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西周后期的「國人暴動」,導致國王流亡十四年,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史記·周本紀》記載了周厲王時期的一件事情:國人暴動, 襲擊厲王, 厲王逃亡。 關于國人暴動的前因后果, 性質等, 歷史上眾說紛紜。 有人認為國人暴動是一次奴隸起義, 不過當今已經幾乎沒有人認可此觀點。 也有學者認為這是一次平民起義, 另外一部分學者認為是貴族叛亂。 那麼國人暴動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什麼是國人

想要了解國人暴動的性質, 就必須要清楚「國人」指的是哪些人。 以范文瀾、郭沫若、楊寬等為代表的史學家認為:國人是指居住在國都之內的「公民」, 主要是平民為主體, 特別是工商業者。

以赫勒川、何凡、楊東晨為代表的學者認為國人是指國中之人, 主要是卿大夫、士, 也包含工商業者, 而主體是貴族群體。

那麼國人究竟是哪些人呢?在西周, 人們把都城稱為「國」, 當然都城的郊區也屬于「國」的范圍。 而國都之外, 就是「野」也就是現在所謂的鄉下。 居住在國都之內的人也就稱為「國人」, 居住在國都之外的被稱為「野人」。 國人和野人是有很大區別的, 國人是主要指各級貴族, 包括卿、大夫、士等, 他們擁有公民權, 承擔著當兵的義務, 「執干戈以衛社稷」。 國人也要為國家提供提供軍賦, 并時刻保持軍事訓練「春菟、夏苗、秋獼、冬狩, 皆于農隙以講事也」。

豐鎬遺址野按照現在的說法就是「農村公社」, 野人主要是依附于貴族土地上的庶民。 他們不屬于貴族群體, 但是依靠貴族的土地而生存。 西周實行井田制, 在公社中, 土地分為兩部分——公田和私田, 兩者都是國家所有。 公田的土地給村民集體耕種, 有三老等負責組織和監督, 其產品用于維持村社的公共事務和上繳賦稅, 而私田的產品歸家庭所有。

較為原始的村莊因此, 國人暴動的主體也就是居住在都城中的各階層。 那麼, 參與暴動的人是貴族為主還是工商業者為主呢?西周時期實行「工商食官」, 其社會并沒有獨立的工商業者存在。 貴族在其居住地設立作坊, 以養工商業者。

因此, 工商者是依賴于貴族生存的群體, 他們并不會單獨發動「暴動」, 更沒有機會驅逐國王。 那麼, 國人暴動的主體就是貴族。 2011年公布的《清華簡·系年》也證明了此觀點, 其中記載了發動暴動的人是卿士、諸正(諸尹)、萬民。 顯然, 這是一場貴族發動, 各階層參與的暴動。

國人暴動

貴族為何要發動暴動?

在國人暴動中, 整個國都之人均把矛頭指向了周厲王, 說明國人暴動的原因來自于周厲王本身。 我們可以從《史記·周本紀》、《國語·周語》、《竹書紀年》等史料來分析其原委。

從《國語》中大夫芮良夫對周厲王的勸諫來看, 周厲王重用了榮夷公為卿士, 推行「專利」政策, 「夫榮公好專利而不知大難」。 什麼是「專利」呢?根據當代許多學者研究得出, 所謂的專利也就是將過去各貴族階層可以共享的山川漁澤之利壟斷, 變成了王室專利。 針對周厲王的這個政策, 芮良夫還以山川漁澤是大自然的恩澤來作為反駁:

夫利, 百物之所生也, 天地之所載也, 而有專之, 其害多矣。 天地百物皆將取焉, 何可專也?所怒甚多, 不備大難。以是教王,王其能久乎?——《史記·周本紀》

可周厲王并沒有聽從芮良夫的勸告,繼續推行專利制度。于是國人便議論紛紛,「國人謗王」。周厲王針對此種現象又采取了高壓的政策,「得衛巫,使監謗者,以告則殺之」。以至于國人敢怒而不敢言,「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除了專利制度之外,周厲王還賣官鬻爵,「爵以賄成」。

顯然,周厲王推行了專利制度嚴重損害了各貴族階級的利益,那麼為什麼周厲王還要這樣做呢?在周厲王之前,周朝就已經走向了衰落,《史記》載:「當周夷王之時,王室微,諸侯或不朝,相伐。」周厲王上臺后,周邊各族不斷入侵,危機不斷,如「淮夷侵洛,王命虢公長父征之,不克」,「西戎入于犬丘」、「皞狁侵宗周西鄙。召穆公帥師追荊蠻,至于洛」。《竹書紀年》又記載周厲王「作夷宮」,也就是修建新的宮殿。顯然,軍事上和修建宮殿都需要大量的資金,造成了財政虧空。

周厲王時代的《多友鼎》銘文,就記載了一場王畿內周軍抗擊玁狁的短線防御戰。

從中國古代歷史上來看,一個王朝當遇到財政空虛的時候,往往會采取賣官鬻爵、專制制度等措施。如管仲改革中就有「官山海」政策,壟斷山川大海的資源;漢武帝的財政改革中就有「鹽鐵專賣」和「民得買爵及贖禁錮,免減罪。置賞官,名曰武功爵,級十七萬,凡直 三十余萬金」等賣官鬻爵的政策。在清朝晚期,為了給修建頤和園籌集經費,清政府也采取了「海防捐」的名義進行了賣官。因此,可以大概判斷,周厲王推行「爵以賄成」和「專利」是為了解決財政危機,不過此舉損害了大部分貴族的利益,因此遭到了反對。

國人暴動的結果如何?

