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古代斬首為什麼都選在午時三刻,還要選在太陽充足的時候?

我們在看古裝小說或者是古裝電視劇的時候, 經常會聽到“午時斬首”或者是“午時三刻斬首”的說法!剛開始聽到這個說法的時候特別疑惑, 斬首我們都知道, 那就是殺頭, 那午時呢?為什麼要選擇在午時或者午時三刻呢?

被斬首的人, 就算罪有應得, 可還是會有一口怨氣, 死了之後會去糾纏劊子手, 或者下令的官員, 所以古人就將斬首時間定在午時三刻, 借陽氣抑制陰氣, 能夠最大限度的保護行刑者或者下令官員。

菜市口在當時是一個地處鬧市的倒丁字路口, 百姓來往十分頻繁, 因此成了斬首示眾的絕佳地點。

菜市口殺人最多的一次發生于清光緒初年, 有七十多名土匪因為集體盜皇陵而被判處秋後斬首。 當時防止劫囚與維持行場秩序的兵勇就出動數百人, 拉蓋屍席的馬車就有七八輛。 因為斬首的是土匪, 怕餘黨劫法場, 據說連街道兩旁的送魂酒都免了

一般而言, 古代殺犯人一般在秋冬, 春夏一般不殺人。 因為古人認為設官、立制不僅要與天意相和諧, 刑殺、赦免也不能與天意相違背。 春夏是萬物滋育生長的季節, 秋冬是肅殺蟄藏的季節, 古人認為, 這是宇宙的秩序和法則, 人間的司法也應當適應天意, 順乎四時。

古代的午時三刻就是現在的11點44左右, 在這個時間點, 人的影子最短(當然是我國中原地區了,

而且是按照北京時間), 而且, 還必須是大晴天, 颳風下雨、電閃雷鳴還不能實行斬首, 所以一定要選在太陽充足的時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