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邵氏停產7年后,為什麼《審死官》能成為1992年的香港票房冠軍?

哇。 兩位真是基....機靈過人!

《審死官》

1992年是香港電影周星馳年, 他史無前例的霸占了香港票房榜的前5, 全年出品7部電影, 香港總票房超2億港元, 堪稱神跡。

這年的票房冠軍, 也就是周星馳票房最好的作品是暑期檔上映的清裝公堂片《審死官》, 1992年7月2日上映, 8月9日下線, 共放映了39天, 最終票房4988萬。

后來有人惋惜, 為什麼《審死官》不多放映幾天, 這樣就可以沖破5000萬票房大關, 成為另一個里程碑。

其實, 如果搞清楚《審死官》為什麼能成為那年的票房冠軍, 也就明白為什麼《審死官》會止步于4988萬。

首先看一看90年代初, 香港影壇發生了哪些大事。

1990年, 在80年代整整輝煌了10年的新藝城電影結業了;

1992年, 另一家巨頭級的電影公司德寶也宣布結業了, 最后一部電影是國慶上映的《黑貓II》。

此時香港影壇的格局是:

擁有成龍的嘉禾依然強勢, 但不足以獨霸江湖;

向華強向華勝兄弟的永盛電影迅速崛起, 搶到周星馳等巨星, 成為可以挑戰嘉禾的新巨頭;

原新藝城三巨頭之一的黃百鳴, 成立東方電影, 還攜手永高院線, 也依然活躍;

為新藝城提供資金的母公司金公主, 接手其剩余的合約, 有周潤發在手, 仍可一戰。

其他各種資本涌入的小公司,

更是數不勝數。

最意外的是老牌巨頭邵氏, 它在1985年就宣布停產, 并把院線賣給了德寶。 可是邵氏只是停產, 不是結業, 所以他還保留著巨大的片場和廠牌。

1988年, 邵氏用方逸華的名字創立了一家大都會電影公司, 邵氏和TVB各占50%的股份。

1992年, 周星馳7部電影,

包括《鹿鼎記》、《逃學威龍2》和《武狀元蘇乞兒》4部是永盛的, 《家有喜事》是東方的, 《漫畫威龍》是浚升的, 票房最好的《審死官》就是邵氏大都會的。

邵氏和TVB(無線)大老板都是邵逸夫, 所以一般都認為他們是一家的。 當年邵氏肯放棄電影, 就是因為還有電視臺這個退路。

邵氏和TVB加起來, 就是整個香港娛樂江湖的泰山北斗, 幾乎所有的港圈藝人, 都和他們有千絲萬縷的關系。

《審死官》的幾大主角和導演, 周星馳、吳孟達、吳家麗和杜琪峰, 都是從無線的藝員訓練班出道的;其他的一眾配角, 都是TVB的明星綠葉配角。

女主角梅艷芳是參加新秀歌唱大賽獲得冠軍, 以歌手身份出道的, 而這個比賽也是無線主辦的。

所以, 整部《審死官》都是邵氏無線嫡系人馬的集體創作, 就是一部正宗的邵氏出品。

可是90年代的影壇早已不是邵氏的江湖, 邵氏電影上一次拿香港票房冠軍, 還是1973年的《七十二家房客》。

也就是說, 邵氏在宣布停產前的12年, 就已經失去了曾經的票房統治力, 漸漸從霸主降格為巨頭, 再淪為一家老牌電影公司。

在1992年,通過打感情牌撿到周星馳的一部電影合約,邵氏自然是格外珍惜。

所以,邵氏為《審死官》配備了最頂級的主創陣容,包括導演杜琪峰,女主角梅艷芳,等等。

最終出來的質量和笑果也確實是有目共睹的,取得4988萬港元的香港票房,恐怕邵氏也會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看看《審死官》上映時遭遇的對手吧!

