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鄭和下西洋是為了尋找逃亡的建文帝?


··

禦臨河發源於四川省大竹縣四方山系, 上至長壽區稱沱接納鄰水縣么灘河(么灘鄉已改為禦臨鎮), 下到渝北區洛磧鎮箭沱村與江北區五寶鎮新山村之間的長江口, 約一百多裡。

禦臨河, 原叫太洪江。 長江岸的太洪崗, 渝北區的太洪場(原太洪鄉並洛磧鎮), 都源于太洪江之名。 禦臨河顧名思義, 禦, 是與皇帝有關的事。 臨, 即到達或靠近的意思。 據說, 禦臨河的來歷源于建文帝曾到過這條河。

上世紀50年代, 禦臨河裡通行木船, 把沿河兩岸的糧食、肥豬等農產品裝運出去賣到城裡, 然後又將城裡的食鹽、布匹等工業品運載進來賣給當地人,

是這一方人千百年來的主要運輸通道。 50年代以後, 逐漸有了公路, 禦臨河裡的木船就隨著消失了。

建文帝, 乃明朝第二位皇帝, 明太祖朱元璋的孫子朱允炆。 1398年朱元璋病逝, 21歲的朱允炆繼承了祖父的皇位, 改年號為“建文”。 建文帝即位後, 便推行“寬政”、“減賦”、“銳意削藩”。 由於“削藩”策略失誤, 而失去帝位。 歷史上有“自焚”之說, 有“出亡”之說, 成為明史第一大謎案。

關於他的蹤跡, 有很多傳說, 哪一種可信呢?

從《明史紀事本末》中看到, 在建文帝由密道逃出南京後, 有“西游重慶, 東到天臺, 轉入祥符, 僑居西粵”的說法。 說明建文帝逃亡到重慶, 就有可能到達過太洪江, 也就會有禦臨河的傳說。

建文帝真的路過這條河嗎?

相傳明太祖朱元璋將皇帝的寶座傳給的他最大的一個孫子朱允紋, 也就是建文帝。 但朱元璋的兒子燕王朱棣最有才能, 對侄兒登上皇位很是不服, 就以"清君側"的名號舉兵攻進了南京城, 並用火燒掉了建文帝的皇宮。

朱允紋在那場大火中驚慌地逃出了宮殿逃離了心戀的都城, 好歹撿得一條性命。 燕王朱棣也就取代了皇位, 那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明成祖。 當上了皇帝的朱棣是絕對不能讓朱允紋活在世上的, 就派人四處追殺。

為了活命,也為了保全一絲希望, 建文帝只得向西逃竄.歷經數月的爬山涉水來到了太洪江邊。 落魄的建文帝總算有了一個寧靜的夜晚, 他在河邊那顆百年的老黃桷樹下, 看著月色下起伏的山巒,靜謐的樹林,

聽著汩汩的水聲.....還有那岸邊形如秤砣一般的怪石, 心中不免感慨萬千, 詩興油然而生:

奇石個個如稱砣, 長河作杆路作索。

彎月作鉤星作用, 助我皇王收山河。

不想,這首詩給流傳了出去, 明朝的縣令得知後, 感覺來頭不小, 正待派人查詢之時, 朱允紋知道大勢不妙, 只得繼續向西逃命, 據說後來逃到了雲南, 在鬱悶中了卻了殘生。 後來, 當地人得知是建文帝來過這裡, 就將這條河改名為禦臨河, 依河而建所形成的小山村就叫稱沱村。

筆者在雲南的一些景區廟宇裡, 也看到了不少關於他的傳說、詩文等, 但不知是真是假。

相傳, 建文帝一行從南京逃出後, 沿長江而上, 一路東躲西藏, 於西元1406年5月, 逃至重慶江北太洪崗。

取道進入太洪江, 走到“沱灣”已疲憊不堪, 見得此處峽谷深深, 洶湧澎湃的河水從峽谷沖出, 兩岸峭壁, 樹木參天, 是一處隱藏避難的好地方。

此時, 建文帝對復位之念抱以絕望, 於是吩咐將士, 把兵器棄於“沱灣”, 由此更名為“箭沱灣”(現在箭沱村的來歷)。 馬匹放於大山, 由此得名“馬嶺坪”(今五寶鎮駐地)。 見五堡大山有“五堡”環繞是“寶地”, 令部分將士隱居於五堡山, 後人便將“五堡場”改為“五寶場”, 就是如今重慶江北區的五寶鎮。

在五寶鎮大樹村15社, 有座川祖廟(已作民房), 面朝禦臨河, 據當地人說, “川祖廟”以前叫“驛龍廟”, 建于明朝時期, 相傳建文帝逃亡時在此廟內隱居過。

建文帝逃亡到達太洪江沱灣後, 穿越懸崖峭壁的洞溪峽,

沿河西岸逃奔鄰水縣么灘。 途中夜宿江北隆興一小廟, 黎明起身, 行至場外橋邊, 察覺後有追兵將近, 便返回小廟, 藏于神龕下石洞中, 因而得以脫險。

小廟後來取名為“龍藏寺”, 經擴建後又更名叫“龍藏宮”, 由此“隆興場”也改名為“龍興場”, 就是沿襲至今的渝北區龍興鎮。

過去, 統景鎮龍安(過去是鄉, 現為村)有個滾珠村, 位於禦臨河畔, 村邊有個河灘叫滾珠灘, 設有一個糧站叫滾珠糧站。 相傳, 建文帝以“僧”的穿戴逃亡來到河灘上, 又渴又饑, 見河水清澈見底, 魚兒戲水遊蕩, 便伏下身去喝水解渴, 不慎頸上佛珠掉落水中, 佛珠隨河水流滾而去, 由此得名滾珠灘。

