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寵物»正文

狼的天敵是什麼?網傳一群金雕曾與狼群大戰,7頭狼淪為「晚餐」

【關于金雕和狼群大戰的事件為網上傳說故事, 真實性有待考證, 請謹慎區分!】

如果說人們到野外探險游玩, 夜晚最害怕的聲音是什麼?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狼群。 它們在團隊的默契配合下, 有時可以擊敗比自己體型大得多的動物。 那麼, 兇惡的狼有天敵嗎?

狼的戰斗力雖然強大, 但也有自己的天敵, 這也是大自然維持平衡的原則。 據說, 在1998年, 俄羅斯西伯利的一群金雕突襲狼群, 最后有七只狼成為了它們的「腹中餐」, 受傷的更是不計其數。 金雕真的能打得過狼嗎?我們不妨來看看它們的實力對比。

實力對比

1.體型

金雕作為大型猛禽, 長相非常華麗俊美, 體型更是禽類中的佼佼者。 一只成年金雕體長在70-100厘米之間, 平均體重在4.5千克左右, 翼展可長達兩米多。 這讓它們在空中俯沖下來的時候, 看上去勢不可擋。

除了體型外, 金雕的爪子也是非常厲害的武器。 它可以直接撕裂野狼的毛皮, 而野狼的牙齒和爪子卻很難對金雕造成傷害。

2.飛行優勢

與狼相比, 金雕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飛行。 金雕可以以每小時200千米的平均速度在天空滑翔, 此外, 它們最善于俯沖和滑翔。 若在飛行過程中發現落單的獵物, 金雕可以瞬間提升速度以快速捕捉獵物。

而地面上的狼, 在面對金雕的快速攻擊時, 一般很難反應過來。 雖然說狼的速度可以達到每小時55千米, 但是與金雕的飛行速度相比, 這點速度完全不足以使落單的狼逃脫出金雕的手爪。

3.殺傷力

對于狼來說, 對目標進行攻擊時, 首先會用利爪和牙齒進行撕咬, 這也是食肉動物的特性。 體型越大的動物, 在力量上更占優勢, 攻擊力也要強大一些。 同時, 狼的嗅覺和聽覺異常靈敏, 上下顎之間分布了兩億多個嗅覺細胞, 大腦比狗要發達20%左右, 在捕獵或攻擊時可以快速反應。

而金雕的殺傷力則完全來源于尖銳的利爪和高速俯沖帶來的力量。 它們可以在快要到達地面時, 瞬間止住扇動的翅膀, 形成一股緩沖力, 迅速捕捉獵物。

狼的嗅覺和視覺雖然靈敏,但是在與金雕的戰斗中,金雕會一爪抓住狼的脖頸,直接戳瞎狼的眼睛,然后用翅膀拍打狼的頭部,讓狼失去方向感,在用利爪準確的抓住狼的頭部,戳進野狼的頭骨,使其即刻喪失性命。整個過程十分迅速,使得狼的優勢在面對金雕時根本使不出來,也沒辦法抵抗金雕的利爪。

戰術PK

除了個體實力的比較以外,戰術也是決定一場戰斗勝負的關鍵。在金雕與狼的搏斗中,最終金雕能夠獲勝是比較不可思議的。據狼類學家介紹,這場金雕攻擊狼群的事件不同于尋常的捕食事件,十分蹊蹺。因為金雕喜歡獨來獨往,很少參與群體活動。在此之前,也從來沒有發生過這麼多只金雕同時捕狼的記錄,這更像是一場金雕「蓄謀」后的勝利。

性格孤僻的金雕為何會共同捕獵狼群?研究人員發現,金雕攻擊狼群的時候正是西伯利亞最冷的冬季,這個季節金雕的獵物會急劇減少。一只成年狼的體重在30千克以上,對于金雕來說,狼此時就是一個不錯的獵物。

所以,金雕借鑒了狼群的群毆戰術,組成了10-20只的金雕團,一起發動攻擊。它們憑借飛行優勢,肆無忌憚地沖散狼群,讓狼群無法形成合力,只能單打獨斗,最后成功攻下七只狼。在這里,金雕并沒有選擇貿然向狼群發動進攻,而是借鑒了狼群的群毆戰術成功捕捉到獵物。

除了借鑒狼群的群毆戰術外,金雕團也很聰明地選擇了一群剛剛經過激戰的狼群作為捕捉對象。據了解,這支被金雕攻擊的狼群,在此之前就已經經過了一番殊死搏斗,雖然成功打退了入侵者,但卻給了金雕可乘之機。

它們趁著狼群剛剛戰斗完的空隙,迅速組成一個捕獵隊,向疲憊不堪的狼群發動「偷襲」。可憐的狼群,還沒來得及喘一口氣,就被金雕狩獵了。

3.狼群中的幼狼較多

據了解,在這場戰斗中,有四分之一的狼都是幼狼。這是極為罕見的現象。幼狼過多對于整支狼群來說并不是一件好事。就缺乏戰斗力的幼狼會極大地分散成年狼的注意力,母狼會更多地把精力放在保護幼崽上來。

所以,在狼群與金雕對戰時,母狼第一時間的選擇是保護幼崽,而不是團結在一起戰斗,這樣大大削弱了狼群的戰斗力。

而金雕的進攻就抓住了這一點,先是對幼狼進行佯攻,吸引母狼分散母狼注意力后,再對雄狼進行主攻,從而成功捕獵。

狼的天敵「另有其人」

金雕之所以能夠獵殺狼群,更大的原因在于它們罕見地團結起來共同捕獵,但是在自然界里它們很少這麼做。所以此次事件只能說是一個巧合,而不是自然界的常態,金雕也不能算是狼的天敵。

