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亞馬遜河頂級殺手,鱷魚都選擇同歸于盡,電鰻為什麼如此豪橫?

美洲的亞馬遜河流域生存著許多奇特危險的動物, 可謂是自然殺手集中營。 其中一種生物被稱為亞馬遜河最「霸道」的頂級殺手, 鱷魚見了它都得繞著走, 它就是電鰻。

電鰻主要分布于南美洲亞馬遜流域的圭亞那地區, 體型粗圓而長, 最大可長達250厘米左右。 它們晝伏夜出, 以捕食小魚、蝦蟹為主。 電鰻雖名為鰻, 但此鰻非彼鰻, 在生物分類上它與鯰魚更為接近。 但因為「電鯰」已經被非洲的一種魚類搶先注冊, 所以它們只能退而求其次, 擁有了電鰻這個名字。

電鰻背鰭和腹鰭退化, 只有一對很小的胸鰭, 和跨越了整個下身, 一直連接到尾鰭的超長臀鰭。 電鰻的臀鰭完全張開時, 看上去像是飄動的海帶, 收起時則像蛇一樣。 它們的生存環境并不優越, 大多為渾濁、緩流的水域。 這使得它們產生了相應的變化:

第一是由于能見度低, 眼睛基本沒有了用武之地, 于是退化成了米粒大小。 因此電鰻必須依靠微弱的電流探知周圍環境, 所以它們的電路是長時間開放的; 第二就是在這種環境中長得好看也沒有人欣賞, 搞不好還容易被當作獵物, 于是電鰻干脆也懶得「打扮」。 它們全身沒有鱗片, 上體灰黑,

下腹桔黃, 看上去十分普通, 甚至有點丑陋。

電鰻是放電能力最強的淡水魚類, 它的進化歷史就連達爾文本人都十分感興趣。 經過一代代生物學家的研究, 基本可以確定, 電鰻從小萌新進化成「人間皮卡丘」, 共經歷了6次進化。 而這6次進化, 花了2億年時間。

漫長的歲月中, 電鰻潛伏在不見天日的水底, 不停地調整自身的發電系統, 一次次地練習發電, 最終憑借著兩億年的努力, 成為了亞馬遜河流域的頂級殺手。 在食人魚、鱷魚橫行霸道的水域里, 電鰻仍能占據一席之地。

電鰻能熟練地掌握放電的時間和強度,

這是它們捕食和打擊敵害的重要手段, 彌補了行動速度緩慢的缺陷。 根據電鰻的種類不同, 它們的發電能力也不盡相同。

像較小的南美電鰻一次只能發出37伏電壓, 中等大小的電鰻一次發電的電壓在70~80伏, 非洲電鰻一次發電的電壓在200伏左右, 更有甚者能達到800伏的電壓, 只要0.2秒就足以使一個健康的成年人斃命。 但它們的「能源儲備」也是有限的, 并不能一直放電。 電鰻每秒鐘大約能放電50次, 連續放電會使電流減弱, 10—15秒后完全消失, 休息后才能重新恢復放電能力。

電鰻有兩對發電器,呈長梭形,位于尾部脊髓兩側。發電時身體的尾端為正極,頭部為負極,電流從尾部流向頭部。電鰻全身4/5的組織都是由肌肉組成的「發電器」,由規則排列的6000~10000枚肌肉薄片組成。其中儲備著電能,薄片之間有結締組織相隔,并有許多連向中樞神經系統的神經。每枚肌肉薄片像一個小電池,只能產生150毫伏的電壓,但近萬個「小電池」串聯起來,就可以產生幾百伏的電壓。

電鰻體內的細胞也一樣經過了特化:當它們被神經信號所刺激時,能陡然使離子流通過它的細胞膜。電鰻體內從頭到尾都有這樣的細胞,也就形成了全身導電的基礎。

電鰻有如此高強度的電力,難道不會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嗎?

當電鰻處于主場地位,也就是在水里的時候,當然不會被電到。

一是因為在進化出放電能力的同時,身體的大部分以及重要器官也都包裹了絕緣的脂肪; 二是在水中放電時,電鰻本身的電阻比水大,因此不是主要導體。如果電鰻上了陸地,由于空氣電阻比自身大,這時候發電就是自討苦吃了。

作為亞馬遜河的頂級殺手,只要是在主場作戰,那基本是所向披靡。那如果遇上另一位王者——鱷魚,情況又會怎麼樣呢?

