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營養科專家楊軍紅告訴你:調整飲食,讓寶寶避免「秋燥」

秋季, 是從炎夏向寒冬過渡的季節。 秋天的到來也預示著媽媽對寶寶的照顧進入了另一個攻堅時期, 防「秋燥」。

葉落而知秋

秋風一起, 氣候逐漸涼爽, 空氣日漸乾燥。 寶寶免疫系統差, 容易出現鼻腔乾燥, 喉部發癢, 乾咳, 或者大便幹結, 便秘等癥狀。 這就是中醫所說的「秋燥」, 我們通常說的「上火」。 這時, 如果不注意, 會很容易得病。 因而寶寶在飲食方面, 需要多吃抗燥食物。 在秋季多吃一些能夠增強人體抵抗力和免疫力的食品, 都將利于寶寶的身體健康哦!

秋季寶寶吃什麼好?這是很多媽媽都在關心的問題。

其實, 好的身體有大半的功勞是跟「吃」有關, 但如何吃、怎麼吃和吃什麼, 同樣也很重要!

01 稻穀金黃頷首微笑 平衡膳食是基礎

合理膳食是健康的物質基礎, 平衡膳食是合理營養的唯一途徑。 中國最早的醫藥典籍《黃帝內經》中, 就指出了「五穀為養, 五果為主, 五畜為益, 五菜為充」的原則, 這就是說要多樣、平衡。 因為, 沒有一種天然食品能含有人體所需要的全部營養物質, 只有合理的搭配食物, 才能滿足人體對各種營養的需要。 在為寶寶提供膳食時應盡可能的做到品種多樣、比例適當、定時定量、調配得當, 並應保證每天有足夠的蛋白質、適量的脂肪、充足的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礦物質。 做到主食與副食、葷與素、粗與細、幹與稀的合理搭配。

秋季食物吃得豐富很重要, 因為它既補充了夏季的消耗, 又要為越冬做準備, 但也不能大吃大喝, 要防止攝入熱能過多, 應合理安排, 做到平衡膳食。

秋季各種傳染病增多, 為了增強孩子的免疫力, 秋季飲食應以優質蛋白為主, 適當增加含熱量高的食物, 以增加體能。 食物的選擇可考慮增加魚、雞、鴨、牛肉和豆製品的比重, 多吃些湯類和粥類食品, 以減少氣候乾燥給孩子帶來的不良影響。 新鮮的時令蔬菜和水果要注意補充。

讓寶寶避免「秋燥」,

飲食如何調整呢?

首先從飲食上來講, 就有其「多吃」和「少吃」的飲食注意技巧。

寶寶應多吃

1、 主食方面可多吃些麥片、小米、玉米、綠豆、大米、小麥、糯米, 再配食松子粥, 可預防秋季肺燥咳嗽,

腸燥便秘。

2、 副食可多選食鴨肉、河魚、河蝦、魚肉、牛肉、烏骨雞、雞蛋、豆製品等。

3、 新鮮蔬菜:可吃些芹菜、豆芽菜、蘿蔔、冬瓜、番茄、藕、菠菜、莧菜、菜花、胡蘿蔔、荸薺、茭白、芋頭、南瓜、黃瓜、小白菜、捲心菜等。

4、 應季的水果:可多食蘋果、葡萄、柳橙、木瓜、草莓、櫻桃、桑椹等平性水果, 適量食用西瓜、梨、葡萄柚、柚子、椰子、橘子、硬柿子、山竹、蕃茄等寒涼性水果,

5、飲料方面可多吃豆漿、稀粥、牛奶及多喝水, 如綠豆粥、荷葉粥或綠豆湯、蓮子湯(不去蓮心)。 家長可用菊花加適量蜂蜜、膨大海加冰糖、梨加冰糖製作成飲品, 以維持水代謝平衡, 防止皮膚乾燥、邪火上侵。 這樣既能補充水分, 還能起到保健滋養作用;餐食方面, 可多食用蘿蔔排骨湯、蓮藕排骨湯、菠菜豬肝湯、綠豆湯等。

