。

她很幸運,從2015—2021年近6年時間,她和朋友的電商賺了300多萬,每人分了150多萬。

2021年,因為供應鏈的問題,她和朋友的電商公司解散。

她用這筆錢在北京通州花280萬買了一套房75平米的兩居室。

首付110萬,貸款185萬,每個月她需要還款1.1萬元。

從月租400元的小平房,到有自己的兩套房子,楊曉蕓花了11年。

看她買房感覺很輕松,事實在北京11年,她花每一分錢都精打細算。

她自己做飯,點外賣從來不點超過30元的;

沒買房之前,她租房沒超過1500元的;

買過一個最貴的包2000元,還在背著;

最貴的衣服是一件羽絨服1500元,每年冬天都在穿;

最奢侈的是買一個蘋果電腦10000多,這是工作必須要買的。

每個月發工資先還房貸,加上兩套房子的物業費和水、電、煤氣、電話費、交通費等,一個月最低要15900元,這還不算人情往來和換季的衣服鞋。

一天24個小時,她睡眠的時間最多5個小時。

她早上5點半起床,6點半上班,9點到公司。

如果遇到疫情,進京會很麻煩。

晚上6點下班,一般到家9點半。加班的話,到家11點多。

每天上下班通勤時間需要5個多小時。

工作也不順心,有天老板急著要一份兩年的電商數據。

這個數據是上個離職人員的工作,她剛接手,還沒來得及整理。

老板卻遷怒于她。她連加了兩天班,忙到夜里兩點才完成。

她很想反駁,卻選擇了沉默,換個工作也未必如意。

33歲的她,已經過了任性的年紀。

何況任性需要資本,而她沒有。

為了收入多一點,她還要弄自己的副業,自營網店和自媒體賬號,常常睡覺時已經是午夜。

有很多網友看她的視訊留言說:

你這過得哪是生活啊!根本沒有自己的時間!太累了,干嘛還要留在北京呢?

她自己沒覺得苦。但也坦言,曾經有過放棄的想法。

(楊曉蕓)

但是,她發現,故鄉她已經回不去了。

第一,收入上的差距。

朋友圈經常看見老家的同學、親戚朋友聚會。而她在北京沒有朋友。

假期,她回南昌待幾天。

她以為那里生活節奏慢,安逸,物價低。

回去后,她發現消費水平并不比北京低。

在北京她平均月入20000萬多,在老家一個月只有四五千塊錢的收入,這樣的落差,她無法接受。

第二,躲不開世俗的偏見。

老家同學朋友都結婚生小孩了。單身的她,在長輩就是一個另類。

他們不認為一個女性獨立是一件好事,而是相夫教子才是女人的歸宿。

在她看來,生活不會因為你結了婚,就對你好一點。也不會因為你不結婚,就會變差。

她只想過好當下,做好自己。

第三,好友成為熟悉的陌生人。

曾經一起長大的好友如今無話可說,她們聊的話題是家長里短,而她說的是工作上的高壓和快節奏的生活。

彼此變成熟悉的陌生人。

那次后,她放棄了回老家的念頭,將爸媽接到北京新房里。

爸媽來京,徹底斷了她回家的路。

今年大環境不好,她上半年的工資每個月只開了一萬出頭,根本不夠還房貸的,她只好動用積蓄填補。

她說,如果持續入不敷出,不排除賣掉一套房子。

如果問她為何非要買房,她說為了在北京的歸屬感。

她的生活沒有多精彩,但她很知足。

(楊曉蕓)

「等我攢夠六便士,就去找月亮」

相比于楊曉蕓只圍著工作轉的生活,北漂的史雯婷,生活可是多姿多彩。

這個95后女孩,2018年從西南大學畢業后開始闖蕩北京。

她開通抖音短視訊賬號史別別,記錄自己北漂的生活。

2019年1月6日,她第五次搬家,她把找新房子的過程細無巨細地全程錄了下來:

早起化妝,約中介,打車出門,看房源,4點半去看房。

第一套是國貿1988年建的紅磚房,很破卻要月租3800;

第二套不錯,月租4000,她心動,卻晚了一步,10分鐘前剛被人預定了;

5點到了東四環,月租2700面積小,月租3000裝修不行。

這一天,看了8套房,有3間相中的都沒搶到。

直到晚上九點,遇到月租3200元,有陽臺,有獨衛,就是這了。」

沒想到,就這樣一連串的數字,有些碎碎念的47秒視訊,突然爆火。

引發了很多在異鄉年輕人的共鳴:

國貿3200不貴了,亞運村要4000。

每次搬家都讓人崩潰!

同是北漂的人,加油!