民國5年在此設立“滾珠場”, 後來為村, 就是沿用至今的滾珠村。

在滾珠村上游十幾裡, 是黃印鄉(現為村)。傳說建文帝逃亡時走到這裡,在河壩上歇腳,打開包袱取行李,被旁邊一農夫看見。那包袱裡面有一個用黃綢包著四四方方的東西,像似一顆大印,便傳得更離奇。從此,那塊河壩就取名叫“黃印壩”,後來建鄉,命名為“黃印鄉”,這大概是黃印鄉由來的一種說法。

建文帝的結局,成一謎案,而禦臨河的來歷,也只是一個傳說。然而,如今的禦臨河,風景如畫,河上架起了一座座跨河大橋,沿河公路四通八達,旅遊開發錦上添花。上有統景“溫泉世界”,下有禦臨鎮“排花洞”風光,中有龍興古鎮歷史民俗文化遺產,還有複盛“禦林山莊”。據說,正在設計開發“複盛禦臨河風景旅遊區”。

明朝建文帝朱允炆在“靖難之役”後不知所終,數百年間眾說紛紜,關於他的下落,大體上有五種說法,其一是火焚而死。

《明史》記載:“宮中火起,帝不知所終。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屍於火中。”

明成祖朱棣在給朝鮮的詔書中也提到了類似的說法:“不期建文為權奸逼脅,闔宮自己焚燃。”

此外還有“出家為僧”、“遁入道門”、“流亡海外”等三種說法。

清代學者吳乘權則給出了第五種說法,他在《綱鑒易知錄》一書中記載:建文帝在雲南和一帶藏匿民間三十餘年,直到明英宗時期才現身皇宮,最終壽終正寢。

明成祖朱棣在位時,建文帝的行蹤問題是最為敏感的時期。

明成祖將建文帝的忠臣方孝孺、鐵鉉、景清、練子寧等統統以慘無人道的手段屠戮殆盡,從此沒有人敢於傳遞、記載與建文帝有關的消息與文字。

永樂七年(西元1410年)春三月,建文帝在白龍庵藏匿期間,負責出使安南(越南)、密訪建文帝的工部尚書嚴震與建文帝朱允炆“遇于雲南道中”。

兩人相對而泣,建文帝不知錯所地問他:“何以處我?”

嚴震自己都不知道朝廷會咋處理,更不可能知道如何處置建文帝了,於是說了句:“上從便,臣自有處。”

隨即在夜間自殺了。

永樂二十年(西元1424年)秋,明成祖駕崩,太子朱高熾繼承皇位,即明仁宗。

當年冬十月,建文帝到江南史彬家,“十一月至寧波,渡蓮花洋。”

也是在冬十一月,新皇帝為了表示寬宏大度,赦免了建文帝一朝的“奸黨族屬”。

同時為方孝孺等前朝舊臣平反昭雪,欽定為“皆忠臣也,宜從寬典。”

明仁宗在位一年就去世了,繼承皇位的是明宣宗朱瞻基,明宣宗在位十年也去世了,這十幾年間,關於建文帝問題的敏感度大為降低。

歷經成祖、仁宗、宣宗三代之後,到了明英宗朱祁鎮在位的時候,建文帝問題敏感度極低的時期,這位失蹤的皇帝終於浮出了水面。

宣德十年(西元1435年),朱棣的曾孫朱祁鎮即位,史稱明英宗。

正統五年(1440年),北京皇城出了一件轟動朝野的大事——“建文帝被執赴京師。”

《綱鑒易知錄》記載:建文帝喜歡寫詩歌,在他逃亡三十九年後,與他同居的一個僧人盜竊了他的詩作,此後“自謂建文帝”。

求見思恩知州岑英,對岑英大言不慚地說:“吾建文帝也。”

岑英十分驚恐,將這個僧人押解到北京。

由於僧人自稱“年九十余”,建文帝當年才六十四歲,年齡不符,被確認為假冒。

實際上,這個僧人極有可能是為建文帝探路,臨死前提出了建文帝的真實想法——“且死,思葬祖父陵耳”,試探朝廷的容忍底線。

假冒建文帝的僧人死後,建文帝決定進京。

經過老太監吳亮的確認,朝廷下詔“迎建文帝入西內。”

“建文帝既入宮,宮中人皆呼為‘老佛’,以壽終葬西山,不封不樹。”

建文帝得到了朱棣曾孫——明英宗朱祁鎮的諒解,被安排居住在宮中安度晚年,得以壽終正寢。

明英宗考慮到皇家顏面,只好將其低調安葬在西山。


建文帝逃亡線路圖?

民間傳言中,在許多地方都有建文帝的蹤跡與傳說。

還有的說建文帝先逃到雲貴地區,後來又輾轉到了南洋一帶,直到現在,雲南大理仍有人以惠帝(建文帝)為鼻祖。也有現代學者認為,當年建文帝潛逃後,曾藏于江蘇吳縣黿山普濟寺內,接著隱匿於穹窿山皇駕庵,於永樂二十一年(西元1423年)在此病亡,埋於庵後小山坡上。

最近,又有人提出了建文帝逃出後的兩種去向,並都給出了相關證據。

據鄭敏娟《李聞舉薦引建文帝隱蹕寧遠下灌考略》認為,建文帝在朱棣大軍即將攻入皇宮前,由神樂觀主管,兼任膳夫的大臣李聞舉協助其逃出了京城。最後輾轉到了李聞舉的老家湖南九疑山的下灌村的龍回寺(龍池寺)。

證據源于《李氏族譜》中的有關記載。從族譜中《聞舉公傳》及《聞舉公序傳》知:聞舉公,洪武元年(1368年)生,為複曾祖被瑤賊所戕之仇,幼時隨母去金陵見明太祖。太祖奇之,賜鄉舉仕進。建文間特賜進士,擢太廟齋郎。建文四年,職兼膳夫之任。

永樂篡立,致仕而歸,並亨屯出險,成功解救建文帝。後在建文帝流亡政府立朝數年,永樂八年(1410年)卒。裡面清楚地記錄著李聞舉解救建文帝出來並建立流亡政府。

但是,建文帝死後又葬於何處呢?

