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勵志»正文

領導不重用能力強的人,是你3個潛規則搞反,別賣命傻干了

有位同事已經四十多歲了, 不但沒做到「不惑」, 反而更加「迷惑」了。 他說, 在國企奮斗20年, 工作能力很強, 工作態度端正, 任勞任怨、勤勤懇懇, 堅持原則, 不講關系。 論硬件, 他早應該被提拔了, 卻始終止步于中層副職, 再也沒有進步過。

年齡過線之后, 他退居二線, 被安排了一個閑職。 人到中年萬事休, 破罐子破摔, 他也不在乎了, 人前人后都在抱怨領導的眼睛都瞎了, 沒有發現他這塊閃閃發光的大金子。 有時候, 他還故意說給領導聽, 領導只是呵呵一笑, 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了。 他被安排在閑置崗位, 再折騰也翻不出幾朵浪花了。

這位同事的職場業態, 是很多人的歸宿。 為什麼自己的能力很強卻得不到領導的重用呢?

是領導眼瞎嗎?恰恰相反, 領導的眼睛都是非常毒辣的。 其實是很多國企人把成功的底層邏輯式的潛規則搞反了。 如果你看不懂這3個底層邏輯,

你可能折騰到四十歲, 撞得頭破血流之后, 才會明白。 所以, 早一點看懂, 早一點頓悟, 也許能走上一條快車道。

【一】有業績才能得到領導重用還是得到領導重用后才有業績?

行走職場, 我們很多老實人都把這個底層邏輯搞反了。

老實人認為, 我要勤勤懇懇地工作, 做出業績, 才能得到領導的賞識和重用。 其實, 在職場, 領導先重用你, 你才能做出業績, 升職加薪只是這個邏輯上「順勢而為」的結果。

職場, 要做出讓領導認可的業績, 首先要得到資源的傾斜和領導的提攜。 比如, 每一個國企都有一個內在的潛規則, 某些崗位、某些業務、某些部門就是核心位置, 是出「干部」的重要臺階, 其他部門就是「干兒子」, 再努力也白搭。

如果領導想加快提拔速度,

那麼, 就把你放在團委部門, 然后突破年齡限制, 快速提拔為中層副職, 然后再安排到關鍵崗位鍛煉幾年, 有機會就能一步到位進入班子副職了。

再舉一個例子:班子里缺什麼專業的副職, 領導就會提前布局, 超前為你量身定制「前進的路線」。 比如, 班子里缺分管生產的副職, 領導就會把你放在生產辦主任的崗位上過渡;班子里缺分管設備的副職, 就會把你提前放在設備部經理的職位上過渡;班子里缺分管政工的副職, 就會把你放在黨委辦公室主任的職位上過渡。 即使你在基層當礦長, 領導也會把你交流到黨委辦公室主任的崗位上, 目的就是往副書記的方向引導。

【二】能力重要還是信任重要?

職場, 正如一部龐大的機器, 大多數人都是這個系統工程里的一個螺絲釘。 很多人的能力相對都是單一的, 而且, 人才只進不出, 沉淀、累積了大量的人才。 說真話, 國企里真的不缺通用型的人才, 人才對領導來說, 絕對是供大于求的。 所以, 能力的權重, 在提拔要素里,

往往并不是最高的。

那麼, 在領導的眼里, 哪一個要素的權重最高呢?信任的權重是最高的。

隨著職位的提升, 信任的權重越來越高。 比如, 在車間主任這個層面上, 能力的權重占60%、信任的權重占40%;到了廠長這個層面上, 能力的權重占40%, 信任的權重占60%;到了公司高管這個層面上, 能力的權重降到了20%, 信任的權重高達80%。

很簡單, 層次越高, 能人越多, 能力并不稀缺。 保持一條心、站穩一個立場, 對你信任的權重是具有壓倒性的。 當你達到中層之后, 你會發現領導提拔了一個能力不如你的同事, 你非常不服氣, 也想不通。 其實, 唯一的底層邏輯就是, 領導更信任他而不信任你。 潛規則, 就是這麼簡單。

所以, 在職場, 要想得到提拔重用, 必須取得「一把手」的信任。 國企的用人制度跟地方的制度是一樣的。你要看懂底層邏輯是什麼?最重要的邏輯是:初始提名權在誰的手里?按照目前的用人制度,初始提名權在「一把手」的手里,而不是其他的人手里。

提拔干部的程序是:一把手提名,三人小組同意,安排組織部門啟動選拔程序,帶著人選進行考察、驗證。如果得到了驗證,那麼,就進入上會程序;如果得不到驗證,很簡單,一把手叫停選拔程序,等到時機成熟后再重新啟動。一把手想用你,他會創造條件、想盡辦法用你;一把手不想用你,你再有本事也白搭,只要不啟動選拔程序就可以了。

【三】短期主義重要還是長期主義重要?