粉絲蹭蹭上漲,讓她快速成為100萬粉絲的網紅。

(史雯婷)

23歲的史雯婷,從月薪一萬的互聯網公司辭職,開始全職拍抖音。

史文婷是遼寧撫順人,讀書時,她成績并不突出,大學聯考時卻有如神助考上了西南大學,雖然遺憾地被調劑到水產養殖專業。

而她對水產養殖不感興趣。

大學班主任給她們講自己和丈夫一路從本科讀到博士并學校安家的故事,來鼓勵她們。

但對她無用,她覺得畢業后一定要到北上廣闖闖。

她大一開始逃課在宿舍里看書,大二去校外打工。

大三開始投遞簡歷,為畢業做準備。七八十份簡歷全投在北京的大公司。

她接到了北京一家公司的實習offer,第一次來北京實習。

最初蹭學姐昌平區每月600塊的小房間,后來到海淀區1000塊錢10天的短租房,也擠過閨蜜放完兩張床只有2平米的出租屋。

2018年8月,她大學畢業正式來北京闖蕩。

畢業半年,她進入一家知名的視訊類MCN公司工作,月薪10000元,工作是和廣告商做商務對接。

公司人不知道她自己做視訊賬號,剪視訊都是下班后,有時候熬夜到兩三點,白天就喝兩三罐紅牛,讓自己撐住。

她的短視訊中,「北漂生存圖鑒」「北漂日記」等視訊,關注量最高。

她的視訊充滿生活氣息又正能量,吸引年輕網友的關注,很多人喜歡她的奮斗精神并被她感染,紛紛留言:

真的喜歡你,讓我知道夢想不是空想,還可以腳踏實地。

北漂青年真實的寫照啊!

我的目標就是去北京,期待去北京,和你共同努力。」

很快,公司的內容負責人知道了。

負責人告訴她,「你30%靠內容,其他70%靠的是運氣。能火是因為抖音剛好在扶持你這種類型。」

那時,抖音上最火的是唱歌跳舞的視訊,同質化極高,這種接地氣的生活類視訊很少。

2月18日,她拍了一條「拍抖音2個月,那些背后的故事和花絮」,講自己剛拍視訊時的經歷,60秒的視訊成了大爆款。

點贊數超過200萬,粉絲漲到167萬。

她從公司辭職,決定全職做視訊自媒體。

這期間,她一度成為公司旗下達人,當她意識到簽約不劃算,又解約。

公司負責人雖生氣,看在她曾是公司的員工,沒要違約金,給她解約。

而實際上,達人簽MCN公司解約非常難,她非常幸運。

23歲的她,成為自由職業者。

解約后她接了旅游廣告,去西藏林芝拍桃花節。她打算多接一些旅游的項目。

有人提供吃住,能玩還能賺錢多好的事。

但視訊發出來后,播放量和點贊量極低,粉絲直留言,說她變了。

我們要看你在北京好好奮斗,你跑西藏干嘛去了?

這是她始料未及的。

隨后她陷入了瓶頸期,她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樣的視訊。

停更三個月,她的賬號掉了10萬粉,就連視訊點贊量也掉。

本來為了固粉,她拒掉了七八個廣告,沒想到又掉粉又沒收入,事業經濟雙危機。

2019年8月14日,她發布了90后存款圖鑒:90后出生的人,都存了多少錢?

她介紹自己第一份工作月薪10000元,房租3000元、吃飯3000元,外賣自由基本實現;

第二份工作,工資8000元,電腦4700……

詳細講了她工作以來的存款和生活大額支出。

視訊又爆了,三個月的瓶頸就這樣因這條爆火的視訊平穩度過。

她又找回了拍視訊的感覺。

走出瓶頸期后,她的視訊內容做了改變,用口述的形式講述別人北漂的故事。

視訊內容有低收入的小人物比如保潔阿姨、閃送員、開滴滴的人等故事,也有北京年薪百萬(千萬)的人生活展現。

很多視訊點擊量暴漲,她的粉絲很快突破了300萬。

她接到了很多廣告,每條廣告都收入不菲。

但這些視訊也引發一些爭議,粉絲還是想看她的北漂勵志故事。

(史雯婷)

雖然她講的是她的生活,但背后代表的是北漂的一類群體。

他們希望,從她的視訊里看到有天自己也成為其中的一種可能。

2020年,她擴大了團隊,她的北漂男友從大公司辭職,也開始幫她做視訊。

同年,24歲的她和男友結婚了。

21年初,她和男友開始在杭州、上海看學區房。尤其是上海看的房價都在1300萬以上。

此時,她在北京已經交了三年社保,距離可以買房的資格還有兩年。

有人說,她這三年賺了300萬,有人說賺600萬。

她的視訊更新不快,但是更新的視訊基本都是植入廣告的。

2020年,她曾說,即使有天,她的視訊賬號停了,一分錢不賺,她的積蓄足夠她在北京生活四五年的。

25歲的她,開始學鋼琴。

25歲生日禮物是她老公送給她一架價值6萬元的鋼琴,而教她的老師是北京有名的鋼琴老師。

她最大的愿望是寫小說。

等我賺夠六便士,就去找月亮。

她希望未來她采訪過的人物,會成為她創作的素材。

寫在最后

北京,是一個令人神往的地方。它能給人希望,也能讓人絕望。

每年都有人奔赴,也有人離開。

很多時候,佩服北漂的人。

背井離鄉,一個人在異鄉拼搏奮斗,孤單寂寞,居無定所,沒有強大的內心,是真的無法立足。

不管是留下來的,還是最后離開的,北漂的人都是勇敢的人。

所以,不能用去留衡量一個人的成功與失敗。

生活原本就是一場選擇,離開或留下,都是當下最好的選擇而已。

人生這一條路,無論怎麼選擇,都會有遺憾。

張小嫻曾說:「人生總是要我們在遺憾中領略圓滿。」

何況,一個人的未來,不在任何地方,它在你自己說手里。

只要心中有目標,眼里有方向,腳下有路,無論身在哪里,都有出路!

無論生活在哪個城市,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