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癌癥媽媽冒死生下女兒,26年後孩子卻這麼說……

本文內容真實, 來自講述人洪豆豆的親身經歷(女, 26歲)。

前段時間, 網上都在討論《人間世》裡那個叫張麗君的媽媽。

她冒死生下女兒小籠包, 以免自己走後老公過的太孤單。

這件事到底值不值?

而我, 也是當年媽媽一命換一命生下的娃。

我今年26歲了, 我想用自己的親身經歷, 給大家一個不一樣的答案。

我叫豆豆, 這個名字, 是媽媽給我取的。

1995年7月9日, 我出生在長春一個知識份子家庭。

爸爸是一家國企的宣傳幹事, 拍得一手好照片, 寫得一手好文章。

媽媽是長影集團下屬一家印刷公司的副廠長。

作為長影子弟,

他們倆是別人眼中公認的金童玉女。

他們有多相愛, 看看家裡那些爸爸拍給媽媽的上萬張照片就知道了。

是我的出生讓他們的幸福戛然而止。

媽媽在懷我6個半月的時候, 被確認為肝癌。

爺爺奶奶請了北京的專家來長春一起聯合會診。

醫院給出兩種治療方案:

一是保大人, 立刻做終止妊娠手術, 然後儘快進行腫瘤切除, 但嬰兒不足30周出生, 大機率會出現各種不可預知的危險。

二是保小孩, 讓胎兒繼續生長, 但過程也兇險異常, 因為腫瘤會在懷孕期間迅速增長, 一旦破裂將會危及母體的生命安全。

當時, 所有人都覺得應該終止妊娠。

畢竟, 媽媽才26歲, 以後懷孕機會多的是。

可是, 媽媽卻力排眾議地選擇保小孩。

那會, 我已經胎動頻繁, 每次媽媽敲擊肚皮, 我都會調皮地跟她互動。

我們雖然還沒能謀面, 但身為母親, 媽媽說:「如果必須二選一, 我一定要讓孩子活下來。 」

前來做思想工作的人很多, 但媽媽的態度很堅決, 沒人能說服得了她。

哪怕姥姥跪下求她, 對她說:「你不能為了你的孩子, 讓我失去我的孩子。 」

媽媽同樣懇求姥姥:「媽, 如果你是我, 真的忍心為了自己活, 而殘忍地結束這個投奔你來的小生命嗎?」

爸爸同樣做過媽媽的工作, 他害怕失去媽媽。

可是, 媽媽的話讓他找不出反駁的理由。

「他(她)是我們的孩子, 我能拿命去留住他(她),

你為啥就不能?就算全世界的人都反對, 你也應該和我站在一起。 」

就這樣, 在媽媽的堅持下, 我來到了這個人世間。

只不過, 我是在媽媽懷孕36周時, 早產的。

彼時, 媽媽的腫瘤已經擴散, 並對她的心肺造成壓迫。

而奇跡並沒有因為媽媽的堅強而發生。

我出生三個半月後, 媽媽去世了。

她用自己的命, 換來了我的出生。

而她卻在留給我的十封信裡, 說了無數個「對不起」, 和無數個「我愛你」。

媽媽在生前的最後三個半月裡, 為我買了一直可以穿到18歲的衣服。

我知道, 這世界上有個人愛我甚于她的生命。

但誰能知道, 帶著這樣的背景出生,我將面對的是什麼樣的人生?

