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採訪了那些考第一名的孩子,發現他們有一個共同點……

前不久, 我接孩子放學的時候, 和一位媽媽聊了起來。

他家有兩個孩子, 老大已經快讀高中了, 老二剛上二年級, 這倆孩子的學習都非常優異。

這位媽媽說, 她的兩個孩子不僅學習好, 還從來不讓家長操心, 自覺性很高。

在幾乎沒上過課外輔導班的情況下, 孩子們也能保持名列前茅的好成績。

我心裡想, 也許人家天生就天賦異稟, 是學習的好料子。

但後來, 這位媽媽分享了她的育兒經, 我才發現, 原來真的沒有所謂的天才兒童, 一切都是靠方法和毅力的。

01

這位媽媽以前是一位高中班主任, 帶過很多畢業班。

在她帶過的班級裡, 總有那麼幾個同學, 幾乎每學期都是年級第一, 成績不僅非常優異, 還很穩定。

開家長會的時候, 她曾問過這些同學的家長, 孩子平時是怎麼學習的。

之後, 她得到了一個答案。

這些孩子之所以能夠一直名列前茅, 是因為在課餘時間,

他們幾乎都有共同的習慣, 那就是閱讀。

很多家長往往容易忽略閱讀的重要性, 但你知道嗎, 曾經有一組圖書館系統的大資料調查顯示, 那些考上清華、北大的孩子在上學期間往往更能保持著良好的閱讀習慣。

他們自幼就熱愛讀書, 並且涉獵范圍很廣, 不僅限于學科類的, 更有經典童話、成語、古詩詞、小說等。

最重要的是, 這些學霸的閱讀量, 幾乎是普通孩子的1—2倍。

那麼為什麼閱讀能夠對一個孩子產生這麼大的影響呢?

換句話說, 為什麼熱愛閱讀的孩子學習成績基本都不會差呢?

首先, 閱讀能夠拓展孩子的知識面。

俗話說得好:「讀書破萬卷, 下筆如有神。 」

閱讀實際上是一個累積的過程, 在讀書的同時, 孩子能夠吸收書本中的營養。

一般來講, 養成良好閱讀習慣的孩子, 能夠具備迅速捕捉知識的能力, 並且將所學到的知識在大腦中分門別類, 牢牢記住, 構建出一個屬于自己的知識庫。

有一定知識儲備的孩子, 學習成績往往都差不了。

其次, 閱讀是一個提升學習能力的過程。

你會發現, 長期保持閱讀習慣的孩子, 思維能力會非常敏銳。

因為在閱讀的過程中, 孩子需要將眼睛所看到的文字資訊在大腦中進行處理, 才能形成自己的理解。

在這個過程中, 孩子的思維能力就得到了充分的鍛煉。

相應的, 思維能力較強的孩子, 學習能力也相對較強, 因為學習就是接收資訊—處理資訊—輸出資訊的過程。

最後, 閱讀能夠提升孩子的專注力。

畫家、作家、音樂家……不論是何種成功人士, 他們成功的秘訣中都少不了專注力。

閱讀便是鍛煉孩子專注力的一種行之有效的途徑, 因為孩子能夠投入到讀書帶來的樂趣中, 並且保持一定時長。

專注力強的孩子, 更容易長時間保持注意力, 邏輯思維也較為敏捷, 所以在吸收知識的過程中效率往往處于較高的水準。

02

也許你和大多數家長有著一樣的疑問:孩子每天看的書也挺多, 但是為何沒效果, 成績也沒提高呢?

這種情況也很常見。 很多孩子每天都會花大量時間閱讀, 但是卻一直在進行「無效閱讀」, 所以效果微乎其微。

什麼是無效閱讀呢?

