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腎衰竭不等于「死亡」!做好這3件事,腎會感激你

各種慢性腎病發展到後期時, 腎功能部分或完全喪失, 此階段被稱為腎衰竭。 腎衰竭分為急性的和慢性的, 前者病情發展速度快, 一般是因為腎臟血流供應不足、腎功能受損或受到毒素傷害造成的;後者是長期腎臟病變的結果。 腎衰竭並不等于死亡, 只要做好以下6件事, 生活質量和預期壽命就不會受到影響。

腎衰竭患者需做好哪幾點?

1、找出原因和誘因

腎衰竭並不是無緣無故產生的, 總有其原因或誘因, 應及時找出導致腎衰竭的原發病, 如腎病綜合征、急性腎小球腎炎或腎小管壞死, 糖尿病腎病和高血壓腎病, 急性過敏性間質性腎炎和急進性腎炎, 過敏性紫癜性腎炎和狼瘡性腎炎, 還有腎血管疾病等都會導致腎衰竭, 使得血肌酐水準升高或降低肌酐清除率。

另外, 受到感染、做劇烈運動、不良的飲食和脫水等都會誘發腎衰竭或使得血肌酐水準升高。

所以應及時找出病因且針對性處理, 及時去除誘因。

2、確定腎衰竭的性質

僅僅診斷為腎衰竭是遠遠不夠的, 還需確定是急性的, 還是慢性的, 又或是兩者同時存在。 若短短時間內血肌酐水準急劇升高, 這極有可能是急性腎衰竭;若腎病病程長,

超過三個月以至于多年, 應警惕慢性腎衰竭;

也有一種特殊的情況, 雖然慢性腎功能不全病史長, 不過短時間內血肌酐水準突然升高, 說明是慢性腎衰合併急性腎損傷。 確定腎衰竭性質後, 有利于下一步的治療。

3、科學規范治療

確定病因和性質後應選擇正規醫院進行科學規范治療。 若腎衰竭跟藥物和毒物有關, 應停止用藥, 遠離各種毒物;若是感染所造成的血肌酐水準, 應在醫生指導下足量足療程抗感染治療;若是高蛋白質或高鹽飲食所造成的血肌酐升高, 應及時調整好飲食結構, 每天的吃鹽量控制在6克以內, 提供優質低蛋白質飲食;

若是大出血、過度利尿、出汗較多以及發熱等所引起的血肌酐升高, 應合理補充水分且對癥治療;若腎衰竭跟膜性腎病或狼瘡性腎炎有關, 應及早用免疫抑制劑或糖皮質激素;若是其他疾病引起的, 應積極治療原發疾病, 穩定好血壓、血糖和尿酸以及尿蛋白等各種指標。

溫馨提示

即使腎衰竭患者腎功能完全恢復後也不代表著萬事大吉,

往後還要好好呵護腎臟, 避免再次受到傷害。 謹慎用腎毒性藥物, 特別是感冒藥、解熱鎮痛藥和抗生素、某些傳統的中藥等。 積極預防和治療各種感染, 如泌尿系統感染、腸道感染和呼吸道感染等。 保持規律作息, 合理安排飲食, 不能做劇烈運動, 以免因為橫紋肌溶解癥而導致急性腎衰。

另外, 患者應嚴格按照醫生囑咐用藥, 定期去醫院做檢查, 能及時發現問題, 及時解決。 除此之外, 多數腎衰竭患者伴有合併癥和併發癥, 進而影響生活質量, 因此應積極防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