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幸福家庭的樣子:媽媽被寵愛,爸爸被尊重,孩子被接納

前幾天, 看到一個視訊:

8歲女兒在學校表現優異, 爸爸帶她去超市, 獎勵她「30秒瘋狂購物」。

沒想到孩子用了15秒就回來了, 只拿了一包媽媽最愛吃的薯片:

「我就不要了, 這個媽媽愛吃, 我不要了。 」

視訊雖短、事件雖小, 但可看出很多東西:

女兒表現優異, 說明家庭養育模式良好;

媽媽地位高受優待, 除了懂事的女兒, 想必也有一個寵愛媽媽的爸爸;

爸爸帶孩子自有一套, 說明在家中被肯定、受尊重、樂于發揮。

這個暖意融融、有愛幸福的家庭, 讓人隔屏看得內心蕩漾。

一個幸福的家庭就該如此:媽媽被寵愛, 爸爸被尊重, 孩子被接納。

1

媽媽被寵愛, 家庭更溫暖

很多家庭中, 丈夫的焦點和精力, 經常放在「如何做好父親」和「如何教育孩子」上, 忽略了妻子的需求和感受。

但其實, 家庭的溫度, 往往取決于媽媽被寵愛的程度。

沒有被呵護好的媽媽, 就像《囧媽》中徐崢的母親一樣, 因為常年忍受丈夫的酗酒和暴力, 委屈深、怨氣多、戾氣重。

她整日抱怨丈夫、苛責兒子。

人到中年的徐崢, 每每回憶當年, 仍覺得「狂風暴雨」歷歷在目。

但正如母親所言:

「小孩子是看不到那麼多的, 你只看到他是你爸, 看不到他的我的丈夫。 」

夫妻關係大于親子關係。

沒有被愛滋養過的母親, 內心匱乏、情感乾涸、情緒化。

她們不僅沒有能力去付諸愛, 還會用最糟糕的一面反噬伴侶、將負面情緒轉嫁給孩子。

在寵愛中生活的媽媽, 則全然不同。

孟非主持的《新相親大會》中, 就來過這樣一個家庭。

男嘉賓的爸爸對媽媽的愛, 數十年如一日。

小小的他, 看在眼裡念在心中, 從小內心安定, 品學兼優, 責任感強。

高三時, 母親得了白血病, 他一邊備考, 一邊和父親一起照顧母親。

母親痊癒後,回想起來病重的經歷,不見愁苦,滿臉欣慰。

絲毫看不出來,眼前這個容光煥發、小鳥依人的媽媽,已年過半百。

于孩子,媽媽的心態,是家庭的晴雨錶。

于丈夫,妻子的情緒,是家庭的定心丸。

一個陽光普照、溫暖融融的家庭裡,通常有個被爸爸寵愛的媽媽。

這樣的媽媽,情緒穩定,脾氣溫和,心態平衡。

愛滿則溢,她會自然地為他人考慮、愉悅地為孩子付出、樂意地與丈夫比肩,鮮少委屈抱怨。

當生活不盡如人意時,也能以樂觀寬容的心態去面對。

西方有句諺語:「Happy wife,happy life.」

有幸福的妻子,才能有幸福的生活。

媽媽被寵愛、被優待,家庭才會更溫馨。

2

爸爸被尊重,家庭更和諧

家庭中,僅僅有愛是不夠的,還須有尊重。

這份「尊重」,應該給爸爸多一些。

如果爸爸在家庭中沒有尊嚴,男性的胸襟和氣概就會被壓縮,取而代之的,是暴戾與瑣碎。

著名的婚姻情感專家愛默生·艾格裡奇博士曾講過自己的親身經歷。

母親才藝俱佳,身兼數職,收入可觀。相比之下,父親處于弱勢。

母親強勢專斷,大事小情都不與父親商量,甚至暗示自己一個人也會過得很好。

父親不被尊重,變得嘮叨瑣碎、暴躁易怒,絲毫不見大男人的開闊和挺立。

因此,艾格裡奇博士兒時,一度被困囿于家庭瑣事,每天小心局促,生怕因小事惹父母生氣。

很長一段時間裡,他膽小怯懦,不敢主動交友,拒絕探索外界。

家庭中,如果父親不被尊重,孩子會出現諸多性格問題:

