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66歲易淑寬告別演藝圈,轉做遊覽車行銷業,被酸「沒戲拍」卻一笑置之,樂享充實人生:自己舒心最重要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 曾經在《戲說臺灣》中有過精彩表現的易淑寬, 當年她也算的上是本土劇的當家花旦了, 過去經常在《戲說臺灣》、《藍色水玲瓏》等鄉土劇中亮相, 精湛的演技深受不少觀眾喜愛。 在演藝圈摸爬滾打幾十年後, 易淑寬突然轉變自己的職業規劃, 做起了經營遊覽車等生意。

其實有很多人對她的選擇表示不理解, 星光閃耀的舞臺難道不好嗎?萬人追捧的星圖不好嗎?名利雙收的圈子不好嗎?易淑寬直言, 與拍戲想必, 現在自己所過得日子才叫生活:「之前拍戲時總是要累到不行, 晝夜顛倒不說, 要顧及的東西也實在太多, 現在多好, 我每天都可以穿著自己喜歡的衣服, 開心的遊山玩水, 開開心心的賺錢, 不僅能夠結實很多新朋友, 還能讓自己心情舒暢。 」對于她來說, 一份工作的意義遠遠不止賺錢, 還一定能夠讓自己開心。

據《TVBS》報導, 易淑寬表示, 過去的自己只為了賺錢而上班, 再苦再累的戲她都會接, 但現在不一樣了, 這些年來也曾有很多媒體找她付出拍戲, 但她都拒絕了。 當人生已經過了花甲之年, 該經歷的都已經歷過, 是時候轉變生活態度了。 現在她可以毫無顧忌, 以自己最喜歡的姿態工作,

在遊覽車上享受開心的工作時光。 當然了, 鑒于之前知名演員的身份, 難免也會有人故意挖苦她, 面對這些酸言酸語, 易淑寬卻從不在意。

易淑寬坦言, 各行各業都不容易, 想要附身做服務那更是難上加難, 更何況現在本來就有很多奧克存在。

回憶起一次印象深刻的經歷, 易淑寬說:「當時有一位陌生的小姐對我冷嘲熱諷, 說我是因為之前壞角色演太多, 現在沒戲演才來遊覽車上叫賣。 」面對這些的時候, 易淑寬並不在意, 在演藝圈摸爬滾打多年, 最大的收穫就是一個好心態, 她當時也只是對著那位小姐禮貌一笑, 僅此而已。

雖然不介意別人酸自己, 但易淑寬卻強調, 大家平日裡都會把職業分等級, 工作也會有好壞之分, 其實完全沒必要這樣。 在遊覽車行銷行業, 其實賺錢相當多, 她舉了一個例子「由于這些商品的單價都很高高、利潤也高, 所以負責行銷的人抽成自然就會高, 一個月算下來能平均10萬塊, 好的時候甚至能到二三十萬, 這個收入水準可是相當于高管階層了。 」

受疫情影響,各行各業都收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但是易淑寬說,她們遊覽車行銷卻幾乎沒受影響,因為之前很多老主顧,因為他們的貼心服務和貨品的質量,後期打電話繼續訂購貨品,所以,他們的收入其實並未減少。出了自己賺錢之外,易淑寬樂于助人的心態還是一點沒變,她一有時間就會到處幫扶協助,幫助那些單親家庭、失業的人們自食其力,因此她被很多人稱為「阿寬姐」。

可能在外人看來,易淑寬放棄演藝事業而轉行做行銷,是有點落魄,可在易淑寬看來,只要自己開心,憑藉著自己的能力養活自己,那便不存在什麼高低之分,如今的生活忙碌而充實,易淑寬也正在樂此不疲的享受著。

受疫情影響,各行各業都收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但是易淑寬說,她們遊覽車行銷卻幾乎沒受影響,因為之前很多老主顧,因為他們的貼心服務和貨品的質量,後期打電話繼續訂購貨品,所以,他們的收入其實並未減少。出了自己賺錢之外,易淑寬樂于助人的心態還是一點沒變,她一有時間就會到處幫扶協助,幫助那些單親家庭、失業的人們自食其力,因此她被很多人稱為「阿寬姐」。

可能在外人看來,易淑寬放棄演藝事業而轉行做行銷,是有點落魄,可在易淑寬看來,只要自己開心,憑藉著自己的能力養活自己,那便不存在什麼高低之分,如今的生活忙碌而充實,易淑寬也正在樂此不疲的享受著。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