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史達林得知長子被德軍俘後,為何槍斃其舅舅、舅媽,並逮捕兒媳?

情與法的碰撞是人類進化過程中難以避開的話題。

大義滅親一直都是小說、影視劇所熱衷的題材, 親情與現實之間的激烈衝突總是能賺足讀者和觀眾的眼淚, 藝術來源于生活, 史達林的長子雅科夫在被德軍俘虜之後, 史達林得知後逮捕兒媳, 槍斃舅舅、舅媽的故事至今還時常被人們提起。

不合格的父親, 合格的政治家

出生于草莽之間, 起勢于亂世之中, 史達林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 提及史達林, 或許人們最先想到的是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這場載入史冊的慘烈巷戰成為了二戰歐洲戰場的轉捩點。

而史達林作為當時蘇聯的二戰領袖, 從最開始蘇聯的節節敗退到後來氣勢如虹的反擊戰, 史達林的指揮決策都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毫無疑問, 史達林是一個合格的領袖, 一個合格的政治家。

當領袖的身份與父親的角色發生碰撞, 史達林最終選擇了前者,

他想做好蘇聯合格的領袖。

1907年3月, 還被關在巴庫牢房裡的史達林有了第一個兒子雅科夫, 雅科夫的母親斯瓦泥澤在生下雅科夫之後不到八個月便因為傷寒病去世了。

母親去世, 父親吃牢飯, 剛剛來到這個世界的雅科夫就此跟著舅舅、舅媽開始自己的童年生活。

1921年, 四處流亡了13年的史達林終于不用再過東躲西藏的日子, 住在克裡姆林宮的他已經身居高位, 雅科夫也正是在這一年來到莫斯科重新回到父親身邊。

按照雅科夫設想的, 一切順利的話, 他會拿到自己的畢業證成為一名機械工程師,

跟自己心愛的尤利婭過著恩愛的二人生活。

雖然自己的妻子並不得父親的歡心, 可雅科夫對于愛情忠貞不已, 縱然面對父親的百般反對, 也堅持了自己的選擇, 與這位猶太女子完婚, 並且誕下了一個可愛的女兒——加林娜。

可身為史達林的兒子, 雅科夫的命運從出生開始便不會真正意義上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了, 在父親的授意之下, 雅科夫考入了炮兵學院指揮系, 而在德國入侵蘇聯的第二天, 雅科夫就被派上了前線。

臨行之前, 父子沒有見面, 史達林只是在電話裡告訴兒子「去吧, 好好打仗。 」

儘管一心要當機械工程師, 但炮兵雅科夫沒有忘記自己的職責, 沒有忘記自己的祖國, 對于德國納粹, 跟所有蘇聯人一樣,

恨意是天生的, 是自小深入骨髓的。

雅科夫

戰爭初期, 蘇聯紅軍根本抵擋不住德國的快速推進, 1941年7月, 德軍攻入維捷布斯克市, 蘇軍三個集團軍被圍困, 而雅科夫所在的第44坦克師第14榴彈炮團就在其中, 在德軍摧枯拉朽的攻勢之下, 蘇軍傷亡人數百萬餘人, 最終超過七萬人被俘。

昏昏沉沉的雅科夫搖了搖沉重的腦袋,睜開眼睛後冰冷的鐵欄桿和絕望的蘇聯士兵讓他意識到,自己已經被德軍俘虜了,很快,自己格魯吉亞口音讓德國軍官格外重視,史達林兒子的身份也被德國將領知曉。

雅科夫的身份被知道後,立馬從集中營被送到了德軍中央集團軍司令博克的指揮部接受審訊。

剛上戰場的雅科夫沒有膽怯,他有屬于自己的驕傲,博克想要從他嘴裡撬出更多關于蘇聯紅軍的軍事策略,更像要知道史達林的戰略部署,除了蘇聯必將取得勝利,雅科夫沒有向納粹透露一點情報。

