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搞笑獵奇»正文

民間故事:男子進村,向阿婆「討茶水」喝,阿婆:你快逃,不然來不及

明朝景泰年間, 北方連年大旱, 土地乾裂, 蝗蟲肆虐, 百姓食不果腹, 生活苦不堪言。 皇帝將負責欽天監的「紅門」中人下獄。

在古代能用「朱紅」當大門顏色的, 只有衙門和寺廟, 而上文提到的「紅門」, 其實是深藏在宮門之中的「陰司衙門」, 招募天下術士, 專門緝拿禍害人世間的長傀邪魅。

在八達嶺長城腳下, 有一座叫片石村的寨子, 相傳此地的村民都是一千多年前守衛長城的秦卒後裔, 是以此地民風彪悍, 但是村民非常淳樸熱情好客。

這一天, 村裡來了一個推著獨輪車的少年郎, 車上一左一右裝著兩個大木桶。 只見他邊走邊喊道:「賣水咯、賣水咯」, 話音剛落就有村婦拿著鍋碗瓢盆找他買水。

少年叫鄭大志, 是個外鄉人, 一個月前突然來村裡賣水, 起初村民都笑話他缺根筋, 竟然在片石村賣水。 村民善意提醒他這活計不賺錢, 可是少年郎只是傻笑。

北方常年乾旱,

河流和水井就好像被一口氣喝幹一樣。 但是, 片石村有一口千年老水井, 傳說是秦將白將軍所挖, 不管遇到多難的年景, 這口井的水位沒有下降過。

可是, 一個月前發生了怪事, 那一天, 村民們正在做午飯, 原本晴朗的天空被一片雷雲遮擋住, 須臾電閃雷鳴, 地上飛沙走石讓人睜不開眼, 狂風肆虐掀翻了好幾家屋頂。

待雨過天晴之後, 有村民去井裡挑水打掃庭院, 結果發現水井裡的水位正在以肉眼的速度下降。 年邁的村長問詢趕來, 不得已做出「計畫用水」的決定, 每戶一天只能用一桶水, 這種情況要持續到降雨為止。

這樣下來, 鄭大志的賣水生意突然紅火起來。 這一碗水要一文錢, 對于靠種地為生的村民有些奢侈,

但是鄭大志同意用食物換水, 算是解了村民燃眉之急。

村民畢竟靠種地吃飯, 土地不灌溉糧食就要渴死, 有村民想了一個主意, 跟蹤鄭大志找到水源, 這樣再也不用花錢買水, 村民又有新水源灌溉土地。

可是很奇怪, 村民每次跟蹤鄭大志都會莫名跟丟, 幾次之後都是敗興而歸, 久而久之就沒人再跟了。

還有鄭大志與村民熟絡之後, 對于那些窮困潦倒的人都是免費送水, 村民對他感恩戴德, 雙方也就和睦相處下來。

鄭大志每天正午來賣水, 雖然他車上有兩個木桶, 但是平日裡只賣一桶水, 賣完為止, 任憑你出天價, 另一個桶裡的水就是不賣。 晌午過後, 鄭大志推著滿載糧食的獨輪車離開小鎮。

這個時候, 村口突然來了一個白髮鬚眉的老者, 只見他身穿儒服, 頭上別一根玉簪顯得格外仙風道骨。 有村民上前問道:「先生, 來此地有何事?」

老者自稱廣目子, 他是面相的周易先生, 雲遊此地見村莊天空被煞氣籠罩, 又見土地乾裂, 水源枯竭, 特來告訴村民此地有魃傀作祟。

村民聞言大驚失色,

趕緊帶著廣目子到村長家中。 老村長曾經做過縣衙的書吏, 見多識廣, 並沒有立刻相信廣目子的一言兩語, 而是帶著審視的眼光看著他。

廣目子明白老村長的「心事」, 于是讓村長將村民召集到老井, 他要現場驗證旱魃在水井裡做了手腳。 片刻之後, 村民都到了, 為了安全起見, 廣目子讓村民退後五十萬步, 井邊只留他一個人。

