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李雲迪嫖娼怨媽媽,吳亦凡[強.奸]怨媽媽,那李子柒呢?

李雲迪+「嫖娼」

一瞬間就沖到了各大網路的熱搜榜第一名, 之所以能夠引起巨大的轟動, 主要是李雲迪的公共形象一向良好, 給人的感覺除了才華橫溢, 還風度翩翩, 彬彬有禮。

「鋼琴王子」塌房「朝陽群眾」

誰曾想, 這位蕭邦國際鋼琴比賽的冠軍、波蘭榮耀藝術金質獎章等國際大獎拿到手軟的鋼琴家。 卻「栽」在了「朝陽群眾」的手裡, 而且還是和「嫖娼」劃上了等號。

01

李雲迪怪媽媽

于是各路媒體, 各種達人開啟了各色各樣的分析。 一時間, 各種瓜紛紛端到了吃瓜群眾面前, 一時之間, 竟「無從下嘴」 。

有拍手叫好的,

有痛惜惋惜的甚至有借機鼓吹「MYPC」合法的, 各說各話, 各評各理, 但是有一種觀點引起了小C的關注, 那就是李雲迪嫖娼, 是他媽媽造成的。 似乎每一起類似案例出現, 都會有一個聲音「怪他媽媽」 。

吳亦凡[強.奸]粉絲, 怪他媽媽。 吳謝宇弒母, 這位去世的母親、受害人, 也難逃譴責, 仍然是怪媽媽。

我們也不難發現, 每當有類似新聞出現, 總是會有人歸結到原生家庭, 從公眾事件, 反思家庭教育的問題, 對原生家庭進行反思, 小C認為完全沒有問題, 是一件好事。 但是把「原生家庭」=「媽媽」 就完全不敢茍同了, 又或者, 什麼問題都歸結為「原生家庭」的問題, 這個鍋甩的也是「太負責任」了。

據報導, 李雲迪的媽媽張小魯從小對兒子就比較溺愛, 在李雲迪4歲的時候, 媽媽就攢錢給他買了一個手風琴!

之後又攢錢給兒子買了一個二手的鋼琴, 看著小雲迪在音樂方面的天賦, 張小魯決定砸鍋賣鐵為兒子付出所有!為了孩子, 這些本都無可厚非, 但是問題也就從這個時候開始了, 張小魯把全部的精力和時間都放在了李雲迪身上, 她把李雲迪的學習時間和鋼琴時間安排得滿滿的, 幾乎每天就是學習和彈琴, 那個時候的母親跟李雲迪的關係就像是連體嬰兒, 從沒有分開過!

李詠說, 她把空間都給了兒子, 李雲迪就是他的一切

小時候, 一直陪著李雲迪練琴, 長大了, 要外出參加各種節目, 張小魯還是沒有放棄對兒子的陪伴, 小時候是為了監督李雲迪, 現在是為了能看到李雲迪, 她這一生, 從沒有長時間跟李雲迪分開過!

是的, 張小魯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兒子!

所以很多人就認為, 在本該放手的時間並沒有選擇放手而是一直摻和在兒子的生活裡, 忘記給兒子騰出空間, 李雲迪是個正常的男人, 他也有成長期, 有青春期, 有叛逆期, 有懵懂期, 也需要談戀愛, 需要早戀, 需要有個人教他怎麼談戀愛, 告訴他什麼叫做潔身自好, 然而, 這些, 都沒有, 都被媽媽張小魯用彈琴和陪伴代替了!

一個不懂放手,親子關係嚴重傾斜的畸形的母愛,讓李雲迪一步步深陷,隨後卻親手毀了兒子!

02

原生家庭難道只有媽媽?

對于李雲迪的原生家庭,我們無從知曉,只能通過一些媒體公開的小情景,大家自己感受一下。

有一次,李雲迪晚上練琴,還非要彈給媽媽聽,影響媽媽休息,于是李雲迪被爸爸打了一頓。

李雲迪小時候也看動畫片。放學回家做完作業,吃飯的時候可以看看電視。不過後來電視機就被媽媽賣了。

李雲迪小時候也(偷偷)打乒乓。但是只要小夥伴們一句「李雲迪,你媽媽來了」,他能嚇得扔了拍子就跑!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李雲迪的成功和父母嚴苛的監督和陪伴,是分不開。

但同樣是鋼琴家,郎朗當年被父親郎國任帶到北京學藝,因被管得太嚴逼得太緊,差點跳樓。但是郎朗娶妻生子,應該說還是比較幸福美滿的。

所以自古取得非凡成就的人,都有著非凡的經歷,但是他們的道路卻不盡相同。

所以,把孩子所有的問題都歸結為媽媽的問題,是及其不負責任的。

一個家庭中,父親往往比母親更為理性一些。如果說李雲迪媽媽沒有教會孩子談戀愛,難得父親就不應該教麼?如果說媽媽把所有的愛,都給了孩子,作為他的愛人,作為孩子的父親,難得不應該有反思麼?

養育一個孩子是父母雙方的責任,而父母雙方的配合,讓孩子有一個剛柔並濟,寬嚴相適的成長環境,恐怕才是更重要的吧。常常有人說「人生如戲,全憑演技」 一個家庭父母雙方各自有各自應當扮演好的角色,這齣戲才能出彩,才能圓滿。

相反,就只能是一部「爛劇」。

03

沒有完美的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確實非常深遠,但很可惜,沒有人的原生家庭是完美無瑕的。

原生家庭對一個孩子的影響,主要是影響孩子行為習慣和做事風格,強調原生家庭的重要性,是給我們廣大父母提個醒,有了孩子,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會給孩子帶來深遠影響,因此要管理自己的情緒,規范自己的行為,盡自己最大努力給孩子更多正向的引導和幫助。

這些是對父母的要求,但並不是我們苛責的理由,因為沒有人能完全做的對。

另一面,作為曾經的孩子,甚至是曾經的原生家庭的受害者。

我們應當是從覺察--覺知--覺悟--改變的過程,從覺察到自身的一些問題,到知道問題的所在,再到感悟問題的源頭,進而在自己的生活中進行改正,避免這樣的問題,再傳遞給孩子。而不是一味地認為,自己是原生家庭的受害者,今天的悲劇都是父母造成的,甚至有一種用自身的錯誤報復父母的想法,這些都是極其幼稚的!

