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競技»正文

唐穎:服裝設計專業圖案課程教學中的非線性思維建構

摘要:針對傳統圖案課程教學中的線性教學思路和方法存在的局限性, 提出在教學過程中建構非線性思維的方法, 讓學生重新認識被理性、秩序忽略的“非理性”和“無序”, 著重啟發學生對於圖案設計的創新思維和應用能力, 通過理論研究與教學實踐的結合, 建設具有特色的服裝設計專業圖案課程, 實現對傳統圖案設計觀的拓展與補充。

關鍵字:非線性思維;服裝設計專業;圖案課程;分形;教學改革

圖案是服裝設計專業的重要基礎課程, 是後期專業設計的根基。 圖案課程的教學目標是為學生後期的專業設計訓練培養良好的美學基礎和造型能力,

使學生掌握基本的圖案設計技巧及繪圖技法, 也為學生進入真正的設計階段做好鋪墊。 因此, 圖案課程是服裝設計專業教學體系中連接繪畫與設計的橋樑, 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在該課程教學中不僅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和繪畫技巧, 更要培養學生的設計思維和創新意識。 非線性科學於20世紀60年代興起, 涉及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及哲學等眾多學科, 是當今科學研究的熱點, 已在眾多前沿學科的研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1]。 非線性思維方式在藝術設計領域也逐漸得到應用, 基於非線性思維方式中強調對時空觀念的轉變, 可以揭示大自然中複雜事物的自組織規律和審美原理,
為藝術設計的創新發展帶來了新的思維方向, 尤其是在建築設計、景觀設計等方面, 已經出現了一些實踐非線性思維的設計案例[2-3]。 在服裝設計專業圖案課程教學中也應積極構建非線性思維的方法, 以培養學生的圖案設計能力和創新思維。

一、服裝設計專業圖案課程教學現狀

目前服裝設計專業的圖案基礎課程教學仍停留在讓學生掌握紋飾結構與組織形式規律、黑白與色彩變化以及相關表現技法的階段, 在教學中強調形式美法則與繪畫技法的重要性。 這些基本素質的培養對於設計專業的學生來說的確是重要的, 有助於學生儘快掌握初步的造型技能[4], 但如果一味地追求畫面形式感,

追求材料、技法的視覺效果, 就會陷入固定的條條框框, 失去應有的主觀意識和創新意識。

在不同的審美情趣及價值觀的影響下, 現代設計呈現出多樣化的風格及形式, 不再有永恆的固定不變的審美模式, 設計的未來趨勢一定是多元化的。 我國設計教育依然處在發展與探索階段, 要適應時代需求, 緊隨時代的步伐, 教師應該首先轉變思維方式, 不能局限于傳統的理論教學和形式美訓練方法, 而應不斷學習世界設計領域的新觀念、新思想, 啟發學生多維度觀察, 從更加具體的角度培養學生的創意思維, 讓學生受益于多元化的設計模式, 同時也讓圖案課程教學真正為專業設計奠定基礎。 常規的線性教學思路和方法很容易給學生造成思維局限,

使他們的設計循規蹈矩。 非線性思維的嘗試可讓學生重新認識被理性、秩序忽略的“非理性”“無序”, 拓寬思路, 走出二元論, 突破形式與功能的對立、結構與裝飾的對立, 在設計中靈活調整圖案與空間的關係, 實現對傳統圖案設計觀的拓展與補充。

二、非線性思維觀下的圖案設計教學方法

圖案設計的靈感源泉是自然界的萬事萬物, 從寫生到圖案變形的基本繪圖能力是線性的思維方式。 然而世界是非線性的, 自然界的很多事物都具有自相似性, 具有分形結構以及混沌特徵。 藝術設計也是這樣一個複雜系統, 它有諸多限制因素, 遵循權威的圖案設計法則不可能很好地解決所有的設計問題。

設計思維具有非線性基因, 設計的功能、藝術、技術屬性中都包含非線性特性[5]。 因此, 通過在服裝設計專業的基礎圖案教學中引入非線性思維方式, 對於啟發學生新的思維模式, 培養學生後期的創新設計能力, 有著重要的理論研究價值和實踐意義。

1.“錯位”——打破傳統的穩定與均衡

在非線性思維方式主導下的圖案課程教學中, 以線性思維為基礎的傳統理性和秩序, 即人們習慣中的完美——均衡統一不再是考慮的首要因素, 色彩和諧也不再是圖案設計的唯一追求。 由“對位”轉向“錯位”的手法使圖案設計有效地打破秩序, 營造出特殊的圖形空間。 將“點”“線”進行錯位, 嘗試把“面”傾斜, 再將“體”塊進行扭轉, 甚至將圖案內部的立體空間進行折疊等多維形式的錯位, 都是打破穩定與均衡,營造圖案從固定形態到動態美感這一審美形式的轉變。