須臾, 天幕中刮起了一道陰風, 吹得眾人睜不開眼。 廣目子大手一揮, 袖袍在風中列列作響, 他撩起衣袖, 雙指成劍式, 口中囔囔自語上下比劃。 只見他從懷裡拿出一個鈴鐺扔向井中。

不一會兒, 從井底沖出一道數米高的水柱, 待水井慢慢恢復如初後, 有膽子大的村民湊近井邊, 他猛然大叫道:「是蟾蜍, 井裡有只大蟾蜍!」

「蟾蜍有什麼大驚小怪?」村民嘲笑道,他們也走進去看,但是看過之後,神情都很凝重。原來井底這只蟾蜍,就像一個注水的大氣球。

它的嘴巴正好堵住了井眼,井水自然都吸進了它的肚子。奇怪的是這只蟾蜍並沒有因為蓄水而暴體,身體卻有越來越大,逐漸要將井底堵住的趨勢。到時候,這座井將完全被蟾蜍的身體封死。

有村民拿來家中的鐵鎬,想把蟾蜍的身體刺破。當鐵鎬紮到蟾蜍身上的時候,竟然聽到「錚、錚」響,鐵鎬拿出時,尖銳的頭部都被紮彎了。

老村長這才意識到嚴重性,于是讓村民散去。他恭敬地向廣目子作揖說道:「先生,請恕我無知誤會了您的好意,請您發發慈悲救救這個村子。」

廣目子伸手將老村長扶起,他微微笑道:「老村長言重了,只是舉手之勞而已。」老村長大喜道:「您有何妙計?」

于是,老村長和廣目子在屋裡徹夜長談,期間老村長喊來四個大漢,對他們面授事宜,緊接著四人面露凝重從屋裡出來,然後各自離去。

翌日,鄭大志又來片石村賣水,眼看桶內就要見底。于是,他蓋上桶蓋說道:「諸位,今日水已售罄,明日趕早。」村婦不滿說道:「這桶裡不是還有水嗎?」

鄭大志陪笑道:「這水得留給徐阿婆。」村婦聞言只好忍氣吞聲,眾人散去回家做飯。這徐阿婆年近六旬,眼瞎腿瘸,平日裡靠著街坊鄰居救濟,鄭大志知道以後,每天免費給他送兩碗水。