納粹並沒有就此殺掉軟硬不吃的雅科夫,而是將雅科夫舒舒服服地安排到柏林的一家飯店裡,由蓋世太保親自監視,戈培爾負責雅科夫的審訊工作。

不久之後,雪片一般的傳單傳到了蘇聯的前線陣地中,傳單上雅科夫和德國高級將領在一起的照片讓前線的戰士都感到憤怒,而遠在莫斯科的史達林看著傳單裡的兒子,他自己知道,即使他一個人相信雅科夫沒有叛變,但蘇聯人更願意相信眼前的照片。

為了營救雅科夫,蘇聯已經暴露了很多潛藏在德國的特工和情報機構,史達林最終做出了決定,逮捕自己的兒媳婦,槍斃養育兒子多年的亞歷山卓夫婦,只有這樣,軍心才能夠穩定。

褒貶不一,毀譽參半

在長子被俘之後,史達林沒有選擇照顧兒媳,善待兒子的舅舅舅媽,而是用雷霆手段穩定了蘇聯軍心,功過是非交予後人評判,而對史達林的做法,其實也是能夠理解的。

將兒子救回來,其實史達林還有一種做法,就是同意德國的要求,釋放德軍元帥鮑留思,將兒子從集中營換回來。

從父親的角度來講,史達林肯定願意看到兒子回來,但作為蘇聯的領袖,史達林表明了自己的立場——「我不喜歡用一名將軍交換一名士兵。」

這句話像是給雅科夫宣判死刑,德軍不會殺雅科夫,但德軍也絕不會放了這個巨大的籌碼。

在戰爭初期,蘇聯的軍隊一直處于下風,未戰先怯的蘇聯逃兵也越來越多,為了嚴明軍紀,史達林頒佈了270號法令,一人犯錯,全家受罰,這種連坐的懲罰讓蘇聯士兵只能硬著頭皮頂住納粹的進攻。

彼時的史達林還曾說過這樣一句話,被俘是戰士的恥辱,因此很多蘇聯士兵寧願戰死也不願被俘,一旦被俘,不僅要受到敵人的摧殘,還同樣得不到同胞的尊重。

在戰場中昏過去的雅科夫在醒來發現自己被俘之後,同樣感到羞愧難當,聽著德軍故意放出的廣播,廣播裡自己的父親斬釘截鐵地說「被俘就是祖國的叛徒!」這句話對當時的雅科夫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萬念俱灰的雅科夫只能堅守自己的底線,但從集中營出去的希望早已經破滅。

雅科夫生命的最後是在薩克森豪森集中營度過的,石頭圍牆高聳在四周,而圍牆之上拉滿了1000伏的高壓電網,任何人走進圍牆都會被德軍視為逃跑,「只能從火葬場的煙囪裡走出營區。」這是德國黨衛軍對這座集中營的評價。

1943年4月14日傍晚,視死如歸的雅科夫沒有聽從看守的命令回到監房,而是緩步走向了圍牆,高牆上的看守毫不猶豫向雅科夫連開數槍,雅科夫中彈身亡,而他的屍體也被拋到了高壓電網上。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史達林給自己的兒子判了死刑,也是史達林毀了兒媳的一生,奪去了兩個無辜之人的生命。

當雅科夫的妻子尤麗婭從古比雪夫監獄走出來時,已經是滿頭白髮,可即使這樣,當這個沒有犯錯的人回到莫斯科時,還是無法與女兒見面,直到戰爭結束之後,史達林才準許母女相見。

為了蘇聯的勝利和崛起,他付出了他畢生的心血,真正意義上他將自己的生命都獻給了蘇聯的事業之中。

兒子是骨肉血親,史達林如何能不痛心,但兒子和國家,誰輕誰重,這個鐵血硬漢十分清楚,所以他早已做出了取捨,殺了兒子的舅舅、舅媽,逮捕了自己的兒媳,不過都是為了蘇聯,為了當時的軍心和戰局考量。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這是古代人的生活智慧,對史達林來說,兒子的性命和蘇聯的勝利就像魚和熊掌,他必須在其中做出選擇。