公元前841年,召穆公等發動了「國人暴動」,周厲王逃亡到了彘(今山西霍州)。周厲王出逃后,其太子靜(也就是后來的周宣王)藏匿在了邵穆公家中躲過一劫。此后周朝出現了「共和」的十四年。

關于「共和」,不斷的史料有不同的記載。《史記·周本紀》記載為「召公、周公二相行政,號曰共和」,也就是召穆公和周定公共同執政。而《竹書紀年》則記載為另外一個版本,認為是共伯和干政十四年,「有共伯和者攝行天子事」。出土的戰國簡《清華簡·系年》也有不同的記載,「龍伯和立」。這里龍伯很可能就是指共伯,具體情況如何,現在難以考證。

不過可以斷定,周厲王實行的專利制度在「共和」十四年被廢除。周厲王逃亡彘以后,在這里度過了14年的時間。從出土的厲王簋中的銘文來看,周厲王也并非是傳統史料記載的完全昏庸。其銘文大意為:

我晝夜盡心經營先王事業,以配皇天,我任用義土獻民,祀先王宗室。作此將彝寶簋,安惠干先宗列祖,以祀皇天大命,保佑周室、王位和我自身。賜降多福、長壽和智慧。

厲王簋公元前829年周厲王去世,太子靜繼位,是為周宣王。周宣王時期,周朝出現了短暫的復興現象,被稱為「宣王中興」,不過復興的局面沒有維持多久,宣王晚年后,周朝又走向了衰落。

不備大難。以是教王,王其能久乎?——《史記·周本紀》

可周厲王并沒有聽從芮良夫的勸告,繼續推行專利制度。于是國人便議論紛紛,「國人謗王」。周厲王針對此種現象又采取了高壓的政策,「得衛巫,使監謗者,以告則殺之」。以至于國人敢怒而不敢言,「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除了專利制度之外,周厲王還賣官鬻爵,「爵以賄成」。

顯然,周厲王推行了專利制度嚴重損害了各貴族階級的利益,那麼為什麼周厲王還要這樣做呢?在周厲王之前,周朝就已經走向了衰落,《史記》載:「當周夷王之時,王室微,諸侯或不朝,相伐。」周厲王上臺后,周邊各族不斷入侵,危機不斷,如「淮夷侵洛,王命虢公長父征之,不克」,「西戎入于犬丘」、「皞狁侵宗周西鄙。召穆公帥師追荊蠻,至于洛」。《竹書紀年》又記載周厲王「作夷宮」,也就是修建新的宮殿。顯然,軍事上和修建宮殿都需要大量的資金,造成了財政虧空。

周厲王時代的《多友鼎》銘文,就記載了一場王畿內周軍抗擊玁狁的短線防御戰。

從中國古代歷史上來看,一個王朝當遇到財政空虛的時候,往往會采取賣官鬻爵、專制制度等措施。如管仲改革中就有「官山海」政策,壟斷山川大海的資源;漢武帝的財政改革中就有「鹽鐵專賣」和「民得買爵及贖禁錮,免減罪。置賞官,名曰武功爵,級十七萬,凡直 三十余萬金」等賣官鬻爵的政策。在清朝晚期,為了給修建頤和園籌集經費,清政府也采取了「海防捐」的名義進行了賣官。因此,可以大概判斷,周厲王推行「爵以賄成」和「專利」是為了解決財政危機,不過此舉損害了大部分貴族的利益,因此遭到了反對。

國人暴動的結果如何?

公元前841年,召穆公等發動了「國人暴動」,周厲王逃亡到了彘(今山西霍州)。周厲王出逃后,其太子靜(也就是后來的周宣王)藏匿在了邵穆公家中躲過一劫。此后周朝出現了「共和」的十四年。

關于「共和」,不斷的史料有不同的記載。《史記·周本紀》記載為「召公、周公二相行政,號曰共和」,也就是召穆公和周定公共同執政。而《竹書紀年》則記載為另外一個版本,認為是共伯和干政十四年,「有共伯和者攝行天子事」。出土的戰國簡《清華簡·系年》也有不同的記載,「龍伯和立」。這里龍伯很可能就是指共伯,具體情況如何,現在難以考證。

不過可以斷定,周厲王實行的專利制度在「共和」十四年被廢除。周厲王逃亡彘以后,在這里度過了14年的時間。從出土的厲王簋中的銘文來看,周厲王也并非是傳統史料記載的完全昏庸。其銘文大意為:

我晝夜盡心經營先王事業,以配皇天,我任用義土獻民,祀先王宗室。作此將彝寶簋,安惠干先宗列祖,以祀皇天大命,保佑周室、王位和我自身。賜降多福、長壽和智慧。

厲王簋公元前829年周厲王去世,太子靜繼位,是為周宣王。周宣王時期,周朝出現了短暫的復興現象,被稱為「宣王中興」,不過復興的局面沒有維持多久,宣王晚年后,周朝又走向了衰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