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勵志»正文

遠離心機,晚熟的人,最值得深交

莫言說:「本性善良的人, 都晚熟。 」

生活中, 我們常常會發現, 那些本性善良的人, 看起來似乎很天真, 全然不知人心險惡。

他們常常以一顆赤誠之心, 去對待周圍的人, 即使被人占了便宜, 也常常會選擇「算了」。

在他們看來, 「眼前無一不是好人」。

別人權衡利弊, 晚熟的人「一片赤誠」

俗話說:「人為財死, 鳥為食亡。 」

一個人, 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而權衡利弊, 似乎是與生俱來的本能。 有的人, 為了維護利益, 甚至會拋棄原則、拋棄情義。

在很多人看來, 這似乎是習以為常的。

但是, 對于晚熟的人, 則不然。

他們似乎不知道利益的重要性, 他們不太善于「權衡利弊」。

他們與生俱來的本能, 似乎就是以一顆赤誠的心, 去與別人交往。

可是他們一次次地付出真心, 換來的, 往往不是別人的赤誠以待, 反而是別人的「小心機」。

于是, 他們開始懷疑自己、懷疑這個世界。

他們懷疑自己, 是否是異類呢?為何眾人皆是如此, 唯獨自己「格格不入」呢?

世界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呢?是應當各自爭相逐利, 還是應當赤誠待人呢?

他們開始疑惑、開始思考。 可是, 到最後, 他們還是堅定了自己的信念:縱使周圍的人唯利是圖, 他們也要守護好心中的一方淨土。

晚熟的他們, 其實並不傻, 只是他們有更重要的東西, 要守護。

別人心機用盡, 晚熟的人才「靈魂開竅」

有人說:「有道無術, 術尚可求也;有術無道, 止于術。 」

深以為然。

現在網路充斥著權謀之術, 鬼穀子學說, 來教導人如何耍心機。

這便是捨本逐末了。

什麼是本?道是本, 德是本。

什麼是末?術是末, 心機是末。

所謂「機關算盡太聰明, 反誤了卿卿性命。 」一個人, 如果失去了「道」, 失去了為人的基本準則, 那麼, 他的「術」越高明, 他的下場, 反而會越差。

那麼, 術難道就不能學嗎?

能學, 但是在學術之前, 必須先打下「道」的基礎, 必須先有本。

只有先堅定了做人的基本操守, 在規矩之內用「術」, 才不會讓「術」傷了自己。

小人沒有做人的原則, 耍盡心機來追逐利益, 到最後, 心機用盡, 走到了窮途末路的境地;

晚熟的人, 雖然經常吃點虧, 但是, 他們依然遵守本心。

時間久了, 他們靈魂開竅, 也通曉了術, 但是卻不會輕易用術。

晚熟的人,知世故而不世故

我們會發現,有些人雖然歷經滄桑,但是他們「頭白仍然天真。」

孟子說:「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就是說:偉大的人,往往是那些沒有喪失掉赤子之心的人。

很多人,對于成熟是有誤解的。

在他們看來,所謂的成熟,就是把利益放在首位,把自己放在首位。

這是成熟嗎?

不是,這是向生活妥協的結果,出賣了自己的本心。

真正成熟的人,必然是「知世故而不世故。」他們見識過人性的貪婪、自私,但是,他們依然願意堅守自己的信念,勇于守護自己的「赤子之心。」

魯迅說:「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澹的人生。」

在我看來,那些「知世故而不世故」的人,便是真的猛士。他們面對人生的艱難,沒有選擇同流合污,而是選擇維護自己「靈魂的高貴。」

《論語》中說:「德不孤,必有鄰。」

晚熟的人,即使暫時找不到同類,但是,早晚也必然會「有朋自遠方來」,與他們暢所欲言。

晚熟的人,才是最值得我們深交的人。

遇到了,要珍惜。

但是卻不會輕易用術。

晚熟的人,知世故而不世故

我們會發現,有些人雖然歷經滄桑,但是他們「頭白仍然天真。」

孟子說:「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就是說:偉大的人,往往是那些沒有喪失掉赤子之心的人。

很多人,對于成熟是有誤解的。

在他們看來,所謂的成熟,就是把利益放在首位,把自己放在首位。

這是成熟嗎?

不是,這是向生活妥協的結果,出賣了自己的本心。

真正成熟的人,必然是「知世故而不世故。」他們見識過人性的貪婪、自私,但是,他們依然願意堅守自己的信念,勇于守護自己的「赤子之心。」

魯迅說:「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澹的人生。」

在我看來,那些「知世故而不世故」的人,便是真的猛士。他們面對人生的艱難,沒有選擇同流合污,而是選擇維護自己「靈魂的高貴。」

《論語》中說:「德不孤,必有鄰。」

晚熟的人,即使暫時找不到同類,但是,早晚也必然會「有朋自遠方來」,與他們暢所欲言。

晚熟的人,才是最值得我們深交的人。

遇到了,要珍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