文言文背著容易,可真到了需要自己做出抉擇,大多數人總會抱著腦袋叫苦不迭,畢竟,選擇題似乎是總是折磨人的。

從人性出發,也許史達林為了親情同意交換人質的決定能夠換來後人的各種贊許,這也將會成為一段佳話,但史達林做出了自己的選擇,他選擇了為自己的理想而犧牲小我。

而生活中有太多情與法、理想與現實的碰撞在發生,大多數時候,理想是戰勝不了現實的。

對于史達林來說,他的目標達成了,蘇聯勝利了,蘇聯成為了能夠與超級大國美國抗衡的巨無霸,他的目標實現了,雅科夫的犧牲對他來說是必須的。

歷史的車輪碾壓之下,太多的苦楚無法言明,或許在午夜夢回之時,想到雅科夫的慘烈犧牲,史達林是痛心無比的,但是作為一個國家的領導人,他要做的是帶領蘇聯走向強大。

只是,這位倔強的老人,到死都不知道自己的長子是如何悲慘死去的,因為周遭所有人都選擇了刻意對他隱瞞,只害怕年事漸長的他無法承受這樣的悲痛。

最終,蘇德戰役勝利了,這對于全世界反法西斯戰線來說是巨大的好消息,人類距離和平更近了一步,而蘇聯也由此開始登上了與美國爭鋒的時代。

後來,對于在1943年4月13日死于德國戰俘營內的雅科夫,蘇聯追授了其一級衛國勳章,他的愛女長大後成為了一位作家,于2003年9月奔赴美國,只為從時任美國助理國防部長手中移交關于父親雅科夫的檔案。

最終超過七萬人被俘。

昏昏沉沉的雅科夫搖了搖沉重的腦袋,睜開眼睛後冰冷的鐵欄桿和絕望的蘇聯士兵讓他意識到,自己已經被德軍俘虜了,很快,自己格魯吉亞口音讓德國軍官格外重視,史達林兒子的身份也被德國將領知曉。

雅科夫的身份被知道後,立馬從集中營被送到了德軍中央集團軍司令博克的指揮部接受審訊。

剛上戰場的雅科夫沒有膽怯,他有屬于自己的驕傲,博克想要從他嘴裡撬出更多關于蘇聯紅軍的軍事策略,更像要知道史達林的戰略部署,除了蘇聯必將取得勝利,雅科夫沒有向納粹透露一點情報。

納粹並沒有就此殺掉軟硬不吃的雅科夫,而是將雅科夫舒舒服服地安排到柏林的一家飯店裡,由蓋世太保親自監視,戈培爾負責雅科夫的審訊工作。

不久之後,雪片一般的傳單傳到了蘇聯的前線陣地中,傳單上雅科夫和德國高級將領在一起的照片讓前線的戰士都感到憤怒,而遠在莫斯科的史達林看著傳單裡的兒子,他自己知道,即使他一個人相信雅科夫沒有叛變,但蘇聯人更願意相信眼前的照片。

為了營救雅科夫,蘇聯已經暴露了很多潛藏在德國的特工和情報機構,史達林最終做出了決定,逮捕自己的兒媳婦,槍斃養育兒子多年的亞歷山卓夫婦,只有這樣,軍心才能夠穩定。

褒貶不一,毀譽參半

在長子被俘之後,史達林沒有選擇照顧兒媳,善待兒子的舅舅舅媽,而是用雷霆手段穩定了蘇聯軍心,功過是非交予後人評判,而對史達林的做法,其實也是能夠理解的。

將兒子救回來,其實史達林還有一種做法,就是同意德國的要求,釋放德軍元帥鮑留思,將兒子從集中營換回來。

從父親的角度來講,史達林肯定願意看到兒子回來,但作為蘇聯的領袖,史達林表明了自己的立場——「我不喜歡用一名將軍交換一名士兵。」

這句話像是給雅科夫宣判死刑,德軍不會殺雅科夫,但德軍也絕不會放了這個巨大的籌碼。

在戰爭初期,蘇聯的軍隊一直處于下風,未戰先怯的蘇聯逃兵也越來越多,為了嚴明軍紀,史達林頒佈了270號法令,一人犯錯,全家受罰,這種連坐的懲罰讓蘇聯士兵只能硬著頭皮頂住納粹的進攻。

