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懿傳》:把舒妃獻給皇上,老年甄嬛的戰鬥力下降了?

在《如懿傳》中, 舒妃意歡是「渣龍」後宮裡數一數二的美人。

但太后將她獻給皇上之後, 她不但沒能為太后進言, 還每每為了撇清關係、獨善其身而勸著皇上不要顧及自己,

隨心而行。

這樣看來, 太后把舒妃獻給皇上真是損了夫人又折兵。

眾所周知, 《如懿傳》中的太后和《甄嬛傳》中的甄嬛是同一個人。

年輕時的甄嬛殺伐果斷, 終于走到了權力的最頂端, 而老年的甄嬛卻在萬千美女中選了意歡這一顆「廢子」。

是老年甄嬛的戰鬥力下降了嗎?還真不是!

皇上怎麼會喜歡舒妃意歡呢?

大千世界, 蕓蕓眾生, 每個人理想中的「愛」是不同的, 每個人想從愛中得到的東西也是不同的。

《如懿傳》中的皇上理想中的愛是什麼樣的?

答案都在他的口頭禪裡:「難道朕就不能鬆快鬆快嗎?」

皇上想要的愛, 不是苦大仇深的, 不是一把鼻涕一把淚的, 而是輕鬆、愉悅的。

皇上愛年輕時的如懿, 喜歡白蕊姬, 寵愛穎妃, 喜歡去嘉妃那裡……幾乎全部都是因為這個原因。

至于後期寵愛魏嬿婉, 也是因為魏嬿婉不阻攔他「鬆快鬆快」, 給他充分的自由。

這樣的皇上, 怎麼會喜歡舒妃呢?

舒妃一出場, 就頂著「皇上粉絲」的名頭, 平日裡, 也不愛和別人閒聊, 也不像如懿、海蘭那樣繡繡花, 最愛幹的事兒就是抄寫皇上的詩詞……

有人喜歡自己, 這是好事, 但喜歡到癡迷, 喜歡到瘋魔, 卻是非常恐怖的。

別說後宮放一個這樣的太后引薦的妃子, 皇上會害怕。

就算是普通人, 如果知道有人暗戀自己, 把自己隨口說的話,

隨手寫下的文字都整理出來, 一遍遍抄寫, 除此之外, 啥都不幹, 這也是件令人頭皮發麻的事情

愛得太沉重, 就像一座大山, 掛在皇上身上, 皇上還怎麼「鬆快」?

況且, 意歡是葉赫那拉氏的後代, 歷來愛新覺羅氏對葉赫那拉氏多有忌憚, 皇上又篤信天象、命理, 自然不敢太親近舒妃。

舒妃不得力, 是可預見的

太后並不愚鈍, 她瞭解皇上。

否則, 以白蕊姬的出身和所受的教育, 敢故意彈錯曲子引得皇上注意, 並說出「曲有誤, 周郎顧」這樣的話?

能想到利用皇上生母出身卑微這件事來爭寵?

平心而論, 白蕊姬和慶貴人的外貌、言行還都很投合皇上的審美, 兩人都鮮亮、嬌嫩、靈動、可愛。

由此可見, 如果太后想, 她完全可以選擇另外一個長在皇上審美點上的女子送給皇上, 而不是選擇美則美矣, 卻沉靜到老氣橫秋的舒妃。

同時, 太后也瞭解舒妃。

經歷過情愛, 也看透了情愛的老年甄嬛, 大機率知道舒妃這個情癡, 不會為了她而破壞自己在皇上心中的形象。

綜合這兩點, 舒妃的不得力, 是可預見的,也是已經被太后預見到了的

否則,太后不會在安插白蕊姬和慶貴人的時候,都是暗著來,到了舒妃這裡,卻以那麼招搖的方式出場

太后此舉已經表明:她在舒妃身上,沒報什麼希望。

她把舒妃獻給皇上,除了「有棗沒棗打一竿子」的僥倖心理,最大的動機是對舒妃的成全。

心氣高的人,喜愛「純粹」

舒妃在皇上身邊那麼不得力,甚至起到反作用,皇上又不很看重她。

如果太后想讓舒妃死,舒妃早已死了八百次了!

