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第一次當爸媽,碰到新生兒黃疸怎麼辦?

什麼是黃疸?

黃疸是指新生兒時期, 由于膽紅素代謝異常, 引起血中膽紅素水準升高, 而出現以皮膚、黏膜及鞏膜黃染為特徵的病癥。

這在3-10天大的寶寶身上通常是一種正常而無害的癥狀, 幾乎所有的寶寶在這段時期都會有某種程度的黃疸。

生理性黃疸VS病理性黃疸

黃疸一般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

生理性黃疸是指單純因膽紅素代謝特點引起的暫時性黃疸, 一般出現在寶寶大約3天大的時候, 並在接下來的兩三天裡黃色加深。

起初, 寶寶的眼睛看起來發黃, 然後是臉部, 然後是胸部, 然後有時會延伸到腹部。

之後, 黃疸會褪去, 與出現的順序相反。 寶寶行為正常, 吃奶正常, 睡眠正常, 沒有發燒或其他疾病的跡象。

在大約一周大的時候, 黃疸開始消退, 順序與形成時相反, 眼睛中的黃色最後消失。

病理性黃疸一般出現時間較早, 同時黃的程度也比較厲害, 需要就醫治療。

當出現以下黃疸的癥狀時, 父母需要及時送寶寶就醫查看

在寶寶剛出生的1-2天就出現了黃疸

寶寶不好好吃奶, 或者體重沒有增加

寶寶的皮膚從頭一直到膝蓋看起來都是發黃的

在寶寶5天大的時候, 黃疸還沒有出現

黃疸一直到寶寶兩周大的時候還沒有消失

生理性黃疸一般無需治療, 即可自行消退。

病理性黃疸應積極接受治療, 防止出現重度高膽紅素血癥和預防膽紅素腦病。

新生兒出生後, 應儘早哺乳, 加強母乳餵養以增加攝入量, 促進胎便的排泄、誘導腸道菌群的早期建立, 促進膽紅素的排泄, 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兒黃疸發生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