甯德蕉城區上金貝在2008年進行新農村建設的時候發現了一座神秘的古墓,在古墓的舍利塔上看到,上面有文字:“御賜金襴佛日圓明大師第三代滄海珠禪師之塔”。

明學潘群教授考證認為,“墓地上方的火龍珠,足以說明,這是明代而且是永樂朝及其以前的墓地,而且這個墓還用了閉嘴龍的紋飾,這在明朝前期,除了皇帝,誰都不敢用。”

而這座墓墓碑上沒有年號,這在一般墓上是不可能的,不管是百姓還是和尚墓,留下時間是肯定的,但這個墓沒有,原因是建文皇帝第一不承認永樂的年號,第二又因為自己失國,不願意署上自己的年號。

專家認為,墓的結構和格局處處體現出一種縮小的皇家氣派,表明墓主人的身份非常尊貴,而墓的各種構件精緻豪華,可以斷定這是皇族的墓。

古墓舍利塔的蓮花基座造型與安徽鳳陽明皇陵及淮安明祖陵的蓮花座造型完全一致,這種造型在明朝只有朱家可以使用,可以肯定墓主人系朱家的。

而作為另一個佐證的是,甯德華嚴寺(支提寺)珍藏的一件明代雲錦袈裟。袈裟周邊設計為圖騰狀18只五爪金龍,均是閉嘴龍,是典型的明初龍造型。而同是支提寺收藏的明萬曆皇帝聖旨牌木刻板周邊環繞的五爪金龍均為開口龍(俗稱豬嘴龍),兩者造型完全不同。

儘管明神宗于萬曆十八年(1590年)賜住持中興大遷禪師“金冠、黃傘、紫衣、禦杖”,隨後,皇太后又于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賜“紫衣四襲”。

但由造型判斷,這件袈裟不可能是萬曆帝賜予的,極有可能是明初洪武帝朱元璋所敕制。至於袈裟下半部內嵌“福壽”兩字的宮燈狀圖飾,正是朱元璋的獨家標誌。

據史料記載,朱元璋平時就喜歡把朱字與明字鑲嵌在裝飾品裡供自己欣賞使用或賜給官員。支提寺雲錦袈裟胸前上方有九條龍,下方有五條龍,九五之尊為皇帝獨有。這是對上金貝古墓為建文帝陵寢的有力佐證。

明代謝肇制《長溪瑣語》中,有這樣一段話:“菩薩嶺在支提那羅岩之下,成祖文皇帝時鑄天官(冠)千身,賜寺中,遣太監鄭和航海而至……”

這則記載表明,鄭和船隊到過寧德,並前往支提寺送永樂皇帝命鑄的天官菩薩千身。天下廟宇眾多,為什麼永樂皇帝會命鄭和航海而來送上菩薩呢?這只能解釋為永樂皇帝也聽到建文帝可能藏身支提寺的傳聞,故命鄭和以送天官菩薩為名,前往支提寺一探虛實。

至於鄭和在支提寺有無發現建文帝蹤跡,《長溪瑣語》裡沒有下文,無非兩種可能:

一是建文帝聞知鄭和尋蹤而來,便躲藏起來,鄭和送上天官菩薩後,回去覆命說“支提寺沒有建文帝蹤跡”。

二是鄭和在支提寺發現建文帝藏匿的跡象,判定其已潛心念佛,沒有復辟之意,於是就放心履行“宣德化而柔遠人”的使命去了。

另一個旁證是山腳的一個鄭姓村落,據考證這個叫鄭岐的村落的開基祖,其實是跟隨建文帝出逃的22個從亡大臣之一鄭洽。”

鄭洽:明浙江浦江人。洪武朝翰林待詔。宋廉學生。為建文帝二十二名亡臣之一。後半生追隨建文帝逃亡,下落不明。浦江鄭義門與大明皇家有著非同一般的關係。

洪武十八年,明太祖朱元璋賜“江南第一家”。建文帝朱允炆禦書“孝義家”。明人《致身錄》載,建文帝朱允炆出亡,隨鄭洽隱居于鄭義門之萬松嶺,加之鄭岐古宅還有類似“中議第”(忠義第)等諧音堂名,似乎冥冥之中在昭示他的後人來此尋根。

鄭岐村的村譜叫《白麟譜》,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在一場大火中被燒毀了,浙江浦江縣鄭義門的鄭氏宗親會認為,之所以叫白麟譜,原來是因為在鄭義門的鄭氏宗祠,門前就有條溪叫白麟溪。

另外,在鄭岐村,當地村民喝酒劃拳,說到九這個數字時,會說“九世同居",但“九世同居”酒令是怎麼來的呢,浙江的鄭義門給出了一個合理的解釋,在浙江的鄭氏家族被朝廷旌表為“九世同居”。

寧德鄉有這樣一個民間傳說——

相傳,史上有一位皇帝逃難到甯德,在眾位從亡大臣的擁戴下,在大澤溪附近半山腰的一個小村子前的一塊平地上,舉行了一個簡單的登基儀式,並任命了一批官員。後人就把這塊平地叫“小登基廣場”,把這個小村叫“小登基廣場村”,簡稱“小登廣”。