彼時的史達林還曾說過這樣一句話,被俘是戰士的恥辱,因此很多蘇聯士兵寧願戰死也不願被俘,一旦被俘,不僅要受到敵人的摧殘,還同樣得不到同胞的尊重。

在戰場中昏過去的雅科夫在醒來發現自己被俘之後,同樣感到羞愧難當,聽著德軍故意放出的廣播,廣播裡自己的父親斬釘截鐵地說「被俘就是祖國的叛徒!」這句話對當時的雅科夫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萬念俱灰的雅科夫只能堅守自己的底線,但從集中營出去的希望早已經破滅。

雅科夫生命的最後是在薩克森豪森集中營度過的,石頭圍牆高聳在四周,而圍牆之上拉滿了1000伏的高壓電網,任何人走進圍牆都會被德軍視為逃跑,「只能從火葬場的煙囪裡走出營區。」這是德國黨衛軍對這座集中營的評價。

1943年4月14日傍晚,視死如歸的雅科夫沒有聽從看守的命令回到監房,而是緩步走向了圍牆,高牆上的看守毫不猶豫向雅科夫連開數槍,雅科夫中彈身亡,而他的屍體也被拋到了高壓電網上。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史達林給自己的兒子判了死刑,也是史達林毀了兒媳的一生,奪去了兩個無辜之人的生命。

當雅科夫的妻子尤麗婭從古比雪夫監獄走出來時,已經是滿頭白髮,可即使這樣,當這個沒有犯錯的人回到莫斯科時,還是無法與女兒見面,直到戰爭結束之後,史達林才準許母女相見。

為了蘇聯的勝利和崛起,他付出了他畢生的心血,真正意義上他將自己的生命都獻給了蘇聯的事業之中。

兒子是骨肉血親,史達林如何能不痛心,但兒子和國家,誰輕誰重,這個鐵血硬漢十分清楚,所以他早已做出了取捨,殺了兒子的舅舅、舅媽,逮捕了自己的兒媳,不過都是為了蘇聯,為了當時的軍心和戰局考量。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這是古代人的生活智慧,對史達林來說,兒子的性命和蘇聯的勝利就像魚和熊掌,他必須在其中做出選擇。

文言文背著容易,可真到了需要自己做出抉擇,大多數人總會抱著腦袋叫苦不迭,畢竟,選擇題似乎是總是折磨人的。

從人性出發,也許史達林為了親情同意交換人質的決定能夠換來後人的各種贊許,這也將會成為一段佳話,但史達林做出了自己的選擇,他選擇了為自己的理想而犧牲小我。

而生活中有太多情與法、理想與現實的碰撞在發生,大多數時候,理想是戰勝不了現實的。

對于史達林來說,他的目標達成了,蘇聯勝利了,蘇聯成為了能夠與超級大國美國抗衡的巨無霸,他的目標實現了,雅科夫的犧牲對他來說是必須的。

歷史的車輪碾壓之下,太多的苦楚無法言明,或許在午夜夢回之時,想到雅科夫的慘烈犧牲,史達林是痛心無比的,但是作為一個國家的領導人,他要做的是帶領蘇聯走向強大。

只是,這位倔強的老人,到死都不知道自己的長子是如何悲慘死去的,因為周遭所有人都選擇了刻意對他隱瞞,只害怕年事漸長的他無法承受這樣的悲痛。

最終,蘇德戰役勝利了,這對于全世界反法西斯戰線來說是巨大的好消息,人類距離和平更近了一步,而蘇聯也由此開始登上了與美國爭鋒的時代。

後來,對于在1943年4月13日死于德國戰俘營內的雅科夫,蘇聯追授了其一級衛國勳章,他的愛女長大後成為了一位作家,于2003年9月奔赴美國,只為從時任美國助理國防部長手中移交關于父親雅科夫的檔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