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在凌亂的家庭成長的孩子,長大難以優秀,父母尤其注意這3方面

導讀:孩子從小受到的教育除了學校, 家庭教育非常重要, 家是孩子成長的地方, 也是他的避風港。 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行舉止和生活習慣, 都來自于家庭, 來自于父母的培養和影響。 他們會不自覺效仿父母的生活方式, 包括積極方面或者消極方面。

父母愛干凈整潔, 家里收拾得井然有序, 孩子受其影響也會是一個有秩序的人, 反之在凌亂不堪的家庭環境中成長, 孩子也沒有秩序, 容易丟三落四甚至懶散。 家庭環境不僅影響孩子的生活習慣, 也影響著行為習慣和性格。

在《超級育兒師》節目中, 一位4歲寶寶的媽媽訴苦:4歲的兒子不懂禮貌, 脾氣還非常急躁, 稍有不順心就爆發, 并且多動, 上躥下跳不安靜很難管理。 育兒專家蘭海去了小朋友的家中, 剛走進樓道就發現地上都是亂扔的煙頭和紙屑垃圾。

進了小朋友家中, 育兒師發現這個家庭非常雜亂無章, 客廳里到處是孩子的玩具, 地上有擺放的多個紙箱, 隨處可見廢舊的盒子和廢紙, 廚房雜亂不堪, 煙熏火燎。

蘭海表示孩子生活在這樣沒有秩序, 不整潔的環境中, 注意力不集中、沒有自制力是必然。 于是育兒師給出的建議就是收拾房間衛生, 提供整潔有序的家庭生活環境是改造孩子的第一步。

孩子本身就沒有足夠的自制力, 注意力很容易被環境中的雜亂物品所吸引, 做事不專心, 情緒也易波動。 有條理、整潔的生活環境, 孩子才能靜下心做事, 心情舒暢, 情緒也會平穩。 還想跟大家說的是,

凌亂的家庭難以養出優秀的孩子。

首先, 房間凌亂, 孩子不會勤快。

曾國藩的家族有對子孫后代的訓誡八字決, 「掃」就是其中之一, 這是曾國藩的爺爺曾玉屏留下的, 告誡子孫后代要勤于打掃, 勤于清潔整理。 曾國藩的爺爺到老年幾乎沒有勞動能力的時候, 還堅持打掃庭院和房間, 收拾得干干凈凈。

曾國藩也書信監督弟弟, 要勤于收拾, 使家庭整潔, 否則就是敗家的景象。 曾國藩的兒子即便成家立業了, 他還會督促兒子, 每天都要堅持清掃屋子。 在父親的教誨下兒子曾紀澤嚴格按照家訓, 每天打掃房間, 從小養成的習慣也使性格更加穩重、自律, 為成為外交家打下基礎。

曾氏家族經歷200多年, 出了很多人才, 正是因為家訓的傳承, 其中「掃」不僅是簡單清潔, 更是是日積月累的習慣, 使孩子們不得過且過, 對自己有要求, 能把房間整理得很干凈有序, 內心更舒暢, 做事也更用心。

反之如果父母就沒有整理收拾的習慣, 每天生活的環境臟亂差, 沒有秩序。 孩子也很難講衛生, 不懂得秩序和整理,更不會是一個勤快的人,內心也是雜亂的。

鼓勵孩子做能力范圍的家務,疊被子、刷碗、擦桌子等家務勞動,可以把孩子培養成愛整潔,勤勞的人。

其次,作息時間亂,孩子難以自律。

李鴻章在曾國藩的府中做事的時候,一天吃早飯的時間,大家都到齊了,只有李鴻章沒到。于是曾國藩派人去喊他,李鴻章稱身體不舒服,不吃飯了。曾府有一條規章,所有一起共事的人在早上按時共進早餐。于是曾國藩再次派人喊他,并且讓帶話,如果李鴻章不來吃早飯,大家就會一直等,都不吃。

無奈李鴻章急忙去就餐,曾國藩吃過飯后,當著所有人的面,告訴李鴻章要「誠」。李鴻章聽后,覺得非常尷尬,并且決心改掉不守時的毛病。從此以后,他不論任何時候,都堅持作息時間規律,早睡早起,良好的習慣約束,使他也為晚清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按時睡,按時起床,說起來簡單,但一直堅持下去并不容易。尤其是現在人們生活很豐富,電腦、手機、平板、電視影響按時休息的外在因素太多。一個家庭中,如果連最基本的作息都隨心所欲,那麼孩子形成隨意的習慣,任何事都難以自律。