2.“碎片”——營造“未完成”的視覺效果

啟發學生用“碎片”來對抗傳統的完形審美價值觀。作為對“整體”的消解,“碎片”是完整的歐式幾何體的破損和不規則化,運用曲線、折疊、不定形來組織新的圖案形式,同時借助規則幾何形態的部分缺失及散構重組,給圖案以粗野奔放的“未完成”視覺效果。

3.自相似——對圖案層級性的審美思考

圖案設計的靈感來自大自然,然而傳統圖案設計選取大自然界的元素都是通過基本幾何形態來進行具象或抽象的變形設計,卻對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的分形形態視而不見,樹葉、西蘭花、海岸線等自然界的事物都表現出部分與整體的自相似性。近年來分形圖案逐漸受到設計人士的關注,在啟發圖案設計靈感時加入分形思維,幫助設計專業學生多維地觀察物件,激發設計靈感[6]。

三、非線性思維觀下的圖案設計實例

在開展設計之前,將設計思路分為以下幾種:(1)目前關於非線性思維的圖案並不多見,希望在傳統的圖案設計中加入非線性的思維,從而發掘並總結出一些非線性圖案的特徵;(2)從收集的圖案資料中截取部分元素對其進行設計,其難點在於在設計過程中如何既保持非線性圖案的特點,又具有獨特的審美風格;(3)對於現有的圖案形式通過解構、重組、倒序等手段加以創新。在設計的過程中,想法和創意是最重要的,而經過對非線性的分析及設計思路的整理,使學生對非線性的概念有一定的把握,從中總結出非線性圖案具有的特性。例如“不完整”“破碎”“無限性”“自相似性”等,這些特性的發現將為之後的設計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將這些特有的性質相互交織,融會貫通,最終形成一系列的設計方案。

1.病原體系列

病原體系列圖案設計的靈感源泉是基於分形理論,但並不等同於一般數理運算形成的分形圖案。許多非線性函數中,分形本身就是一種會隨著資料變動而產生不同節奏和韻律的無規則、無限定的圖形。在傳統的圖案設計中,十分注重圖案之間的構成感,比如形式美法則中的“對稱”“統一”“對比”等,很多時候都成為人們評判一幅設計作品好壞的準則。病原體是細菌、病毒、真菌、寄生蟲等可造成生物感染疾病的微生物的統稱。大多數病原體在一定條件下是會自我進行培養和繁殖的,而在繁殖過程中不斷地分裂、破碎、結合成新的病原體,這一生物特性與分形幾何及混沌力學中提到的“打破”“重構”等概念十分類似。圖1所示為學生設計的病原體系列圖案作品。從中可以發現,繪製圖案時並沒有單獨將某一種元素過多地重複或相互對應,而是從整體上所有的內容都是相得益彰、環環相扣的。這是對於傳統圖案設計概念的一種打破和衝擊,同時又能很好地把分形圖案的自相似性以及局部與整體相呼應的特性表現出來。在圖案的細節處理上,放棄了傳統圖案的講究和嚴謹,將細菌、真菌等難以表達的複雜元素簡單化,再通過彼此之間的聯繫以及巧妙的佈局,使得設計圖案在不經意間形成一個整體,富有獨特的韻律和張力。


圖1 病原體系列圖案設計

在設計應用時,學生選擇將病原體系列圖案作品(圖1)與女童裝相結合。在兒童日常服飾設計中,衣服的易穿脫性十分重要,這是從兒童在沒有成年人輔助的情況下也能自行穿脫為出發點考慮的,因此款式設計上沒有運用太複雜的服裝結構,主要為基本款,如連帽衛衣、蓬蓬裙、針織外套、背帶褲、T恤及連衣裙。也正因為款式較為簡單,因此選擇了色彩較豐富且具有趣味性的病原體系列圖案,這樣不僅能讓款式看上去並沒有那麼普通,而且趣味性的圖案能使人產生愉悅的心情,且符合孩童活潑可愛的形象(見圖2)。


圖2 病原體系列圖案在女童服裝設計中的應用

2.萬花筒系列

萬花筒作為一種利用物理上的光反射原理製成的玩具,將不同形態的實物放於圓筒底部,通過窺孔即可看到其形成的特殊鏡像圖形。這種對稱圖形會隨著圓筒的轉動而源源不斷地形成許多有趣的圖像,抽象而又千變萬化,具有非線性圖案的特徵。這種圖像的形成並不由單一的點、線、面組成,而是互相交替產生的,所以若單獨將成像結果截取出來,人們很難根據成像猜到原始物體的全部,這給人們提供了很大的想像空間,拓展了人們的思維,具有極好的趣味性。