這徐阿婆年輕時是個熱心腸,有一年村裡進了大蟲,正要撲咬村裡孩子的時候,徐阿婆挺身而出,她付出一條腿的代價,救下孩子,她的品行受到村民敬重。

徐阿婆終生未嫁,聽說一直在等一個男子,那人是他青梅竹馬的未婚夫,只是不知何故,此人音訊全無,到如今幾十年過去了,徐阿婆一直孑然一身,獨守一間小院。

鄭大志哼著小調,晃晃悠悠推著小車來到徐阿婆的小院。他熟門熟路的推開院門,向裡頭喊道:「徐阿婆,我給找你討水喝了。」

就在此時,屋裡走出一個漢子,他叫苗莊,是徐阿婆的鄰居,平時經常幫徐阿婆劈柴挑水。鄭大志見他從屋裡出來,他問道:「苗大哥,徐阿婆不在家嗎?」

苗莊說話不利索,他支支吾吾說道:「哦,徐阿婆去找老村長了。」趙大志聞言埋怨道:「村長也是過分,大中午的喊徐阿婆去,這天氣那麼熱,過了暑氣怎麼辦?」

他一邊說著話,一邊將木桶裡的清水倒進水缸裡。苗莊見狀就從桌子上倒了一碗茶水遞給趙大志,對他說道:「你也辛苦了,喝些茶水去去暑氣。」

趙大志放下木桶,擦了一把汗,雙手接過茶碗,他道了一聲謝,剛要張口喝,就聞到茶水中有股土腥味,還帶有一些發酵的腥臭,心中思忖道:「這水裡有端倪!」

趙大志假裝喝水,卻用餘光瞥了一眼苗壯,只見他右手背過身後,全神貫注盯著茶碗,似乎非常緊張。此時,小院樹枝上的蟬正在費力叫喚,仿佛在說:「快喝、快喝。」

只見趙大志忽然將茶水潑向苗莊的臉上,苗莊被潑得滿臉,須臾,他的臉上由紅變紫再變黑,只聽他慘叫一聲倒在地上不能動彈。

「是魃毒!」趙大志驚駭道。

說時遲,那時快。院牆外,面突然扔進一張大網,正好將趙大志罩住。三個壯漢從院牆上跳下,將趙大志捆得嚴嚴實實。

他們看見苗莊慘死,心中悲痛萬分,其中一人正是苗莊的弟弟苗貴,他拿起地上的利器就要砍了趙大志替兄長報仇,但是被其餘二人竭力攔下。

趙大志在地上掙扎道:「你們為什麼要害我。」苗貴推開二人,對趙大志惡狠狠說道:「你這魃傀死有餘辜。」

原來,老村長和廣目子整夜商談,就是為了如何抓住趙大志。

廣目子稱:井中蟾蜍是趙大志所放,他的目的就是喝幹井水,因為他的真身份乃是一隻旱魃!古語說「魃傀為虐,如淡如焚。」

「北方大地只所以連年沒有雨,正是這只魃傀所導致,它只有喝飽水,才能進化成獸犼(念hou,音同:吼)。」

宮門前有兩隻面南而坐的石犼,叫作「望帝歸」,它們注視皇帝外巡,如果皇帝久久不歸就會發出悲鳴。然而,自從太上皇被俘,新皇帝登基,石犼便下落不明。村民這才知道,獸犼不知何故退化成魃傀,竟然試圖吞江水重新登頂。

趙大志聞言,激動地說道:「我不是魃傀,你們被騙了,快帶老村長來見我,晚了就來不及了。」

苗貴向地上吐了一口唾沫,他說道:「先生說了,傍晚之前就要把你燒了,只有這樣,咱們井裡的蟾蜍才會消失。」不等趙大志解釋,苗貴將其打暈,三人合力把他拖進柴房關了起來。

許久之後,趙大志的臉上突然傳來涼意,他醒了過來,只見徐阿婆滿臉擔憂的看著他。原來徐阿婆沒有去老村長家,而是被苗貴關在屋子裡。

徐阿婆趁著三人去拾柴火的功夫,從房間爬了出來,將趙大志喚醒。她眼瞎心不瞎,根本不信趙大志是旱魃,一個免費送水不圖錢財的人,怎麼想都不是壞人。

徐阿婆說道:「後生,你快逃,晚了來不及。」趙大志突然說道:「師娘,我受師命來保護你,我哪裡也不去!」

「你師父難道是袁進!」徐阿婆哭著說道,原來徐阿婆一直等的未婚夫叫袁進,此人乃是紅門首徒。幾年前,皇帝不願意聽到「望帝歸」對太上皇的悲鳴,將其關押在鎖龍井裡。

袁進師徒奉旨看守此井,怎知袁進練功走火入魔,被石犼趁機奪了神識,這才打開鎖龍井逃了出去,它受鎖龍井的制約,由犼退化成魃傀,這才在北方大地肆虐。

袁進後悔莫及,他為了制約魃傀,以畢生功力召喚獸鯤,臨終前,讓趙大志贍養徐阿婆。于是,趙大志帶著獸鯤一路拘拿魃傀,追尋到片石村沒了蹤跡。

趙大志靈機一動,佯裝成賣水的小販,在村子裡打探消息。得知此地有一口千年老井,他估算魃傀吸滿這口井水就可以重新化身石犼。于是,他丟了一隻本命蟾蜍到井裡堵住水眼,逼著魃傀現身。