所以,童年時期,可能是原生家庭的受害者。長大了,不能覺知、覺悟,不能管控自身的行為,則完全是自己的問題,怨不得任何人。

比如,同樣是原生家庭的受害者,李子柒卻走出了另一番風景。

04

李子柒:人生沒有一段白走的路

訪談中,主持人魯健問李子柒,

作為一個年少時,父母就離異,還遭遇繼母虐待,然後跟隨爺爺奶奶在鄉村長大的人如何看待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影響?

李子柒這樣回答:人生沒有一段白走的路。

如果說原生家庭的傷害,李子柒可能是最有話語權的,她自幼家庭貧寒,沒錢讀書就是跟著爺爺奶奶生活,跟著做鄉廚的爺爺幹農活,編織竹器,給鄉親們的紅白喜事幫忙。

但是她卻因此學會了更多生存本領,也更早體驗了人情冷暖,進而走出了原生家庭的創傷。

一個自信、獨立的人,才能和過去的創傷和解。

一個內心強大的人,才能笑著說過往的傷痛。

而只有弱者,才會把自己的不幸統統甩給原生家庭。

一個不懂放手,親子關係嚴重傾斜的畸形的母愛,讓李雲迪一步步深陷,隨後卻親手毀了兒子!

02

原生家庭難道只有媽媽?

對于李雲迪的原生家庭,我們無從知曉,只能通過一些媒體公開的小情景,大家自己感受一下。

有一次,李雲迪晚上練琴,還非要彈給媽媽聽,影響媽媽休息,于是李雲迪被爸爸打了一頓。

李雲迪小時候也看動畫片。放學回家做完作業,吃飯的時候可以看看電視。不過後來電視機就被媽媽賣了。

李雲迪小時候也(偷偷)打乒乓。但是只要小夥伴們一句「李雲迪,你媽媽來了」,他能嚇得扔了拍子就跑!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李雲迪的成功和父母嚴苛的監督和陪伴,是分不開。

但同樣是鋼琴家,郎朗當年被父親郎國任帶到北京學藝,因被管得太嚴逼得太緊,差點跳樓。但是郎朗娶妻生子,應該說還是比較幸福美滿的。

所以自古取得非凡成就的人,都有著非凡的經歷,但是他們的道路卻不盡相同。

所以,把孩子所有的問題都歸結為媽媽的問題,是及其不負責任的。

一個家庭中,父親往往比母親更為理性一些。如果說李雲迪媽媽沒有教會孩子談戀愛,難得父親就不應該教麼?如果說媽媽把所有的愛,都給了孩子,作為他的愛人,作為孩子的父親,難得不應該有反思麼?

養育一個孩子是父母雙方的責任,而父母雙方的配合,讓孩子有一個剛柔並濟,寬嚴相適的成長環境,恐怕才是更重要的吧。常常有人說「人生如戲,全憑演技」 一個家庭父母雙方各自有各自應當扮演好的角色,這齣戲才能出彩,才能圓滿。

相反,就只能是一部「爛劇」。

03

沒有完美的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確實非常深遠,但很可惜,沒有人的原生家庭是完美無瑕的。

原生家庭對一個孩子的影響,主要是影響孩子行為習慣和做事風格,強調原生家庭的重要性,是給我們廣大父母提個醒,有了孩子,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會給孩子帶來深遠影響,因此要管理自己的情緒,規范自己的行為,盡自己最大努力給孩子更多正向的引導和幫助。

這些是對父母的要求,但並不是我們苛責的理由,因為沒有人能完全做的對。

另一面,作為曾經的孩子,甚至是曾經的原生家庭的受害者。

我們應當是從覺察--覺知--覺悟--改變的過程,從覺察到自身的一些問題,到知道問題的所在,再到感悟問題的源頭,進而在自己的生活中進行改正,避免這樣的問題,再傳遞給孩子。而不是一味地認為,自己是原生家庭的受害者,今天的悲劇都是父母造成的,甚至有一種用自身的錯誤報復父母的想法,這些都是極其幼稚的!

所以,童年時期,可能是原生家庭的受害者。長大了,不能覺知、覺悟,不能管控自身的行為,則完全是自己的問題,怨不得任何人。

比如,同樣是原生家庭的受害者,李子柒卻走出了另一番風景。

04

李子柒:人生沒有一段白走的路

訪談中,主持人魯健問李子柒,

作為一個年少時,父母就離異,還遭遇繼母虐待,然後跟隨爺爺奶奶在鄉村長大的人如何看待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影響?

李子柒這樣回答:人生沒有一段白走的路。

如果說原生家庭的傷害,李子柒可能是最有話語權的,她自幼家庭貧寒,沒錢讀書就是跟著爺爺奶奶生活,跟著做鄉廚的爺爺幹農活,編織竹器,給鄉親們的紅白喜事幫忙。

但是她卻因此學會了更多生存本領,也更早體驗了人情冷暖,進而走出了原生家庭的創傷。

一個自信、獨立的人,才能和過去的創傷和解。

一個內心強大的人,才能笑著說過往的傷痛。

而只有弱者,才會把自己的不幸統統甩給原生家庭。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