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三十六計之抛磚引玉,契丹前鋒用計,唐軍全軍覆沒

抛磚引玉, 三十六計第十七計, 攻戰計第五計。 原文是:“類以誘之, 其蒙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出示某種類似的東西去誘惑敵人, 就可以打擊受到誘惑的敵人。 這一計主要就是先讓敵人看到假像去誘惑敵人上當, 讓敵人吃大虧。

這一計策的名字出自李汝珍的《鏡花緣》:“方才婢子費了唇舌, 說了許多書名, 原是抛磚引玉, 以為借此長長見識”。 這一成語原本的意思是以自己不成熟的見解引來高明的意見, 是一種自謙的說法。 但是用在計策中時, 就是利用假像去引誘敵人上鉤。

單論成語而言, 這一成語是有典故的。

在唐朝有一個名叫趙嘏的人, 他的詩寫的很好。 當時有一個叫常建的人, 認為自己寫的是沒有趙嘏的好。 有一次常建聽說趙嘏要來蘇州遊玩, 為了能讓趙嘏留下詩句, 就想到在當時蘇州靈岩寺留下半首詩。 因為靈岩寺是很多人去蘇州都回去遊玩的地方, 趙嘏也不例外。 當趙嘏看到半首詩的時候, 便提筆將另外半首詩給補上了。 這樣常建的目的達到了。 他用自己不好的詩, 換來趙嘏的好詩。 後來的人一看常建的辦法可謂是“抛磚引玉”。

唐朝時期, 契丹攻佔了營州, 武則天派兵想要奪回營州平定契丹。 當時契丹的先鋒是孫萬榮, 是一位熟讀兵書並且很有計謀的一位將軍。 當時他看唐軍的聲勢非常的大, 沒有辦法正面進攻,

於是就想到了一計。 他故意讓被俘的唐軍逃跑, 唐軍的統帥曹仁師看見回來的唐軍面黃肌瘦, 並且從逃回唐軍口中得知營州嚴重缺糧, 聽到這一消息曹仁師就認為契丹士兵不堪一擊。 當時的先頭部隊在前往營口的途中遇到了契丹的老弱士卒, 從他們口中得知營口缺糧, 就認為契丹軍心不穩, 然後火速前進。 當到了西峽石谷的時候明明知道這是設伏的險地, 還命令部隊繼續前進, 最後中了埋伏。 先頭部隊的將領被俘之後寫信給元帥曹仁師, 謊稱已經攻克營州。 曹仁師在領兵是也路過西峽石穀, 因為輕敵, 最終中了埋伏。 最後唐軍全軍覆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