這蟾蜍正好克制火屬性的魃傀,以它目前的修為無法打破。這魃傀知曉趙大志用意,當然不會上當。它本就擅長蠱惑人心,就佯裝成廣目子,騙取老村長信任借他的手除掉趙大志。

其實魃傀除掉趙大志很容易,只是趙大志手裡有只獸鯤,正是魃傀的剋星!徐阿婆知曉真相後潸然淚下,心愛的男子已經作古,但是她為人剛毅,知道此事不是矯情的時候,立刻把趙大志的繩子解開。

就在此時,村民們舉著火把進了小院。他們看見趙大志的繩索解開,眾人嚴陣以待,就在這時,徐阿婆對老村長說道:「村長,你不是一直想還我的恩情嗎?你把這孩子放了,咱們的恩怨一筆勾銷。」

原來,徐阿婆的腿是為了救村長的兒子才被大蟲咬掉。老村長聞言,他看著村民擔心的目光,把心一橫說道:「大姐,唯有這件事我不能答應你,這魃傀禍害北方大地,只有燒了它,大傢伙才有活路。你放心,它死後,我給你當牛做馬。」

趙大志在人群中看到躲在暗處陰笑的廣目子,他將徐阿婆擋在身後,然後對眾人說道:「廣目子道貌岸然,蠱惑人心,他才是魃傀。」

村民不信,紛紛指責他死到臨頭還攀咬,趙大志本想逼廣目子現出真身,奈何田貴等人把他身上的符籙全部拿走,他現在赤手空拳根本不是它的對手,如果逼出它的真身,在場眾人的安危不能保證。

趙大志觀察四周,想找機會逃出去,只要他不死,本命蟾蜍就會一直堵在水井裡。就在此時,他突然看見百步之外,獨輪車丟在牆角,頓時心中大喜,心中盤算如何越過眾人到獨輪車旁。

他突然對廣目子說道:「魃傀真假難辨,咱們互換一拳,生死由天!」廣目子已經知曉田貴拿走了趙大志的符籙,見他神情悲憤,以為要拼死掙扎。心中思忖道:「如此甚好,一了百了。」

廣目子走出人群說道:「我願為終生悲憫。」村民聽聞他冒危險和「魃傀」對戰,心裡非常震驚,有人竟然鼻子發酸哭了起來,都以為廣目子一去不復返,試想一個普通人怎麼打得過兇悍的魃傀?

須臾二人對陣,趙大志揮拳沖向廣目子,廣目子露出不屑的笑容,使勁全力揮出一拳,只見趙大志身形一躍,竟然用雙腿迎拳,他頓時覺得腳底板傳來刺痛,借著慣性,猶如一顆流星射向獨輪車。

廣目子深感大事不妙,只見趙大志撞向水桶。趙大志喊道:「北冥有魚,其名為鯤。化而為鳥,其名為鵬。扶搖三千,以證人間公道。」

須臾,天幕中「哢嚓」一聲響雷,一道紫電擊碎木桶,一聲震耳欲聾的鳴叫,讓眾人望而生畏。廣目子嚇得臉色煞白,只見他揮動衣袖,扶搖直上雲霄,已經變回本體,只見它披頭散髮,青面獠牙,只有一條腿。

很快雷雲就佈滿天幕,它將魃傀困住。只見木桶[內.射]向天際一道藍光,須臾,身形巨大的獸鯤佔據天幕。只見它毫不猶豫張開巨口,向魃傀咬去。

魃傀絕望道:「我只是想等待主人回歸,這樣做難道有錯嗎?」話音未落,鯤將它吞進肚腹。很快鯤的背部長了一對翅膀,此時,它已經進化成鵬,振翅高飛,消失不見了。天幕很快就恢復如初,天幕有些花白,原來已經黎明。