值得注意的是,在小登廣村旁的洋中鎮,明初還出過一位國師周斌。而周斌曾出任中都國子司業,最後擔任齊王府左長史,負責齊王府公務之類的事情,也曾經是建文帝的老師。

建文帝失國之際,周斌已在寧德老家守孝,最後也病卒於家鄉。

建文帝出亡到福建甯德找周斌也是情理之中。

在寧德市的考證中有這麼一個奇怪的現象,永樂年間(初步判斷為永樂中或永樂二十一或二十二年),在閩東通往周邊的浙南、閩中的古官道兩側,有幾十座寺廟同時被毀,幾千名僧人同時被殺。

而對這一系列慘案,正史與官修地方誌居然沒有一個字的記載。這也從側面說明了,寧德的廟裡肯定有文章的。

專家認為,古墓塔碑上刻的那個“御賜金襴佛日圓明大師第三代滄海珠禪師”,真實身份就是明朝第二位皇帝建文帝。

當然,今天對這一說法有些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見,對“閉嘴龍”的論斷,南京市博物館考古部王志高研究員表示,“閉嘴龍的名字叫螭首,南京張府園發掘元代龍翔集慶寺遺址時,出土的螭首與這件一模一樣。”

而“御賜金襴佛日圓明大師第三代滄海珠禪師之塔”這幾個字,專家們認為,前面指的是宋末元初高僧印簡。

印簡,字海雲,忽必烈老師之一,圓寂後忽必烈御賜佛日圓明大師,這在《續燈存稿》、《五燈全書》等史籍中,都可以找到相關記載。

而後10個字才是代表墓主人“滄海珠禪師”,“珠”是他的別名法號,他也是元代“國師”印簡的第三代傳人。

民國三十六年(1947)的遊記手稿《游金邶(通鄁字)寺記》提到了金邶寺的一口元代大鐘,銘文共九行,每行六字。其中“大元至正三年癸未正月日佛日圓明大師住金邶寺滄海彌珠命工鑄造內施主黃道昭等舍鈔二十六兩五分祈求善利各保平安”。

裡面出現的“佛日圓明大師”與古墓內佛塔上雕刻相符,墓的真正主人應該就是他。

至於皇室的袈裟,有人提出,據《明史紀事本末》等史藉記載,朱元璋料知後事,預先製作了襲袈裟,供孫子建文帝遜國出亡充當僧人時穿用。

可朱元璋一代開國帝王,應該不會糊塗到既安排嫡孫當流亡避難和尚,又要他穿上“只有皇帝”才能享用的“龍飾”袈裟,這不是明擺著告訴沿途官吏、民眾,自己就是貨真價實的和尚皇帝—建文麼。

而袈裟是明時甯德支提山華嚴寺中興國師大遷和尚的遺物。 原住錫北京翠雲寺的大遷和尚,以六十一歲高齡,受萬曆生母慈聖宣文明肅皇太后之托,從北京南下,遍訪名山,在甯德縣支提山尋訪到“天冠菩薩”道場。

隨後,萬曆十八年(1590年),大遷國師奉敕重建支提山華嚴寺(時稱華藏寺),重興天冠菩薩道場,頒賜中紫衣、金冠各多達十二襲、頂之多,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大遷國師在支提山圓寂,世壽八十六,立塔本山,碑文“明敕中興賜紫遷國師之塔”。

事實上,關於建文帝下落說法還有幾種,一種是穹隆山為僧說,央視曾經做過報導,有民間傳說,稱幫朱棣取得皇位後,姚廣孝一直對建文帝心懷愧疚。

當他得知建文帝在縱火焚宮後,打扮成和尚趁亂逃出南京來到蘇州,他便也來到蘇州穹窿山,把建文帝秘密監護在寺裡,讓建文帝得以安度時日。

永樂二十一年,建文帝歿於穹窿山,享年45歲。而在《蘇州府志》、《木瀆小志》裡均有“建文遜國曾稅駕於此”、“積翠庵,一名皇駕庵,明建文帝遜國時曾稅駕于此,萬曆間始顯”等記載。

在清人韓是升《重修拈花寺碑》碑銘中,也記載了姚廣孝出家於穹窿山一事。據說姚廣孝以成祖敕賜名義,將穹窿山劃歸為他的佛地,山內不得居住百姓。而且當地人也知道,拈花寺後的小山岡只能准許帝王、僧宗歸宿營葬,不能隨意侵擾。

還有說,建文帝曾經藏在四川的平昌佛羅寺,後來死了以後就葬在寺後的山上。因為建文帝經常在寺裡面,面向京城哭泣,後人就把這個寺改稱望京寺。

還說建文帝從雲南大理逃到四川到宜賓越溪河,隱居在隆興寺,死後就葬在隆興的山下的塔林裡。甚至說康熙帝也曾經到這兒,尋訪過建文帝的遺跡。

還有說,建文帝曾避難福州雪峰寺,且鄭和還偷偷去“泣拜”。而在臺灣學者陳水源所著《傑出航海家鄭和》和日本學者上杉千年所著《鄭和下西洋》兩本著作中發現:明代建文帝在永樂元年(西元1403年)底到達泉州,他和隨從以僧人身份在泉州開元寺呆了一段時間後,從泉州出海,到達海外。


···

還有一種傳說——

靖難之變中,朱棣獲勝為帝,是為明成祖,他佈告四方追治“奸党”,密查朱允炆的下落。多少天來,朱允炆淒淒惶惶的奔突,已經疲憊不堪,當舟過蕪湖將至繁昌時,他便意欲在此稍事憩息,再奔行程。還是做皇太孫時,他便聞知繁昌縣有座寶山寺,相傳北宋時,普賢菩薩金身由峨眉山乘巨鍾順流而下,泊至繁昌縣寶山寺供奉。