孩子會喪失自信和勇氣,變得目光短淺、格局狹隘。

男子漢特有的勇猛和野性也會被削弱,取而代之的,是內向封閉的個性、討好型人格和「老好人」式的做派。

不被認可或「小透明」式的爸爸,會讓孩子變得卑微、讓家庭越過越「窄」。

而自尊被顧全的爸爸,就是另外一番景象。

從蔡少芬和張晉的家庭中,就能看見一二。

蔡少芬和張晉剛結婚時,很多人覺得,蔡少芬走紅早名氣大,張晉是18線小演員,家庭遲早會垮掉。

可蔡少芬的一波操作,堪稱「尊重老公教科書」。

她從不頤指氣使,反而處處維護和鼓勵張晉。

「你是我的偶像,你最棒,你是完美的男人……」,溢美之詞常掛嘴邊。

好友陳法蓉曾說,蔡少芬特別顧及張晉的感受,大事小事都和張晉商量,發自內心尊重張晉。

有了「一家之主」的感覺,張晉闖勁十足,事業走高。

有了孩子後,他親力親為,帶孩子方面有想法、有行動。

與注重學習和藝術的妻子互補,張晉熱衷于培養女兒運動愛好。

他經常興致勃勃地帶著女兒露營、潛水、攀巖,在他的影響下,女兒體質健康,心態陽光。

被尊重的爸爸,就是這麼有自信、有底氣、有成就感。

他會更加寵愛媽媽,更主動關愛孩子。

更重要的,是有了威信,爸爸的自信、氣度與格局,就會應運而生。

男性特有的優勢——邏輯性、創造力、洞察力、探索力、冒險感等等,會充分發揮。

孩子的眼界和心胸、家庭的層次和格局,也隨之節節上升。

3

孩子被接納,教育更從容

父母決定家庭的底色,孩子代表家庭的未來。

快樂成長、身心健康的孩子,其背後的力量,不是批評訓斥挑剔,而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納。

接納是潛力巨大的心理營養。

當孩子的生命注入這種養分時,就會自然而然地破繭成蝶。

這方面,鄧亞萍就是一個很好的典范。

她的兒子,像很多青春期少年一樣,迷上了打遊戲,並想成為職業電競選手。

世界冠軍的兒子想打電競,聽著就有些大跌眼鏡。

但鄧亞萍不但不批評,反而給予百分百的尊重和接納:

「如果你真的感興趣,你可以走這條路,電競世界冠軍也是冠軍,沒什麼不一樣。」

她去考察了國內兩家最頂級的電競俱樂部,把中國電競行業的現狀和未來發展道路一一作了分析,讓兒子自己決定。

後來,兒子明白了「愛好」和「職業」的不同,覺得還是乒乓球對自己來說更有優勢。

試想一下,如果鄧亞萍以強制打壓的方式對待兒子,很有可能的結果,就是兒子叛逆反抗,徹底沉迷于遊戲,荒廢了學業。

「接納」不僅能推動孩子找到正確的方向,更能點亮孩子的夢想。

紀錄片《零零後》,池亦洋小朋友的父母令人欽佩。

池亦洋從小就愛調皮搗蛋、打架惡搞。

學習成績差,甚至連作業也寫不完。

幸運的是,他的父母用接納的方式,去引導去糾偏。

他們一點點將孩子的魯莽大條,轉化為熱血鬥志,引導他找到內心所愛。

中學時,他遇到了橄欖球。

在高強度的訓練和對抗中,發揮體能優勢,釋放男兒血性。

2016年暑假,池亦洋入選國家隊,代表中國出征世界橄欖球青年錦標賽。

如果沒有極盡接納的父母,就沒有開幕式上,那個慷慨激昂唱國歌的男子漢。

心理學家張德芬說過:

