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念書沒錢...「餛飩麵媽媽」偷加料 35年後他變校長想報恩

35年前補習吃麵時, 麵攤老闆娘每次都偷偷地多加餛飩, 讓屏東市建國國小校長施世治感念在心, 端午連假他再到北市南昌公園, 拿著大字報拜訪店家盼找到這名「餛飩麵媽媽」。

端午連假, 施世治北上臺北市南昌公園, 在附近傢俱街及廟宇, 拿著「尋恩人, 35年前在此賣麵」的大字報, 挨家挨戶詢問傢俱店老闆及廟內老人, 尋找當年在南昌公園附近擺攤賣麵的「餛飩麵媽媽」。

施世治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表示, 他昨天拜訪附近傢俱店, 今天拜訪廟宇, 昨天雖有找到當年他從屏東北上租房子的傢俱店, 但老闆夫妻已過世, 下一代對「餛飩麵媽媽」的攤位沒有印象, 讓這趟尋人的一絲線索又斷掉。

施世治今天在臉書(Facebook)發文, 同時張貼在「我是蘆洲人」社群, 希望能找到這名感念在心35年的「餛飩麵媽媽」。

施世治在南昌公園的尋人行動, 也勾起附近一些傢俱店老闆對當年(年代在1984~1985年)南昌公園的場景。

施世治于3年前的5月20日(我愛妳)前夕在臉書第一次發表他與「餛飩麵媽媽」的故事, 施世治說, 當年大學沒考上, 爸爸清出口袋僅有的錢, 讓他從屏東北上到當年有名的國民補習班補習。

他指出, 由于家境貧窮, 當時自我要求2週所有花費不能超過新臺幣500元, 他因為骨架小, 個子也不高, 看起來面黃肌瘦, 一副風吹就倒的樣子。

他說, 當時住在臺北市羅斯福路附近的南昌路二段, 南昌路有個三角公園, 路邊有個長得白白淨淨的老闆娘, 她用一臺推車在那裡擺攤賣麵, 他每週都會選一天去那裡吃麵, 總覺得這麵攤讓他沒有異鄉遊子的感覺。

施世治表示, 他吃麵時, 老闆娘總是建議吃飩餛麵, 他以為是老闆娘的拿手絕活,

所以每次都點餛飩麵, 同伴覺得奇怪為什麼每次都點一樣, 後來發現他的餛飩麵好像與別人不太一樣, 但又說不出哪裡不一樣。

施世治說, 他就這樣吃了「餛飩麵媽媽」的餛飩麵半年, 直到離開臺北的前幾週, 同伴忍不住翻攪檢視, 才發現他的餛飩比別人多了一倍, 而且都蓋在麵下面, 讓他與別人無法查覺有異, 當場他眼淚掉了下來。

施世治當時淚眼望向老闆娘, 站起來走向她, 害羞的個性只讓他說出了「謝謝」, 老闆娘做手勢要他把眼淚擦一擦, 輕輕搖搖頭, 用唇語跟他說, 「別哭」, 然後, 轉身忙著煮其他客人的麵。

施世治表示, 「原來, 這就是一直感受到幸福的原因, 我一個異鄉遊子被默默關照這麼久」。

施世治告訴中央社記者, 他大學時曾經回到當年的攤位尋找「餛飩麵媽媽」, 但那裡已變成水果攤, 當時那邊的攤販告訴他, 「餛飩麵媽媽」搬去「蘆洲或三重」, 由于年代已久, 他不確定是否就是這2處。 3年前選在代表「我愛妳」的5月20日前夕于臉書首次發表這段故事並尋找恩人, 他同時在5月20日當天于當時服務的屏東市唐榮國小請師生及網友吃餛飩麵, 並以行動劇重現當年的故事, 施世治表示, 他的母親看了行動劇後當場掉下眼淚地說「原來我的兒子在補習時有人默默關照著他」。

施世治說, 北上尋人是他一直的心願, 不行動就永遠找不到, 做了就不會有遺憾, 他用臉書及行動尋找恩人, 分享社會上「默默關懷」及「感恩」的溫暖,

對師生、家長、網友都有感染力。

施世治還在臉書上請大家幫忙找「餛飩麵媽媽」, 他指出, 如果找到「餛飩麵媽媽」, 他第一句要向她說的是當年因害羞而不敢說的話「餛飩麵媽媽, 謝謝妳, 我愛妳」, 他也將在每年的5月20日前後進行尋人行動, 直到有了消息為止。

施世治曾在2012獲屏東縣師鐸獎、2013教育部師鐸獎, 10年前創辦「屏東縣天文協會」, 並擔任2屆理事長, 曾發起屏東縣每年都舉辦的「恆春半島星空吶喊」活動, 目前是協會榮譽理事長;2年前調到建國國小, 爭取由縣政府在建國國小設立「獵戶座天文臺」, 促成屏東縣天文科學教育大躍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