是夜,舟泊江岸,朱允炆拾級而上,朝著靜悄悄的寺閣虔誠地拜了三拜,寺內和尚見來了位游方僧人,自然要盡地主之誼,款待齋飯,安置住宿之所。

第二天,寶山寺又喧鬧起來,善男信女們絡繹不絕地前來拜謁。

老儒丁文升也來進香,恰好與朱允炆相遇,他覺得此僧行止不象一出家人,相貌異常且又似曾相識。於是,他便有意攀談,還將其延至家中。丁文升仔細端詳這位僧人,那偏歪的頂顱,很象秘密文告上的通緝者,莫非……,丁文升不敢深想,只得試探性地問:“敢問客從何而來?”朱允炆從容答道:“從花山而來。”

不意間,他們又敘起靖難之變,丁文升動情地說:“血光之災中,也不知年輕的皇帝是死是活。”朱允炆聽到這裡,一言不發,唯有喟歎。丁文升越說越悲切,竟然哭成一個淚人。朱允炆雖然不能自報身世,但已深受感動,非要將隨身金銀相贈,丁文升堅決不受。朱允炆敬佩地說:“先生真是忠孝人家也。”

朱允炆知道處此危難之際,萬不可在一處多待時日,他告訴丁文升將要泛舟遠行。第二天,丁文升手執手地將其送至江邊,兩人竟如多年的朋友難捨難分。登船後,朱允炆從腰間解下玉環,放在一隻布囊之中,一再叮囑丁文升,待船開動時,方可開啟。

遠行的帆船已見不到桅杆了,丁文升才將手伸入囊中,只見取出一隻玉環,上面赫然飾有龍紋,這時,他才確信所見便是建文帝朱允炆。

三年過去了,還是沒有朱允炆的蹤影,朱棣視之為心頭大病,他堅信朱允炆沒有死,可能已存身海外。於是,西元1405年,朱棣命三寶太監鄭和率領龐大的船隊,下西洋尋找和緝拿。此時,朱允炆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游方僧人,他落腳雲南,遊歷於黔、川、粵、楚、湘、閩、陝、浙等地。

西元1440年,流落在廣西的朱允炆已經垂垂老矣,他向當地官員講明自己的真實身份,要求代奏當今皇帝,允其回金陵頤養天年。明英宗朱祁鎮准其所請,於是,他放舟而下,舟至寶山寺時,令停岸邊。他緩步上岸,寶山寺依然屹立,然已是“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了,那位冉冉老儒丁文升也不知今在何方?他悵然良久,於寶山寺壁上題詩一首:

流落江湖四十秋,歸來不覺雪盈頭。

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漢無情水自流。

長樂宮中雲影暗,昭陽殿裡鳥聲愁。

新蒲細柳年年綠,野老吞聲哭未休。

本文圖片、部分資料來源於網路。

是黃印鄉(現為村)。傳說建文帝逃亡時走到這裡,在河壩上歇腳,打開包袱取行李,被旁邊一農夫看見。那包袱裡面有一個用黃綢包著四四方方的東西,像似一顆大印,便傳得更離奇。從此,那塊河壩就取名叫“黃印壩”,後來建鄉,命名為“黃印鄉”,這大概是黃印鄉由來的一種說法。

建文帝的結局,成一謎案,而禦臨河的來歷,也只是一個傳說。然而,如今的禦臨河,風景如畫,河上架起了一座座跨河大橋,沿河公路四通八達,旅遊開發錦上添花。上有統景“溫泉世界”,下有禦臨鎮“排花洞”風光,中有龍興古鎮歷史民俗文化遺產,還有複盛“禦林山莊”。據說,正在設計開發“複盛禦臨河風景旅遊區”。

明朝建文帝朱允炆在“靖難之役”後不知所終,數百年間眾說紛紜,關於他的下落,大體上有五種說法,其一是火焚而死。

《明史》記載:“宮中火起,帝不知所終。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屍於火中。”

明成祖朱棣在給朝鮮的詔書中也提到了類似的說法:“不期建文為權奸逼脅,闔宮自己焚燃。”

此外還有“出家為僧”、“遁入道門”、“流亡海外”等三種說法。

清代學者吳乘權則給出了第五種說法,他在《綱鑒易知錄》一書中記載:建文帝在雲南和一帶藏匿民間三十餘年,直到明英宗時期才現身皇宮,最終壽終正寢。

明成祖朱棣在位時,建文帝的行蹤問題是最為敏感的時期。

明成祖將建文帝的忠臣方孝孺、鐵鉉、景清、練子寧等統統以慘無人道的手段屠戮殆盡,從此沒有人敢於傳遞、記載與建文帝有關的消息與文字。

永樂七年(西元1410年)春三月,建文帝在白龍庵藏匿期間,負責出使安南(越南)、密訪建文帝的工部尚書嚴震與建文帝朱允炆“遇于雲南道中”。

兩人相對而泣,建文帝不知錯所地問他:“何以處我?”