《審死官》上映時是暑假剛剛開始,成龍的《警察故事3超級警察》是7月4日上映,比《審死官》晚2天,搶走了3260萬的票房;

李連杰的《笑傲江湖2東方不敗》是在6月26日上映,放到7月底,也和《審死官》有正面交鋒,拿到3446萬港元的票房;

梁家輝的《92黑玫瑰對黑玫瑰》和《審死官》同天上映,長線放映了175天,取得了2280萬的票房,還憑借本片拿到了次年的金像獎影帝;

周潤發的《俠盜高飛》7月23日上映,屬于半路殺入,票房1679萬,也影響了《審死官》后程的票房走勢;

周星馳的另一部作品《鹿鼎記》,7月30日上映,相當于催逼《審死官》下線;

譚詠麟吳孟達的《黃飛鴻笑傳》8月8日上映,精準接檔《審死官》;而后,梁家輝林青霞張曼玉甄子丹的《新龍門客棧》又接檔《黃飛鴻笑傳》。

另外,還有許冠文的《丐世英雄》、劉德華的《賭城大亨2》《廟街十二少》、張學友梁朝偉的《亞飛與亞基》、周慧敏劉嘉玲的《現代應召女郎》等片,都進入了那年的暑期檔。

1992年暑期票房市場非常火爆飽滿,最終總票房超3億港元。

最終,周星馳的《審死官》是戰勝了成龍、李連杰、周潤發等等,所有強大的對手登頂的,含金量相當高。

《審死官》能票房奪冠,周星馳絕對居功至偉。

其他方面的因素,最主要還是因為當時香港影壇的江湖格局。

早在邵氏和嘉禾爭霸的70年代,他們都是自有院線的,自家電影都在自家院線和一些非競爭院線上映,絕對不會在對手院線上映。

到了80年代,新藝城異軍突起,一度導致邵氏和嘉禾聯手;他們的聯手,其實就是自家電影可以到對方的院線上映,增加了更多的排片而已。

后來,新藝城的母公司金公主,改革院線制度,主動取消傳統的包底制度,只收取院線和影院的實際票房分成,漸漸讓港產電影可以在所有的院線上映。

也就是說,嘉禾的院線也會放永盛的電影,德寶的院線也會放嘉禾的電影。

可是,各大電影公司的自有院線還是有各自的保護機制的,比如嘉禾,它的院線肯定優先放成龍的電影。

當年,邵氏的院線賣給了德寶,而德寶就在這年結業了。可是電影公司關門了,院線還要繼續生存呀!

所以,這時有《審死官》這樣的大片進場,對德寶院線來說絕對是雪中送炭的好事,而且背后還有邵氏的交情在。

再加上此前周星馳主演了東方電影黃百鳴的賀歲片《家有喜事》,拿下了賀歲檔的票房冠軍。到了暑期檔,東方沒有什麼大片,只有一部《現代應召女郎》,所以他的永高院線也同樣會支持《審死官》。

反觀嘉禾的《警察故事3》,和《審死官》撞檔,《審死官》肯定拿不到嘉禾的優質排片,但《警察故事3》在別家院線也吃不開。

金公主院線先放《笑傲江湖2》,再放《俠盜高飛》,基本上暑期檔也排滿了。

所以,《審死官》當時能取得如此的票房,絕對離不開德寶、永高等院線的支持。

至于為什麼《審死官》不多放映幾天,沖破5000萬大關,那主要是票房統計的問題了。

當年的票房不可能像現在這樣有實時的APP可以查看,都需要人工點算;而且院線和院線之間,電影院和電影院之間,都會有一定的時間和信息差。

所以,知道《審死官》票房是4988萬時,《審死官》早已經下線了。

而且院線和電影公司的分成制度也是分時段的,越到后面院線分成的比例越高;所以,電影公司看到電影票房的走勢已經疲軟,甚至會主動要求下線。

轉身電影公司出版VCD,賣遍整個東南亞,特別是無比廣闊的大陸市場,絕對能比電影院放映賺得多。

可是誰也想不到,1992年正是香港電影的巔峰,電影產量和總票房都是歷史最高點。從那年之后,香港電影開始走下坡路,到現在都沒緩過來。

在1992年,通過打感情牌撿到周星馳的一部電影合約,邵氏自然是格外珍惜。

所以,邵氏為《審死官》配備了最頂級的主創陣容,包括導演杜琪峰,女主角梅艷芳,等等。

最終出來的質量和笑果也確實是有目共睹的,取得4988萬港元的香港票房,恐怕邵氏也會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看看《審死官》上映時遭遇的對手吧!