媽媽走後,我成了所有人同情可憐的物件。

但其實,最可憐的人並不是我,而是爸爸。

他既要當爹,又要當媽。

從前那個敢于第一個燙爆炸頭,穿喇叭褲的時尚男人不見了。

我只是在過去的照片裡,可以看到他神采飛揚的樣子。

他的妻子去世了,大家需要他悲傷,需要他含辛茹苦,需要他像一個聖人那樣活著。

自我有記憶起,爸爸就是個沉默而目光內向的男人。

尤其是跟異性說話時,他從來不看對方的眼睛。

他單位裡的阿姨,包括鄰居阿姨跟我說話時,他也會特意地跟她們保持距離。

我一點點長大,慢慢知道,他在避嫌。

鰥夫門前是非多,尤其是媽媽以那樣堪稱悲壯的方式離開,他必須為她守身、守心如玉。

像我這樣的身世,註定會活成一個話題性的孩子。

從小到大,無論走到哪裡,我都能聽到議論聲,儘管周圍人覺得他們已經壓低了音量,充分顧慮到我的感受。

比如姥姥姥爺,他們每次看到我,都會轉過頭去,默默掉眼淚。

他們會因為我的挑食或衣服稍微不整潔,而歎息:「唉,沒媽的孩子……」「要是梅梅還在……」

小姨至今都不明白,她那麼愛我關心我,我為何始終跟她親熱不起來。

記得小時候有一次,小姨家的表弟吃完自己的餅乾,然後又來搶我的。

剛好這時,小姨看到了。

她把餅乾搶過來還給我,然後把表弟領進房間一頓教訓,大意是,你表姐從小就沒了媽媽,你怎麼可以跟她搶?一會兒她走了,媽媽給你買十包。

那一刻,我無比清楚地知道,小姨再好,也是別人的媽媽。

我疏遠她,不是因為她不好,而是每次看她望向表弟的眼神,都讓我羨慕又難過。

我很清楚,這世上也有會那樣注視我的人,但,她已經不在了。

包括爺爺奶奶,他們都很疼愛我。

但我慢慢知道,比起疼愛我,他們更心疼自己的兒子,我的爸爸。

他們曾經無數次背著我,勸解爸爸:「是時候再找一個人了。」

但每一次,爸爸都說:「等豆豆大一點吧。」

所有人都覺得,這一切,我並不知情。

事實上,哪怕我真的是在看電視,我眼睛的餘光,我的耳朵依然聽得見這些聲音。

這些已經壓得很低的聲音都在提醒我,我的出生是帶著原罪,我的存在是一個包袱。

所以,我敏感多疑,除了爸爸,對任何人都戒備疏離。

爸爸至今都不知道,我小時候為什麼總是生病,而且每次生病都強烈要求他帶我去扎針。

因為給我扎針的護士阿姨好溫柔,她會告訴我別害怕,誇我勇敢。

最重要的是,她溫熱的手臂輕輕按住我胳膊的那份觸感,她身上那份淡淡的氣息,都讓我覺得好溫暖好幸福好安全。

我想象著,那可能就是媽媽的感覺吧。

正是那份對接近母體溫度氣息的渴望,讓我從上幼稚園到國中畢業,幾乎每隔兩個月都會感冒發燒一次。

而且,在自己的心理暗示下,本來很小的感冒也演變到必須去醫院輸液的地步。

小學四年級時,我寫的作文《我的媽媽》感動了整個校園。

所有人都知道我是單親,但這並不影響我發揮全部想象,在作文裡給自己塑造了一個完美的媽媽。

她有全世界最溫柔的聲音,她會做全世界最好吃的美食,她是世界上最善解人意的媽媽……

語文老師把我的作文拿到校廣播站去播放。

全校師生唏噓一片。

有那麼一兩天,我在大家的表揚聲中,覺得很開心。

可是,那樣的開心只維持了幾天。

放學鈴聲響起,看著同學們紛紛奔向校門口的家長,我被打回原形:不管作文寫得多麼聲情並茂,我依然沒有媽媽。

看到別的同學牽著媽媽的手回家,我真的很想跟她們說:「能不能借你們媽媽的手,讓我牽一下。」

那種感覺,就是覺得天下所有人都比我富有。

那份匱乏,是無論得到多少,都難以填滿的空虛。

媽媽臨終前,給我買了18套新衣服。

她希望我18歲前的每一個生日,都可以穿上她買的新衣,對著生日蠟燭許下最美的心願。

但當我長到10歲時,便不願再穿那些衣服了。

那份遙不可及的母愛,已經無法再讓我感到被愛。

相反,我只覺得窒息。

因為所有人都覺得,我的命是用媽媽的命換來的,所以,我要懂事,要優秀,要永遠感恩。

