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靖康之恥」后,南宋的反擊有多狠?七百萬金人僅僅剩下十萬

在歷史的長河中, 漢族建立了許多偉大的王朝, 而一些少數民族也曾通過強悍的實力問鼎中原, 而為少數民族統治中原開辟先河的便是女真族建立的金朝。

金天會五年, 女真族攻破了北宋的城門, 北宋就此滅亡, 女真人成為了占領中原的王者, 這段歷史被稱為靖康之恥。

但數年之后, 蟄伏在南方的南宋逐漸強大, 而漢族人奪回中原、一雪前恥的情緒也越發濃厚, 在這種情感的趨勢下, 南宋對金朝發動猛烈攻擊, 七百萬金人最終只剩下十萬人。

靖康之恥

曾經, 北宋也是一代強國, 而金則是北宋的附屬國, 但是, 隨著政/府的腐朽與官員的腐敗, 北宋的實力一落千丈, 這一現象自然被野心勃勃的金人看在眼里, 公元1125年, 完顏宗望與完顏宗翰以張覺事變為理由向宋朝發起進攻。

當年10月, 完顏宗望帶領軍隊自秦皇島出發沿東路向燕京府發起猛攻,

宋朝腐朽的政/府早已支撐不起如此沖擊, 很快宋易州就被金人攻破。

次年1月2日, 金人部隊在于白河和古北口打敗宋軍, 兩天之后, 駐守在此的宋朝將領郭藥師選擇投降, 宋朝燕山府周圍的防衛就此崩盤。

金人一路勢如破竹, 攻破宋中山、真定府以及信德府。

同時, 由完顏宗翰帶領的西路軍也一路高歌猛進, 在1125年12月29日攻破朔州, 次年1月6日攻下代州, 1月15日包圍太原。

1月27日, 宗望軍成功路過黃河, 包圍汴京, 不過在宋將李綱的頑強抵抗下未能攻破宋朝京城。 未能吃下北宋的金人只得選擇與北宋議和, 不過作為勝利者, 這次議和金人也是賺的盆滿缽滿, 不但拿到了大批的財寶, 還收獲了大片土地。

不過野心勃勃的「狼」不會就此收手, 而腐朽的北宋統治也在金人的沖擊下變得搖搖欲墜, 當金兵第二次圍攻汴京時, 北宋的處境甚至比第一次還要困難。

在上一次金人的進攻中, 太原成功的絆住了西路軍的步伐, 但這一次王稟大將雖固守太原二百五十多天, 但最終還是被完顏婁室帶領的五萬金兵攻破了城門。

隨后, 完顏婁室帶領這五萬大軍渡過黃河, 攻下洛陽, 把守潼關, 將北宋最精銳的部隊鎖在潼關之內, 阻斷了援軍的來路。

這一次, 沒有了太原的阻礙, 金軍為奪下汴京做好了充足的打算, 成功會師于開封城下。 但另一邊的北宋政/權卻早已亂成一團, 上一次為汴京城擋下金軍的李綱因為姚平仲劫寨失敗一事受到牽連, 被中央奪去了兵權, 此時政/權全都落在了宰相何栗一個人手里。

作為文人的何栗哪里有戰/爭經驗, 很快他就被郭京所謂的六甲神兵迷惑的團團轉, 而愚昧的何栗為了能夠將利益最大化,還自以為是的給這場戰/爭上了一道雙保險——派人悄悄前往金人軍中求和。

可如今的金軍兵強馬壯,那會放下這塊「肥肉」,在二三十萬的大軍圍攻下,最終汴京城門大開,北宋二帝被俘,延續了167年的宋朝歷史也在「靖康之恥」中就此畫上句號。

建立南宋

雖然金人攻破了北宋的首都,卻沒能將宋朝的皇種徹底掐斷,這其中作為漏網之魚的趙構順利隨部下來到南京應天府登基為王,在版圖的南側,延續了北宋歷史的南宋就此建立。

好不容易攻下中原的金人自然不愿只占領中原一片土地,于是在不久之后休整好的金人部隊就對南宋再一次發動攻擊。

此時的南宋擁有的只不過是一個流亡而來的皇帝以及一個岌岌可危的政/權,根本就沒有能力與金兵正面交鋒,為了躲避金人的追捕,趙構只得以巡幸為由四處逃亡,先后在蘇州、揚州、杭州、越州等地尋求過避難之所。

但是,兵力強盛的金朝正是鼎盛時期,怎會輕易放過趙構,金軍一路直逼杭州,勢要掘地三尺找出這個東躲西藏的南宋皇帝,趙構被逼的無路可逃,只得跳上一艘船,在溫州附近的海域漂泊了整整四個月。