鱷魚擁有極強的咬合力,全身披覆「鎧甲」,在水中基本上也是戰無不勝,一般的動物對鱷魚根本造成不了傷害。因此它在水域和近岸地帶從來都是大搖大擺,毫無顧忌。

曾經就有視訊記錄過電鰻與鱷魚的強強對決

視訊里這條鱷魚顯然對進入自己領地的電鰻老弟產生了不滿,在二者深情對望了幾秒之后,鱷魚一個出其不意成功咬住了電鰻的半個身子。目前的戰局看上去顯然是鱷魚更勝一籌。但又幾秒之后,鱷魚突然開始渾身抽搐。不用說,肯定是電鰻動用了看家本事。不得不說,這鱷魚也是個真漢子,這樣也不松口。最后,這對好兄弟就以這種奇特的方式做了一對「亡命鴛鴦」。

雖然有搏一搏的能力,但電鰻有限的發電能力并不一定能讓鱷魚喪命。多數中小型鱷魚被獵物猛地一電,都會瞬間失去胃口,興致缺缺地離開。但要是碰上體型巨大或是饑腸轆轆的家伙,電鰻就無可奈何了。

大自然孕育出的生物各不相同,它們都在時間的長河里修煉自己的生存之道。優勝劣汰,適者生存。就像人類之所以能從成千上萬的物種中脫穎而出,并不是天道如此,而是我們的生存之道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而這種優勢在復雜的社會形態中反復鞏固,并成就了人類在這顆星球上毋庸置疑的地位。電鰻在自然界中能擁有如今的地位,也都是它們在億萬年間努力生存的結果。

電鰻有兩對發電器,呈長梭形,位于尾部脊髓兩側。發電時身體的尾端為正極,頭部為負極,電流從尾部流向頭部。電鰻全身4/5的組織都是由肌肉組成的「發電器」,由規則排列的6000~10000枚肌肉薄片組成。其中儲備著電能,薄片之間有結締組織相隔,并有許多連向中樞神經系統的神經。每枚肌肉薄片像一個小電池,只能產生150毫伏的電壓,但近萬個「小電池」串聯起來,就可以產生幾百伏的電壓。

電鰻體內的細胞也一樣經過了特化:當它們被神經信號所刺激時,能陡然使離子流通過它的細胞膜。電鰻體內從頭到尾都有這樣的細胞,也就形成了全身導電的基礎。

電鰻有如此高強度的電力,難道不會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嗎?

當電鰻處于主場地位,也就是在水里的時候,當然不會被電到。

一是因為在進化出放電能力的同時,身體的大部分以及重要器官也都包裹了絕緣的脂肪; 二是在水中放電時,電鰻本身的電阻比水大,因此不是主要導體。如果電鰻上了陸地,由于空氣電阻比自身大,這時候發電就是自討苦吃了。

作為亞馬遜河的頂級殺手,只要是在主場作戰,那基本是所向披靡。那如果遇上另一位王者——鱷魚,情況又會怎麼樣呢?

鱷魚擁有極強的咬合力,全身披覆「鎧甲」,在水中基本上也是戰無不勝,一般的動物對鱷魚根本造成不了傷害。因此它在水域和近岸地帶從來都是大搖大擺,毫無顧忌。

曾經就有視訊記錄過電鰻與鱷魚的強強對決

視訊里這條鱷魚顯然對進入自己領地的電鰻老弟產生了不滿,在二者深情對望了幾秒之后,鱷魚一個出其不意成功咬住了電鰻的半個身子。目前的戰局看上去顯然是鱷魚更勝一籌。但又幾秒之后,鱷魚突然開始渾身抽搐。不用說,肯定是電鰻動用了看家本事。不得不說,這鱷魚也是個真漢子,這樣也不松口。最后,這對好兄弟就以這種奇特的方式做了一對「亡命鴛鴦」。

雖然有搏一搏的能力,但電鰻有限的發電能力并不一定能讓鱷魚喪命。多數中小型鱷魚被獵物猛地一電,都會瞬間失去胃口,興致缺缺地離開。但要是碰上體型巨大或是饑腸轆轆的家伙,電鰻就無可奈何了。

大自然孕育出的生物各不相同,它們都在時間的長河里修煉自己的生存之道。優勝劣汰,適者生存。就像人類之所以能從成千上萬的物種中脫穎而出,并不是天道如此,而是我們的生存之道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而這種優勢在復雜的社會形態中反復鞏固,并成就了人類在這顆星球上毋庸置疑的地位。電鰻在自然界中能擁有如今的地位,也都是它們在億萬年間努力生存的結果。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