也是從那時起,我開始拒絕過生日。

我討厭自己是以犧牲媽媽的生命來到這個人世間。

這份身世,是我的緊箍咒,我要打碎它。

記得十歲生日那天,爺爺奶奶還有叔叔嬸嬸在酒店忙活了半天,為我慶生。

姥姥姥爺還有小姨也提前送了禮物。

但那天爸爸回家接我時,我卻死活不肯赴宴,我說不喜歡熱鬧,也不喜歡假模假式地當眾吹蠟燭許願。

沒辦法,爸爸只好給我煮了碗麵條,然後,一個人去爺爺奶奶那裡交差。

我能想到,所有人對我不懂事的議論,想到他們可能又要勸爸爸再婚。

那種感覺既憤怒,又無助,于是我開始反反復複看媽媽留給我的那些信件。

看著看著,我崩潰了,第一次想把這些信都燒了,可是只燒了一個角,便又覺得捨不得,慌忙用手去撲火。

那種灼燒的疼痛,讓我感覺真實。

反而是存于信件裡的母愛,讓我覺得飄渺又負擔。

人都是現實的。

那天,爸爸回來看到我正拿著燒了一角的信,大概明白發生了什麼。

可是,他沒有責備我,只是看著已經坨掉的長壽麵,對我說:「爸爸再去給你煮一碗。」

40歲不到的爸爸,孤獨地站在廚房裡煮面,水已經開了,他卻還在發呆,我突然間就淚流滿面。

我擦擦眼淚,努力擠出一個微笑,對他說:「爸,給我找個媽媽吧,我真的很想有個媽媽,一個可以跟我一起逛街買衣服,一個能接我放學的媽媽,一個看得見摸得著的媽媽……」

爸爸沒有回頭,可是,他整個人都在顫抖。

我內疚了,也心疼了,緊緊地抱住他:「爸,為了我,你單身了這麼多年,對不起。」

說完這句話,我終于號啕大哭。

如果沒記錯,那應該是我人生中最為放肆的一次痛哭。

而爸爸,也是第一次在我面前落淚,他語不成句地對我說:「是爸爸對不起你。」

那一刻的難過,我永遠不會忘記。

那一刻,我在心裡是怨過媽媽的。

因為她的選擇,讓我和爸爸都覺得活得好抱歉。

那一刻,我和爸爸是真的決定要開始一種新的生活。

當爸爸把林阿姨介紹給我時,我表現得很乖。

她是爸爸同學的妹妹,比爸爸小5歲。

據說很小的時候,就暗戀過爸爸。

敏感的我,比同齡的孩子更知道如何討大人歡心。

我給林阿姨倒水,給她扒桔子,對她有問必答。

可是,隨著她的頻繁出現,隨著她跟爸爸關係的走近,我的心境全變了。

爸爸為她夾菜,我心裡不舒服;爸爸下班接她來我家,我不舒服;當想著有一天,她要成為這個家的女主人時,我更加難以接受。

我突然意識到,那就意味著,我不僅沒了媽媽,同時也失去了爸爸。

倘若他們再生一個弟弟或妹妹,那我就徹底成了這個家裡多餘的人。

所以,我開始對她不冷不熱,甚至是不理不睬。

在別人眼裡,我成了一個喜怒無常的女孩,事實上,我是放任並允許了自己的自私。

直到有一天,爸爸問我是不是不喜歡林阿姨時,我說:「是的,爸爸,我想媽媽。」

其實,故去的媽媽不過是我騙爸爸的藉口。

對于媽媽,我不知道該怎麼想念。

可是我知道,媽媽是最完美的藉口,只要提到她,就可以保住我對爸爸的絕對所有權。

而爸爸呢,當然就范。

他跟林阿姨分手了,為此還喝醉過一次。

酒後的他,紅著眼睛對我說:「豆豆,女兒,你早點長大,等你做了媽媽,你的人生就沒有這麼糾結擰巴了。」

看著酒醉後,邋遢頹廢而孤單的爸爸,我覺得他好可憐,覺得我們父女倆好可憐。

我們一直活在人言可畏裡,活在別人打造的人設裡,活在自己和別人一起製作的套子裡。

而我,僥倖地通過讀書,離開了生我養我的長春。

我永遠不會忘記,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那天,慶功宴上,我們全家哭成一片。

爺爺奶奶這邊哭爸爸辛苦了,姥姥姥爺那邊哭媽媽在天有靈保佑的我。

我也在哭,卻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哭什麼?