6、 多食健脾開胃消食化積的山楂、山藥等。

寶寶應少吃

1、 用油炸和紅燒方法烹製的過于油膩性的食物。

2、 控制孩子的零食, 特別要少吃高油、高糖的精緻化加工食品。

3、 雞蛋、瘦肉、魚、豆類等優質蛋白要充足供應, 但動物性蛋白質應儘量選擇脂肪少的, 不可太油膩。 在烹調中, 多使用清燉、清蒸等方法。

4、 辛辣刺激性食物, 保持大便不乾燥, 小便不混濁。

5、 龍眼、荔枝、芒果、榴槤等熱性水果。

6、 冷飲西瓜要少食, 少吃冷飲, 以免對幼嫩的腸胃造成刺激;西瓜屬性寒之果品, 秋季多食易傷脾胃, 因此不宜讓寶寶多吃。

寶寶秋季食品排行榜 01 NO.1秋藕

民間早有"荷蓮一身寶, 秋藕最補人"的說法。 秋令時節, 正是鮮藕應市之時。 此時天氣乾燥, 吃些藕, 能起到養陰清熱、潤燥止渴、清心安神的作用。 秋季的藕脆嫩多汁, 甜味濃郁, 容易消化, 富含鐵、鈣等微量元素, 植物蛋白質、維生素, 澱粉含量也很豐富, 有明顯的補益氣血, 增強人體免疫力作用。 藕生吃熟食功效各不一樣, 生吃有清潤的功效, 尤其適合上火的寶寶, 對防治秋燥有獨特的效果。熟藕的藥性則由涼變溫,可益胃健脾、養血補虛,特別適合脾胃虛弱病後的寶寶食用。

最佳吃法:七孔藕澱粉含量較高,水分少,糯而不脆,適宜做湯;九孔藕水分含量高,脆嫩、汁多,涼拌或清炒最為合適。

Meet Autumn 02 NO.2 蜂蜜

我國古代醫學家早就總結出秋季養生經驗之道:蜂蜜可以清理腸道更可以提高智力,蜂蜜有強健體魄、提高智力、增加血紅蛋白、改善心肌等作用,在秋天裡吃蜂蜜,可以防止「秋燥」對于人體的傷害,起到潤肺、養肺的作用。而且比起白開水,寶寶們更容易接受甜甜的蜂蜜水。蜂蜜是一種天然食品,味道甜蜜,所含的單糖,不需消化就可以被人體吸收。

推薦吃法:每天早、晚空腹用25克,以不超過60° C 溫開水沖服。適合1歲以上的寶寶食用。

Meet Autumn 03 NO.3 山藥

秋季最佳的進補食物是山藥,不僅有"神仙之食"的美譽,還有"食物藥"的功效。山藥含有澱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

最佳吃法:蒸著吃、做湯喝、炒菜均可。蒸著吃,營養損失最小。

Meet Autumn 04 NO.4 梨

梨因鮮嫩多汁,含有85%的水分,酸甜適口,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鈣、磷、鐵、碘等微量元素等,被稱為"天然礦泉水",自古就被尊為"百果之宗"。秋季空氣乾燥,水分較少,若能每天堅持食用一定量的梨,能緩解秋燥,生津潤肺。不同種類的梨性寒程度也不完全一樣,如我們常吃的天津鴨梨、香梨和貢梨寒性差不多,而皮粗的沙梨和進口的啤梨,則寒性更大一些。

最佳吃法:梨的不同食用方法可以產生不同的功效,生梨和熟梨的功效就不一樣。吃生梨能明顯解除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出現的咽喉幹、癢、痛、聲音啞以及便秘、尿赤等癥狀;將梨煮熟或蒸熟吃,如冰糖蒸梨可以起到滋陰潤肺、止咳祛痰的作用,同時對治療肺熱咳嗽和喉嚨痛等效果更佳。

Meet Autumn 05 NO.5 花生

秋季果實豐收,這其中,最具明星氣質的當屬有"長壽果"之稱的花生。花生仁中含蛋白質高達26%左右,相當于小麥的兩倍,且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含脂肪達40%,其中不飽和脂肪酸占80%以上。花生的營養價值比糧食高,可與雞蛋、牛奶、肉類等一些動物性食物媲美。中醫認為,花生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可以醒脾和胃、潤肺化痰、滋養調氣、清咽止咳。主治營養不良、食少體弱、燥咳少痰及大便燥結等病癥。

最佳吃法:新鮮花生最好連殼煮著吃,煮熟後的花生不僅容易消化吸收,古籍認為,花生補中益氣,鹽水煮食養肺。

Meet Autumn 06 NO.6 鴨肉

秋天正是鴨子最為肥嫩的時節,鴨肉營養豐富,富含人體必須的8種氨基酸、不飽和脂肪酸和多種營養素,鴨性寒涼,具有滋陰養胃,利水消腫的作用,適宜于滋陰養津以防秋燥,鴨肉適合身體虛弱、患病初愈、時常上火的寶寶,可以說鴨是金秋葷食中的第一滋補佳品。鴨肉寒涼,腹瀉和脾胃虛寒的寶寶不宜多吃。