就在趙構抱頭鼠竄之際,一顆冉冉上升的明星也在南宋的土地上迅速成長起來,這個人便是南宋名將岳飛。

作為南宋「中興四將」中最著名的一位名將,岳飛帶領他的隊伍與金兵多次交鋒,成功北伐奪下偽齊政/權控制的土地,甚至一路帶兵攻到朱仙鎮,給金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可是,在戰場上無法擊敗岳飛的金人想到了另一個對付岳飛的方法。岳飛固然是一代英雄,可他所守護的國家卻被一個昏庸無能的政/權控制著。

公元1141年,南宋與金朝簽訂《紹興和議》,借著這次和議,金人給岳飛安上了一個莫須有的罪名,最終通過骯臟的手段害了岳飛。

北宋的慘痛教訓并沒能讓宋朝政/府認識到自己的腐朽昏庸,很快,秦檜成為了一朝之相,靠著自己的能力在官場上為非作歹,勾結內臣,外聯遠親,迫害了無數與自己意見不同的官員。

如果說建立南宋的宋高宗在掌權時只是任用奸臣,那麼其退位之后他便徹底放飛自我,開始花天酒地,盡情享樂。

南宋的報復

在南宋政/權在歷史中掙扎時,金國的處境也逐漸發生變化,在那一時期,強盛起來的少數民族并非只有女真族,盤踞在草原的蒙古國也逐漸興盛起來。

金人建立自己的政/權沒多久就陷入了左右兩難的境地,一方面,金人希望可以吞下弱小的南宋完成自己的統一大業,另一方面,他們又需要時刻盯防日益強大起來的蒙古,以防他們沿著自己的老路顛覆自己的政/權。

為了能夠阻止蒙古對其發動進攻,金國可以說是花盡心思,他們想辦法收買邊境線上的人民,探聽蒙古情報,同時又在幾個蒙古部落之間周旋來往,試圖挑起事端,讓蒙古內亂。

但是,金人的這些小心思終究沒能阻擋蒙古國的崛起,在強悍的騎兵的武裝下,蒙古迅速發展起來,能夠與金國分庭抗禮。

忌憚于蒙古的金國逐漸將注意力全都放在了蒙古身上,有了這樣一個強國施壓,金國連對南宋出兵都多了幾分小心翼翼,而有了喘息機會的南宋借著時機迅速發展,逐漸恢復了元氣。

靖康之恥一直都是宋朝人的一個心結,雖然南宋如今逐漸恢復實力,但與金兵正面抗爭依然沒有任何勝算,相比于鼎盛時期的北宋自然更是相差十萬八千里,不過如今三國鼎立,想要出一口惡氣的南宋人便將目光鎖定在了崛起的蒙古身上。

于是,南宋瞞天過海,悄悄與蒙古國展開合作,制定下一系列針對金國的計劃,直到雙方談妥簽訂合約時被蒙在鼓里的金國才突然意識到情況不對,但此時已經為時過晚。

在蒙古國的猛烈進攻下,金國的實力一落千丈,據說在戰/爭之前金國足有七百萬的士兵,可在于宋蒙聯盟作戰之后剩下的軍人不過十萬人。

小結:

最終,國力衰微的金國不敵聯盟軍的鐵蹄四分五裂,而「靖康之恥」時的慘劇再一次在這片土地上上演。無數百姓被害,一些幸運的群眾雖然躲過了屠刀,卻也流離失所,只得踏上南逃的道路,前往南宋尋求庇護。

而金國的國主就如同北宋的末代皇帝一樣被勝者無情除掉,尸首被丟棄在荒郊野嶺。不過,對金人完成了報復的南宋并沒能再現北宋歷史上的繁盛,吃掉了金國的蒙古自然也不會放過這個弱小的國家。

很快,強大的蒙古就將這個岌岌可危的政/權吞并,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統一全國的王朝——元朝。

而愚昧的何栗為了能夠將利益最大化,還自以為是的給這場戰/爭上了一道雙保險——派人悄悄前往金人軍中求和。

可如今的金軍兵強馬壯,那會放下這塊「肥肉」,在二三十萬的大軍圍攻下,最終汴京城門大開,北宋二帝被俘,延續了167年的宋朝歷史也在「靖康之恥」中就此畫上句號。

建立南宋

雖然金人攻破了北宋的首都,卻沒能將宋朝的皇種徹底掐斷,這其中作為漏網之魚的趙構順利隨部下來到南京應天府登基為王,在版圖的南側,延續了北宋歷史的南宋就此建立。

好不容易攻下中原的金人自然不愿只占領中原一片土地,于是在不久之后休整好的金人部隊就對南宋再一次發動攻擊。

此時的南宋擁有的只不過是一個流亡而來的皇帝以及一個岌岌可危的政/權,根本就沒有能力與金兵正面交鋒,為了躲避金人的追捕,趙構只得以巡幸為由四處逃亡,先后在蘇州、揚州、杭州、越州等地尋求過避難之所。

