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論語》最經典的5句話,自我提升的5個黃金法則

1988年, 在第一屆諾貝爾獎獲得者國際大會上, 獲獎者內斯·阿爾文曾說過一句話:

「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 必須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論語》, 作為一部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語錄, 更是讓我們能穿越千年時空, 面對面和先賢對話。

史學家錢穆說:「《論語》自西漢以來, 為中國識字人一部人人必讀書。 」

文學家林語堂也說:「《論語》這部書, 是孔學上的聖經。 」

企業家澀澤榮一更是將其奉為圭臬:「我的成功經驗就是《論語》+算盤。 」

有人說, 看完《論語》後, 你就會發現:人生99%的問題, 都能在書中找到答案。

有人通過它, 悟透了人生哲理;也有人通過它, 窺見了普通人成長的秘笈。

今天, 就給大家帶來《論語》中的5句名言, 自我提升的5個黃金法則。

幫你化解迷茫, 修煉成更好的自己。

1沉澱自己

「欲速則不達, 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

子夏在魯國一個小城擔任地方長官時, 曾向老師孔子請教如何治理政事。

孔子說:「不要急功近利。 急于求成, 反而達不到目的;貪圖小利, 就辦不成大事。 」

這個道理不僅適用于為官, 做人做事也是如此。

有記者曾採訪前圍棋世界冠軍李昌鎬, 問他成功的秘訣是什麼?

他回答:「每手棋, 我只求51%的勝率」。

9歲那年,

李昌鎬第一次參加比賽, 因為好勝心強, 在預賽就淘汰了;

10歲時再次參賽, 想要復仇, 結果以5連敗告終。

後來, 李昌鎬反思, 他不是敗在棋術上, 而是敗在求勝心切上。

之後每逢對弈, 他都控制住急切的求勝欲望, 緩慢佈局, 坐等對手出現失誤, 再一招制勝。

正因這樣, 李昌鎬後來奪得了18個世界大賽冠軍, 成為一代國手。

世間萬物皆有規律, 成長是一個漫長且艱辛的過程。

白巖松曾說過:「這不是一個短跑的時代, 而是一個長跑的時代。 」

在人生這一場長跑中, 跑得太快容易後勁不足。

唯有沉澱下來, 按照自己的呼吸節奏和步伐向未來跑去, 才能一步一步地收穫成功。

放緩腳步, 穩而思進、慢而有為, 人生方有無限可能。

2放低自己

「三人行, 必有我師焉, 擇其善者而從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

一個人成長最快的方式是什麼?

孔子曾說過:「不要恥于向別人求教, 每個人身上, 都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 」

《戰國策》中記載了孔子拜師項橐的故事。

有一次孔子和弟子們駕車出遊, 在半路被玩泥土「築城」的項橐(tuó)擋住道路。

孔子問他為何不避車, 項橐答道:

「只聽過車子避讓城池, 沒聽過有城池避讓車子的。 」

孔子覺得這個孩子很聰明, 想考考他, 于是提了一連串問題:

「什麼火不冒煙, 什麼水裡沒有魚, 什麼山上沒有石頭?……」

沒想到項橐對答如流:「螢火沒有煙, 井水裡沒有魚, 土山上沒有石頭……」

答完後, 項橐也向孔子發問:

「鵝鴨為什麼能浮水?鴻雁為什麼能鳴叫?天上有多少星星?地上有多少房屋?……」

孔子答不上來, 于是放下身段, 拜其為師, 向他虛心請教。

《呂氏春秋》裡說:「善學者, 假人之長以補其短。 」

一個人縱然有再大的本事, 也要謙虛謹慎, 須知, 山外有山, 樓外有樓。

每個人身上, 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優點, 學識和本領。

唯有放低自己的身段, 虛懷若穀, 勇于向他人求教,才能不斷改進和完善自己。

3靠自己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孔子這句話告訴我們:遇到困難,首先想到的是要靠自己解決。