這魃魃原本是華表上的石犼「望帝歸」,它忠于職守,見太上皇北狩未歸,一直在華表上夜裡鳴叫,新皇不堪其憂,心中藏著私心,石犼受命于天,如今還在對太上皇悲鳴,可見並不承認新皇帝,出于帝王的猜忌,它被鎮壓在鎖龍井裡。

村民見廣目子的真面目後這才曉得被騙,後知後覺,眾人嚇得瑟瑟發抖。趙大志收回蟾蜍,千年古井又恢復了水位,幾天之後,天降大雨,緩解了北方大地的乾旱。

皇帝見降雨,重新釋放紅門眾人,趙大志並沒有離開片石村,而是遵守師命贍養徐阿婆到終老,老村長欣賞趙大志的品行,遂將如花似玉的孫女許配給他。

這期間,太上皇被迎回,幾年後,南門之變,改元天順,華表上重新雕刻了一隻栩栩如生的石犼。

當上村長的趙大志,閑來沒事就在門前給孩子們講故事。此時,村口來了一位白髮鬚眉的老人家討水喝,看著老者的笑容,趙大志總覺得似曾相識。

寫在最後:

石犼作為「望帝歸」,忠于職守卻被關押。蠱惑看守人,重傷逃走,為了心中的執念,吞噬水源,禍害北方大地,以圖恢復石犼,重回華表之上,呼喚舊主回歸。

但是,它將執念用錯了地方,常言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它把執念強加在百姓痛苦之上,這樣的石犼只能是一隻窮兇極惡的旱魃遭人唾棄。

老族長只看到了廣目子的「道貌岸然」,卻看不清趙大志「利慾薰心」之下的善良品行,正是「以貌取人」犯下的過錯。

「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意思是:只看重外在,就看重此人。殊不知這樣的人徒有虛表,很快就會暴露本性,而讓任用的人後悔莫及,我們應當「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在工作、愛情、生活中,首先應當避免先入為主的觀念。在看待問題的時候,不帶有偏向性的認知,不以關係親疏或者善惡來做結論。應當看實際行動,以及事態的發展做出決定,不宜過早下定論。

依靠欺騙得來的東西無法長久,美麗謊言往往短暫,只有踏踏實實為人處事,才能淳厚寧靜而致遠。

井裡有只大蟾蜍!」

「蟾蜍有什麼大驚小怪?」村民嘲笑道,他們也走進去看,但是看過之後,神情都很凝重。原來井底這只蟾蜍,就像一個注水的大氣球。

它的嘴巴正好堵住了井眼,井水自然都吸進了它的肚子。奇怪的是這只蟾蜍並沒有因為蓄水而暴體,身體卻有越來越大,逐漸要將井底堵住的趨勢。到時候,這座井將完全被蟾蜍的身體封死。

有村民拿來家中的鐵鎬,想把蟾蜍的身體刺破。當鐵鎬紮到蟾蜍身上的時候,竟然聽到「錚、錚」響,鐵鎬拿出時,尖銳的頭部都被紮彎了。

老村長這才意識到嚴重性,于是讓村民散去。他恭敬地向廣目子作揖說道:「先生,請恕我無知誤會了您的好意,請您發發慈悲救救這個村子。」

廣目子伸手將老村長扶起,他微微笑道:「老村長言重了,只是舉手之勞而已。」老村長大喜道:「您有何妙計?」

于是,老村長和廣目子在屋裡徹夜長談,期間老村長喊來四個大漢,對他們面授事宜,緊接著四人面露凝重從屋裡出來,然後各自離去。

翌日,鄭大志又來片石村賣水,眼看桶內就要見底。于是,他蓋上桶蓋說道:「諸位,今日水已售罄,明日趕早。」村婦不滿說道:「這桶裡不是還有水嗎?」

鄭大志陪笑道:「這水得留給徐阿婆。」村婦聞言只好忍氣吞聲,眾人散去回家做飯。這徐阿婆年近六旬,眼瞎腿瘸,平日裡靠著街坊鄰居救濟,鄭大志知道以後,每天免費給他送兩碗水。