嚴震自己都不知道朝廷會咋處理,更不可能知道如何處置建文帝了,於是說了句:“上從便,臣自有處。”

隨即在夜間自殺了。

永樂二十年(西元1424年)秋,明成祖駕崩,太子朱高熾繼承皇位,即明仁宗。

當年冬十月,建文帝到江南史彬家,“十一月至寧波,渡蓮花洋。”

也是在冬十一月,新皇帝為了表示寬宏大度,赦免了建文帝一朝的“奸黨族屬”。

同時為方孝孺等前朝舊臣平反昭雪,欽定為“皆忠臣也,宜從寬典。”

明仁宗在位一年就去世了,繼承皇位的是明宣宗朱瞻基,明宣宗在位十年也去世了,這十幾年間,關於建文帝問題的敏感度大為降低。

歷經成祖、仁宗、宣宗三代之後,到了明英宗朱祁鎮在位的時候,建文帝問題敏感度極低的時期,這位失蹤的皇帝終於浮出了水面。

宣德十年(西元1435年),朱棣的曾孫朱祁鎮即位,史稱明英宗。

正統五年(1440年),北京皇城出了一件轟動朝野的大事——“建文帝被執赴京師。”

《綱鑒易知錄》記載:建文帝喜歡寫詩歌,在他逃亡三十九年後,與他同居的一個僧人盜竊了他的詩作,此後“自謂建文帝”。

求見思恩知州岑英,對岑英大言不慚地說:“吾建文帝也。”

岑英十分驚恐,將這個僧人押解到北京。

由於僧人自稱“年九十余”,建文帝當年才六十四歲,年齡不符,被確認為假冒。

實際上,這個僧人極有可能是為建文帝探路,臨死前提出了建文帝的真實想法——“且死,思葬祖父陵耳”,試探朝廷的容忍底線。

假冒建文帝的僧人死後,建文帝決定進京。

經過老太監吳亮的確認,朝廷下詔“迎建文帝入西內。”

“建文帝既入宮,宮中人皆呼為‘老佛’,以壽終葬西山,不封不樹。”

建文帝得到了朱棣曾孫——明英宗朱祁鎮的諒解,被安排居住在宮中安度晚年,得以壽終正寢。

明英宗考慮到皇家顏面,只好將其低調安葬在西山。


建文帝逃亡線路圖?

民間傳言中,在許多地方都有建文帝的蹤跡與傳說。

還有的說建文帝先逃到雲貴地區,後來又輾轉到了南洋一帶,直到現在,雲南大理仍有人以惠帝(建文帝)為鼻祖。也有現代學者認為,當年建文帝潛逃後,曾藏于江蘇吳縣黿山普濟寺內,接著隱匿於穹窿山皇駕庵,於永樂二十一年(西元1423年)在此病亡,埋於庵後小山坡上。

最近,又有人提出了建文帝逃出後的兩種去向,並都給出了相關證據。

據鄭敏娟《李聞舉薦引建文帝隱蹕寧遠下灌考略》認為,建文帝在朱棣大軍即將攻入皇宮前,由神樂觀主管,兼任膳夫的大臣李聞舉協助其逃出了京城。最後輾轉到了李聞舉的老家湖南九疑山的下灌村的龍回寺(龍池寺)。

證據源于《李氏族譜》中的有關記載。從族譜中《聞舉公傳》及《聞舉公序傳》知:聞舉公,洪武元年(1368年)生,為複曾祖被瑤賊所戕之仇,幼時隨母去金陵見明太祖。太祖奇之,賜鄉舉仕進。建文間特賜進士,擢太廟齋郎。建文四年,職兼膳夫之任。

永樂篡立,致仕而歸,並亨屯出險,成功解救建文帝。後在建文帝流亡政府立朝數年,永樂八年(1410年)卒。裡面清楚地記錄著李聞舉解救建文帝出來並建立流亡政府。

但是,建文帝死後又葬於何處呢?

甯德蕉城區上金貝在2008年進行新農村建設的時候發現了一座神秘的古墓,在古墓的舍利塔上看到,上面有文字:“御賜金襴佛日圓明大師第三代滄海珠禪師之塔”。

明學潘群教授考證認為,“墓地上方的火龍珠,足以說明,這是明代而且是永樂朝及其以前的墓地,而且這個墓還用了閉嘴龍的紋飾,這在明朝前期,除了皇帝,誰都不敢用。”

而這座墓墓碑上沒有年號,這在一般墓上是不可能的,不管是百姓還是和尚墓,留下時間是肯定的,但這個墓沒有,原因是建文皇帝第一不承認永樂的年號,第二又因為自己失國,不願意署上自己的年號。

專家認為,墓的結構和格局處處體現出一種縮小的皇家氣派,表明墓主人的身份非常尊貴,而墓的各種構件精緻豪華,可以斷定這是皇族的墓。

古墓舍利塔的蓮花基座造型與安徽鳳陽明皇陵及淮安明祖陵的蓮花座造型完全一致,這種造型在明朝只有朱家可以使用,可以肯定墓主人系朱家的。

而作為另一個佐證的是,甯德華嚴寺(支提寺)珍藏的一件明代雲錦袈裟。袈裟周邊設計為圖騰狀18只五爪金龍,均是閉嘴龍,是典型的明初龍造型。而同是支提寺收藏的明萬曆皇帝聖旨牌木刻板周邊環繞的五爪金龍均為開口龍(俗稱豬嘴龍),兩者造型完全不同。

儘管明神宗于萬曆十八年(1590年)賜住持中興大遷禪師“金冠、黃傘、紫衣、禦杖”,隨後,皇太后又于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賜“紫衣四襲”。

但由造型判斷,這件袈裟不可能是萬曆帝賜予的,極有可能是明初洪武帝朱元璋所敕制。至於袈裟下半部內嵌“福壽”兩字的宮燈狀圖飾,正是朱元璋的獨家標誌。

據史料記載,朱元璋平時就喜歡把朱字與明字鑲嵌在裝飾品裡供自己欣賞使用或賜給官員。支提寺雲錦袈裟胸前上方有九條龍,下方有五條龍,九五之尊為皇帝獨有。這是對上金貝古墓為建文帝陵寢的有力佐證。