那麼,狼的天敵是什麼呢?有人說就是猞猁,也有人說是老虎和棕熊。

先來說說猞猁,這是一種長得像貓的野獸,體重可以達到30公斤以上,這和一般的野狼相當,這也決定了兩者單兵作戰的能力不相上下。所以,如果這兩種動物發生正面沖突,必然要打個你死我活,這是野生動物最不愿意做的事。

因此,我們很少在自然界看到它們激烈的肉搏。不愿正面交鋒不代表不是天敵。猞猁十分狡猾,見到兇猛的狼群就會遠遠避開,而如果遇到懷孕難以作戰,或者帶著狼崽的母狼,他就會伺機發動突襲。由此可見,猞猁完全是狼崽的天敵。

而棕熊和老虎這類大型野生動物呢?首先,棕熊和老虎雖然都有殺狼的記錄,甚至有在狼群中輕取狼王性命的實力,但卻并不是為了專門吃狼肉,而是為了從狼群口中搶奪獵物。所以從這個方面來說,猞猁和熊虎,到底誰更像是狼的天敵就沒有定論了。但我更傾向于認為猞猁是狼的天敵。

狼的嗅覺和視覺雖然靈敏,但是在與金雕的戰斗中,金雕會一爪抓住狼的脖頸,直接戳瞎狼的眼睛,然后用翅膀拍打狼的頭部,讓狼失去方向感,在用利爪準確的抓住狼的頭部,戳進野狼的頭骨,使其即刻喪失性命。整個過程十分迅速,使得狼的優勢在面對金雕時根本使不出來,也沒辦法抵抗金雕的利爪。

戰術PK

除了個體實力的比較以外,戰術也是決定一場戰斗勝負的關鍵。在金雕與狼的搏斗中,最終金雕能夠獲勝是比較不可思議的。據狼類學家介紹,這場金雕攻擊狼群的事件不同于尋常的捕食事件,十分蹊蹺。因為金雕喜歡獨來獨往,很少參與群體活動。在此之前,也從來沒有發生過這麼多只金雕同時捕狼的記錄,這更像是一場金雕「蓄謀」后的勝利。

性格孤僻的金雕為何會共同捕獵狼群?研究人員發現,金雕攻擊狼群的時候正是西伯利亞最冷的冬季,這個季節金雕的獵物會急劇減少。一只成年狼的體重在30千克以上,對于金雕來說,狼此時就是一個不錯的獵物。

所以,金雕借鑒了狼群的群毆戰術,組成了10-20只的金雕團,一起發動攻擊。它們憑借飛行優勢,肆無忌憚地沖散狼群,讓狼群無法形成合力,只能單打獨斗,最后成功攻下七只狼。在這里,金雕并沒有選擇貿然向狼群發動進攻,而是借鑒了狼群的群毆戰術成功捕捉到獵物。

除了借鑒狼群的群毆戰術外,金雕團也很聰明地選擇了一群剛剛經過激戰的狼群作為捕捉對象。據了解,這支被金雕攻擊的狼群,在此之前就已經經過了一番殊死搏斗,雖然成功打退了入侵者,但卻給了金雕可乘之機。

它們趁著狼群剛剛戰斗完的空隙,迅速組成一個捕獵隊,向疲憊不堪的狼群發動「偷襲」。可憐的狼群,還沒來得及喘一口氣,就被金雕狩獵了。

3.狼群中的幼狼較多

據了解,在這場戰斗中,有四分之一的狼都是幼狼。這是極為罕見的現象。幼狼過多對于整支狼群來說并不是一件好事。就缺乏戰斗力的幼狼會極大地分散成年狼的注意力,母狼會更多地把精力放在保護幼崽上來。

所以,在狼群與金雕對戰時,母狼第一時間的選擇是保護幼崽,而不是團結在一起戰斗,這樣大大削弱了狼群的戰斗力。

而金雕的進攻就抓住了這一點,先是對幼狼進行佯攻,吸引母狼分散母狼注意力后,再對雄狼進行主攻,從而成功捕獵。

狼的天敵「另有其人」

金雕之所以能夠獵殺狼群,更大的原因在于它們罕見地團結起來共同捕獵,但是在自然界里它們很少這麼做。所以此次事件只能說是一個巧合,而不是自然界的常態,金雕也不能算是狼的天敵。

那麼,狼的天敵是什麼呢?有人說就是猞猁,也有人說是老虎和棕熊。

先來說說猞猁,這是一種長得像貓的野獸,體重可以達到30公斤以上,這和一般的野狼相當,這也決定了兩者單兵作戰的能力不相上下。所以,如果這兩種動物發生正面沖突,必然要打個你死我活,這是野生動物最不愿意做的事。

因此,我們很少在自然界看到它們激烈的肉搏。不愿正面交鋒不代表不是天敵。猞猁十分狡猾,見到兇猛的狼群就會遠遠避開,而如果遇到懷孕難以作戰,或者帶著狼崽的母狼,他就會伺機發動突襲。由此可見,猞猁完全是狼崽的天敵。

而棕熊和老虎這類大型野生動物呢?首先,棕熊和老虎雖然都有殺狼的記錄,甚至有在狼群中輕取狼王性命的實力,但卻并不是為了專門吃狼肉,而是為了從狼群口中搶奪獵物。所以從這個方面來說,猞猁和熊虎,到底誰更像是狼的天敵就沒有定論了。但我更傾向于認為猞猁是狼的天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