這徐阿婆年輕時是個熱心腸,有一年村裡進了大蟲,正要撲咬村裡孩子的時候,徐阿婆挺身而出,她付出一條腿的代價,救下孩子,她的品行受到村民敬重。

徐阿婆終生未嫁,聽說一直在等一個男子,那人是他青梅竹馬的未婚夫,只是不知何故,此人音訊全無,到如今幾十年過去了,徐阿婆一直孑然一身,獨守一間小院。

鄭大志哼著小調,晃晃悠悠推著小車來到徐阿婆的小院。他熟門熟路的推開院門,向裡頭喊道:「徐阿婆,我給找你討水喝了。」

就在此時,屋裡走出一個漢子,他叫苗莊,是徐阿婆的鄰居,平時經常幫徐阿婆劈柴挑水。鄭大志見他從屋裡出來,他問道:「苗大哥,徐阿婆不在家嗎?」

苗莊說話不利索,他支支吾吾說道:「哦,徐阿婆去找老村長了。」趙大志聞言埋怨道:「村長也是過分,大中午的喊徐阿婆去,這天氣那麼熱,過了暑氣怎麼辦?」

他一邊說著話,一邊將木桶裡的清水倒進水缸裡。苗莊見狀就從桌子上倒了一碗茶水遞給趙大志,對他說道:「你也辛苦了,喝些茶水去去暑氣。」

趙大志放下木桶,擦了一把汗,雙手接過茶碗,他道了一聲謝,剛要張口喝,就聞到茶水中有股土腥味,還帶有一些發酵的腥臭,心中思忖道:「這水裡有端倪!」

趙大志假裝喝水,卻用餘光瞥了一眼苗壯,只見他右手背過身後,全神貫注盯著茶碗,似乎非常緊張。此時,小院樹枝上的蟬正在費力叫喚,仿佛在說:「快喝、快喝。」

只見趙大志忽然將茶水潑向苗莊的臉上,苗莊被潑得滿臉,須臾,他的臉上由紅變紫再變黑,只聽他慘叫一聲倒在地上不能動彈。

「是魃毒!」趙大志驚駭道。

說時遲,那時快。院牆外,面突然扔進一張大網,正好將趙大志罩住。三個壯漢從院牆上跳下,將趙大志捆得嚴嚴實實。

他們看見苗莊慘死,心中悲痛萬分,其中一人正是苗莊的弟弟苗貴,他拿起地上的利器就要砍了趙大志替兄長報仇,但是被其餘二人竭力攔下。

趙大志在地上掙扎道:「你們為什麼要害我。」苗貴推開二人,對趙大志惡狠狠說道:「你這魃傀死有餘辜。」

原來,老村長和廣目子整夜商談,就是為了如何抓住趙大志。

廣目子稱:井中蟾蜍是趙大志所放,他的目的就是喝幹井水,因為他的真身份乃是一隻旱魃!古語說「魃傀為虐,如淡如焚。」

「北方大地只所以連年沒有雨,正是這只魃傀所導致,它只有喝飽水,才能進化成獸犼(念hou,音同:吼)。」

宮門前有兩隻面南而坐的石犼,叫作「望帝歸」,它們注視皇帝外巡,如果皇帝久久不歸就會發出悲鳴。然而,自從太上皇被俘,新皇帝登基,石犼便下落不明。村民這才知道,獸犼不知何故退化成魃傀,竟然試圖吞江水重新登頂。

趙大志聞言,激動地說道:「我不是魃傀,你們被騙了,快帶老村長來見我,晚了就來不及了。」

苗貴向地上吐了一口唾沫,他說道:「先生說了,傍晚之前就要把你燒了,只有這樣,咱們井裡的蟾蜍才會消失。」不等趙大志解釋,苗貴將其打暈,三人合力把他拖進柴房關了起來。

