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聰明的家長,都懂得如何拒絕孩子的“無理要求”

前段時間, 我在網路上看到一則新聞:

一位媽媽帶著孩子去逛超市, 孩子因為媽媽不給他買最愛的巧克力而躺在地上撒潑打滾。

這位媽媽並沒有因此妥協, 也沒有安撫孩子的情緒, 而是狠狠地打了孩子兩下。

因為得不到想要的巧克力, 還挨了打, 孩子哭得更厲害了。 這時候, 媽媽直接轉身而去, 把孩子一人丟在原地。

很多網友表示, 這位媽媽做得很對, 孩子就是不能太慣著, 要不就寵壞了。

還有一部分網友認為, 媽媽的做法有點極端, 為了一塊巧克力對孩子大打出手也是沒有意義的。

其實, 我能理解這位媽媽的初衷,

她的本意是為了孩子的健康著想, 並不是故意不給孩子買巧克力, 天底下哪有不疼孩子的媽媽?

從另一個角度來講, 這位媽媽做得對, 作為父母, 我們不能事無巨細地滿足孩子的所有要求, 要學會適當地拒絕孩子。

只是, 拒絕的方式很重要, 像這種打罵式的拒絕, 不僅起不到很好的教育作用, 還會給孩子的內心帶來傷害。

兒童心理學家經過多年的研究發現, 童年時期曾被父母用極端的方式拒絕的孩子, 大多都是自卑的。

即使在成年後, 他們也不敢向旁人表達自己內心的需求, 生怕被拒絕。 同時, 當他們有想要的東西時, 也會從心裡感覺自己“配不上”。

甚至, 當自己的利益受到侵犯, 或者自己所擁有的東西被人搶奪時, 他們也不敢站出來維護自己。

記得有一次聽朋友聊起他小時候的事情, 雖然很搞笑, 但是我能感覺到當年他幼小的心靈也因為這件事而受傷的心酸。

他從小就是小饞貓, 看見別人吃雪糕心裡就癢癢, 於是他死纏爛打地纏著父母給自己買雪糕。

父母先是給他講道理, 可是他不停, 於是, 父母只好放出“大招”, 對他說:“吃雪糕的孩子, 肚子裡會長大蟲子, 把你的五臟六腑都啃掉!”

他害怕了, 於是也就不敢再提吃雪糕的事情。

直到現在, 已經做了爸爸的他還是不敢吃雪糕, 只不過他不是怕肚子裡長蟲子,

而是覺得自己“不配”擁有雪糕。

這件事聽上去挺有意思的, 但其實對他造成了很大的傷害。

在他慢慢懂事的那幾年裡, 他才意識到吃雪糕根本不會長蟲子, 這都是父母編造的謊言。

也許你會問, 不就是嚇唬一下孩子, 至於這麼嚴重嗎?

無知的孩子當然會相信, 如果吃雪糕肚子裡就會長蟲子, 可等孩子逐漸懂事了, 他就會想:為什麼父母會拒絕我?

是的, 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我們怎樣讓孩子不因為拒絕而產生自我懷疑、敏感和自卑的心理呢?

現在很多父母都學習了育兒知識, 深知學會拒絕孩子的重要性。

如果我們一味地滿足孩子各種無理的需求, 那麼將來他便會容易形成過於自我的性格。

但是拒絕這兩個字, 本身就有點冷冰冰的, 當我們對孩子頻繁說“不”的時候, 我們也能感受到孩子的負面情緒。

所以, 在這裡, 我要為各位家長分享一個小方法, 讓家長學會“有效拒絕”。

你可以嘗試在孩子提出不合理的需求時, 用“可以”代替“不”。

舉個例子, 很多孩子總是不好好吃飯, 一到飯點就要求吃零食,這時候你可以對孩子說:“可以哦,你先吃完飯,然後就可以吃零食啦。”

當孩子的要求被肯定的時候,他便會感覺很開心,也就不會輕易鬧脾氣了。

再比如,很多孩子喜歡看動畫片,可每次都會因為看動畫片而耽誤寫作業,那麼這個時候你可以對孩子說:“你可以看動畫片,寫完作業就可以看很久很久啦。”

這時候,孩子就會想快點去寫作業,因為爸爸媽媽答應自己,只要寫完作業,就能夠看動畫了。

用“可以”代替“不”之所以會有很好的效果,主要原理在於,“可以”給孩子帶來的是期望,而“不”帶來的是失望。

同時,家長肯定了孩子的需求,就會讓他感到被尊重,這樣孩子才不會輕易自卑。

都說現在的孩子難教育,其實不是的,只是我們用錯了方法,所以才在育兒這條路上走了很多彎路。

教育孩子需要嚴格的規則作為父母,我們需要堅定立場,給孩子立規矩,然後用柔和的方式教育孩子,説明他成長。

一到飯點就要求吃零食,這時候你可以對孩子說:“可以哦,你先吃完飯,然後就可以吃零食啦。”

當孩子的要求被肯定的時候,他便會感覺很開心,也就不會輕易鬧脾氣了。

再比如,很多孩子喜歡看動畫片,可每次都會因為看動畫片而耽誤寫作業,那麼這個時候你可以對孩子說:“你可以看動畫片,寫完作業就可以看很久很久啦。”

這時候,孩子就會想快點去寫作業,因為爸爸媽媽答應自己,只要寫完作業,就能夠看動畫了。

用“可以”代替“不”之所以會有很好的效果,主要原理在於,“可以”給孩子帶來的是期望,而“不”帶來的是失望。

同時,家長肯定了孩子的需求,就會讓他感到被尊重,這樣孩子才不會輕易自卑。

都說現在的孩子難教育,其實不是的,只是我們用錯了方法,所以才在育兒這條路上走了很多彎路。

教育孩子需要嚴格的規則作為父母,我們需要堅定立場,給孩子立規矩,然後用柔和的方式教育孩子,説明他成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