但太后卻沒那麼做。

太后利用白蕊姬,利用到她自己不得寵了,還要去給慶貴人當陪襯,可以說得上是「被榨幹了最後的價值」。

太后安插慶貴人,卻很少和福珈談起她,足見她只是太后心中一枚棋子,沒有任何感情。

相比之下,太后對舒妃是偏愛的。

舒妃數次忤逆她的意思,太后和福珈每每說起來,都恨鐵不成鋼地罵她「情種」、「情癡」,卻從未重罰。

太后之所以寬宥舒妃,不是對她無可奈何,而是對她同情、憐愛。

就像當年在安陵容和眉莊之間,甄嬛總會維護眉莊,卻從來看不起安陵容一樣。舒妃的身上,寄託了太后對男女情愛的美好想象,對人性的期許。

太后這一生,做不到不摻任何雜念地去愛一個人,舒妃可以。

太后做不到為了真愛,棄自身安危于不顧,舒妃也可以!

舒妃活成了她想活而沒活成的樣子,所以,太后看得起她,甚至會仰望她。

這也是太后最後決定幫如懿剷除魏嬿婉的原因。

說到底,太后也是一個心氣高的人,對于白蕊姬、魏嬿婉這樣眼睛裡寫滿欲望的人,她可以為了利益與她們合作,卻無法打從心底去喜愛。

「純粹」才能打動她。

從這點上來說,無論是舒妃還是如懿,蹉跎一生,雖敗猶榮。

不過,這裡的「榮」,與她們自己有關,與太后這樣憐惜她們的人有關,卻獨與皇上無關!

是可預見的,也是已經被太后預見到了的

否則,太后不會在安插白蕊姬和慶貴人的時候,都是暗著來,到了舒妃這裡,卻以那麼招搖的方式出場

太后此舉已經表明:她在舒妃身上,沒報什麼希望。

她把舒妃獻給皇上,除了「有棗沒棗打一竿子」的僥倖心理,最大的動機是對舒妃的成全。

心氣高的人,喜愛「純粹」

舒妃在皇上身邊那麼不得力,甚至起到反作用,皇上又不很看重她。

如果太后想讓舒妃死,舒妃早已死了八百次了!

但太后卻沒那麼做。

太后利用白蕊姬,利用到她自己不得寵了,還要去給慶貴人當陪襯,可以說得上是「被榨幹了最後的價值」。

太后安插慶貴人,卻很少和福珈談起她,足見她只是太后心中一枚棋子,沒有任何感情。

相比之下,太后對舒妃是偏愛的。

舒妃數次忤逆她的意思,太后和福珈每每說起來,都恨鐵不成鋼地罵她「情種」、「情癡」,卻從未重罰。

太后之所以寬宥舒妃,不是對她無可奈何,而是對她同情、憐愛。

就像當年在安陵容和眉莊之間,甄嬛總會維護眉莊,卻從來看不起安陵容一樣。舒妃的身上,寄託了太后對男女情愛的美好想象,對人性的期許。

太后這一生,做不到不摻任何雜念地去愛一個人,舒妃可以。

太后做不到為了真愛,棄自身安危于不顧,舒妃也可以!

舒妃活成了她想活而沒活成的樣子,所以,太后看得起她,甚至會仰望她。

這也是太后最後決定幫如懿剷除魏嬿婉的原因。

說到底,太后也是一個心氣高的人,對于白蕊姬、魏嬿婉這樣眼睛裡寫滿欲望的人,她可以為了利益與她們合作,卻無法打從心底去喜愛。

「純粹」才能打動她。

從這點上來說,無論是舒妃還是如懿,蹉跎一生,雖敗猶榮。

不過,這裡的「榮」,與她們自己有關,與太后這樣憐惜她們的人有關,卻獨與皇上無關!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