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19世紀美國插畫家筆下的中國與中國人:中國習俗的保存


歷史圖片精製

中國視覺巔峰

中國人傳統上慎終追遠, 不輕易離開自己的家鄉, 即使離開也要保留原有的習俗。 每到傳統節日, 中國移民社區必然張燈結綵, 共同慶祝, 尤其是中國新年, 每一家人都會穿起新衣服, 遙祭祖先, 互賀新年快樂。 至於其他婚喪喜慶的禮俗, 也都遵照原鄉的規範, 有著極為濃厚的文化色彩。

圖為1880年3月20日《哈潑週報》圖文報導, 木刻版畫一幅。 原圖說:三藩市中國城的節日(A holiday in Chinatown, San Francisco)。

當移居美國的華人越來越多, 甚至形成聚落, 但凡遇到中國的傳統節日, 都會很隆重地慶祝, 其中又以春節最為隆重,

據記載:“各大華埠的商店、公共場所, 都張燈結綵, 裝配一新, 按照傳統習慣, 祭灶神、祭祖先, 鞭炮齊鳴、鑼鼓喧天, 張貼春聯, 全家歡聚一堂, 大擺宴席, 吃團圓飯, 互相拜年”, 幾乎與在中國無異。 元旦早晨開始, 通常會連放六天的爆竹。 普通華僑穿著藍布棉襖, 富商則穿絲袍與皮裘, 人人互相道賀, 戲院連夜開演, 一片熱鬧景象。 畫面下方街道上可以看到, 不少白人也都感到有趣而特地來中國城參與。

圖為1882年1月28日《哈潑週報》圖文報導, 木刻版畫一幅。 原圖說:隆山墓園的中式葬禮(A Chinese Burial in Lone Mountain Cemetery)。

“慎終追遠, 死者為尊”一向是華人社會的傳統美德, 即使到了外國, 儀式及祭品仍然隆重而講究, 圖右方幾個人依序端著三牲, 挑著供品準備獻祭, 中央有道士作法,

搖鈴誦經超度亡魂, 雇用的孝女團身穿白衣嚎啕大哭, 道士身後有配合的樂班, 嗩呐、鑼鼓手, 兩座墳頭上分別插著香燭和招魂幡, 希望客死異鄉的魂魄得以暫時找到歸宿, 日後再找機會回故土安葬, 華人相信死後不論貴賤, 家鄉都會接納每個遊子。

圖為1884年10月11日《李斯利新聞畫報》圖文報導, 木刻版畫一幅。 原圖說:紐約蒙特街華埠歡度中秋節(New York City- celebrating the Chinese moon festival in Mott street)。

中秋一向是華人重要的節慶之一, 因此在紐約華人聚集的蒙特街, 當然少不了相關的慶祝活動, 包括遊行、廟會, 平時辛苦工作的華人也在這一天和家人朋友團聚。 圖中華人們見到滿月初升, 都走出家門張望, 甚至有人舉起簡陋的放大鏡, 妄想能離圓滿的月亮更近一些,

雖然物理上行不通, 但心理上卻似乎離遠方的家人又近了一步。 1882年排華法案通過後, 華人處境日益艱難, 許多華人在美國好不容易攢了一點積蓄, 希望能把家鄉的妻兒接來過好日子, 但在移民法案重重限制下, 只能遙望著明月, 盼望真正團圓的日子早日到來。

圖為1888年6月30日《李斯利新聞畫報》圖文報導, 木刻版畫一幅。 原圖說:紐約華埠寫真(Sketches in the Chinese quarter of New York City)。 本圖中標示1至5圖分別描繪的是:中國餐廳內的場景、新年放鞭炮趨吉避凶、中華會所及寺廟外觀、中式廚房及高級中國餐廳的包廂。

當華人被迫離鄉背井討生活, 中國菜也隨著華人的腳步, 越來越“全球化”, 在世界各地的中國菜, 都會自然而地發展出自己的地方特色, 美國的中國餐館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餐後的“幸運餅乾(fortune cookie)”,

但這其實是來源自日本的傳統, 而今天美國人最喜愛的一道菜“左宗棠雞”, 並非來自左宗棠的故鄉湖南, 而是來自于臺灣廚師的創意, 並經過改良做成美式口味, 與原先的食譜也大相徑庭, 但無論菜肴變了多少味道, 左宗棠卻因此意外成為全美國迄今最有名的清朝官吏, 這就是文化傳播的偶然和有趣之所在。

圖為1889年2月2日《李斯利新聞畫報》圖文報導, 木刻版畫一幅。 原小標題:紐約的華人墓地(New York City- the Chinese burying-place in thecemetery of the Evergreen)。 原圖說:在開放式的墓園焚燒紙錢(上圖)(Burning prayers over the open grave);墓碑前的祭祀及墓園地景(下圖)(The altar, and view of the ground)。

華人會願意冒險到美國謀生, 最後也不過是圖個好歸宿, 中國文化對養生送死十分注重, 即使到異國仍然謹守傳統。

圖中可以看到每逢祭祀之時, 華人都會慎重其事地準備鮮花、香燭、生果等供品陳列於往生者墳頭, 表達尊敬與追憶。 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 備受歧視的華人連死後都被禁止和白人埋在同一個墓園, 華人六大會館只好集資興建華人的公共墳場, 並依照不同會館的區域劃分下葬的位置, 由於大部分客死異鄉的僑民都只是暫時安葬, 日後各會館會定期檢整自己區域內的遺骸, 整批送回故里, 完成往生者落葉歸根的心願。

美國涉華插畫系列圖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