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光榮與夢想》:羅斯福如何引誘希特勒開戰

01

1929年美國經濟大蕭條之後, 羅斯福的新政(1933年開始, 核心三R:救濟Relief、復興Recovery和改革Reform)其實並沒有真正帶領人民走出大蕭條, 只是製造了一個即將走向繁榮的假像

到了1938年, 這個假像達到了極限, 美國經濟二次觸底, 比第一次大蕭條還嚴重--經濟增長又陷入了疲軟的狀態, 上流社會對總統的態度已經從極度反感轉變成了憎恨。

02

這時候美國政府終於發現, 除了羅斯福口中說的, “唯一值得恐懼的就是恐懼本身”之外, 還有其他很多事情值得恐懼

羅斯福急需一場戰爭拯救美國, 而且戰爭也能轉移人民的注意力

但當時整個美國陷入孤立情緒難以自拔。 為了達到目的, 羅斯福使用了三招引誘希特勒宣戰。

03

一是充當世界兵工廠。 1940年, 希特勒橫掃歐洲, 英國岌岌可危。 12月17日, 羅斯福總統發表講話, 提出美國可以租借軍火, 並用生動的比喻加以說明:假設鄰居失火, 我只能把澆水的水龍帶借給他去滅火, 而不應讓他事先付錢買這條水龍帶, 待火滅後鄰居原物送還即可。 他還說:“美國必須成為民主國家的兵工廠。 ”

1941年3月, 參、眾兩院通過的《租借法案》經羅斯福簽署後正式生效。 法案授權總統可以以出售、交換、轉讓和租借的形式向被認為其防禦對美國安全具有重大意義的國家提供武器、軍用物資、糧食等任何軍需品。 該法案的通過, 埋葬了中立法,

是美國由孤立主義走向參戰的決定性重要步驟。

04

二是想方設法嘲諷希特勒羅斯福派了一隻海軍陸戰隊在冰島登陸, 然後對外界說, 我們是應冰島政府的邀請, 防止“有人利用冰島作為海空基地, 進攻西半球”。

聰明人一看就知道這個說法純粹是胡扯。 因為按照轟炸機的航程計算, 雷克雅維克距離美國最近的基地約4000英里, 而距離柏林不過2800英里。

羅斯福簡直是誠心找茬。 希特勒知道後恨得身體發抖, 眼淚都快流出來了, 但他還是忍了, 因為他明白現在還不是和美國作對的時候。 因為德國已經傾注了大量軍力進攻蘇聯, 他不想再樹立一個更強大的敵人。

羅斯福則變本加厲地嘲諷, 派各種船隻到交戰區晃悠,

就是希望希特勒先發起攻擊, 但是沒用, 人家就是不上鉤。 最後羅斯福就有點絕望了, 希特勒脾氣怎麼變這麼好了啊。 不行, 我得再派幾隻船去德國交戰區釣釣魚、曬曬網什麼的。 然而效果都不佳。

05

三是順應民意。 就在羅斯福想打破局面, 而又無能為力的時候, 1941年12月7日, 日本人搞了個大事情, 偷襲珍珠港。 羅斯福起初根本不敢相信, 隨後則欣喜若狂, 日本人真是天助我也。

策劃攻擊珍珠港的山本五十六都說:“攻擊珍珠港, 我只能保證日本6~12月的勝利, 之後日本將遭到覆滅。 ”

根據德日意三國盟約, 日本要求德國對美國宣戰。 希特勒無奈, 同時也出於報復美國, 終於對美國宣戰。 羅斯福如願以償。 從這個時候起, 美國開始了太平洋戰爭,

隨後揮師歐洲, 徹底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

06

通常我們覺得美國是出於人道主義的精神才加入了二戰的, 但除此之外, 還有一股非常強大的國內力量也在推著美國加入這場戰爭, 就是國內的社會矛盾和經濟態勢。

自從美國參戰以來, 美國國內的經濟狀況一路好轉, 失業的人找到了工作, 糧食價格開始增長, 股市也回到了大蕭條之前的狀況, 連和平時期最無所事事的婦女都參加了社會勞動, 前面如噩夢般纏繞在美國人民身上的大蕭條過去了。

美國總統柯立芝(1923~1929在任)曾委婉地說過:“美國人的營生就是生意。

戰爭對美國人來說也是生意, 美國其實就是個巨大的公司, 他們不在乎是不是能在道義上佔領高地, 他們只關心輸贏。

戰爭開始後, 所有的資源開始流動, 也終於解決了過剩產能問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