只是覺得好委屈好難過。

大學畢業後,我留在了南京。

說實話,除了想爸爸,我一點都不想家。

因為一回到那個地方,我就要活成那個用媽媽生命換來的洪豆豆。

而在異鄉,我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忘恩負義」地活著。

我曾經多次讓爸爸來南京,跟我一起生活,但他都不肯。

爺爺奶奶年紀大了,他不放心離開他們。

我讓他找一個老伴,他說算了吧,黃土都埋大半截了,就別給自己和別人找麻煩了。

其實我知道,熬過或許還有[生·理·需·求]的盛年,對于如今的爸爸來說,那個背負了一輩子的情深意重好男人的稱呼,他還得繼續背下去。

事實上,為了我,他過了一輩子反人性的生活。

其中的辛苦憋屈與煎熬,他能與外人道的,只是千萬分之一。

1995年出生的我,今年26歲了。

先生是我的大學校友,還是一位心理學博士。

我先是他的戀人,後來是他的病人。

在遇到他之前,我一直活得壓抑分裂,更多時候覺得自己像一個怪物。

承蒙不棄,他用自己的溫和細膩重建了一個我。

那是另外一個愛情故事。

如今,我已經懷孕三個月。

關于生產,我心裡多多少少還會有一些陰影。

但我也想得很清楚:如果有一天,我面臨著跟媽媽當年同樣的境況,我會自私地選擇讓自己先活下來。

因為我比任何人都清楚,活著、陪伴,才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先生很支持我的決定,並且一直寬慰我。

只不過,第一次去產檢,聽到孩子那強壯的胎心,我哭到不能自已。

產檢的護士嚇壞了,安慰我說孩子很健康,胎心正常且有力。

我在那一刻,真實地感受到了媽媽當年捨命留下我的心境。

事隔26年,我第一次最真切地感受了,真正的母愛到底是什麼樣的體驗。

不是溫暖,不是安全,不是幸福,而是勇敢。

每個媽媽,都是敢死隊員。

所以,面對鋪天蓋地的關于張麗君捨命生女的討論,我選擇說出自己的故事。

我的親身經歷,或許可以給大家多一個看待問題的角度。

因為我知道,像我媽媽這樣偉大的媽媽還有很多。

但不是所有人,都像我一般幸運,可以遇到一個治癒我的先生,可以在自己即將當媽媽這一刻,體味到母愛在那時那地的那份視死如歸。

我努力了26年,才勉強可以活成一個正常人。

而更多時候,我是背著一座大山在成長。

每個孩子,都不應該在同情裡長大,而是應該在愛裡。

每個孩子,都不希望自己的母親偉大,而是希望她活著。

而每一個有這樣孩子的父親,或許,也不應該被綁架至神壇,應該給他們一份生而為人,追求幸福的自由。

願每個看到故事的人,一生被愛,一生可愛。

這個世界上有太多不完美,但我們也擁有了足夠多的美好,自己和愛的人都健康就是最大的幸運。

每一個普通而渺小的日常都是彌足珍貴的,不要因為它來得太平常太容易就忽視它的珍貴。

希望每個媽媽生產和養育孩子的過程一切順利,善待自己擁有的,過好每一天,珍惜每一個人。

帶著這樣的背景出生,我將面對的是什麼樣的人生?