明代謝肇制《長溪瑣語》中,有這樣一段話:“菩薩嶺在支提那羅岩之下,成祖文皇帝時鑄天官(冠)千身,賜寺中,遣太監鄭和航海而至……”

這則記載表明,鄭和船隊到過寧德,並前往支提寺送永樂皇帝命鑄的天官菩薩千身。天下廟宇眾多,為什麼永樂皇帝會命鄭和航海而來送上菩薩呢?這只能解釋為永樂皇帝也聽到建文帝可能藏身支提寺的傳聞,故命鄭和以送天官菩薩為名,前往支提寺一探虛實。

至於鄭和在支提寺有無發現建文帝蹤跡,《長溪瑣語》裡沒有下文,無非兩種可能:

一是建文帝聞知鄭和尋蹤而來,便躲藏起來,鄭和送上天官菩薩後,回去覆命說“支提寺沒有建文帝蹤跡”。

二是鄭和在支提寺發現建文帝藏匿的跡象,判定其已潛心念佛,沒有復辟之意,於是就放心履行“宣德化而柔遠人”的使命去了。

另一個旁證是山腳的一個鄭姓村落,據考證這個叫鄭岐的村落的開基祖,其實是跟隨建文帝出逃的22個從亡大臣之一鄭洽。”

鄭洽:明浙江浦江人。洪武朝翰林待詔。宋廉學生。為建文帝二十二名亡臣之一。後半生追隨建文帝逃亡,下落不明。浦江鄭義門與大明皇家有著非同一般的關係。

洪武十八年,明太祖朱元璋賜“江南第一家”。建文帝朱允炆禦書“孝義家”。明人《致身錄》載,建文帝朱允炆出亡,隨鄭洽隱居于鄭義門之萬松嶺,加之鄭岐古宅還有類似“中議第”(忠義第)等諧音堂名,似乎冥冥之中在昭示他的後人來此尋根。

鄭岐村的村譜叫《白麟譜》,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在一場大火中被燒毀了,浙江浦江縣鄭義門的鄭氏宗親會認為,之所以叫白麟譜,原來是因為在鄭義門的鄭氏宗祠,門前就有條溪叫白麟溪。

另外,在鄭岐村,當地村民喝酒劃拳,說到九這個數字時,會說“九世同居",但“九世同居”酒令是怎麼來的呢,浙江的鄭義門給出了一個合理的解釋,在浙江的鄭氏家族被朝廷旌表為“九世同居”。

寧德鄉有這樣一個民間傳說——

相傳,史上有一位皇帝逃難到甯德,在眾位從亡大臣的擁戴下,在大澤溪附近半山腰的一個小村子前的一塊平地上,舉行了一個簡單的登基儀式,並任命了一批官員。後人就把這塊平地叫“小登基廣場”,把這個小村叫“小登基廣場村”,簡稱“小登廣”。

值得注意的是,在小登廣村旁的洋中鎮,明初還出過一位國師周斌。而周斌曾出任中都國子司業,最後擔任齊王府左長史,負責齊王府公務之類的事情,也曾經是建文帝的老師。

建文帝失國之際,周斌已在寧德老家守孝,最後也病卒於家鄉。

建文帝出亡到福建甯德找周斌也是情理之中。

在寧德市的考證中有這麼一個奇怪的現象,永樂年間(初步判斷為永樂中或永樂二十一或二十二年),在閩東通往周邊的浙南、閩中的古官道兩側,有幾十座寺廟同時被毀,幾千名僧人同時被殺。

而對這一系列慘案,正史與官修地方誌居然沒有一個字的記載。這也從側面說明了,寧德的廟裡肯定有文章的。

專家認為,古墓塔碑上刻的那個“御賜金襴佛日圓明大師第三代滄海珠禪師”,真實身份就是明朝第二位皇帝建文帝。

當然,今天對這一說法有些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見,對“閉嘴龍”的論斷,南京市博物館考古部王志高研究員表示,“閉嘴龍的名字叫螭首,南京張府園發掘元代龍翔集慶寺遺址時,出土的螭首與這件一模一樣。”

而“御賜金襴佛日圓明大師第三代滄海珠禪師之塔”這幾個字,專家們認為,前面指的是宋末元初高僧印簡。

印簡,字海雲,忽必烈老師之一,圓寂後忽必烈御賜佛日圓明大師,這在《續燈存稿》、《五燈全書》等史籍中,都可以找到相關記載。

而後10個字才是代表墓主人“滄海珠禪師”,“珠”是他的別名法號,他也是元代“國師”印簡的第三代傳人。

民國三十六年(1947)的遊記手稿《游金邶(通鄁字)寺記》提到了金邶寺的一口元代大鐘,銘文共九行,每行六字。其中“大元至正三年癸未正月日佛日圓明大師住金邶寺滄海彌珠命工鑄造內施主黃道昭等舍鈔二十六兩五分祈求善利各保平安”。

裡面出現的“佛日圓明大師”與古墓內佛塔上雕刻相符,墓的真正主人應該就是他。

至於皇室的袈裟,有人提出,據《明史紀事本末》等史藉記載,朱元璋料知後事,預先製作了襲袈裟,供孫子建文帝遜國出亡充當僧人時穿用。

可朱元璋一代開國帝王,應該不會糊塗到既安排嫡孫當流亡避難和尚,又要他穿上“只有皇帝”才能享用的“龍飾”袈裟,這不是明擺著告訴沿途官吏、民眾,自己就是貨真價實的和尚皇帝—建文麼。

而袈裟是明時甯德支提山華嚴寺中興國師大遷和尚的遺物。 原住錫北京翠雲寺的大遷和尚,以六十一歲高齡,受萬曆生母慈聖宣文明肅皇太后之托,從北京南下,遍訪名山,在甯德縣支提山尋訪到“天冠菩薩”道場。