但是,兵力強盛的金朝正是鼎盛時期,怎會輕易放過趙構,金軍一路直逼杭州,勢要掘地三尺找出這個東躲西藏的南宋皇帝,趙構被逼的無路可逃,只得跳上一艘船,在溫州附近的海域漂泊了整整四個月。

就在趙構抱頭鼠竄之際,一顆冉冉上升的明星也在南宋的土地上迅速成長起來,這個人便是南宋名將岳飛。

作為南宋「中興四將」中最著名的一位名將,岳飛帶領他的隊伍與金兵多次交鋒,成功北伐奪下偽齊政/權控制的土地,甚至一路帶兵攻到朱仙鎮,給金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可是,在戰場上無法擊敗岳飛的金人想到了另一個對付岳飛的方法。岳飛固然是一代英雄,可他所守護的國家卻被一個昏庸無能的政/權控制著。

公元1141年,南宋與金朝簽訂《紹興和議》,借著這次和議,金人給岳飛安上了一個莫須有的罪名,最終通過骯臟的手段害了岳飛。

北宋的慘痛教訓并沒能讓宋朝政/府認識到自己的腐朽昏庸,很快,秦檜成為了一朝之相,靠著自己的能力在官場上為非作歹,勾結內臣,外聯遠親,迫害了無數與自己意見不同的官員。

如果說建立南宋的宋高宗在掌權時只是任用奸臣,那麼其退位之后他便徹底放飛自我,開始花天酒地,盡情享樂。

南宋的報復

在南宋政/權在歷史中掙扎時,金國的處境也逐漸發生變化,在那一時期,強盛起來的少數民族并非只有女真族,盤踞在草原的蒙古國也逐漸興盛起來。

金人建立自己的政/權沒多久就陷入了左右兩難的境地,一方面,金人希望可以吞下弱小的南宋完成自己的統一大業,另一方面,他們又需要時刻盯防日益強大起來的蒙古,以防他們沿著自己的老路顛覆自己的政/權。

為了能夠阻止蒙古對其發動進攻,金國可以說是花盡心思,他們想辦法收買邊境線上的人民,探聽蒙古情報,同時又在幾個蒙古部落之間周旋來往,試圖挑起事端,讓蒙古內亂。

但是,金人的這些小心思終究沒能阻擋蒙古國的崛起,在強悍的騎兵的武裝下,蒙古迅速發展起來,能夠與金國分庭抗禮。

忌憚于蒙古的金國逐漸將注意力全都放在了蒙古身上,有了這樣一個強國施壓,金國連對南宋出兵都多了幾分小心翼翼,而有了喘息機會的南宋借著時機迅速發展,逐漸恢復了元氣。

靖康之恥一直都是宋朝人的一個心結,雖然南宋如今逐漸恢復實力,但與金兵正面抗爭依然沒有任何勝算,相比于鼎盛時期的北宋自然更是相差十萬八千里,不過如今三國鼎立,想要出一口惡氣的南宋人便將目光鎖定在了崛起的蒙古身上。

于是,南宋瞞天過海,悄悄與蒙古國展開合作,制定下一系列針對金國的計劃,直到雙方談妥簽訂合約時被蒙在鼓里的金國才突然意識到情況不對,但此時已經為時過晚。

在蒙古國的猛烈進攻下,金國的實力一落千丈,據說在戰/爭之前金國足有七百萬的士兵,可在于宋蒙聯盟作戰之后剩下的軍人不過十萬人。

小結:

最終,國力衰微的金國不敵聯盟軍的鐵蹄四分五裂,而「靖康之恥」時的慘劇再一次在這片土地上上演。無數百姓被害,一些幸運的群眾雖然躲過了屠刀,卻也流離失所,只得踏上南逃的道路,前往南宋尋求庇護。

而金國的國主就如同北宋的末代皇帝一樣被勝者無情除掉,尸首被丟棄在荒郊野嶺。不過,對金人完成了報復的南宋并沒能再現北宋歷史上的繁盛,吃掉了金國的蒙古自然也不會放過這個弱小的國家。

很快,強大的蒙古就將這個岌岌可危的政/權吞并,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統一全國的王朝——元朝。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