媽媽走後,我成了所有人同情可憐的物件。

但其實,最可憐的人並不是我,而是爸爸。

他既要當爹,又要當媽。

從前那個敢于第一個燙爆炸頭,穿喇叭褲的時尚男人不見了。

我只是在過去的照片裡,可以看到他神采飛揚的樣子。

他的妻子去世了,大家需要他悲傷,需要他含辛茹苦,需要他像一個聖人那樣活著。

自我有記憶起,爸爸就是個沉默而目光內向的男人。

尤其是跟異性說話時,他從來不看對方的眼睛。

他單位裡的阿姨,包括鄰居阿姨跟我說話時,他也會特意地跟她們保持距離。

我一點點長大,慢慢知道,他在避嫌。

鰥夫門前是非多,尤其是媽媽以那樣堪稱悲壯的方式離開,他必須為她守身、守心如玉。

像我這樣的身世,註定會活成一個話題性的孩子。

從小到大,無論走到哪裡,我都能聽到議論聲,儘管周圍人覺得他們已經壓低了音量,充分顧慮到我的感受。

比如姥姥姥爺,他們每次看到我,都會轉過頭去,默默掉眼淚。

他們會因為我的挑食或衣服稍微不整潔,而歎息:「唉,沒媽的孩子……」「要是梅梅還在……」

小姨至今都不明白,她那麼愛我關心我,我為何始終跟她親熱不起來。

記得小時候有一次,小姨家的表弟吃完自己的餅乾,然後又來搶我的。

剛好這時,小姨看到了。

她把餅乾搶過來還給我,然後把表弟領進房間一頓教訓,大意是,你表姐從小就沒了媽媽,你怎麼可以跟她搶?一會兒她走了,媽媽給你買十包。

那一刻,我無比清楚地知道,小姨再好,也是別人的媽媽。

我疏遠她,不是因為她不好,而是每次看她望向表弟的眼神,都讓我羨慕又難過。

我很清楚,這世上也有會那樣注視我的人,但,她已經不在了。

包括爺爺奶奶,他們都很疼愛我。

但我慢慢知道,比起疼愛我,他們更心疼自己的兒子,我的爸爸。

他們曾經無數次背著我,勸解爸爸:「是時候再找一個人了。」

但每一次,爸爸都說:「等豆豆大一點吧。」

所有人都覺得,這一切,我並不知情。

事實上,哪怕我真的是在看電視,我眼睛的餘光,我的耳朵依然聽得見這些聲音。

這些已經壓得很低的聲音都在提醒我,我的出生是帶著原罪,我的存在是一個包袱。

所以,我敏感多疑,除了爸爸,對任何人都戒備疏離。

爸爸至今都不知道,我小時候為什麼總是生病,而且每次生病都強烈要求他帶我去扎針。

因為給我扎針的護士阿姨好溫柔,她會告訴我別害怕,誇我勇敢。

最重要的是,她溫熱的手臂輕輕按住我胳膊的那份觸感,她身上那份淡淡的氣息,都讓我覺得好溫暖好幸福好安全。

我想象著,那可能就是媽媽的感覺吧。

正是那份對接近母體溫度氣息的渴望,讓我從上幼稚園到國中畢業,幾乎每隔兩個月都會感冒發燒一次。

而且,在自己的心理暗示下,本來很小的感冒也演變到必須去醫院輸液的地步。

小學四年級時,我寫的作文《我的媽媽》感動了整個校園。

所有人都知道我是單親,但這並不影響我發揮全部想象,在作文裡給自己塑造了一個完美的媽媽。

她有全世界最溫柔的聲音,她會做全世界最好吃的美食,她是世界上最善解人意的媽媽……

語文老師把我的作文拿到校廣播站去播放。

全校師生唏噓一片。

有那麼一兩天,我在大家的表揚聲中,覺得很開心。

可是,那樣的開心只維持了幾天。

放學鈴聲響起,看著同學們紛紛奔向校門口的家長,我被打回原形:不管作文寫得多麼聲情並茂,我依然沒有媽媽。

看到別的同學牽著媽媽的手回家,我真的很想跟她們說:「能不能借你們媽媽的手,讓我牽一下。」

那種感覺,就是覺得天下所有人都比我富有。

那份匱乏,是無論得到多少,都難以填滿的空虛。

媽媽臨終前,給我買了18套新衣服。

她希望我18歲前的每一個生日,都可以穿上她買的新衣,對著生日蠟燭許下最美的心願。