隨後,萬曆十八年(1590年),大遷國師奉敕重建支提山華嚴寺(時稱華藏寺),重興天冠菩薩道場,頒賜中紫衣、金冠各多達十二襲、頂之多,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大遷國師在支提山圓寂,世壽八十六,立塔本山,碑文“明敕中興賜紫遷國師之塔”。

事實上,關於建文帝下落說法還有幾種,一種是穹隆山為僧說,央視曾經做過報導,有民間傳說,稱幫朱棣取得皇位後,姚廣孝一直對建文帝心懷愧疚。

當他得知建文帝在縱火焚宮後,打扮成和尚趁亂逃出南京來到蘇州,他便也來到蘇州穹窿山,把建文帝秘密監護在寺裡,讓建文帝得以安度時日。

永樂二十一年,建文帝歿於穹窿山,享年45歲。而在《蘇州府志》、《木瀆小志》裡均有“建文遜國曾稅駕於此”、“積翠庵,一名皇駕庵,明建文帝遜國時曾稅駕于此,萬曆間始顯”等記載。

在清人韓是升《重修拈花寺碑》碑銘中,也記載了姚廣孝出家於穹窿山一事。據說姚廣孝以成祖敕賜名義,將穹窿山劃歸為他的佛地,山內不得居住百姓。而且當地人也知道,拈花寺後的小山岡只能准許帝王、僧宗歸宿營葬,不能隨意侵擾。

還有說,建文帝曾經藏在四川的平昌佛羅寺,後來死了以後就葬在寺後的山上。因為建文帝經常在寺裡面,面向京城哭泣,後人就把這個寺改稱望京寺。

還說建文帝從雲南大理逃到四川到宜賓越溪河,隱居在隆興寺,死後就葬在隆興的山下的塔林裡。甚至說康熙帝也曾經到這兒,尋訪過建文帝的遺跡。

還有說,建文帝曾避難福州雪峰寺,且鄭和還偷偷去“泣拜”。而在臺灣學者陳水源所著《傑出航海家鄭和》和日本學者上杉千年所著《鄭和下西洋》兩本著作中發現:明代建文帝在永樂元年(西元1403年)底到達泉州,他和隨從以僧人身份在泉州開元寺呆了一段時間後,從泉州出海,到達海外。


···

還有一種傳說——

靖難之變中,朱棣獲勝為帝,是為明成祖,他佈告四方追治“奸党”,密查朱允炆的下落。多少天來,朱允炆淒淒惶惶的奔突,已經疲憊不堪,當舟過蕪湖將至繁昌時,他便意欲在此稍事憩息,再奔行程。還是做皇太孫時,他便聞知繁昌縣有座寶山寺,相傳北宋時,普賢菩薩金身由峨眉山乘巨鍾順流而下,泊至繁昌縣寶山寺供奉。

是夜,舟泊江岸,朱允炆拾級而上,朝著靜悄悄的寺閣虔誠地拜了三拜,寺內和尚見來了位游方僧人,自然要盡地主之誼,款待齋飯,安置住宿之所。

第二天,寶山寺又喧鬧起來,善男信女們絡繹不絕地前來拜謁。

老儒丁文升也來進香,恰好與朱允炆相遇,他覺得此僧行止不象一出家人,相貌異常且又似曾相識。於是,他便有意攀談,還將其延至家中。丁文升仔細端詳這位僧人,那偏歪的頂顱,很象秘密文告上的通緝者,莫非……,丁文升不敢深想,只得試探性地問:“敢問客從何而來?”朱允炆從容答道:“從花山而來。”

不意間,他們又敘起靖難之變,丁文升動情地說:“血光之災中,也不知年輕的皇帝是死是活。”朱允炆聽到這裡,一言不發,唯有喟歎。丁文升越說越悲切,竟然哭成一個淚人。朱允炆雖然不能自報身世,但已深受感動,非要將隨身金銀相贈,丁文升堅決不受。朱允炆敬佩地說:“先生真是忠孝人家也。”

朱允炆知道處此危難之際,萬不可在一處多待時日,他告訴丁文升將要泛舟遠行。第二天,丁文升手執手地將其送至江邊,兩人竟如多年的朋友難捨難分。登船後,朱允炆從腰間解下玉環,放在一隻布囊之中,一再叮囑丁文升,待船開動時,方可開啟。

遠行的帆船已見不到桅杆了,丁文升才將手伸入囊中,只見取出一隻玉環,上面赫然飾有龍紋,這時,他才確信所見便是建文帝朱允炆。

三年過去了,還是沒有朱允炆的蹤影,朱棣視之為心頭大病,他堅信朱允炆沒有死,可能已存身海外。於是,西元1405年,朱棣命三寶太監鄭和率領龐大的船隊,下西洋尋找和緝拿。此時,朱允炆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游方僧人,他落腳雲南,遊歷於黔、川、粵、楚、湘、閩、陝、浙等地。

西元1440年,流落在廣西的朱允炆已經垂垂老矣,他向當地官員講明自己的真實身份,要求代奏當今皇帝,允其回金陵頤養天年。明英宗朱祁鎮准其所請,於是,他放舟而下,舟至寶山寺時,令停岸邊。他緩步上岸,寶山寺依然屹立,然已是“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了,那位冉冉老儒丁文升也不知今在何方?他悵然良久,於寶山寺壁上題詩一首:

流落江湖四十秋,歸來不覺雪盈頭。

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漢無情水自流。

長樂宮中雲影暗,昭陽殿裡鳥聲愁。

新蒲細柳年年綠,野老吞聲哭未休。

本文圖片、部分資料來源於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