人生充斥著各種苦難,很多時候,我們誰都靠不住,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

唯有自己,才是最可靠的。

看過這樣一個故事,一次,蘇東坡和佛印禪師人同遊杭州靈隱寺。

蘇東坡見大殿上的觀世音菩薩手持一串念珠,覺得很奇怪。

他便問佛印禪師:

「世人都在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希望能得到她的庇佑,為什麼菩薩手上也掛著一串念珠,她是念誰的名號?」

佛印禪師說:「也是念觀世音菩薩啊。」

蘇東坡一臉疑惑。

佛印笑著說道:「因為她比世人清楚,求人不如求己,靠人不如靠自己啊。」

民國才女張幼儀說過:「人生從來是靠自己成全。」

別指望誰能幫你解決難題,每個人都有他的苦楚,你想要的,都得靠自己爭取。

沒有人為你撐傘時,學會做自己的屋簷;沒有人伸出援手時,學會做自己最堅實的靠山。

腳踏實地提升自我,憑藉自己的力量強大起來,比依靠任何人都要強。

依靠自己,才是人生唯一的出路。

4反省自己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曾子說,我們每天都要反省自己。

只有這樣,才能在審視自己的過程中不斷精進,超越自我。

海涅說過:「反省是一面鏡子,它能將我們的錯誤清清楚楚地照出來,使我們有改正的機會。」

「鏡子」讓我們看到自身的不足,從而檢討並改正。

曾在書中看過一個齊白石老人的故事。

1952年某天,詩人艾青帶著一幅齊白石以前的畫,拜訪已經88歲的齊老先生,請他鑒定真偽。

齊白石拿出放大鏡,仔細察看了半天,確定是自己年輕時的作品。

他不禁感慨道:

「現在人們對我的評價都很高,連我自己都有點洋洋自得了。今天看了這幅畫,我才發現如今畫作和以前相比,退步實在太大了。」

從那以後,他重新練習起一些最基礎的繪畫技術,每天都堅持畫畫,從不懈怠。

正是憑藉這種反躬自省,孜孜不倦的態度,齊白石最終成為一代宗師。

白朗寧說:「懂得自省的人,一定不是庸俗的人。」

無論什麼時候,人只有通過不斷反省,才能更真切地認識、瞭解自己,繼而提升自己。

自省,是一個人成長路上最好的修行。

5放過自己

「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這是孔子告誡弟子宰我的話,主要說過去的事情就讓它過去,不要再提,也不要再追究了。

人生是一場旅行,背負的東西太多,只會越走越累。

不妨活得輕鬆點,把心放平,把事看淡,放過自己。

主持人楊瀾,曾採訪過一個知名女性。

那位女性在特殊年代,曾被小人陷害,身心遭到嚴重的傷害。

兩人談起此事時,楊瀾問:「你後來找到這個人了嗎?」

這位女性回答:「我不想知道,我要是想知道的話,這個人會倒楣的。但我不問,也不想追究了。」

人這一生,總有一些不堪回首的過往和經歷。

學會放下,是放過他人,更是放過自己;學會釋懷,是寬容他人,也是體諒自己。

《後漢書》中記載了一個叫孟敏的人,背著瓦罐上集市賣,一不小心,瓦罐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但孟敏頭也不回,徑直朝前走。

有人就問他:「你為什麼不回頭看一看?」

他說:「我看又有何用?前面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正如《了凡四訓》中所言:「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

過往的事,時至今日就當做沒有發生。

之後的事,也都可以像今天一樣重新來過。

往後餘生,不念過往,才能不畏將來。

著名學者葉嘉瑩曾說過:

此後數十年的人生路途中,無論遇到任何困惑或苦難,常常會有一兩句《論語》中的話閃現出來,我往往就由此一兩句話,得到了答案和解脫。

迷茫的時候,翻一翻《論語》的篇章,它能幫你找到勇氣和方法;

痛苦的時候,聽一聽孔子的智慧,它能給你帶來希望與力量。

讀懂《論語》這5大黃金法則,修煉成更好的自己。

勇于向他人求教,才能不斷改進和完善自己。

3靠自己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孔子這句話告訴我們:遇到困難,首先想到的是要靠自己解決。

