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蕭朝貴說:茶地移營,石達開蹭我的熱度,洪秀全也蹭我的熱度

石達開是太平天國最有魅力的人物, 在很多人心目中, 他也是這個政權中最卓有才幹的軍事家。 然而, 太平天國發軔之初, 石達開的存在度卻並不高。 小編曾經在之前的文中寫過獨鼇山之戰, 也就是太平天國戰史上著名的“七人追千人”那次, 儘管很多人把這次戰役定義為石達開的成名戰, 但深入研究下去, 石達開作為統帥證據實在不足。


石達開像

獨鼇山之戰後, 太平軍離開獨鼇山所在的中坪, 回到了金田。 清軍呢?則在新任欽差大臣塞尚阿的指揮下步步緊逼, 又以“坐戰”的方式圍困了過來。 太平軍自然奮勇還擊,

據清方記載大小戰無數。 石達開同志在此期間一如既往的透明著, 連百年後的口碑裡都找不到他的身影, 直到獨鼇山之戰的一個月以後。

這一次, 石達開是在太方的資料裡亮相, 並且作為左軍主將, 以太平天國排名第六的大咖華麗麗地登場。

這份太平天國的資料, 便是通常所說的《茶地移營詔》。


小人書中的洪秀全

眾所周知, 在太平天國, 除了洪秀全, 楊秀清和蕭朝貴也能夠在天父天兄異化狀態下發出詔書。 不過, 這份詔書的歸屬權只屬於洪秀全一人。 天王在詔書裡提到目前軍營缺少食鹽, 將士們也多有傷病, 因此下令移營。 洪秀全還做出了移營的具體人事安排, 他讓楊秀清居中指揮, 韋昌輝、馮雲山在後護衛,

而前鋒則安排了兩員大將, 便是前軍主將蕭朝貴和我們這篇文章的主角石達開同學。

正是因為有了這篇出自洪秀全親筆的詔書, 很多專家才推斷, 從茶地移營到奪取永安, 都是石達開與蕭朝貴在擔任先鋒。 儘管石達開在之後的歷史資料中依舊以透明人的狀態存在著, 但架不住蕭朝貴出鏡率高啊!因此, 軍功章上, 是有蕭的一半, 就有石的一半。

寫到這裡, 也許一些對這段歷史及地理知識不甚熟悉的讀者會產生這樣的疑問了。

茶地?從茶地移營?不是獨鼇山之戰後太平軍回到金田了嗎?怎麼移營不說金田移營, 卻突兀地跑出來一個茶地呢?

好吧, 小編要說的是, 上面所述太平軍自中坪回到金田是不確切的,

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從中坪一帶回到金田一帶才對。

因為無論是中坪還是金田, 太平軍肯定不可能只龜縮在一地, 而是以中坪和金田為中心, 周邊的要隘和村落也駐紮了人馬。 拿金田來說吧, 其西面的要隘是雙髻山與豬仔峽, 東面的要隘是莫村和新墟。 在紫荊山的環繞中, 茶地、花蕾和大坪藏於其間。

茶地, 是太平軍駐軍金田一帶初期時的大後方。 塞尚阿有奏摺記錄:婦女多在其中。 當然, 我們的天王和他的好基友馮雲山也在其中。 比較兇猛的人物在哪裡呢?塞尚阿也告訴了我們, 說的是楊秀清、蕭朝貴、韋昌輝和胡以晃聚集在前方莫村新墟一帶。 咦, 你問本文主角石同學?透明, 堅定不移的透明著。

那麼, 茶地既然是大後方,

太平軍為何要從此地移營呢?

洪秀全聖旨所說的缺少食鹽、將士多病自然是原因之一, 但最主要的原因只有一個, 那就是在移營前, 茶地已經失去了作為大後方的資格。 由於咸豐元年七月十五日豬仔峽和雙髻山, 也就是上圖所示, 金田以西兩大要隘雙雙被向榮攻陷, 清軍勢必長驅直入。 所以三天后, 也就是七月十九日, 天王不得不在茶地下詔移營。

那麼, 接下去又有一個問題產生了。 茶地移營, 移營, 自然是離開的意思, 那麼茶地移營後, 太平軍是不是從此開始了勝利大逃亡, 去永安了呢?