領導為什麼要提拔你?他是用你的短期貢獻還是長期紅利?你把這個底層邏輯想通了,就悟透了潛規則。現在的領導很喜歡「隔代培養」,關鍵時候,特別愿意提拔自己的「晚輩」。

領導會把自己的人放在后備池子里,按照班子成員的中長期配備的計劃,有意識地對自己人進行復合培養,目的就是等他退休之前,把自己人培養成熟,接替上位,并且能長期當領導,讓他的「紅利」持續很長時間。

所以,行走職場,年齡非常重要,一定要卡上提拔的步點。有人形容,提拔就像坐公交車,一班一班,卡著點來,卡著點走,一步趕不上、步步趕不上,等到你的年齡過線了,末班車就會頭也不回地開走了,連個招呼也不會打的。

在職場,要想持續得到成長進步,在人到中年之前就能「卡上點位」,就要在年輕時尋找貴人,進入主要領導的視野,被放進「后備小池子」里進行復合培養。大約在34歲之前要當上基層管理正職,39歲之前要當上中層副職,44歲之前要當上中層正職,如果卡不到這個點位,你的職業生涯基本止步于中層副職的天花板。

所以,在職場里持續提拔進步的底層邏輯,歸根到底就是一個不斷尋找貴人、抓住機遇、卡上點位的螺旋式上升的過程。把這三個底層邏輯式的潛規則搞懂了,就是悟透了「道」。

至于能力、品行、努力、勤奮、業績、貢獻等要素,都是「術」的問題。

國企的用人制度跟地方的制度是一樣的。你要看懂底層邏輯是什麼?最重要的邏輯是:初始提名權在誰的手里?按照目前的用人制度,初始提名權在「一把手」的手里,而不是其他的人手里。

提拔干部的程序是:一把手提名,三人小組同意,安排組織部門啟動選拔程序,帶著人選進行考察、驗證。如果得到了驗證,那麼,就進入上會程序;如果得不到驗證,很簡單,一把手叫停選拔程序,等到時機成熟后再重新啟動。一把手想用你,他會創造條件、想盡辦法用你;一把手不想用你,你再有本事也白搭,只要不啟動選拔程序就可以了。

【三】短期主義重要還是長期主義重要?

領導為什麼要提拔你?他是用你的短期貢獻還是長期紅利?你把這個底層邏輯想通了,就悟透了潛規則。現在的領導很喜歡「隔代培養」,關鍵時候,特別愿意提拔自己的「晚輩」。

領導會把自己的人放在后備池子里,按照班子成員的中長期配備的計劃,有意識地對自己人進行復合培養,目的就是等他退休之前,把自己人培養成熟,接替上位,并且能長期當領導,讓他的「紅利」持續很長時間。

所以,行走職場,年齡非常重要,一定要卡上提拔的步點。有人形容,提拔就像坐公交車,一班一班,卡著點來,卡著點走,一步趕不上、步步趕不上,等到你的年齡過線了,末班車就會頭也不回地開走了,連個招呼也不會打的。

在職場,要想持續得到成長進步,在人到中年之前就能「卡上點位」,就要在年輕時尋找貴人,進入主要領導的視野,被放進「后備小池子」里進行復合培養。大約在34歲之前要當上基層管理正職,39歲之前要當上中層副職,44歲之前要當上中層正職,如果卡不到這個點位,你的職業生涯基本止步于中層副職的天花板。

所以,在職場里持續提拔進步的底層邏輯,歸根到底就是一個不斷尋找貴人、抓住機遇、卡上點位的螺旋式上升的過程。把這三個底層邏輯式的潛規則搞懂了,就是悟透了「道」。

至于能力、品行、努力、勤奮、業績、貢獻等要素,都是「術」的問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