人生充斥著各種苦難,很多時候,我們誰都靠不住,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

唯有自己,才是最可靠的。

看過這樣一個故事,一次,蘇東坡和佛印禪師人同遊杭州靈隱寺。

蘇東坡見大殿上的觀世音菩薩手持一串念珠,覺得很奇怪。

他便問佛印禪師:

「世人都在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希望能得到她的庇佑,為什麼菩薩手上也掛著一串念珠,她是念誰的名號?」

佛印禪師說:「也是念觀世音菩薩啊。」

蘇東坡一臉疑惑。

佛印笑著說道:「因為她比世人清楚,求人不如求己,靠人不如靠自己啊。」

民國才女張幼儀說過:「人生從來是靠自己成全。」

別指望誰能幫你解決難題,每個人都有他的苦楚,你想要的,都得靠自己爭取。

沒有人為你撐傘時,學會做自己的屋簷;沒有人伸出援手時,學會做自己最堅實的靠山。

腳踏實地提升自我,憑藉自己的力量強大起來,比依靠任何人都要強。

依靠自己,才是人生唯一的出路。

4反省自己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曾子說,我們每天都要反省自己。

只有這樣,才能在審視自己的過程中不斷精進,超越自我。

海涅說過:「反省是一面鏡子,它能將我們的錯誤清清楚楚地照出來,使我們有改正的機會。」

「鏡子」讓我們看到自身的不足,從而檢討並改正。

曾在書中看過一個齊白石老人的故事。

1952年某天,詩人艾青帶著一幅齊白石以前的畫,拜訪已經88歲的齊老先生,請他鑒定真偽。

齊白石拿出放大鏡,仔細察看了半天,確定是自己年輕時的作品。

他不禁感慨道:

「現在人們對我的評價都很高,連我自己都有點洋洋自得了。今天看了這幅畫,我才發現如今畫作和以前相比,退步實在太大了。」

從那以後,他重新練習起一些最基礎的繪畫技術,每天都堅持畫畫,從不懈怠。

正是憑藉這種反躬自省,孜孜不倦的態度,齊白石最終成為一代宗師。

白朗寧說:「懂得自省的人,一定不是庸俗的人。」

無論什麼時候,人只有通過不斷反省,才能更真切地認識、瞭解自己,繼而提升自己。

自省,是一個人成長路上最好的修行。

5放過自己

「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這是孔子告誡弟子宰我的話,主要說過去的事情就讓它過去,不要再提,也不要再追究了。

人生是一場旅行,背負的東西太多,只會越走越累。

不妨活得輕鬆點,把心放平,把事看淡,放過自己。

主持人楊瀾,曾採訪過一個知名女性。

那位女性在特殊年代,曾被小人陷害,身心遭到嚴重的傷害。

兩人談起此事時,楊瀾問:「你後來找到這個人了嗎?」

這位女性回答:「我不想知道,我要是想知道的話,這個人會倒楣的。但我不問,也不想追究了。」

人這一生,總有一些不堪回首的過往和經歷。

學會放下,是放過他人,更是放過自己;學會釋懷,是寬容他人,也是體諒自己。

《後漢書》中記載了一個叫孟敏的人,背著瓦罐上集市賣,一不小心,瓦罐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但孟敏頭也不回,徑直朝前走。

有人就問他:「你為什麼不回頭看一看?」

他說:「我看又有何用?前面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正如《了凡四訓》中所言:「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

過往的事,時至今日就當做沒有發生。

之後的事,也都可以像今天一樣重新來過。

往後餘生,不念過往,才能不畏將來。

著名學者葉嘉瑩曾說過:

此後數十年的人生路途中,無論遇到任何困惑或苦難,常常會有一兩句《論語》中的話閃現出來,我往往就由此一兩句話,得到了答案和解脫。

迷茫的時候,翻一翻《論語》的篇章,它能幫你找到勇氣和方法;

痛苦的時候,聽一聽孔子的智慧,它能給你帶來希望與力量。

讀懂《論語》這5大黃金法則,修煉成更好的自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