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長平之戰后,白起與范雎為何產生矛盾,范雎真的被賄/賂了嗎?《史記》此處有「隱筆」

關于白起與范雎產生矛盾的原因, 《白起王翦列傳》記載得非常清楚。

長平之戰后第二年, 秦軍攻入趙國, 并圍困了邯鄲, 白起準備一舉滅趙, 韓趙兩國非常驚恐, 派遣縱橫家蘇代(蘇秦族弟)重金賄賂游說秦相范雎:

《白起王翦列傳》:蘇代勸說范雎, 「趙亡則秦王王矣, 武安君為三公。 武安君所為秦戰勝攻取者七十馀城, 南定鄢、郢、漢中, 北禽趙括之軍, 雖周、召、呂望之功不益于此矣。 今趙亡, 秦王王, 則武安君必為三公, 君能為之下乎?故不如因而割之, 無以為武安君功也。 」

大意是一旦白起滅趙, 攜長平之戰、滅趙之功,

地位將在范雎之上, 不如答應韓趙割地, 不讓白起再建立大功, 于是充滿權欲的范雎, 由此勸說秦昭襄王答應議和。 最后, 韓趙割讓了部分城市求和, 雙方罷兵休戰。 因為范雎阻礙滅趙, 讓白起非常不滿, 「武安君聞之, 由是與應侯有隙」, 兩人從此產生矛盾, 將相失和, 為白起之死埋下伏筆。

問題在于:白起是否計劃滅掉趙國, 與范雎產生矛盾的原因可不可信?

其實, 在描述這一段歷史上, 存在明顯的邏輯問題, 而理清這些問題, 有助于還原歷史本來面貌。

長平之戰中秦國的損失

戰國晚期, 關東六國中, 能與秦國對抗的唯有趙國, 因此擊敗45萬趙軍的秦軍, 不可能沒有遭受重大損失。 實際上, 根據白起說的話來看, 趙軍戰斗力比想象的還要強, 秦軍損失比想象的還要大。

從兵力對比來看, 趙軍兵力為45萬, 秦軍兵力為60萬, 因此長平之戰是白起以多敗少。 秦軍占有兵力優勢, 損失卻非常慘重, 白起后來曾對秦昭襄王說「今秦雖破趙軍于長平, 但傷亡者過半, 國內空虛」, 因此秦軍傷亡在30萬以上。

《白起王翦列傳》記載, 「括軍敗, 卒四十萬人(包括受傷的)降武安君」, 因此趙軍陣亡大約5萬。

由此可見, 秦軍損失非常嚴重, 可以說是傷筋動骨了, 需要修養一段時間才能恢復;

另一方面, 趙軍戰斗力至少不遜色于秦軍, 失敗的主要原因在于斷糧, 或者說沒有保護好后勤。

白起一句話道出滅趙難處

長平之戰后第三年, 秦昭襄王派遣王陵攻打邯鄲, 結果損失了4萬兵力, 于是秦昭襄王準備讓白起為將, 繼續攻打邯鄲, 但白起卻一語道出了滅趙難處, 大意如下:

《白起王翦列傳》:「邯鄲實非易攻, 且諸侯若援救, 發兵一日即到。 諸侯怨秦已久, 今秦雖破趙軍于長平, 但傷亡者過半, 國內空虛。 我軍遠隔河山爭別人的國都, 若趙國從內應戰, 諸侯在外策應, 必定能破秦軍。 因此不可發兵攻趙。 」

白起指出了五個問題:首先邯鄲位于趙國復地又是堅城, 其次韓魏援兵一日可達邯鄲, 第三諸侯因懼怕秦國而會聯合救趙, 第四如今秦國傷亡太大急需休養生息, 第五邯鄲與秦國相距太遠(長平戰場位于山西高平市,

臨近秦國), 遠征作戰危險太大。 一旦趙國與諸侯內外夾擊, 必然能擊敗秦軍, 因此當前不能攻打趙國。

作為當時頂尖軍事家, 白起清楚地知道滅趙的難處, 所以婉拒了秦昭襄王, 隨后秦王改用王龁為將繼續攻打邯鄲, 但還是沒有攻下, 最終信陵君竊符救趙, 韓趙魏楚聯軍擊敗王龁, 秦軍遭遇一場慘敗, 驗證了白起的判斷。

既然白起深知當時不可能滅趙, 那麼長平之戰后第二年、第三年發動的攻趙戰爭, 就不可能是白起的意愿, 而是秦昭襄王的意思!也就是說, 長平之戰后白起不想打, 是秦昭襄王想要滅趙。 其中, 作為丞相的范雎, 不可能不知道白起與秦昭襄王的各自觀點。

史記虛構了蘇代游說之語?

本文開頭蘇代游說范雎的核心思想,是白起功勞太大,如今不能再讓他立下滅趙之功,否則地位必將超越范雎,因而蘇代建議韓趙割地議和,即「故不如因而割之,無以為武安君功也」。對此,秦昭襄王點頭認可。白起得知范雎破壞滅趙的消息后,自有想法,從此與范雎互有惡感。

白起指出滅趙的難點,認為當時不可能滅趙。蘇代卻說白起想立滅趙之功,范雎還相信了蘇代的話,于是向秦昭襄王讒言破壞白起滅趙大計,由此導致范雎與白起產生矛盾。前后對比之下,豈不矛盾?難道白起表里不一,前面想要立下滅趙之功,后面又不想了?以史記記載來看,這一段記載其實自相矛盾。

《秦本紀》記載:「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十月,韓獻垣雍。秦軍分為三軍。武安君歸。王龁將伐趙皮牢,拔之。」十月份,韓國先割讓了垣雍。隨后,秦軍分三路攻打趙國。當月,白起回到秦國。既然白起早已回到秦國,并未參與接下來的戰爭,也就不存在立下滅趙之功的問題了,蘇代游說范雎時說的話,豈不怪哉!