圖3所示為萬花筒靈感圖案設計及其在男裝設計中的應用。該系列圖案靈感直接來源於萬花筒所產生的圖像,並用照相的方式記錄萬花筒成像下的不同紋樣之美。在取材方面,選擇與大自然相貼合的植物為素材,實驗物件有雛菊、吊蘭、松葉、米蘭草、喇叭花、黃瓜花、霸王鞭、秋海棠等,從中選取部分的圖像用繪圖軟體將設計項目規整化從而形成圖案。再通過面料選擇、數碼印花,最終完成一個系列的男裝設計,主要突出男性的灑脫與飄逸。該系列的設計者也憑藉其創意圖案和男裝設計,申請並最終獲得了倫敦藝術大學紡織品設計專業碩士生入學資格。


圖3 萬花筒靈感圖案設計及其在男裝中的應用

四、結語

通過探索服裝設計專業圖案課程教學中非線性思維的建構,引入非線性思維方式下的分形、混沌理念,打破傳統基礎圖案教學中的思維禁錮。重點在於在課程教學中啟發學生對於圖案設計的多維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並通過非線性思維形式的理論研究與圖案設計教學實踐的結合,建設具有特色的服裝設計專業圖案課程。

參考文獻:

[1]李潤珍,武傑. 非線性提供了一種新的思維方式[J]. 科學技術與辯證法,2003,20(2):26-29.

[2]龔曉文. 非線性思維及其在建築中的應用研究[D]. 長沙:湖南大學,2008.

[3]匡緯. 基於非線性思維觀的景觀設計策略研究[D]. 北京:北京林業大學,2011.

[4]孫曄. “服飾圖案”課程教學探索[J]. 紡織服裝教育,2014,29(4):337-339.

[5]KUMAR Vijay. 101 design methods: A structured approach for driving innovation in yourorganization[M]. Hoboken, New Jersey: John Wiley & Sons, Inc.,2013:27-29.

[6]唐穎,房寬竣,沈雷. 分形圖案與傳統紡織印花圖案的形式美感對比[J]. 紡織學報,2009,30(12):90-94.

(本文原載於《紡織服裝教育》2018年第2期)

都是打破穩定與均衡,營造圖案從固定形態到動態美感這一審美形式的轉變。

2.“碎片”——營造“未完成”的視覺效果

啟發學生用“碎片”來對抗傳統的完形審美價值觀。作為對“整體”的消解,“碎片”是完整的歐式幾何體的破損和不規則化,運用曲線、折疊、不定形來組織新的圖案形式,同時借助規則幾何形態的部分缺失及散構重組,給圖案以粗野奔放的“未完成”視覺效果。

3.自相似——對圖案層級性的審美思考

圖案設計的靈感來自大自然,然而傳統圖案設計選取大自然界的元素都是通過基本幾何形態來進行具象或抽象的變形設計,卻對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的分形形態視而不見,樹葉、西蘭花、海岸線等自然界的事物都表現出部分與整體的自相似性。近年來分形圖案逐漸受到設計人士的關注,在啟發圖案設計靈感時加入分形思維,幫助設計專業學生多維地觀察物件,激發設計靈感[6]。

三、非線性思維觀下的圖案設計實例

在開展設計之前,將設計思路分為以下幾種:(1)目前關於非線性思維的圖案並不多見,希望在傳統的圖案設計中加入非線性的思維,從而發掘並總結出一些非線性圖案的特徵;(2)從收集的圖案資料中截取部分元素對其進行設計,其難點在於在設計過程中如何既保持非線性圖案的特點,又具有獨特的審美風格;(3)對於現有的圖案形式通過解構、重組、倒序等手段加以創新。在設計的過程中,想法和創意是最重要的,而經過對非線性的分析及設計思路的整理,使學生對非線性的概念有一定的把握,從中總結出非線性圖案具有的特性。例如“不完整”“破碎”“無限性”“自相似性”等,這些特性的發現將為之後的設計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將這些特有的性質相互交織,融會貫通,最終形成一系列的設計方案。