推薦吃法:板栗燜鴨,板栗有滋陰補腎、強身健骨、益胃平肝的功效,與鴨肉同食可相得益彰。

Meet Autumn 07 NO.7 百合

百合含有亮氨酸、天冬氨酸等17種人體所需的氨基酸,營養價值很高,有增強食欲、輔助消化等功效,富含無機鹽和鉀,對機體新陳代謝起重要作用。所含多種微量元素具有增強體質、改善臟器功能的作用。百合對秋季氣候乾燥而引起的多種季節性疾病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鮮百合具有養心安神,潤肺止咳的功效,對病後虛弱的人非常有益。百合幹宜挑選乾燥、無雜質、肉厚的。食用百合味不苦、葉片闊而薄者為佳。

推薦吃法:百合可煮粥、煮糖水、蒸和炒,百合銀耳粥具有滋陰潤肺、健脾生津的作用。

Meet Autumn 08 NO.8 蘿蔔

蘿蔔含有較多的水分、維生素C 和一定量的鈣、磷、碳水化合物,還含有少量的蛋白質、鐵等有益成分,具有清熱化痰的功效,初秋吃蘿蔔,能祛除盛夏時節心中的虛火,並迅速恢復元氣。蘿蔔生吃熟食效果不同,生吃具有止渴、清內熱作用,熟食可消食健脾。蘿蔔能夠調理脾胃,對秋季常見的消化不良、風熱型感冒、扁桃體炎、咳喘多痰、咽喉痛等疾病也有輔助治療作用。

推薦吃法:蘿蔔以燉食最好,炒食為良。

Meet Autumn 秋季降火去燥食譜舉例: FOOD

1、雪梨百合飲: 雪梨一個、百合15克、冰糖適量,將雪梨洗淨,切塊,百合洗淨,加入冰糖一同用水煮,煮沸一小時後即可。適宜熱病、肺熱痰多、小兒風熱、喉痛失音、大便秘結等癥。

2、蜜蒸鮮藕泥:鮮藕150克,蜂蜜、蘋果醬適量。把鮮藕洗淨,去皮、去節,然後切成小片,上鍋蒸熟。將蒸熟的鮮藕取出搗成泥,與蜂蜜混勻,可以用蘋果醬適當調味。適合給小寶寶作輔食加餐,即使是低月齡的小寶寶也可以嘗試,它能夠健脾開胃,具有補的功用而且不燥。

3、菊花粥:菊花50克、粳米100克,菊花煎湯,再與粳米同煮粥,至米稠爛即可。菊花粥具有清暑熱、散風熱、清肝火、明眼目的作用,對秋季風熱感冒、心煩、咽燥、目赤腫痛等有一定效果。

4、姜絲蘿蔔湯:生薑25克,蘿蔔50克。制法:生薑切絲,蘿蔔切片,兩者共放鍋中加水適量,煎煮10~15分鐘,再加入紅糖適量,稍煮1~2分鐘即可。功效:祛風散寒解表。用法:每日1次,熱服。

對防治秋燥有獨特的效果。熟藕的藥性則由涼變溫,可益胃健脾、養血補虛,特別適合脾胃虛弱病後的寶寶食用。

最佳吃法:七孔藕澱粉含量較高,水分少,糯而不脆,適宜做湯;九孔藕水分含量高,脆嫩、汁多,涼拌或清炒最為合適。

Meet Autumn 02 NO.2 蜂蜜

我國古代醫學家早就總結出秋季養生經驗之道:蜂蜜可以清理腸道更可以提高智力,蜂蜜有強健體魄、提高智力、增加血紅蛋白、改善心肌等作用,在秋天裡吃蜂蜜,可以防止「秋燥」對于人體的傷害,起到潤肺、養肺的作用。而且比起白開水,寶寶們更容易接受甜甜的蜂蜜水。蜂蜜是一種天然食品,味道甜蜜,所含的單糖,不需消化就可以被人體吸收。

推薦吃法:每天早、晚空腹用25克,以不超過60° C 溫開水沖服。適合1歲以上的寶寶食用。

Meet Autumn 03 NO.3 山藥

秋季最佳的進補食物是山藥,不僅有"神仙之食"的美譽,還有"食物藥"的功效。山藥含有澱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

最佳吃法:蒸著吃、做湯喝、炒菜均可。蒸著吃,營養損失最小。

Meet Autumn 04 NO.4 梨

梨因鮮嫩多汁,含有85%的水分,酸甜適口,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鈣、磷、鐵、碘等微量元素等,被稱為"天然礦泉水",自古就被尊為"百果之宗"。秋季空氣乾燥,水分較少,若能每天堅持食用一定量的梨,能緩解秋燥,生津潤肺。不同種類的梨性寒程度也不完全一樣,如我們常吃的天津鴨梨、香梨和貢梨寒性差不多,而皮粗的沙梨和進口的啤梨,則寒性更大一些。