《審死官》上映時是暑假剛剛開始,成龍的《警察故事3超級警察》是7月4日上映,比《審死官》晚2天,搶走了3260萬的票房;

李連杰的《笑傲江湖2東方不敗》是在6月26日上映,放到7月底,也和《審死官》有正面交鋒,拿到3446萬港元的票房;

梁家輝的《92黑玫瑰對黑玫瑰》和《審死官》同天上映,長線放映了175天,取得了2280萬的票房,還憑借本片拿到了次年的金像獎影帝;

周潤發的《俠盜高飛》7月23日上映,屬于半路殺入,票房1679萬,也影響了《審死官》后程的票房走勢;

周星馳的另一部作品《鹿鼎記》,7月30日上映,相當于催逼《審死官》下線;

譚詠麟吳孟達的《黃飛鴻笑傳》8月8日上映,精準接檔《審死官》;而后,梁家輝林青霞張曼玉甄子丹的《新龍門客棧》又接檔《黃飛鴻笑傳》。

另外,還有許冠文的《丐世英雄》、劉德華的《賭城大亨2》《廟街十二少》、張學友梁朝偉的《亞飛與亞基》、周慧敏劉嘉玲的《現代應召女郎》等片,都進入了那年的暑期檔。

1992年暑期票房市場非常火爆飽滿,最終總票房超3億港元。

最終,周星馳的《審死官》是戰勝了成龍、李連杰、周潤發等等,所有強大的對手登頂的,含金量相當高。

《審死官》能票房奪冠,周星馳絕對居功至偉。

其他方面的因素,最主要還是因為當時香港影壇的江湖格局。

早在邵氏和嘉禾爭霸的70年代,他們都是自有院線的,自家電影都在自家院線和一些非競爭院線上映,絕對不會在對手院線上映。

到了80年代,新藝城異軍突起,一度導致邵氏和嘉禾聯手;他們的聯手,其實就是自家電影可以到對方的院線上映,增加了更多的排片而已。

后來,新藝城的母公司金公主,改革院線制度,主動取消傳統的包底制度,只收取院線和影院的實際票房分成,漸漸讓港產電影可以在所有的院線上映。

也就是說,嘉禾的院線也會放永盛的電影,德寶的院線也會放嘉禾的電影。

可是,各大電影公司的自有院線還是有各自的保護機制的,比如嘉禾,它的院線肯定優先放成龍的電影。

當年,邵氏的院線賣給了德寶,而德寶就在這年結業了。可是電影公司關門了,院線還要繼續生存呀!

所以,這時有《審死官》這樣的大片進場,對德寶院線來說絕對是雪中送炭的好事,而且背后還有邵氏的交情在。

再加上此前周星馳主演了東方電影黃百鳴的賀歲片《家有喜事》,拿下了賀歲檔的票房冠軍。到了暑期檔,東方沒有什麼大片,只有一部《現代應召女郎》,所以他的永高院線也同樣會支持《審死官》。

反觀嘉禾的《警察故事3》,和《審死官》撞檔,《審死官》肯定拿不到嘉禾的優質排片,但《警察故事3》在別家院線也吃不開。

金公主院線先放《笑傲江湖2》,再放《俠盜高飛》,基本上暑期檔也排滿了。

所以,《審死官》當時能取得如此的票房,絕對離不開德寶、永高等院線的支持。

至于為什麼《審死官》不多放映幾天,沖破5000萬大關,那主要是票房統計的問題了。

當年的票房不可能像現在這樣有實時的APP可以查看,都需要人工點算;而且院線和院線之間,電影院和電影院之間,都會有一定的時間和信息差。

所以,知道《審死官》票房是4988萬時,《審死官》早已經下線了。

而且院線和電影公司的分成制度也是分時段的,越到后面院線分成的比例越高;所以,電影公司看到電影票房的走勢已經疲軟,甚至會主動要求下線。

轉身電影公司出版VCD,賣遍整個東南亞,特別是無比廣闊的大陸市場,絕對能比電影院放映賺得多。

可是誰也想不到,1992年正是香港電影的巔峰,電影產量和總票房都是歷史最高點。從那年之后,香港電影開始走下坡路,到現在都沒緩過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