許久之後,趙大志的臉上突然傳來涼意,他醒了過來,只見徐阿婆滿臉擔憂的看著他。原來徐阿婆沒有去老村長家,而是被苗貴關在屋子裡。

徐阿婆趁著三人去拾柴火的功夫,從房間爬了出來,將趙大志喚醒。她眼瞎心不瞎,根本不信趙大志是旱魃,一個免費送水不圖錢財的人,怎麼想都不是壞人。

徐阿婆說道:「後生,你快逃,晚了來不及。」趙大志突然說道:「師娘,我受師命來保護你,我哪裡也不去!」

「你師父難道是袁進!」徐阿婆哭著說道,原來徐阿婆一直等的未婚夫叫袁進,此人乃是紅門首徒。幾年前,皇帝不願意聽到「望帝歸」對太上皇的悲鳴,將其關押在鎖龍井裡。

袁進師徒奉旨看守此井,怎知袁進練功走火入魔,被石犼趁機奪了神識,這才打開鎖龍井逃了出去,它受鎖龍井的制約,由犼退化成魃傀,這才在北方大地肆虐。

袁進後悔莫及,他為了制約魃傀,以畢生功力召喚獸鯤,臨終前,讓趙大志贍養徐阿婆。于是,趙大志帶著獸鯤一路拘拿魃傀,追尋到片石村沒了蹤跡。

趙大志靈機一動,佯裝成賣水的小販,在村子裡打探消息。得知此地有一口千年老井,他估算魃傀吸滿這口井水就可以重新化身石犼。于是,他丟了一隻本命蟾蜍到井裡堵住水眼,逼著魃傀現身。

這蟾蜍正好克制火屬性的魃傀,以它目前的修為無法打破。這魃傀知曉趙大志用意,當然不會上當。它本就擅長蠱惑人心,就佯裝成廣目子,騙取老村長信任借他的手除掉趙大志。

其實魃傀除掉趙大志很容易,只是趙大志手裡有只獸鯤,正是魃傀的剋星!徐阿婆知曉真相後潸然淚下,心愛的男子已經作古,但是她為人剛毅,知道此事不是矯情的時候,立刻把趙大志的繩子解開。

就在此時,村民們舉著火把進了小院。他們看見趙大志的繩索解開,眾人嚴陣以待,就在這時,徐阿婆對老村長說道:「村長,你不是一直想還我的恩情嗎?你把這孩子放了,咱們的恩怨一筆勾銷。」

原來,徐阿婆的腿是為了救村長的兒子才被大蟲咬掉。老村長聞言,他看著村民擔心的目光,把心一橫說道:「大姐,唯有這件事我不能答應你,這魃傀禍害北方大地,只有燒了它,大傢伙才有活路。你放心,它死後,我給你當牛做馬。」

趙大志在人群中看到躲在暗處陰笑的廣目子,他將徐阿婆擋在身後,然後對眾人說道:「廣目子道貌岸然,蠱惑人心,他才是魃傀。」

村民不信,紛紛指責他死到臨頭還攀咬,趙大志本想逼廣目子現出真身,奈何田貴等人把他身上的符籙全部拿走,他現在赤手空拳根本不是它的對手,如果逼出它的真身,在場眾人的安危不能保證。

趙大志觀察四周,想找機會逃出去,只要他不死,本命蟾蜍就會一直堵在水井裡。就在此時,他突然看見百步之外,獨輪車丟在牆角,頓時心中大喜,心中盤算如何越過眾人到獨輪車旁。

他突然對廣目子說道:「魃傀真假難辨,咱們互換一拳,生死由天!」廣目子已經知曉田貴拿走了趙大志的符籙,見他神情悲憤,以為要拼死掙扎。心中思忖道:「如此甚好,一了百了。」

廣目子走出人群說道:「我願為終生悲憫。」村民聽聞他冒危險和「魃傀」對戰,心裡非常震驚,有人竟然鼻子發酸哭了起來,都以為廣目子一去不復返,試想一個普通人怎麼打得過兇悍的魃傀?