最佳吃法:梨的不同食用方法可以產生不同的功效,生梨和熟梨的功效就不一樣。吃生梨能明顯解除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出現的咽喉幹、癢、痛、聲音啞以及便秘、尿赤等癥狀;將梨煮熟或蒸熟吃,如冰糖蒸梨可以起到滋陰潤肺、止咳祛痰的作用,同時對治療肺熱咳嗽和喉嚨痛等效果更佳。

Meet Autumn 05 NO.5 花生

秋季果實豐收,這其中,最具明星氣質的當屬有"長壽果"之稱的花生。花生仁中含蛋白質高達26%左右,相當于小麥的兩倍,且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含脂肪達40%,其中不飽和脂肪酸占80%以上。花生的營養價值比糧食高,可與雞蛋、牛奶、肉類等一些動物性食物媲美。中醫認為,花生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可以醒脾和胃、潤肺化痰、滋養調氣、清咽止咳。主治營養不良、食少體弱、燥咳少痰及大便燥結等病癥。

最佳吃法:新鮮花生最好連殼煮著吃,煮熟後的花生不僅容易消化吸收,古籍認為,花生補中益氣,鹽水煮食養肺。

Meet Autumn 06 NO.6 鴨肉

秋天正是鴨子最為肥嫩的時節,鴨肉營養豐富,富含人體必須的8種氨基酸、不飽和脂肪酸和多種營養素,鴨性寒涼,具有滋陰養胃,利水消腫的作用,適宜于滋陰養津以防秋燥,鴨肉適合身體虛弱、患病初愈、時常上火的寶寶,可以說鴨是金秋葷食中的第一滋補佳品。鴨肉寒涼,腹瀉和脾胃虛寒的寶寶不宜多吃。

推薦吃法:板栗燜鴨,板栗有滋陰補腎、強身健骨、益胃平肝的功效,與鴨肉同食可相得益彰。

Meet Autumn 07 NO.7 百合

百合含有亮氨酸、天冬氨酸等17種人體所需的氨基酸,營養價值很高,有增強食欲、輔助消化等功效,富含無機鹽和鉀,對機體新陳代謝起重要作用。所含多種微量元素具有增強體質、改善臟器功能的作用。百合對秋季氣候乾燥而引起的多種季節性疾病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鮮百合具有養心安神,潤肺止咳的功效,對病後虛弱的人非常有益。百合幹宜挑選乾燥、無雜質、肉厚的。食用百合味不苦、葉片闊而薄者為佳。

推薦吃法:百合可煮粥、煮糖水、蒸和炒,百合銀耳粥具有滋陰潤肺、健脾生津的作用。

Meet Autumn 08 NO.8 蘿蔔

蘿蔔含有較多的水分、維生素C 和一定量的鈣、磷、碳水化合物,還含有少量的蛋白質、鐵等有益成分,具有清熱化痰的功效,初秋吃蘿蔔,能祛除盛夏時節心中的虛火,並迅速恢復元氣。蘿蔔生吃熟食效果不同,生吃具有止渴、清內熱作用,熟食可消食健脾。蘿蔔能夠調理脾胃,對秋季常見的消化不良、風熱型感冒、扁桃體炎、咳喘多痰、咽喉痛等疾病也有輔助治療作用。

推薦吃法:蘿蔔以燉食最好,炒食為良。

Meet Autumn 秋季降火去燥食譜舉例: FOOD

1、雪梨百合飲: 雪梨一個、百合15克、冰糖適量,將雪梨洗淨,切塊,百合洗淨,加入冰糖一同用水煮,煮沸一小時後即可。適宜熱病、肺熱痰多、小兒風熱、喉痛失音、大便秘結等癥。

2、蜜蒸鮮藕泥:鮮藕150克,蜂蜜、蘋果醬適量。把鮮藕洗淨,去皮、去節,然後切成小片,上鍋蒸熟。將蒸熟的鮮藕取出搗成泥,與蜂蜜混勻,可以用蘋果醬適當調味。適合給小寶寶作輔食加餐,即使是低月齡的小寶寶也可以嘗試,它能夠健脾開胃,具有補的功用而且不燥。

3、菊花粥:菊花50克、粳米100克,菊花煎湯,再與粳米同煮粥,至米稠爛即可。菊花粥具有清暑熱、散風熱、清肝火、明眼目的作用,對秋季風熱感冒、心煩、咽燥、目赤腫痛等有一定效果。

4、姜絲蘿蔔湯:生薑25克,蘿蔔50克。制法:生薑切絲,蘿蔔切片,兩者共放鍋中加水適量,煎煮10~15分鐘,再加入紅糖適量,稍煮1~2分鐘即可。功效:祛風散寒解表。用法:每日1次,熱服。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