「親密的家人之間,靠能量的相互作用在互動,孩子的能量場比較開放,所以很容易收到大人的影響。」

要說最正面、積極、有效的影響,非接納莫屬。

孩子被全然接納,內驅力和潛力就會被自然激發,成長為心智成熟、人格完整、情操高尚的人。

同時,孩子在被接納的過程中,也潛移默化學會了接納他人。

他會對父母多一份體諒、孝順和尊敬。

也會對他人的不同、觀念的差異、人生的起落,多一份理解、包容和尊重。

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家庭的道路,自然幸福長久。

4

家,是母親—父親—孩子相依相偎的三角形。

一個被寵愛的媽媽、一個被尊重的爸爸、一個被接納的孩子——由此所構成的三角形,最堅實、最穩固。

被寵愛的、擁有好情緒的媽媽,會將幸福感溢滿全家。

被尊重的、擁有自豪感的爸爸,會將大格局鋪向家庭。

被接納的、內心有光的孩子,會成長為自信樂觀勇敢的人。

寵愛、尊重、接納,是家庭的粘合劑、也是源動力。

它會讓愛和能量在家庭成員之間相互流動、溫暖有力。

它也會滲入血肉筋骨中,轉化為內在力量,令我們安心享受生活、從容應對變遷。

願每個孩子的來時路,都陽光普照。

願每個家庭的未來,都高遠寬闊,似星辰大海。

一邊和父親一起照顧母親。

母親痊癒後,回想起來病重的經歷,不見愁苦,滿臉欣慰。

絲毫看不出來,眼前這個容光煥發、小鳥依人的媽媽,已年過半百。

于孩子,媽媽的心態,是家庭的晴雨錶。

于丈夫,妻子的情緒,是家庭的定心丸。

一個陽光普照、溫暖融融的家庭裡,通常有個被爸爸寵愛的媽媽。

這樣的媽媽,情緒穩定,脾氣溫和,心態平衡。

愛滿則溢,她會自然地為他人考慮、愉悅地為孩子付出、樂意地與丈夫比肩,鮮少委屈抱怨。

當生活不盡如人意時,也能以樂觀寬容的心態去面對。

西方有句諺語:「Happy wife,happy life.」

有幸福的妻子,才能有幸福的生活。

媽媽被寵愛、被優待,家庭才會更溫馨。

2

爸爸被尊重,家庭更和諧

家庭中,僅僅有愛是不夠的,還須有尊重。

這份「尊重」,應該給爸爸多一些。

如果爸爸在家庭中沒有尊嚴,男性的胸襟和氣概就會被壓縮,取而代之的,是暴戾與瑣碎。

著名的婚姻情感專家愛默生·艾格裡奇博士曾講過自己的親身經歷。

母親才藝俱佳,身兼數職,收入可觀。相比之下,父親處于弱勢。

母親強勢專斷,大事小情都不與父親商量,甚至暗示自己一個人也會過得很好。

父親不被尊重,變得嘮叨瑣碎、暴躁易怒,絲毫不見大男人的開闊和挺立。

因此,艾格裡奇博士兒時,一度被困囿于家庭瑣事,每天小心局促,生怕因小事惹父母生氣。

很長一段時間裡,他膽小怯懦,不敢主動交友,拒絕探索外界。

家庭中,如果父親不被尊重,孩子會出現諸多性格問題:

