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斯坦福教授:這是我所知道的,學數學最好的方法

 拆數字, 在國外有個名字, 叫「Number Talks」, 《這才是數學》的作者, 斯坦福大學教授喬·博勒之甚至說, 這是「迄今為止我所知道的, 教授孩子們數感和數學常識的最好的方法」。

今天就來說說具體方法吧。

1

什麼是「Number Talks」?

上個星期, 妞妞在給幼稚園的小朋友做手工水晶皂當禮物, 她把3個模具擺在一起, 突然跟我說:「媽媽, 我一次可以做36塊水晶皂。 」

我說:「為什麼啊?」

她說:「因為這裡有3個12。 」

我問:「你是怎麼看出一個模具裡有12個呢?」

她說:「這裡一排有3個, 一共4排啊。 」

我又問:「有什麼其它辦法看出來嗎?」

她說:「嗯……還可以看成一排4個, 有3排。 」

我又問:「還有其它辦法嗎?」

她說:「還可以看成2個6。 還可以看成6個2。 」

我說:「還有別的辦法能得出12這個數字嗎?」

她接著想:「還可以是10加上2, 是18減去6」

……

在這幾分鐘裡, 其實我們就完成了一次Number Talks。

什麼是Number Talks呢?

說的簡單點, 就是讓孩子用不同方法, 去計算一個數。

它可以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用實物。

Number Talks看著複雜, 其實從很小的時候就可以開始了。

比如給孩子12塊積木, 讓他試試有多少種方法, 把這些積木平均分給3個人。

第二個階段:在腦海裡抽象的操作。

當孩子已經完成了數的抽象, 不需要借助實物就可以進行計算, 就可以隨時進行這樣的遊戲了。

第三個階段:與圖形結合。

37✖️18, 可以怎麼拆分?怎麼用圖形表示?

下面就是我想到的一些方法:

與圖形結合, 可以讓孩子掌握數的圖形語言, 也可以啟發他們的靈感, 想出更多方法來。

2

我總結的「Number Talks基本法」

也有讀者問過我, 「我知道拆數字很好, 但我自己就沒有靈感, 不知道怎麼拆, 怎麼引導孩子呢?」

在上面那道題裡面, 就展示了拆數字的一些基本的思路, 我把它總結成了一個「Number Talks基本法」。

它包含4種基本的方法。

拆整:

中展示的方法一、二、三都是這個思路:

把數位裡的整數拆出來, 像37變成30和7, 分別與18相乘。

再用減法來舉例。

54-16, 可以變成:50+4-10-6。 這個很好理解, 就不多講了。

湊整:

方法五、六都是湊整:

18✖️37, 給18添上一個2, 變成20, 這樣就變成20個37, 容易計算多了, 然後再把添上的2個37減掉。

再拿加減法來舉例子。

37+14, 可以給37湊上1個3, 變成40+14-3。

54-16, 可以給16湊上1個4, 變成54-20+4。

是不是更簡單了?

切:

方法四和七都是這個思路:

把多位數切成一位數,因為一位數的運算更容易。比如,18個30很難算,可以把18切成3個6,6個30,就好計算多了。

還是再拿減法54-16來舉例,可以把數位切成更容易計算的數——把16切成14和2,這樣就變成54-14-2了。

移:

把需要進退位的數位,在數軸上移動一下,變成不需要進退位。

比如54-16,在數軸上整體移動一下,變成58-20,這樣就不需要退位了。

最後,給大家總結一張「Number Talks基本法」的圖,更簡潔明瞭一些。我原創的哦,盜版必究哦。

大家會發現,在不同的運算當中,有些方法會讓計算變得簡單,而其它方法可能反而把計算變複雜了。但是Number talks的目標,本來就不是找到最短路徑,而是盡可能多的路徑,這才是靈活的要義。

所以,最後我想再強調一下數學啟蒙的方式,應該:

注重深度而非速度;

注重理解而非記憶;

注重開放性、靈活性、趣味性而非準確率。

當然,上學以後,為了速度、為了準確,會需要一些練習。但第一,要少量高質,第二,那是基礎打好之後的事了。

方法四和七都是這個思路:

把多位數切成一位數,因為一位數的運算更容易。比如,18個30很難算,可以把18切成3個6,6個30,就好計算多了。

還是再拿減法54-16來舉例,可以把數位切成更容易計算的數——把16切成14和2,這樣就變成54-14-2了。

移:

把需要進退位的數位,在數軸上移動一下,變成不需要進退位。

比如54-16,在數軸上整體移動一下,變成58-20,這樣就不需要退位了。

最後,給大家總結一張「Number Talks基本法」的圖,更簡潔明瞭一些。我原創的哦,盜版必究哦。

大家會發現,在不同的運算當中,有些方法會讓計算變得簡單,而其它方法可能反而把計算變複雜了。但是Number talks的目標,本來就不是找到最短路徑,而是盡可能多的路徑,這才是靈活的要義。

所以,最後我想再強調一下數學啟蒙的方式,應該:

注重深度而非速度;

注重理解而非記憶;

注重開放性、靈活性、趣味性而非準確率。

當然,上學以後,為了速度、為了準確,會需要一些練習。但第一,要少量高質,第二,那是基礎打好之後的事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