太平天國戰士使用過的小手槍

答案當然是否。

《茶地移營詔》發佈的時間是咸豐元年的七月十九日, 而據塞尚阿奏報, 太平軍是在七月二十日夜間自紫荊山向南轉移的。

永安在茶地東北方向, 所以, 他們肯定不是奔向了永安, 而是去了新墟、莫村一帶。

據塞尚阿的機要秘書丁守存在日記中記載, 太平軍自茶地移營後的第六天, 即七月二十六日, 向榮才從雙髻山豬仔峽拔營, 向金田腹地進發。 所以說, 茶地移營只不過是一次太平軍在駐地內的搬家而已。 我們從上述的時間也能看出, 第一天發出詔書, 第二天晚上才開拔, 肯定不是火燒屁股的追兵在後。

既然是內部轉移, 所謂洪秀全在《茶地移營詔》裡面描述的前面是誰開路, 後面是誰護衛, 中間又是誰指揮的部署, 就顯而易見是玩過家家了。 當時, 太平軍被清軍團團包圍, 大咖們都在前線, 即新墟、莫村一帶忙得焦頭爛額, 根本不會跑到安全的茶地主持一次內部搬家。

茶地移營後,太平軍縮小了在金田一帶的控制地區,其人馬集中於新墟、莫村、金田、古社林一帶。


現在的莫村

那麼,太平軍是何時從金田一帶真正撤離的呢?

答:八月十六日,距離茶地移營幾乎能有一個月之後。其間,太平軍與清軍大大小小的戰鬥無數。

那麼,接下去問題又來了。太平軍自金田一帶真正撤離,踏上前往永安之路時,行營的人事安排是否按照一個月前的《茶地移營詔》呢?

根據現有史料能夠看出,太平軍在自金田撤離後,很快又被清軍緊緊咬住,他們是經過幾次大大小小的戰役,特別是一個大勝仗後才踏上永安之旅的。

這次大勝仗史稱官村大捷。

多年以後,李秀成在囚籠中記下了這次戰役的第一指揮官――蕭朝貴。恐怕要讓很多以《茶地移營詔》為根據,把石達開定義為蕭朝貴副手的人們失望了。李秀成緊接著又記下了蕭朝貴在官村大捷中真正的副手――馮雲山。石達開呢?李秀成隻字未提。我們自然不能說官村大捷時,石達開絕對不在場,但以一個月前的一份內部搬家文書作為證據,說石達開是官村大捷的指揮官,證據明顯是不足的。

官村大捷後,太平軍分為水旱兩路。水路相對安全,旱路則比較危險,而旱路的主帥便是蕭朝貴。

石達開到哪裡去了呢?相當多的著述又依據內部搬家文件《茶地移營詔》,把他跟蕭朝貴綁定在了一起,定義石達開為進軍永安的開路先鋒。

石達開是跟著蕭朝貴嗎?

讓我們傳喚最有利的目擊證人李秀成。


小人書中的李秀成

走旱路自金田到永安,途中最重要的一站便是滕縣。滕縣有個大黎裡,大黎裡裡有個新旺村。太平軍到達滕縣時,李秀成是新旺村的模範村民。他的父親已然過世,依照封建年代夫死從子來算,現在的他是一家之長。與同鄉陳玉成不同,李秀成上有老,下有小,主動拉著全家的性命從事造反這一革命事業還是有相當難度的。因此,以西王為首的太平軍幫了他一把,燒了他的房子,然後強搶了這個清白無辜的民男。

這件事對如李秀成這樣的農夫來說,是太刻骨銘心了,所以,他在敘述太平軍分水陸兩路上永安時,提到水路,只簡簡單單說是東王、南王所帶,連天王都忘了提。而旱路,則拉出一串長長的名單:西王、北王、秦日綱,還有就是羅大綱。