但當我長到10歲時,便不願再穿那些衣服了。

那份遙不可及的母愛,已經無法再讓我感到被愛。

相反,我只覺得窒息。

因為所有人都覺得,我的命是用媽媽的命換來的,所以,我要懂事,要優秀,要永遠感恩。

也是從那時起,我開始拒絕過生日。

我討厭自己是以犧牲媽媽的生命來到這個人世間。

這份身世,是我的緊箍咒,我要打碎它。

記得十歲生日那天,爺爺奶奶還有叔叔嬸嬸在酒店忙活了半天,為我慶生。

姥姥姥爺還有小姨也提前送了禮物。

但那天爸爸回家接我時,我卻死活不肯赴宴,我說不喜歡熱鬧,也不喜歡假模假式地當眾吹蠟燭許願。

沒辦法,爸爸只好給我煮了碗麵條,然後,一個人去爺爺奶奶那裡交差。

我能想到,所有人對我不懂事的議論,想到他們可能又要勸爸爸再婚。

那種感覺既憤怒,又無助,于是我開始反反復複看媽媽留給我的那些信件。

看著看著,我崩潰了,第一次想把這些信都燒了,可是只燒了一個角,便又覺得捨不得,慌忙用手去撲火。

那種灼燒的疼痛,讓我感覺真實。

反而是存于信件裡的母愛,讓我覺得飄渺又負擔。

人都是現實的。

那天,爸爸回來看到我正拿著燒了一角的信,大概明白發生了什麼。

可是,他沒有責備我,只是看著已經坨掉的長壽麵,對我說:「爸爸再去給你煮一碗。」

40歲不到的爸爸,孤獨地站在廚房裡煮面,水已經開了,他卻還在發呆,我突然間就淚流滿面。

我擦擦眼淚,努力擠出一個微笑,對他說:「爸,給我找個媽媽吧,我真的很想有個媽媽,一個可以跟我一起逛街買衣服,一個能接我放學的媽媽,一個看得見摸得著的媽媽……」

爸爸沒有回頭,可是,他整個人都在顫抖。

我內疚了,也心疼了,緊緊地抱住他:「爸,為了我,你單身了這麼多年,對不起。」

說完這句話,我終于號啕大哭。

如果沒記錯,那應該是我人生中最為放肆的一次痛哭。

而爸爸,也是第一次在我面前落淚,他語不成句地對我說:「是爸爸對不起你。」

那一刻的難過,我永遠不會忘記。

那一刻,我在心裡是怨過媽媽的。

因為她的選擇,讓我和爸爸都覺得活得好抱歉。

那一刻,我和爸爸是真的決定要開始一種新的生活。

當爸爸把林阿姨介紹給我時,我表現得很乖。

她是爸爸同學的妹妹,比爸爸小5歲。

據說很小的時候,就暗戀過爸爸。

敏感的我,比同齡的孩子更知道如何討大人歡心。

我給林阿姨倒水,給她扒桔子,對她有問必答。

可是,隨著她的頻繁出現,隨著她跟爸爸關係的走近,我的心境全變了。

爸爸為她夾菜,我心裡不舒服;爸爸下班接她來我家,我不舒服;當想著有一天,她要成為這個家的女主人時,我更加難以接受。

我突然意識到,那就意味著,我不僅沒了媽媽,同時也失去了爸爸。

倘若他們再生一個弟弟或妹妹,那我就徹底成了這個家裡多餘的人。

所以,我開始對她不冷不熱,甚至是不理不睬。

在別人眼裡,我成了一個喜怒無常的女孩,事實上,我是放任並允許了自己的自私。

直到有一天,爸爸問我是不是不喜歡林阿姨時,我說:「是的,爸爸,我想媽媽。」

其實,故去的媽媽不過是我騙爸爸的藉口。

對于媽媽,我不知道該怎麼想念。

可是我知道,媽媽是最完美的藉口,只要提到她,就可以保住我對爸爸的絕對所有權。

而爸爸呢,當然就范。

他跟林阿姨分手了,為此還喝醉過一次。

酒後的他,紅著眼睛對我說:「豆豆,女兒,你早點長大,等你做了媽媽,你的人生就沒有這麼糾結擰巴了。」

看著酒醉後,邋遢頹廢而孤單的爸爸,我覺得他好可憐,覺得我們父女倆好可憐。

我們一直活在人言可畏裡,活在別人打造的人設裡,活在自己和別人一起製作的套子裡。