1. 只是用眼睛看,並不動用大腦思考;

2. 一目十行,看到感興趣的內容才會多停留幾眼;

3. 只看書,不思考,從不做讀書筆記。

如果孩子一直進行「無效閱讀」的話,時間久了,孩子就會對閱讀逐漸失去興趣,甚至產生強烈的抗拒心理。

所以家長可以觀察一下自家孩子,如果出現了上述的三種情況,那就意味著我們要及時幫助孩子調整。

那麼如何進行有效閱讀呢?

第一,選擇適合孩子的書,不要限制范圍。

想要孩子沉浸在閱讀的快樂中,選書是非常重要的。

當然了,選書最關鍵的一步就是結合孩子的喜好和年齡段,找到一本適合孩子閱讀的書。

比如,幼稚園階段的孩子對圖畫類的書籍會比較感興趣,而且他們也不擅長處理文字資訊,所以家長可以多讓孩子閱讀繪本。

除此之外,挑選書的范圍也不要太有局限性,儘量做到范圍要廣,比如科學、文學、地理、漫畫。

孩子讀的書的類型越多,掌握的知識面就越廣,思維方式也相應地更加敏捷。

第二,讀和寫一定要相互結合,缺一不可。

讀書的時候,一定要養成做筆記的好習慣,否則學到的知識就不容易吸收進去。

開始可以讓孩子看到好詞好句便記錄在筆記中,之後可以讓孩子寫一寫讀後感。

當孩子開始寫讀後感的時候,就說明他對書本中的內容已經產生了自己的思考。

其實高效閱讀方式是「輸入—輸出」的過程,在讀的同時,還要把書中的精華變成自己的知識。

第三,親子共讀。

在孩子最初養成閱讀習慣的時候,一定非常困難,畢竟孩子都是好動的,讓他安安靜靜坐下來看書,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家長陪伴孩子一起閱讀。

這樣一是可以製造良好的閱讀氛圍,二是可以隨時幫助孩子解答閱讀中的困惑。

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只是我們沒有掌握好的方法。

什麼是無效閱讀呢?

1. 只是用眼睛看,並不動用大腦思考;

2. 一目十行,看到感興趣的內容才會多停留幾眼;

3. 只看書,不思考,從不做讀書筆記。

如果孩子一直進行「無效閱讀」的話,時間久了,孩子就會對閱讀逐漸失去興趣,甚至產生強烈的抗拒心理。

所以家長可以觀察一下自家孩子,如果出現了上述的三種情況,那就意味著我們要及時幫助孩子調整。

那麼如何進行有效閱讀呢?

第一,選擇適合孩子的書,不要限制范圍。

想要孩子沉浸在閱讀的快樂中,選書是非常重要的。

當然了,選書最關鍵的一步就是結合孩子的喜好和年齡段,找到一本適合孩子閱讀的書。

比如,幼稚園階段的孩子對圖畫類的書籍會比較感興趣,而且他們也不擅長處理文字資訊,所以家長可以多讓孩子閱讀繪本。

除此之外,挑選書的范圍也不要太有局限性,儘量做到范圍要廣,比如科學、文學、地理、漫畫。

孩子讀的書的類型越多,掌握的知識面就越廣,思維方式也相應地更加敏捷。

第二,讀和寫一定要相互結合,缺一不可。

讀書的時候,一定要養成做筆記的好習慣,否則學到的知識就不容易吸收進去。

開始可以讓孩子看到好詞好句便記錄在筆記中,之後可以讓孩子寫一寫讀後感。

當孩子開始寫讀後感的時候,就說明他對書本中的內容已經產生了自己的思考。

其實高效閱讀方式是「輸入—輸出」的過程,在讀的同時,還要把書中的精華變成自己的知識。

第三,親子共讀。

在孩子最初養成閱讀習慣的時候,一定非常困難,畢竟孩子都是好動的,讓他安安靜靜坐下來看書,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家長陪伴孩子一起閱讀。

這樣一是可以製造良好的閱讀氛圍,二是可以隨時幫助孩子解答閱讀中的困惑。

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只是我們沒有掌握好的方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