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開學第一天,為什麼家長比孩子還緊張?

幼稚園畢業的時候就想擼一篇感想, 沒想到轉瞬之間成為了小學生。 #01 開學第一天, 回家見面後, 我的問題比她還多:飯菜如何?有午睡嗎?認識了誰?老師有沒有表揚? 至于嗎?她就和你分離了8個小時不到, 還不夠上一天班, 搞得像是去國外讀了四年本科剛回來, 抹著淚去機場接一樣。 雖然已經成為了小學生, 但從現在學校科學的設置來看, 大班和一年級之間基本上是無縫連接的, 絕對不會第一天就讓孩子坐滿40分鐘, 目不轉睛盯著老師上課。 那是我們那個年代才有的事情, 現在講究的都是點點滴滴的滲透,
讓孩子慢慢適應幼小銜接。 特別是前幾周, 躺平式學習樂在其中。 所以用如臨大敵的心態, 用看著一個剛從大學聯考考場走出來的學生的眼神去問她, 數學難嗎?語文作文題目是什麼?英語聽力都聽得懂嗎, 實在沒必要。 何不把這裡的場景切換成:今天老師說你表現棒棒噠。 時間會告訴你, 喜歡是乍見之歡,愛是久處不厭, 讓娃愛上上學路, 不也是細水長流這個道理嗎? #02 我承認, 昨晚有點小失眠, 因為今天開學了。 事實上, 從整個8月開始, 貫穿其中的選班、家訪、下載釘釘(尤甚), 買開學物品, 焦慮就無止盡地襲來。 我覺得家長如我, 還是代入感太強。 把班級想象成一個小社會, 除了擔心孩子的成績, 更關注的是她能不能在40多個人裡面站穩腳跟,
同學關係如何?老師是否關注?能不能拔尖?這不就是大人剛入職一家公司時最關注的問題嗎?人際關係我能擺平嗎?領導會賞識我嗎?上升空間裡有我嗎? 為何一定要把孩子的世界想得如此複雜, 讓他們自己去闖去摸索吧。 搞不定小學, 以後初高中大學怎麼辦? 暑假的時候, 女兒參加了一個為期三天的全封閉夏令營, 她幾乎是其中年紀最小的孩子, 卻完美延續了在家吃好喝好, 5點趕早的狀態。 當我陷入沉思不聞不問的時候, 突然跑來告訴我今天已經交了三個好朋友, 但卻沒記住同桌的名字。 這一刻, 我想起上周脫口秀大會那句爆梗:管好你自己。 #03 我相信, 想迅速融入一個新集體, 信任始終是最關鍵的因素。
把孩子未來六年託付給一所學校, 本身就是一種最大信任。 在兩位導師家訪的時候, 我一改常態, 一言不發, 全程聽取老師教誨。 最後我簡單講了自己對帶娃的淺薄認知:一年級壓根就沒到拼天賦的階段, 用王老師的話說, 上課認真聽, 作業用心做, 成績是不會差到哪裡去的。 這兩句話分別點到了老師和家長的職責, 但核心觀點都指向學習習慣的養成。 我相信這是比上學前認識1000個字或者會算百以內加減乘除更要緊的事。 而做到這一點, 尤其需要家長花大量時間投入幫訓, 打好基礎。 而在這個過程中,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心肌梗塞的出現, 其實還是沒學會用平常心接受孩子的平庸——不要一遍遍地把她綁架在自己的標準之上。
今天的緊張說到底, 無非是給孩子加了比較高的期待, 就像開學前校隊選拔, 得知最後沒入選的時候, 我一陣失落。 雖然早就安慰娃去試試就好, 但難過的深層次原因, 肯定有一部分是因為自己的虛榮心沒有得到滿足。 想通了這些, 明天我就打算做兩件事, 1.做個早飯, 讓她吃飽;2.監督跳繩, 身體練好。 老師是靈魂的工程師沒錯, 父母怎麼著也得做好身體的塑造者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