這是李秀成的親身經歷,連秦日綱,這個他日後在一破江南大營中都不曾提起的主帥他都記下了,自然不可能忽略掉他非常尊敬的石達開。唯一的可能便是,石達開並沒有與蕭朝貴走旱路,而是和天王東王南王一起坐船去的永安。之後,羅大綱作為攻打永安的先鋒被清方記錄在案,也沒有任何文字證明攻陷永安與石達開有任何關係。


小人書中的蕭朝貴

行文至此,小編也就講完了石達開是如何蹭蕭朝貴的熱度。儘管熱度不是石達開主動蹭的。那麼,洪秀全又是如何蹭蕭朝貴熱度的呢?

確切地說,洪秀全蹭了兩個人的熱度,一是蕭朝貴,還有就是楊秀清。

眾所周知,太平天國覆滅後,出版的官方檔被清廷大量銷毀,很多太平天國的印書是在民國時期由海外傳播回來的。《天命詔旨書》便是其中的一種。

此書原本現藏于法蘭西國立巴黎東方語言學校圖書館,由北京大學教授程演生先生自上世紀20年代自巴黎錄得回國。《天命詔旨書》為壬子二年原刻,癸好三年再版,其中收錄天父聖旨五篇,天兄聖旨三篇,天王洪秀全聖旨十三篇。《茶地移營詔》便是其中之一。

事實上,所謂《茶地移營詔》在《天命詔旨書》的原書中是沒有名字的,它的標題是為後人根據其內容所加。

為何天父天兄和天王的聖旨會印在同一本小冊子裡面呢?

洪秀全在癸好三年的序言中是這樣解釋再版目的的:“今恐通軍大小男女兵將未能熟知天父聖旨命令及熟知天兄聖旨命令,致有誤逆天命天令也,故特將詔書尋閱天父天兄聖旨命令最緊關者,匯錄鐫刻成書。”

看完後,真有種很心酸的感覺,卻是因為洪秀全。

假如真如洪秀全在序言中所說,是為了讓大小兵將熟知天父天兄聖旨的話,則完全沒有必要把自己如此多的聖旨也編錄在書後,13篇對8篇,明顯是在喧賓奪主。

因此,小編有一個大膽的推想,洪秀全是在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他的目並不是為了印出天父天兄的文字讓部下熟知,而是要使自己的聖旨成為印刷品問世。然而,楊蕭二人的宗教權勢太大了,他不得不把天父天兄聖旨選擇幾篇出來擺在前面,卻讓自己大部分聖旨印在後面。洪秀全正是用這種方式,蹭了楊秀清和蕭朝貴的熱度。

根本不會跑到安全的茶地主持一次內部搬家。

茶地移營後,太平軍縮小了在金田一帶的控制地區,其人馬集中於新墟、莫村、金田、古社林一帶。


現在的莫村

那麼,太平軍是何時從金田一帶真正撤離的呢?

答:八月十六日,距離茶地移營幾乎能有一個月之後。其間,太平軍與清軍大大小小的戰鬥無數。

那麼,接下去問題又來了。太平軍自金田一帶真正撤離,踏上前往永安之路時,行營的人事安排是否按照一個月前的《茶地移營詔》呢?

根據現有史料能夠看出,太平軍在自金田撤離後,很快又被清軍緊緊咬住,他們是經過幾次大大小小的戰役,特別是一個大勝仗後才踏上永安之旅的。

這次大勝仗史稱官村大捷。

多年以後,李秀成在囚籠中記下了這次戰役的第一指揮官――蕭朝貴。恐怕要讓很多以《茶地移營詔》為根據,把石達開定義為蕭朝貴副手的人們失望了。李秀成緊接著又記下了蕭朝貴在官村大捷中真正的副手――馮雲山。石達開呢?李秀成隻字未提。我們自然不能說官村大捷時,石達開絕對不在場,但以一個月前的一份內部搬家文書作為證據,說石達開是官村大捷的指揮官,證據明顯是不足的。

官村大捷後,太平軍分為水旱兩路。水路相對安全,旱路則比較危險,而旱路的主帥便是蕭朝貴。

石達開到哪裡去了呢?相當多的著述又依據內部搬家文件《茶地移營詔》,把他跟蕭朝貴綁定在了一起,定義石達開為進軍永安的開路先鋒。

石達開是跟著蕭朝貴嗎?