而我,僥倖地通過讀書,離開了生我養我的長春。

我永遠不會忘記,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那天,慶功宴上,我們全家哭成一片。

爺爺奶奶這邊哭爸爸辛苦了,姥姥姥爺那邊哭媽媽在天有靈保佑的我。

我也在哭,卻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哭什麼?

只是覺得好委屈好難過。

大學畢業後,我留在了南京。

說實話,除了想爸爸,我一點都不想家。

因為一回到那個地方,我就要活成那個用媽媽生命換來的洪豆豆。

而在異鄉,我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忘恩負義」地活著。

我曾經多次讓爸爸來南京,跟我一起生活,但他都不肯。

爺爺奶奶年紀大了,他不放心離開他們。

我讓他找一個老伴,他說算了吧,黃土都埋大半截了,就別給自己和別人找麻煩了。

其實我知道,熬過或許還有[生·理·需·求]的盛年,對于如今的爸爸來說,那個背負了一輩子的情深意重好男人的稱呼,他還得繼續背下去。

事實上,為了我,他過了一輩子反人性的生活。

其中的辛苦憋屈與煎熬,他能與外人道的,只是千萬分之一。

1995年出生的我,今年26歲了。

先生是我的大學校友,還是一位心理學博士。

我先是他的戀人,後來是他的病人。

在遇到他之前,我一直活得壓抑分裂,更多時候覺得自己像一個怪物。

承蒙不棄,他用自己的溫和細膩重建了一個我。

那是另外一個愛情故事。

如今,我已經懷孕三個月。

關于生產,我心裡多多少少還會有一些陰影。

但我也想得很清楚:如果有一天,我面臨著跟媽媽當年同樣的境況,我會自私地選擇讓自己先活下來。

因為我比任何人都清楚,活著、陪伴,才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先生很支持我的決定,並且一直寬慰我。

只不過,第一次去產檢,聽到孩子那強壯的胎心,我哭到不能自已。

產檢的護士嚇壞了,安慰我說孩子很健康,胎心正常且有力。

我在那一刻,真實地感受到了媽媽當年捨命留下我的心境。

事隔26年,我第一次最真切地感受了,真正的母愛到底是什麼樣的體驗。

不是溫暖,不是安全,不是幸福,而是勇敢。

每個媽媽,都是敢死隊員。

所以,面對鋪天蓋地的關于張麗君捨命生女的討論,我選擇說出自己的故事。

我的親身經歷,或許可以給大家多一個看待問題的角度。

因為我知道,像我媽媽這樣偉大的媽媽還有很多。

但不是所有人,都像我一般幸運,可以遇到一個治癒我的先生,可以在自己即將當媽媽這一刻,體味到母愛在那時那地的那份視死如歸。

我努力了26年,才勉強可以活成一個正常人。

而更多時候,我是背著一座大山在成長。

每個孩子,都不應該在同情裡長大,而是應該在愛裡。

每個孩子,都不希望自己的母親偉大,而是希望她活著。

而每一個有這樣孩子的父親,或許,也不應該被綁架至神壇,應該給他們一份生而為人,追求幸福的自由。

願每個看到故事的人,一生被愛,一生可愛。

這個世界上有太多不完美,但我們也擁有了足夠多的美好,自己和愛的人都健康就是最大的幸運。

每一個普通而渺小的日常都是彌足珍貴的,不要因為它來得太平常太容易就忽視它的珍貴。

希望每個媽媽生產和養育孩子的過程一切順利,善待自己擁有的,過好每一天,珍惜每一個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