須臾二人對陣,趙大志揮拳沖向廣目子,廣目子露出不屑的笑容,使勁全力揮出一拳,只見趙大志身形一躍,竟然用雙腿迎拳,他頓時覺得腳底板傳來刺痛,借著慣性,猶如一顆流星射向獨輪車。

廣目子深感大事不妙,只見趙大志撞向水桶。趙大志喊道:「北冥有魚,其名為鯤。化而為鳥,其名為鵬。扶搖三千,以證人間公道。」

須臾,天幕中「哢嚓」一聲響雷,一道紫電擊碎木桶,一聲震耳欲聾的鳴叫,讓眾人望而生畏。廣目子嚇得臉色煞白,只見他揮動衣袖,扶搖直上雲霄,已經變回本體,只見它披頭散髮,青面獠牙,只有一條腿。

很快雷雲就佈滿天幕,它將魃傀困住。只見木桶[內.射]向天際一道藍光,須臾,身形巨大的獸鯤佔據天幕。只見它毫不猶豫張開巨口,向魃傀咬去。

魃傀絕望道:「我只是想等待主人回歸,這樣做難道有錯嗎?」話音未落,鯤將它吞進肚腹。很快鯤的背部長了一對翅膀,此時,它已經進化成鵬,振翅高飛,消失不見了。天幕很快就恢復如初,天幕有些花白,原來已經黎明。

這魃魃原本是華表上的石犼「望帝歸」,它忠于職守,見太上皇北狩未歸,一直在華表上夜裡鳴叫,新皇不堪其憂,心中藏著私心,石犼受命于天,如今還在對太上皇悲鳴,可見並不承認新皇帝,出于帝王的猜忌,它被鎮壓在鎖龍井裡。

村民見廣目子的真面目後這才曉得被騙,後知後覺,眾人嚇得瑟瑟發抖。趙大志收回蟾蜍,千年古井又恢復了水位,幾天之後,天降大雨,緩解了北方大地的乾旱。

皇帝見降雨,重新釋放紅門眾人,趙大志並沒有離開片石村,而是遵守師命贍養徐阿婆到終老,老村長欣賞趙大志的品行,遂將如花似玉的孫女許配給他。

這期間,太上皇被迎回,幾年後,南門之變,改元天順,華表上重新雕刻了一隻栩栩如生的石犼。

當上村長的趙大志,閑來沒事就在門前給孩子們講故事。此時,村口來了一位白髮鬚眉的老人家討水喝,看著老者的笑容,趙大志總覺得似曾相識。

寫在最後:

石犼作為「望帝歸」,忠于職守卻被關押。蠱惑看守人,重傷逃走,為了心中的執念,吞噬水源,禍害北方大地,以圖恢復石犼,重回華表之上,呼喚舊主回歸。

但是,它將執念用錯了地方,常言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它把執念強加在百姓痛苦之上,這樣的石犼只能是一隻窮兇極惡的旱魃遭人唾棄。

老族長只看到了廣目子的「道貌岸然」,卻看不清趙大志「利慾薰心」之下的善良品行,正是「以貌取人」犯下的過錯。

「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意思是:只看重外在,就看重此人。殊不知這樣的人徒有虛表,很快就會暴露本性,而讓任用的人後悔莫及,我們應當「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在工作、愛情、生活中,首先應當避免先入為主的觀念。在看待問題的時候,不帶有偏向性的認知,不以關係親疏或者善惡來做結論。應當看實際行動,以及事態的發展做出決定,不宜過早下定論。

依靠欺騙得來的東西無法長久,美麗謊言往往短暫,只有踏踏實實為人處事,才能淳厚寧靜而致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