孩子會喪失自信和勇氣,變得目光短淺、格局狹隘。

男子漢特有的勇猛和野性也會被削弱,取而代之的,是內向封閉的個性、討好型人格和「老好人」式的做派。

不被認可或「小透明」式的爸爸,會讓孩子變得卑微、讓家庭越過越「窄」。

而自尊被顧全的爸爸,就是另外一番景象。

從蔡少芬和張晉的家庭中,就能看見一二。

蔡少芬和張晉剛結婚時,很多人覺得,蔡少芬走紅早名氣大,張晉是18線小演員,家庭遲早會垮掉。

可蔡少芬的一波操作,堪稱「尊重老公教科書」。

她從不頤指氣使,反而處處維護和鼓勵張晉。

「你是我的偶像,你最棒,你是完美的男人……」,溢美之詞常掛嘴邊。

好友陳法蓉曾說,蔡少芬特別顧及張晉的感受,大事小事都和張晉商量,發自內心尊重張晉。

有了「一家之主」的感覺,張晉闖勁十足,事業走高。

有了孩子後,他親力親為,帶孩子方面有想法、有行動。

與注重學習和藝術的妻子互補,張晉熱衷于培養女兒運動愛好。

他經常興致勃勃地帶著女兒露營、潛水、攀巖,在他的影響下,女兒體質健康,心態陽光。

被尊重的爸爸,就是這麼有自信、有底氣、有成就感。

他會更加寵愛媽媽,更主動關愛孩子。

更重要的,是有了威信,爸爸的自信、氣度與格局,就會應運而生。

男性特有的優勢——邏輯性、創造力、洞察力、探索力、冒險感等等,會充分發揮。

孩子的眼界和心胸、家庭的層次和格局,也隨之節節上升。

3

孩子被接納,教育更從容

父母決定家庭的底色,孩子代表家庭的未來。

快樂成長、身心健康的孩子,其背後的力量,不是批評訓斥挑剔,而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納。

接納是潛力巨大的心理營養。

當孩子的生命注入這種養分時,就會自然而然地破繭成蝶。

這方面,鄧亞萍就是一個很好的典范。

她的兒子,像很多青春期少年一樣,迷上了打遊戲,並想成為職業電競選手。

世界冠軍的兒子想打電競,聽著就有些大跌眼鏡。

但鄧亞萍不但不批評,反而給予百分百的尊重和接納:

「如果你真的感興趣,你可以走這條路,電競世界冠軍也是冠軍,沒什麼不一樣。」

她去考察了國內兩家最頂級的電競俱樂部,把中國電競行業的現狀和未來發展道路一一作了分析,讓兒子自己決定。

後來,兒子明白了「愛好」和「職業」的不同,覺得還是乒乓球對自己來說更有優勢。

試想一下,如果鄧亞萍以強制打壓的方式對待兒子,很有可能的結果,就是兒子叛逆反抗,徹底沉迷于遊戲,荒廢了學業。

「接納」不僅能推動孩子找到正確的方向,更能點亮孩子的夢想。

紀錄片《零零後》,池亦洋小朋友的父母令人欽佩。

池亦洋從小就愛調皮搗蛋、打架惡搞。

學習成績差,甚至連作業也寫不完。

幸運的是,他的父母用接納的方式,去引導去糾偏。

他們一點點將孩子的魯莽大條,轉化為熱血鬥志,引導他找到內心所愛。

中學時,他遇到了橄欖球。

在高強度的訓練和對抗中,發揮體能優勢,釋放男兒血性。

2016年暑假,池亦洋入選國家隊,代表中國出征世界橄欖球青年錦標賽。

如果沒有極盡接納的父母,就沒有開幕式上,那個慷慨激昂唱國歌的男子漢。

心理學家張德芬說過:

「親密的家人之間,靠能量的相互作用在互動,孩子的能量場比較開放,所以很容易收到大人的影響。」

要說最正面、積極、有效的影響,非接納莫屬。

孩子被全然接納,內驅力和潛力就會被自然激發,成長為心智成熟、人格完整、情操高尚的人。

同時,孩子在被接納的過程中,也潛移默化學會了接納他人。

他會對父母多一份體諒、孝順和尊敬。

也會對他人的不同、觀念的差異、人生的起落,多一份理解、包容和尊重。

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家庭的道路,自然幸福長久。

4

家,是母親—父親—孩子相依相偎的三角形。

一個被寵愛的媽媽、一個被尊重的爸爸、一個被接納的孩子——由此所構成的三角形,最堅實、最穩固。

被寵愛的、擁有好情緒的媽媽,會將幸福感溢滿全家。

被尊重的、擁有自豪感的爸爸,會將大格局鋪向家庭。

被接納的、內心有光的孩子,會成長為自信樂觀勇敢的人。

寵愛、尊重、接納,是家庭的粘合劑、也是源動力。

它會讓愛和能量在家庭成員之間相互流動、溫暖有力。

它也會滲入血肉筋骨中,轉化為內在力量,令我們安心享受生活、從容應對變遷。

願每個孩子的來時路,都陽光普照。

願每個家庭的未來,都高遠寬闊,似星辰大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