1.病原體系列

病原體系列圖案設計的靈感源泉是基於分形理論,但並不等同於一般數理運算形成的分形圖案。許多非線性函數中,分形本身就是一種會隨著資料變動而產生不同節奏和韻律的無規則、無限定的圖形。在傳統的圖案設計中,十分注重圖案之間的構成感,比如形式美法則中的“對稱”“統一”“對比”等,很多時候都成為人們評判一幅設計作品好壞的準則。病原體是細菌、病毒、真菌、寄生蟲等可造成生物感染疾病的微生物的統稱。大多數病原體在一定條件下是會自我進行培養和繁殖的,而在繁殖過程中不斷地分裂、破碎、結合成新的病原體,這一生物特性與分形幾何及混沌力學中提到的“打破”“重構”等概念十分類似。圖1所示為學生設計的病原體系列圖案作品。從中可以發現,繪製圖案時並沒有單獨將某一種元素過多地重複或相互對應,而是從整體上所有的內容都是相得益彰、環環相扣的。這是對於傳統圖案設計概念的一種打破和衝擊,同時又能很好地把分形圖案的自相似性以及局部與整體相呼應的特性表現出來。在圖案的細節處理上,放棄了傳統圖案的講究和嚴謹,將細菌、真菌等難以表達的複雜元素簡單化,再通過彼此之間的聯繫以及巧妙的佈局,使得設計圖案在不經意間形成一個整體,富有獨特的韻律和張力。


圖1 病原體系列圖案設計

在設計應用時,學生選擇將病原體系列圖案作品(圖1)與女童裝相結合。在兒童日常服飾設計中,衣服的易穿脫性十分重要,這是從兒童在沒有成年人輔助的情況下也能自行穿脫為出發點考慮的,因此款式設計上沒有運用太複雜的服裝結構,主要為基本款,如連帽衛衣、蓬蓬裙、針織外套、背帶褲、T恤及連衣裙。也正因為款式較為簡單,因此選擇了色彩較豐富且具有趣味性的病原體系列圖案,這樣不僅能讓款式看上去並沒有那麼普通,而且趣味性的圖案能使人產生愉悅的心情,且符合孩童活潑可愛的形象(見圖2)。


圖2 病原體系列圖案在女童服裝設計中的應用

2.萬花筒系列

萬花筒作為一種利用物理上的光反射原理製成的玩具,將不同形態的實物放於圓筒底部,通過窺孔即可看到其形成的特殊鏡像圖形。這種對稱圖形會隨著圓筒的轉動而源源不斷地形成許多有趣的圖像,抽象而又千變萬化,具有非線性圖案的特徵。這種圖像的形成並不由單一的點、線、面組成,而是互相交替產生的,所以若單獨將成像結果截取出來,人們很難根據成像猜到原始物體的全部,這給人們提供了很大的想像空間,拓展了人們的思維,具有極好的趣味性。

圖3所示為萬花筒靈感圖案設計及其在男裝設計中的應用。該系列圖案靈感直接來源於萬花筒所產生的圖像,並用照相的方式記錄萬花筒成像下的不同紋樣之美。在取材方面,選擇與大自然相貼合的植物為素材,實驗物件有雛菊、吊蘭、松葉、米蘭草、喇叭花、黃瓜花、霸王鞭、秋海棠等,從中選取部分的圖像用繪圖軟體將設計項目規整化從而形成圖案。再通過面料選擇、數碼印花,最終完成一個系列的男裝設計,主要突出男性的灑脫與飄逸。該系列的設計者也憑藉其創意圖案和男裝設計,申請並最終獲得了倫敦藝術大學紡織品設計專業碩士生入學資格。


圖3 萬花筒靈感圖案設計及其在男裝中的應用

四、結語

通過探索服裝設計專業圖案課程教學中非線性思維的建構,引入非線性思維方式下的分形、混沌理念,打破傳統基礎圖案教學中的思維禁錮。重點在於在課程教學中啟發學生對於圖案設計的多維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並通過非線性思維形式的理論研究與圖案設計教學實踐的結合,建設具有特色的服裝設計專業圖案課程。

參考文獻:

[1]李潤珍,武傑. 非線性提供了一種新的思維方式[J]. 科學技術與辯證法,2003,20(2):26-29.

[2]龔曉文. 非線性思維及其在建築中的應用研究[D]. 長沙:湖南大學,2008.

[3]匡緯. 基於非線性思維觀的景觀設計策略研究[D]. 北京:北京林業大學,2011.

[4]孫曄. “服飾圖案”課程教學探索[J]. 紡織服裝教育,2014,29(4):337-339.

[5]KUMAR Vijay. 101 design methods: A structured approach for driving innovation in yourorganization[M]. Hoboken, New Jersey: John Wiley & Sons, Inc.,2013:27-29.

[6]唐穎,房寬竣,沈雷. 分形圖案與傳統紡織印花圖案的形式美感對比[J]. 紡織學報,2009,30(12):90-94.

(本文原載於《紡織服裝教育》2018年第2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