讓我們傳喚最有利的目擊證人李秀成。


小人書中的李秀成

走旱路自金田到永安,途中最重要的一站便是滕縣。滕縣有個大黎裡,大黎裡裡有個新旺村。太平軍到達滕縣時,李秀成是新旺村的模範村民。他的父親已然過世,依照封建年代夫死從子來算,現在的他是一家之長。與同鄉陳玉成不同,李秀成上有老,下有小,主動拉著全家的性命從事造反這一革命事業還是有相當難度的。因此,以西王為首的太平軍幫了他一把,燒了他的房子,然後強搶了這個清白無辜的民男。

這件事對如李秀成這樣的農夫來說,是太刻骨銘心了,所以,他在敘述太平軍分水陸兩路上永安時,提到水路,只簡簡單單說是東王、南王所帶,連天王都忘了提。而旱路,則拉出一串長長的名單:西王、北王、秦日綱,還有就是羅大綱。

這是李秀成的親身經歷,連秦日綱,這個他日後在一破江南大營中都不曾提起的主帥他都記下了,自然不可能忽略掉他非常尊敬的石達開。唯一的可能便是,石達開並沒有與蕭朝貴走旱路,而是和天王東王南王一起坐船去的永安。之後,羅大綱作為攻打永安的先鋒被清方記錄在案,也沒有任何文字證明攻陷永安與石達開有任何關係。


小人書中的蕭朝貴

行文至此,小編也就講完了石達開是如何蹭蕭朝貴的熱度。儘管熱度不是石達開主動蹭的。那麼,洪秀全又是如何蹭蕭朝貴熱度的呢?

確切地說,洪秀全蹭了兩個人的熱度,一是蕭朝貴,還有就是楊秀清。

眾所周知,太平天國覆滅後,出版的官方檔被清廷大量銷毀,很多太平天國的印書是在民國時期由海外傳播回來的。《天命詔旨書》便是其中的一種。

此書原本現藏于法蘭西國立巴黎東方語言學校圖書館,由北京大學教授程演生先生自上世紀20年代自巴黎錄得回國。《天命詔旨書》為壬子二年原刻,癸好三年再版,其中收錄天父聖旨五篇,天兄聖旨三篇,天王洪秀全聖旨十三篇。《茶地移營詔》便是其中之一。

事實上,所謂《茶地移營詔》在《天命詔旨書》的原書中是沒有名字的,它的標題是為後人根據其內容所加。

為何天父天兄和天王的聖旨會印在同一本小冊子裡面呢?

洪秀全在癸好三年的序言中是這樣解釋再版目的的:“今恐通軍大小男女兵將未能熟知天父聖旨命令及熟知天兄聖旨命令,致有誤逆天命天令也,故特將詔書尋閱天父天兄聖旨命令最緊關者,匯錄鐫刻成書。”

看完後,真有種很心酸的感覺,卻是因為洪秀全。

假如真如洪秀全在序言中所說,是為了讓大小兵將熟知天父天兄聖旨的話,則完全沒有必要把自己如此多的聖旨也編錄在書後,13篇對8篇,明顯是在喧賓奪主。

因此,小編有一個大膽的推想,洪秀全是在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他的目並不是為了印出天父天兄的文字讓部下熟知,而是要使自己的聖旨成為印刷品問世。然而,楊蕭二人的宗教權勢太大了,他不得不把天父天兄聖旨選擇幾篇出來擺在前面,卻讓自己大部分聖旨印在後面。洪秀全正是用這種方式,蹭了楊秀清和蕭朝貴的熱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