最后,內心凌亂,孩子難以上進。

央視播過一個教育短片,名叫《聽,孩子們在說》,短片中一個家庭父母和幾個成年人圍坐一桌玩麻將,屋內煙霧繚繞。家中9歲的小男孩兒在一個角落坐著,這一切都在他的眼中。他說:我并不是令人羨慕的別人家的孩子,而我的父母也不是別人家的父母。

另一個家庭,一家三口小女孩兒10歲了,她坐著一動不動,父母分別坐在她的兩邊,各自盯著手中的手機。短片背景音是追電視劇的聲音,是打游戲的聲音。畫面切換過來,爸爸在聚精會神打游戲,媽媽也沉浸在手機里的宮廷劇中。

女孩兒說:父母要求我好好學習,而他們卻連自己都管不住。很多父母要求孩子專心學習,而他們的心卻是分散的,受父母影響孩子內心也不安定,自然難以上進。

結語:

家是孩子從小生活和成長的場所,也是父母和子女之間愛的傳播空間。家庭環境影響孩子的內心,父母用心經營,家里整潔有序,生活秩序有條有理,孩子心情舒適,幸福感和安全感提升。受父母影響也是一個有秩序的孩子,做事就多了成功的機會。反之雜亂無序的環境和生活習慣,帶來負面心理暗示,孩子也難以優秀。

不懂得秩序和整理,更不會是一個勤快的人,內心也是雜亂的。

鼓勵孩子做能力范圍的家務,疊被子、刷碗、擦桌子等家務勞動,可以把孩子培養成愛整潔,勤勞的人。

其次,作息時間亂,孩子難以自律。

李鴻章在曾國藩的府中做事的時候,一天吃早飯的時間,大家都到齊了,只有李鴻章沒到。于是曾國藩派人去喊他,李鴻章稱身體不舒服,不吃飯了。曾府有一條規章,所有一起共事的人在早上按時共進早餐。于是曾國藩再次派人喊他,并且讓帶話,如果李鴻章不來吃早飯,大家就會一直等,都不吃。

無奈李鴻章急忙去就餐,曾國藩吃過飯后,當著所有人的面,告訴李鴻章要「誠」。李鴻章聽后,覺得非常尷尬,并且決心改掉不守時的毛病。從此以后,他不論任何時候,都堅持作息時間規律,早睡早起,良好的習慣約束,使他也為晚清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按時睡,按時起床,說起來簡單,但一直堅持下去并不容易。尤其是現在人們生活很豐富,電腦、手機、平板、電視影響按時休息的外在因素太多。一個家庭中,如果連最基本的作息都隨心所欲,那麼孩子形成隨意的習慣,任何事都難以自律。

最后,內心凌亂,孩子難以上進。

央視播過一個教育短片,名叫《聽,孩子們在說》,短片中一個家庭父母和幾個成年人圍坐一桌玩麻將,屋內煙霧繚繞。家中9歲的小男孩兒在一個角落坐著,這一切都在他的眼中。他說:我并不是令人羨慕的別人家的孩子,而我的父母也不是別人家的父母。

另一個家庭,一家三口小女孩兒10歲了,她坐著一動不動,父母分別坐在她的兩邊,各自盯著手中的手機。短片背景音是追電視劇的聲音,是打游戲的聲音。畫面切換過來,爸爸在聚精會神打游戲,媽媽也沉浸在手機里的宮廷劇中。

女孩兒說:父母要求我好好學習,而他們卻連自己都管不住。很多父母要求孩子專心學習,而他們的心卻是分散的,受父母影響孩子內心也不安定,自然難以上進。

結語:

家是孩子從小生活和成長的場所,也是父母和子女之間愛的傳播空間。家庭環境影響孩子的內心,父母用心經營,家里整潔有序,生活秩序有條有理,孩子心情舒適,幸福感和安全感提升。受父母影響也是一個有秩序的孩子,做事就多了成功的機會。反之雜亂無序的環境和生活習慣,帶來負面心理暗示,孩子也難以優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