《白起王翦列傳》記載:范雎勸說秦昭襄王答應議和,「王聽之,割韓垣雍、趙六城以和。正月,皆罷兵。武安君聞之,由是與應侯有隙。」但《秦本紀》中說,韓國在十月已經割讓了垣雍,而這里卻是范雎勸說秦王「秦兵勞,請許韓、趙之割地以和,且休士卒」,第二年正月韓國才割讓垣雍,并且韓趙與秦國成功議和罷兵。可見,范雎勸說秦王的話存疑,極有可能是司馬遷根據實際情況編造而來。

根據后來白起反對滅趙的態度來說,他應當是十月回國,沒有參與「四十八年十月的伐趙之戰」。從第二年正月議和成功來推算,蘇代游說范雎的時間應在12月左右。因此,蘇代游說范雎的行為應該存在,但他所說的話中必然屬于虛構,至少涉及白起的部分屬于虛構,由此范雎與白起因為這件事產生的矛盾也就是無稽之談了。

可見,白起與范雎或有矛盾,但矛盾的源頭,必然不是范雎阻止了白起滅趙。至于司馬遷為何這麼寫兩人的矛盾來源,應該是為白起之歿做鋪墊,并勾勒出了一個陰險狡詐、充滿權欲的范雎形象。

但從當時情況來看,秦昭襄王想要滅趙,白起認為滅趙時機不成熟,兩人為此發生了沖突,秦昭襄王認為白起持功要挾君王,才是白起之歿的主要原因。司馬遷在記載這一段歷史時,或為君王諱,或是厭惡范雎,于是將白起之歿的主因暗示為范雎的陰謀。

司馬遷撰寫史記時,查閱了很多資料,走訪了很多地方,采訪了很多人士,因此其中一些情況未必是他虛構的,而可能是記載了他人傳言。當然,還有一部分的原因在于,此處為司馬遷的「隱筆」,為君王諱。

職場上,我們常常十分討厭「背后作妖」的小人,而忽略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倘若不投領導所好,小人又怎會上位,怎會得逞?所以,作妖的到底是「小人」,還是另有其人呢?

參考資料:《史記》

史記虛構了蘇代游說之語?

本文開頭蘇代游說范雎的核心思想,是白起功勞太大,如今不能再讓他立下滅趙之功,否則地位必將超越范雎,因而蘇代建議韓趙割地議和,即「故不如因而割之,無以為武安君功也」。對此,秦昭襄王點頭認可。白起得知范雎破壞滅趙的消息后,自有想法,從此與范雎互有惡感。

白起指出滅趙的難點,認為當時不可能滅趙。蘇代卻說白起想立滅趙之功,范雎還相信了蘇代的話,于是向秦昭襄王讒言破壞白起滅趙大計,由此導致范雎與白起產生矛盾。前后對比之下,豈不矛盾?難道白起表里不一,前面想要立下滅趙之功,后面又不想了?以史記記載來看,這一段記載其實自相矛盾。

《秦本紀》記載:「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十月,韓獻垣雍。秦軍分為三軍。武安君歸。王龁將伐趙皮牢,拔之。」十月份,韓國先割讓了垣雍。隨后,秦軍分三路攻打趙國。當月,白起回到秦國。既然白起早已回到秦國,并未參與接下來的戰爭,也就不存在立下滅趙之功的問題了,蘇代游說范雎時說的話,豈不怪哉!

《白起王翦列傳》記載:范雎勸說秦昭襄王答應議和,「王聽之,割韓垣雍、趙六城以和。正月,皆罷兵。武安君聞之,由是與應侯有隙。」但《秦本紀》中說,韓國在十月已經割讓了垣雍,而這里卻是范雎勸說秦王「秦兵勞,請許韓、趙之割地以和,且休士卒」,第二年正月韓國才割讓垣雍,并且韓趙與秦國成功議和罷兵。可見,范雎勸說秦王的話存疑,極有可能是司馬遷根據實際情況編造而來。

根據后來白起反對滅趙的態度來說,他應當是十月回國,沒有參與「四十八年十月的伐趙之戰」。從第二年正月議和成功來推算,蘇代游說范雎的時間應在12月左右。因此,蘇代游說范雎的行為應該存在,但他所說的話中必然屬于虛構,至少涉及白起的部分屬于虛構,由此范雎與白起因為這件事產生的矛盾也就是無稽之談了。

可見,白起與范雎或有矛盾,但矛盾的源頭,必然不是范雎阻止了白起滅趙。至于司馬遷為何這麼寫兩人的矛盾來源,應該是為白起之歿做鋪墊,并勾勒出了一個陰險狡詐、充滿權欲的范雎形象。

但從當時情況來看,秦昭襄王想要滅趙,白起認為滅趙時機不成熟,兩人為此發生了沖突,秦昭襄王認為白起持功要挾君王,才是白起之歿的主要原因。司馬遷在記載這一段歷史時,或為君王諱,或是厭惡范雎,于是將白起之歿的主因暗示為范雎的陰謀。

司馬遷撰寫史記時,查閱了很多資料,走訪了很多地方,采訪了很多人士,因此其中一些情況未必是他虛構的,而可能是記載了他人傳言。當然,還有一部分的原因在于,此處為司馬遷的「隱筆」,為君王諱。

職場上,我們常常十分討厭「背后作妖」的小人,而忽略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倘若不投領導所好,小人又怎會上位,怎會得逞?所以,作妖的到底是「小人」,還是另有其人呢?

參考資料:《史記》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